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关系,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调查方式,对2007-2008年度与2009-2010年度该医院NICU所有出院新生儿分段进行调查。结果该医院NICU在4年内,共监测4 811例出院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101例、106例次,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2.10%、例次感染率为2.20%。新生儿出生体重≤1 000 g,日感染发生率为5.43‰;出生体重≥2 500g,日感染发生率为1.65‰。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越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低出生体重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是院内感染高危区,N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25%,胎龄越小或出生体重越低,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因为新生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使新生儿容易患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主要发病和死亡原因。妇幼保健院属于专科医院,每年新生儿科均收治大量高危产妇娩下的或从外院转来的高危患儿,我们通过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的管理,使医院感染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加强护理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填写规范表格,对南充市中心医院产科出生的所有新生儿进行目标监测。结果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越低,感染率越高;出生体重小于2.5kg和胎龄小于37周感染率明显增高;有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期并发症的新生儿医院感染明显增高。吸痰、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增加感染机会。结论阿普伽评分低、不足月出生或体重偏低的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应作为医务人员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感染途径及主要致病菌,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 865例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8.0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38.72%),其次为血液、皮肤、黏膜、胃肠道等;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多重耐药菌有上升趋势;早产、低体重儿,气管插管,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使用时间>7d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3.29%,11.02%,28.91%,9.53%及16.68%;住院时间长者医院感染率增高。结论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感染途径、致病菌特点,加强监测,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上虞市两家市级医院新生儿病房2874例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此两所医院所调查的新生儿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195例,医院感染率为6.78%。发生医院感染21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52%。新生儿体重越低,住院时间越长,使用的抗生素的种类越多,则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对危险度就越高。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87.3%在皮肤黏膜,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所致。结论该医院新生儿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等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12月住院48 h以上的新生儿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感染因素分析。结果新生儿共发生54例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1.25%,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占66.7%)、胃肠道(占18.5%)、皮肤软组织(占9.2%)。出生体质量越低(χ^2Trend=126.88,P〈0.001)、住院时间越长(χ^2Trend=106.89,P〈0.001),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或风险越高;有侵袭性操作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增高(χ^2=5.338,P=0.02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性别无关(χ^2=0.984,P=0.321)。在54例新生儿医院感染患儿体内共分离出54株病原菌,其中G+菌23株,占42.6%,主要G+菌对青霉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普遍耐药;G-菌31株,占57.4%,G-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性最高。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较低,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及侵袭性操作是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为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提供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0例新生儿临床一般资料,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讨论其护理对策以降低感染率.结果 1560例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共112例,感染率为7.18%,感染部位以血液、口腔、脐部及结膜为主;经回归分析发现,患儿出生体重过轻、胎龄过短,其感染率均较常规患儿高,有侵入性操作感染率较无侵入性高,住院时间≥10 d的感染率较<10 d高,有先天基础性疾病较无疾病感染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患儿出生体重、胎龄、侵入性操作、有无基础性疾病及入院时间均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需引起注意.结论 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可加强对低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及无菌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对新生儿的接触传播,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尽可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对保证患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早产低体重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初生1h内体重<2500g的活产新生儿.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出生儿、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儿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影响预后[1],对于早产低体重儿更是一大威胁.为了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医院感染率,作者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03年1月~2006年3月的早产低体重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感染的特点和高危因素,就此提出相应目标性感染监测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0月收治60例NICU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发生感染新生儿10例作为感染组,将未发生感染新生儿50例作为未感染组,分析NICU新生儿感染特点和高危因素。结果 NICU新生儿以导管相关性感染最多,占比40. 00%;共检出病原菌38株,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3. 68%)、金黄色葡萄球菌(15. 79%)、大肠埃希菌(13. 15%);影响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气管插管、PICC/脐静脉置管、NICU住院时间(P 0. 05)。结论胎龄、出生体重、气管插管、PICC/脐静脉置管、NICU住院时间为影响其感染的高危因素,护理人员应结合高危因素的相关指标给予目标性监测干预措施,控制其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感染途径及主要致病菌,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865例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8.0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38.72%),其次为血液、皮肤、黏膜、胃肠道等;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多重耐药菌有上升趋势;早产、低体重儿,气管插管,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使用时间〉7d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3.29%,11.02%,28.91%,9.53%及16.68%;住院时间长者医院感染率增高。结论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感染途径、致病菌特点,加强监测,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住院天数的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新生儿科所有病例纳入对照组进行目标性监测,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新生儿科所有病例纳入干预组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实施医院感染干预,对两组新生儿均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要求进行目标性监测。比较两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日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及两组新生儿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新生儿日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及新生儿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论:医院感染干预能降低新生儿科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b>研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NICU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b>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丽水市中心医院NICU住院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b>共监测该医院NICU住院患儿868例,确诊医院感染患儿16例、19例次,感染率为1.84%、例次感染率为2.18%。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胃肠道,构成比分别为31.25%和25.00%。呼吸机的使用、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长构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从19例次感染患儿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革兰阳性球菌11株、真菌1株。结论 <\b>该医院NICU患儿医院感染率较低,主要发生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提示应重点加强肺部感染防控。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率。方法 用目标性监测法对2003年1~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所有住院 的患儿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新生儿数1790例,发生医院感染130例,医院感染率为7.26%;感染部位构成比排序为下呼 吸道感染占29.23%,皮肤感染占26.92%,上呼吸道感染占25.38%,胃肠道感染占12.31%,口腔感染占4.62%,其他占 1.54%。结论 各种侵入性操作、早产儿活力不足、低体重出生儿、住院时间长、抗感染药物应用不合理等,是新生儿重症监护 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器械消毒和工作人员的严格无菌操作,及对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的监护, 使新生儿及早获得抵抗多种感染的能力,可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b> 研究住院新生儿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b> 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妇幼保健院住院新生儿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b> 调查期间该医院共有382例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操作,发生医院感染4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83%;感染病例中有35例为肺部感染,14例为血液相关感染,感染率分别为9.16%和3.67%。新生儿出生体重和住院时间构成新生儿患者机械通气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b> 该医院住院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医院感染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出生体重低的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3075例新生儿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2006~2008年,本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075例新生儿住院患者中共51例发生55例次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1.66%,例次感染发病率为1.79%。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出生体重≤1500g、胎龄≤32周、窒息、侵入性操作、肠外营养等。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占68.62%。结论通过调查分析,掌握了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侵入性治疗的管理和护理、缩短有创操作及治疗,将有助于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民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评价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民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医院感染相关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实际住院患者783例,实际调查777例,实际调查率为99.23%。查出医院感染患者19例、24例次,医院感染率为2.45%、例次感染率为3.09%。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75%,感染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62.5%,检出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该民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在可控范围,医院感染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多重耐药菌分布、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学标本送检等指标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实查住院患者1 471例,发生医院内获得感染39例、42例次,感染现患率为2.65%、例次感染率为2.86%。感染现患率较高的有神经外科和胃肠外科等科室,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多重耐药菌株占检出菌总数的48.48%。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01%,住院患者标本送检率为21.20%。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率尚在规定范围,标本送检和耐药菌监测应作为重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主要危险因素,加强护理,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9 324例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医院感染率、主要的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等。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4.88%,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7.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侵入性操作、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485、2.854、2.341,P〈0.05)。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加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护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调整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监测某医院ICU住院患者2 641例,共发生导管相关感染568例,感染率21.51%。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感染率为16.47%;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为3.9%,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1.14%。从该医院ICU住院感染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共分离到病原菌1 6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86.73%,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 该医院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叶丹萍 《全科护理》2021,19(7):977-98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8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入选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医院感染特点。根据病原学检测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86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27例(5.56%),其中发生肺部感染8例(29.63%),血液感染6例(22.22%),皮肤感染6例(22.22%),口腔感染5例(18.52%),结膜感染2例(7.41%);在27例医院感染患儿中共检测出7种病原菌共计35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8株(22.86%),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7.14%),铜绿假单胞菌5株(14.29%),鲍曼不动杆菌5株(14.29%),肺炎链球菌3株(8.57%),大肠埃希菌5株(14.29%),酵母菌3株(8.57%)。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基础性疾病、侵入性操作、中心静脉置管、羊水污染及胎膜早破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羊水污染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羊水污染均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应严格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根据新生儿细菌敏感性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尽可能缩短各类侵入性操作,增加胃肠道营养,缩减住院时间,及时进行早预防、早处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