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结直肠癌病人出现肝转移一般预后较差。结直肠癌肝转移分为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对众多的临床以及病理学特征进行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有: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癌结节、分化程度、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等。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预后的因素有:肝转移灶大小及数目、肝外器官转移、原发灶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手术切除、全身药物治疗等。因此,手术切除肝转移灶、药物治疗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等治疗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存活率。由众多因素组合起来的评分系统,能够较好地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的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1995-2001年间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103例的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以Cox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8%和43.7%,术后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g.6%和49.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EA水平、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术中切缘情况、肝门淋巴结转移、肝内卫星灶的存在与否、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数目及有无包膜影响患者的术后肝内复发和术后累积生存率,而术后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切缘情况、肝内卫星灶的存在与否和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是影响肝内复发和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因素,而肝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有无包膜是影响肝内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切缘情况、肝内卫星灶、肝转移灶的大小和包膜、肝门淋巴结转移等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结直肠癌病人首次确诊时已有15%~25%发生肝脏转移,中位生存期约为6个月,然而行手术切除肝转移灶后5年存活率可达60%。近年来,虽然在新辅助化疗和外科技术等方面取得迅速发展,使得病人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但肝切除仍是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肝切除术能够改善病人预后,手术应做到R0切除或者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NED);若有复发应积极施行二次手术;原发病灶部位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影响尚有待研究;结直肠癌确诊至发生肝转移时间间隔越长预后较好(>2年)。然而,肝转移灶的大小、数目、部位情况等,并不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总之,肝切除对CRLM病人具有良好的预后,同时需要结合病人的切缘状态、残余肝体积、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手术适应证和疗效,以及临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施行肝切除术的6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1%、58.1%和26.0%,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20例肝转移灶有假包膜形成。结直肠癌Dukes分期、病理类型、转移灶数目、假包膜形成对术后生存率有影响(P<0.05)。术后综合治疗者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无综合治疗者(P<0.05)。肝转移灶大小及其切除时间并不影响患者预后(P>0.05)。结论临床病理分期早、肿瘤分化程度高、转移灶数目不超过3个、肿瘤假包膜形成及术后综合治疗预示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74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8%和49.8%.原发灶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33.3%)显著低于无转移者(63.7%,P=0.002),脉管侵犯者(39.6%)显著低于无侵犯者(61.6%,P=0.025).转移灶个数≤3个者(53.7%)显著高于>3个者(34.6%,P=0.021).肝转移灶局限于半肝者,其5年生存率(65.2%)显著高于双侧弥漫者(23.9%,P=0.001).结论 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方法.原发灶无淋巴结转移、无脉管侵犯,转移灶个数不超过3个、局限于半肝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术后生存因素的相互关系,寻找更多更准确的能够影响预后的指标对预后生存的影响,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23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生存曲线,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进行统计学检验。将经单因素分析对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带入COX多因素回归模型,计算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为37.0个月,术后1、3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0%、61.0%、17.0%。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的术后中位生存期、3及5年累积生存率优于姑息性手术者:40.53个月比27.20个月、59.0%比29.0%、20.0%比0(P0.05)。对于总体生存期而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肝转移瘤切除术后首次复发时间、肝内转移灶数目、肝内转移灶最大直径、手术切缘、肝外不可切除转移灶及周围组织或器官侵犯、是否合并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变)、术前血清CEA水平、CA19-9水平、是否为同时性肝转移、原发灶TNM分期、肝转移瘤生长位置和肝转移瘤包膜是否完整这13项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姑息性手术方式、同时性肝转移、肝转移瘤生长位置广泛、肝转移瘤无完整包膜、肝内转移灶多发、肝内转移灶最大直径3 cm、存在肝外不可切除转移灶及周围组织或器官侵犯和未合并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变)这8项因素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生存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手术治疗可以使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获得长期生存,姑息性手术方式、同时性肝转移、肝转移瘤生长位置广泛、肝转移瘤无完整包膜、肝内转移灶多发、肝内转移灶最大直径3 cm,存在肝外不可切除转移灶及周围组织或器官侵犯、未合并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变)等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结直肠癌病人首次确诊时已有15%~25%发生肝脏转移,中位生存期约为6个月,然而行手术切除肝转移灶后5年存活率可达60%。近年来,虽然在新辅助化疗和外科技术等方面取得迅速发展,使得病人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但肝切除仍是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肝切除术能够改善病人预后,手术应做到R0切除或者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NED);若有复发应积极施行二次手术;原发病灶部位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影响尚有待研究;结直肠癌确诊至发生肝转移时间间隔越长预后较好(>2年)。然而,肝转移灶的大小、数目、部位情况等,并不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总之,肝切除对CRLM病人具有良好的预后,同时需要结合病人的切缘状态、残余肝体积、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但有些方面仍存在争议,如术前新辅助治疗的选择、肝转移灶不可切除的原发灶处理、直肠癌伴肝转移的处理、微创治疗的选择以及肝外转移灶的处理等,这些争议的焦点是使更多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获得治愈希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肺转移灶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5例,女28例;年龄为(57±12)岁。病人均行原发灶和结直肠癌肺转移灶根治性R 0切除术。观察指标:(1)诊断及治疗情况。(2)随访及生存情况。(3)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诊断及治疗情况:63例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中,同时性肺转移6例,异时性肺转移57例。18例病人胸部X线片检查初始发现肺部可疑转移灶,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进一步证实为肺转移灶,45例病人胸部CT检查初始发现肺转移灶。63例病人均行原发灶和肺转移灶根治性R 0切除术。22例病人行纵隔淋巴结清扫,其中2例各有1枚纵隔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63例病人中,57例接受>6个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主的术后辅助化疗及靶向治疗。(2)随访及生存情况:63例病人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8~1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8个月。63例病人中,19例死亡,24例出现二次复发,5年复发率为38.1%(24/63),复发时间为18个月(3~58个月)。24例二次复发病人中,19例发生肺转移,3例发生脑转移,2例发生骨转移,2例发生肝转移。同1例病人可同时发生多处转移。24例二次复发病人中,5例行再次手术治疗,19例行化疗和放化疗。63例病人5年总体生存率为62.7%。(3)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原发灶部位、肺转移灶数目和肺转移灶切除术前癌胚抗原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χ2=4.162、7.175、6.72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转移灶数目和肺转移灶切除术前癌胚抗原水平是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2.725,2.778,95%可信区间为1.051~7.064、1.072~7.021,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肺转移灶安全、可行。肺转移灶数目和肺转移灶切除术前癌胚抗原水平是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FOLFOX-6方案全身化疗与传统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肝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人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人的预后因素.方法 46名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人随机分配到全身化疗组(实验组)和介入治疗组(对照组),对比观察近远期疗效、毒副作用和生活质量.将影响预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0个月和11.2个月(P<0.05);治疗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和10%;P=0.011);两组治疗期间的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毒副作用除骨髓抑制、腹痛外,其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灶是否浸润浆膜、肝转移灶分布、肝转移病灶最大直径、肝转移灶数目、原发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治疗方式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后发现,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肝转移病灶数目、原发癌灶是否浸透浆膜层和治疗模式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以草酸铂为主的FOLFOX-6方案比传统的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肝动脉灌注化疗有更好的治疗缓解率和远期疗效;肝转移灶最大直径>5 cm、肝转移灶多发和原发病灶浸透浆膜层提示病人预后不良,采取以草酸铂为主的全身化疗,预后更好.传统药物介人治疗需要改进,局部介入与全身治疗结合的方式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生存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病理、治疗策略等情况,进行生存状况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分析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总体中位生存期22.0个月,5年存活率为16%,其中同时性肝转移为21.2个月和16%,异时性肝转移为30.1个月和23%,同时性肝转移组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异时性肝转移组(P<0.01)。按治疗方式分组,手术组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为49.8个月,5年存活率为37%,显著优于化疗组(22.2个月和0)、介入组(19.0个月和11%)、化疗+介入组(22.8个月和10%)、局部治疗组(28.5个月和0)。同时性肝转移、肠癌原发灶分化Ⅲ~Ⅳ级、肝转移灶≥4个、最大肝转移灶≥5cm和肝转移灶非手术处理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同时性肝转移病人生存期低于异时性肝转移。积极手术治疗可以改善病人存活率。扩大肝转移灶切除的适应证对病人存活率无显著影响。独立危险因素的评分体系可以评估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wist蛋白在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成套组织标本(原发灶、肝转移灶、距肿瘤边缘10 cm以上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54例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患者标本的原发灶、肝转移灶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数据分析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R &#215;C表资料的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Log-rank检验分析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及Twist蛋白在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表达的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独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Twist蛋白在结直肠癌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肝转移灶、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01);原发灶中Twist蛋白在不同浸润深度T2、T3、T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64.9%、85.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Twist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34,P=0.031);多因素生存分析证实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学分型为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01,P=0.002,P=0.005),而Twist蛋白在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中的表达不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P=0.548,P=0.742)。结论 Twist蛋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高表达,其可能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对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结直肠癌确诊并发现伴有同时性肝转移时,原发灶和转移灶手术时机的选择尚存争议。学术界传统观点是首先切除结直肠癌原发灶,然后再分期切除肝转移灶,但是近年来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期切除的理念得到迅速发展,在一些特殊病例,甚至还会选择先切除肝转移灶,再切除原发灶的"逆向策略"。因此,当前结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仍缺乏统一的规范,尚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对于每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需经过多学科查房讨论,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治疗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2004年收治的46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1例,为一期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者;B组15例,为单纯原发灶切除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者;C组10例,为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均未能切除而仅行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者。用KaplanMeier法对病人的生存时间作统计分析。结果:A、B、C3组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20和13个月;各组之间术后生存时间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一期手术切除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的疗效最好;肝转移灶无法切除者能将原发灶切除并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未能切除而仅经肝动脉和门静脉置泵化疗的疗效相对较差。对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应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措施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间收治的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择患者性别、年龄、肝转移部位、肝转移时间、转移灶数目、转移灶大小、原发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等10个因素,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结直肠癌肝转移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对有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为(16.5±5.3)个月,3年生存率为12.7%.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部位、转移灶数目、转移灶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等7个因素与预后有关,它们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1.279,9.600,8.076,17.376,19.817,24.310,32.267;P<0.05).Cox回归模型表明原发肿瘤分化程度(RR=1.671,95%CI 1.236 ~2.345,P=0.026),淋巴转移(RR=1.658,95% CI1.214 ~2.286,P=0.010),有无肝外转移(RR =2.586,95% CI 1.758 ~6.326,P=0.000)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RR=6.846,95%CI3.624~13.032,P=0.000)与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有密切关系.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有无肝外转移以及肝转移病灶治疗方法是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其主要死亡原因是肝转移[1]。约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存在肝脏转移灶,原发灶手术切除后5年内,还有25%病人发生肝转移,其中80%~90%发生在术后2~3年内[2],因此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发生率高达50%。肝转移癌患者预后不佳,未经治疗的肝转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结直肠癌肝转移实施肝叶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均已有明显提高。对于肝切除术后复发是否再次切除 ,以及肝外转移灶及肝门淋巴结的处理尚有争论。作者复习文献并对此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肝叶切除术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同期行结肠切除和肝转移灶的切除可望获得较高的肝切除后 5年存活率。原发灶切除后发现的肝转移 ,肝叶切除后同样能长期存活。切除后的 5年存活率达 16%~ 45 % ,手术死亡率在 5 %以下〔1~ 3〕。直肠癌肝转移是可治愈的 ,肝切除是安全的、也是最有效的治疗〔4~ 6〕,并…  相似文献   

18.
再谈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1-2],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仅有手术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为34%~38%[3-4].但超过85%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初诊患者无法接受手术切除,其中一部分为肝转移灶潜在可切除或伴有可切除肝外转移灶的患者.随着手术观念和技术的革新以及综合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更多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有获得治愈的希望[5-6].现就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适应证概念的更新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至2001年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8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分析影响所有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8.8%、3.6%和0,平均生存时间为(11.3±1.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部位、原发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神经浸润、腹膜转移、转移灶数目、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及转移灶切除与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显著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和转移灶切除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和转移灶切除与否是评价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部分诊疗指南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约15%~25%结直肠癌病人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另有15%~25%的病人将在行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未经治疗的肝转移病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