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外泌体具有细胞通讯作用,其携带生物活性物质通过旁分泌影响靶细胞及器官表型,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外泌体可用于靶向药物载体和干细胞疗法,该文从外泌体参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出发,介绍外泌体在糖尿病心肌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1],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2]。AD的病理变化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很多年就开始缓慢发生,以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斑块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组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s)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包含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多种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多数寄生虫也能分泌外泌体,其在介导虫体-宿主细胞间信息交流、调节宿主免疫反应、传递致病因子、药物抗性基因和分化因子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基于外泌体进行的治疗和疫苗研制方兴未艾。本文主要对弓形虫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进行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涉及多种炎性细胞及细胞组分,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重构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目前,哮喘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全世界估计有3亿多人患有哮喘~([1])。外泌体是一种在细胞间起通讯作用的纳米级囊泡,最近的研究认为,外泌体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参与者,在炎症发展和免疫调节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哮喘受到  相似文献   

6.
<正>PD是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约为1%,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PD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姿势步态不稳为主要临床特征;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残存的神经细胞质内出现以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为主要成分的路易小体是其主要病理特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PD的发病率及致残率显著增高,给病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PD的病因不明,  相似文献   

7.
<正>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1]。卒中发生后的血氧供应障碍是细胞死亡的初始原因,脑内细胞碎片堆积和免疫细胞浸润等变化促进脑细胞进一步损伤。目前,静脉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以恢复脑血流是治疗急性IS的主要方法,二级预防常常使用抗栓药物和他汀类药物[2]。然而,由于时间窗和禁忌证等因素,针对IS的治疗手段仍然有限。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相似文献   

8.
9.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由于其高致残率,SCI不仅严重损害了病人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SCI主要见于年轻病人,但近年来老年人群SCI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常遗留长期严重的神经损伤。目前,SCI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和物理治疗,但是SCI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仍然较差。因此,探寻有效的治疗SCI的新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和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外泌体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级囊泡,含有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传递其内容物给受体细胞,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肿瘤来源外泌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耐药、血管新生以及免疫调节相关。本文就外泌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自1983年外泌体被发现,有关外泌体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其功能也不断被发现,如作为分子标记物诊断疾病的发生、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等。细菌中同样存在外泌体,其可以影响宿主的免疫,当细菌感染宿主后,宿主所产生的外泌体对宿主的免疫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者对结核分枝杆菌外泌体功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以分枝杆菌为代表,对细菌的外泌体功能结合文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血管钙化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严重不良事件,但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外泌体是一组大小为40至100nm并从哺乳动物细胞中自然释放的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在血管钙化进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外泌体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探讨影响外泌体参与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及在治疗中的作用,以期望能够实现对血管老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14.
外泌体与COPD     
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特点是持续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急、咳嗽、咳痰,严重者有呼吸衰竭的危险.多种因素参与了COPD的进展,炎症是COPD的中心标志;遗传和环境因素通过建立或维持慢性炎症,在COPD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此外,细菌或病毒感染是COPD 发病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 HF)是一种全球性疾病,约6400万人深受其害[1].HF 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静脉回心血量排出受损,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提供足够的心输出量以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的综合征.HF的诊断方法特异性、灵敏度均...  相似文献   

16.
<正>心肌梗死是由于持续性的冠状动脉缺血导致的严重疾病,可以导致心肌坏死及心肌细胞的丧失,引发心功能不全、猝死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这些手段能够缓解急性期的最初心肌损害,但是,梗死的心肌不可再生;此外,心梗急性期后,心脏重塑造成的心衰、心源性休克等问题依然影响着后续治疗。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以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代表的干细胞为基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含有蛋白质、脂质、RNA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直径为40~100nm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其中,外泌体miRNA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炎症反应、血管新生、心肌纤维化、心室肥厚等方面影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心力衰竭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标志物。现就外泌体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外泌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由细胞膜内陷后通过一系列复杂机制生成的直径约30-100 nm的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最早于1987年由Johnstone等在绵羊的网织红细胞中发现并经过超速离心提取。这种囊泡的直径在30-100 nm,是由细胞膜内陷后通过一系列复杂机制形成的多胞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s)发展而成~([1])。类似的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是细胞经过包吞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一种囊泡结构。其内含有多种蛋白质、核酸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介导机体内多种生理活动,包括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基因转递、细胞间交流等。另一方面,心血管疾病仍居中国居民死亡率首位,严重影响着全体居民的健康生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在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介导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疾病的进展,并在一些疾病中有望作为更加精准的疾病标志物。现从多个方面介绍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 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级联反应,包括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的异常聚集和源自高磷酸化tau蛋白的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作为痴呆症的主要原因,AD约占所有病例的60%~80%[1] ,而痴呆症又是AD 晚期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