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ATP生物荧光法对物体表面细菌含量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ATP生物荧光法快速检测物体表面细菌含量的试剂应用效果。方法利用ATP荧光仪和荧光素酶对部分医疗物品表面自然菌含量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经使用生物荧光法对医院重点部门物体表面检测150份,合格76份,合格率50.7%。消毒前物体表面检测75份,合格率为18.6%;清洁或消毒后物体表面检测75份,合格率为82.7%。结论ATP生物荧光法应用于医院重点部门物体表面清洗消毒前后细菌含量检测结果比较,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点部门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探索有效干预手段。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和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建立重点部位物体表面清洗消毒制度、规范消毒方法和明确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种类等多种干预措施,该医院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荧光法监测合格率由干预前的16.33%提高到61.54%,细菌培养法监测合格率由干预前的77.78%提高到92.37%。结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医院重点部位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评估使用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对ICU病房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方法 将ICU病房医护人员高频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样本后使用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检测一次性医用消毒湿巾对物体表面的擦拭清洁消毒效果。结果 擦拭消毒前ATP值明显高于擦拭消毒后3 min、1 h、2 h的ATP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擦拭消毒后3 min、1 h、2 h的ATP值之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擦拭消毒前及擦拭消毒后2 h,医护人员周围环境物体表面ATP值明显高于患者周围环境物体表面AT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擦拭消毒后3 min及擦拭消毒后1 h,患者周围环境物体表面ATP值与医护人员周围环境物体表面ATP值接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含季铵盐成分的消毒湿巾具有清洁、消毒的作用,医护人员周围环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是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情况,以及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后对微生物的清除或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微生物监测方法对2所三甲医院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采样509份,合格397份,合格率为77.99%。其中重症监护室合格率最低,为51.76%;血透室合格率最高,为99.48%,不同科室物体表面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消毒处理、清水擦拭、未处理3种方式的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87.25%、75.47%和60.0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采用84消毒液擦拭合格率最高,为100%。结论 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微生物合格率差异较大,应加强医院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规范使用消毒剂进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普通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加强病房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电脑键盘、电话听筒、病床尾栏、监护仪及微量泵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在实施清洁措施前,生物荧光法检测法和细菌培养法超标率分别为69.17%和77.50%,护士站电脑键盘和床尾栏杆污染较严重。采取干预措施后,经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清洁卫生质量合格率仅由干预前的30.00%提高到32.78%;经细菌培养法检测合格率由干预前的28.33%提高到62.78%。结论 采取清洁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状况,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管理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b> 研究环境清洁措施对降低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多重耐药菌检出的影响。方法 <\b>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规范保洁工具清洗消毒流程前后ICU环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的变化。结果 <\b> 环境清洁措施采用前后,ICU环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菌落计数结果有显著差异。ICU环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菌落计数从干预前的48 cfu/cm2下降到干预后的4 cfu/cm2,P<0.001。高频接触物体表面ATP发光值从干预前的450 RLU降低到干预后的93 RLU,P<0.001,合格率从37.9%提高到73.3%,P<0.0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环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MRSA,产ESBLs肠杆菌和VRE的检出率明显减少,多重耐药菌平均检出率从18.7%±2.6%降低到6.3%±3.9%,P=0.005。结论 <\b> 加强环境清洁措施可有效降低ICU环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细菌数量和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季铵盐类消毒剂对物体表面滞留消毒效果,以探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打包台表面消毒频次。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培养法,对某季铵盐消毒巾擦拭CSSD打包台表面滞留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 该医院CSSD打包台面污染超标率达85%以上。采用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30 s后,依据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使得打包台面卫生质量合格率达到82%;消毒后1、2、3 h,卫生质量合格率仍维持在73%、53%和43%。结论 CSSD打包台需要在每班次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巾擦拭消毒可保持CSSD打包台1个班次(3 h)的清洁质量合格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三种消毒剂对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后不同时间段的抑菌效果,从而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剂、规范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擦拭频率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一次性无纺布+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以及一次性无纺布+500mg/L含氯消毒液三种方法对ICU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在擦拭前、擦拭后5min、擦拭后4h及擦拭后8h进行细菌采样,比较不同消毒剂在消毒后不同时刻的抑菌率、相关物体表面细菌合格率以及消毒成本。结果三种消毒剂消毒后即刻合格率均为100%,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后4h合格率和消毒后8h合格率高于其他两种消毒剂(均P<0.05);含氯消毒液灭菌率对涂有多重耐药菌MRSA的物体表面消毒后灭菌率最低,为99.28%,其余两组均为100%;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单次使用成本最低,为0.81元。结论改进型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物体表面新型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低、消毒效果可靠,腐蚀性小,且消毒成本较低,可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ATP生物荧光法用于评价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对医疗机构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进行评价,并与常规细菌定量检测法作并行比较。结果 物体表面清洁度检测用手持式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的RLU/100 cm2数值明显低于细菌培养法检出的存活菌数cfu/cm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检测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到消毒后菌数较消毒前下降率平均为99.8%;采用台式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到消毒后检测数值较消毒前平均下降率为97.6%。结果提示,两种检测方法评价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结果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37)。结论 针对不同评价要求选取正确的ATP生物荧光法可快速地评价受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0.
〖HT5"H〗摘要 目的 调查清洁区域环境质量,进而排查针对疫情的院区布局改造和感控流程是否存在疏漏,确保院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方法 对医院病区清洁区、行政楼、公寓楼、餐饮中心等30个重点监控清洁区域进行空气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及ATP荧光检测和医务人员手部ATP荧光检测。结果 空气未检出新冠病毒,空气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合格率为96.67%。病区清洁区物体表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ATP荧光检测物体表面合格率为86.25%,工作人员手ATP检测合格率为40%。结论 医院清洁区环境质量洁净安全,针对疫情的布局和流程改造切实有效。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同时,应加强院内、外手卫生和驻地及转运公交的清洁消毒。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索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方法利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方法,对器械、物体表面、手卫生进行常规检测以及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进行采样检测。收集2014年1-12月数据,根据不同采样部位检测合格率评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管理过程中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后,检测项目平均合格率由1月份的33.3%逐渐上升至12月份的80.76%,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为0.864(P<0.01),消洗效果改善明显。结论利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开展相关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清洁度监测进行清洁效果评价,能明显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为选择合适的医院电梯清洁时机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清洁抹布湿式擦拭医院普通电梯及医护专用电梯的按钮,应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按钮表面洁净度,评价清洁效果及持效性。结果 清洁前普通电梯按钮污染程度高于医护专用电梯按钮;清洁后洁净度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清洁后普通电梯按钮随使用时间延长RLU值逐渐升高,至6 h时接近合格标准,至9 h时恢复至消毒前水平。结论 湿式擦拭对医院电梯按钮清洁效果良好,每隔6 h清洁能够有效保持按钮表面清洁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ATP生物荧光法用于评价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方法采用ATP生物荧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对医疗机构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进行评价,并与常规细菌定量检测法作并行比较。结果物体表面清洁度检测用手持式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的RLU/100 cm2数值明显低于细菌培养法检出的存活菌数cfu/cm~2。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检测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到消毒后菌数较消毒前下降率平均为99.8%;采用台式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到消毒后检测数值较消毒前平均下降率为97.6%。结果提示,两种检测方法评价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结果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37)。结论针对不同评价要求选取正确的ATP生物荧光法可快速地评价受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不同监测方法评估医院中心透析室环境清洁质量是否达标,找寻最直观有说服力的一种监测手段来教育和督促清洁人员彻底清洁,以控制耐药菌和各类杆菌引起的感染。方法采用直观法、ATP生物荧光法、传统菌落计数法(简称传统法)对中心透析室物体表面清洁效果分别进行评价。结果监测物体表面11件,直观法均无灰尘,ATP生物荧光法7件不合格,传统法0件不合格;对7件不合格的物体表面,选取相对光单位(RLU)值1 000的3个点行ATP荧光法、传统法与平板种植法再次评价,其结果 ATP荧光法与平板种植法不合格数对等。结论不同监测方法合格或不合格所占比率不同,ATP生物荧光法不合格率远高于传统法,不合格意味着存在感染风险,应深度清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消毒状况,以便加强消毒隔离工作。方法通过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某医院综合ICU消毒质量进行监测,提出管理对策。结果共采集不同消毒对象991件,合格945件,平均合格率95.4%。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依次为95.6%、94.1%和95.1%。结论该医院ICU的消毒质量合格率均在95%左右,还应重点加强目标性监测,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防控和管理水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在终末消毒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为及时干预消毒效果提供依据。方法用ATP荧光检测仪随机对全院各临床科室消毒后的治疗室操作台面、患者床头柜台面共144个物体表面进行涂抹采样检测,现场读取ATP荧光检测值,以ATP荧光检测值0~250RLU判断为合格,250RLU判断为不合格。检测不合格物表,现场干预,再次终末消毒,并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全院各临床科室治疗室操作台面和患者床头柜消毒前检测均不合格,ATP检测值分别为(780±10.34)RLU和(853±13.29)RLU;首次消毒后操作台面检测合格率为61.97%,患者床头柜台面检测合格率为79.45%。对消毒不合格的位点进行现场干预后重新检测,干预前ATP检测值为(431.02±0.53)RLU,干预后ATP检测值为(1.43±0.59)RL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对终末消毒效果的评价快捷、简便、省时,能及时判断消毒效果的有效性,为现场消毒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为指导ICU环境清洁消毒和防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棉拭子法从医院5个ICU随机采集190份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进行菌落数测定,并对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样本平均菌落数超标的共有128份,总体合格率为32.63%;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MRSA 32株,总检出率为16.84%。结论 ICU物体表面的细菌污染情况严峻,MRSA污染程度高,需加强清洁与消毒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安市市管医院口腔科物体表面消毒与手卫生情况,探讨提高口腔诊疗环境清洁消毒的监测手段和方法。方法 参照2012年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于2012-2015年对西安市52所口腔诊室的环境表面及医务人员手进行采样,分析菌落总数和致病菌情况。结果 共检测样品197份,2014-2015年环境卫生学不合格率为11.9%和15.5%,低于2012-2013年的27.1%和22.4%(χ2=4.199,P=0.242);6份物体表面不合格样品和3份致病菌检出样品均来自二级医院。结论 西安市口腔科应完善手卫生设施,提高手卫生执行率和合格率;并应加强物体表面擦拭消毒培训,确保诊疗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快速评价方法。方法通过现场采样检测方法,比较了肉眼裸视、矫正视力法和ATP生物荧光法对医疗器械清洗质量评价效果。结果从山东省12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集711件清洗后医疗器械,肉眼裸视法、矫正视力法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为66.39%、62.31%和62.59%。肉眼裸视法检测结果与矫正视力法和ATP生物荧光法一致性较差,Kappa系数为0.16。结论矫正视力法和ATP生物荧光法可用于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研究纳米氧化锌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物品表面自然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以医用凡士林和5 nm氧化锌制备0.1%纳米氧化锌混合物,透射电镜检测颗粒大小。选择ICU内频繁接触的表面相邻4片等面积区域为测试区,设定空白对照组、75%乙醇组、1 000 mg/L含氯消毒剂组、纳米氧化锌组,每组15个测试点,分别使用相应消毒剂擦拭,于0、1、4、8、24和48 h时涂抹采样,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物体表面菌落数,计算对自然菌抑菌率。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该纳米氧化锌制剂颗粒大小均匀,稳定性良好。纳米氧化锌组抑菌率在各时间段均高于其他组(P<0.001)。擦拭后1 h,3种消毒剂组均可达到抑菌要求,纳米氧化锌、75%乙醇和1 000 mg/L含氯消毒剂对自然菌抑菌率依次为96.03%、94.21%和87.62%;擦拭后4、8、24和48 h,纳米氧化锌组抑菌率及消毒合格率均高于乙醇组及含氯消毒剂组(P<0.05)。结论 纳米氧化锌制剂稳定性及抗菌性能良好,可保持一定时间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