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21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组、前列地尔组和联合组,每组72例,分别予以α-硫辛酸、前列地尔和联合用药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足部压力觉异常点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TCSS和VAS评分,以及足部压力觉异常点数均下降(P0.05);联合组TCSS和VAS评分,以及足部压力觉异常点数均明显低于α-硫辛酸组和前列地尔组(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MCV和SCV均升高(P0.05),联合组MCV和SCV均明显高于α-硫辛酸组和前列地尔组(均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4%)高于α-硫辛酸组(76.4%)和前列地尔组(79.2%)(均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DPN,临床疗效较好,优于α-硫辛酸和前列地尔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2.
将120例DPN患者分成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对照组给予α-硫辛酸。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HbA1c、TG、CRP和ACR等生化指标水平改善稍高于对照组(P>0.05),MNSI、ABI和VPT等神经功能评分的改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P>0.05)。结论:DPN患者采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能显著改善外周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88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有44例,接受α-硫辛酸单一治疗,观察组有44例,接受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为(5.82±1.49)分,低于对照组(8.94±2.07)分(t=8.114,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NCV、MNCV明显高于对照组(t=9.573、9.797、7.721、9.251,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进入该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入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1:1的方法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给予依帕司他+硫辛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治疗有效性。结果对照组治疗前的运动神经中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36.40±1.55)、(36.43±1.16)m/s,感觉神经中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37.28±1.45)、(25.24±1.33)m/s,与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36.57±1.48)、(36.20±1.25)、(37.26±1.51)、(25.30±1.42)m/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1、0.954、0.068、0.218,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中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55.89±3.14)、(49.47±2.35)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48.43±1.60)、(40.54±3.09)m/s较对照组(47.59±2.25)、(41.19±2.25)、(43.18±1.40)、(34.29±2.50)m/s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93、17.996、17.461、11.11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5.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老年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予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结果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比单纯用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合并腕管综合征(CTS)的电生理特点,探讨电生理检查对于鉴别DPN合并CTS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DPN、CTS及DPN合并CTS患者共1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CTS组51例、DPN组30例、DPN合并CTS组(DPN+CTS)41例,另选健康对照(NC)组32名,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DML)、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分段SCV(指-掌SCV及掌-腕SCV)、正中-桡神经潜伏期差(MRLD)及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MULD)。结果 DPN+CTS组掌-腕SCV低于DPN组[(37.66±5.78)vs(45.57±3.89)m/s,P0.05],MRLD、MULD大于DPN组[(0.56±0.19)vs(0.19±0.08)ms,(0.57±0.18)vs(0.20±0.09)ms,P0.05];DPN组、DPN+CTS组与NC组比较,正中神经DML均延长[(3.99±0.57)vs(4.68±0.88)vs(3.24±0.37)ms,P0.05],SCV均降低[(46.22±5.46)vs(41.39±5.25)vs(52.60±3.36)m/s,P0.05]。结论 常规电生理检查鉴别DPN合并CTS有一定困难,分段感觉传导速度SCV及MRLD、MULD对鉴别DPN合并CTS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加用α-硫辛酸后对神经症状及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DPN患者45例,分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A)组17例及单药甲钴胺(B)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状评分(NSS)、神经缺陷评分(NDS)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组NSS得分下降[(4.88±0.94)vs(4.06±0.91)分,P0.05],过氧化氢酶(CAT)上升[(33.50±3.60)vs(37.07±6.47)U/L,P0.05],丙二醛(MDA)下降[(3.16±0.51)vs(2.77±0.27)mmol/L,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上升[(82.93±9.55)vs(88.78±13.16)ng/L,P0.05],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下降[(115.00±23.20)vs(102.25±13.20)ng/L,P0.05]。B组仅CAT上升[(34.16±6.47)vs(37.12±5.99)U/L,P0.05],SOD、MDA、GSH和GSSG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药甲钴胺相比,加用α-硫辛酸可更显著改善DP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更好地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型糖尿病患者97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依帕司他组(n=33)、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组(n=30)和甲钴胺组(n=34)。甲钴胺片0.5 mg/次,依帕司他片50 mg/次,2种药物均口服,3次/d。治疗周期3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cy和TCSS水平。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FBG、2hPBG、HbA1c水平相比治疗前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Hcy和TCS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相比治疗前Hcy水平[(11.39±1.39)vs(13.40±2.26)μmol/L;(11.27±2.46)vs(13.51±2.32)μmol/L;(10.13±1.84)vs(14.91±6.78)μmol/L]下降,依帕司他组和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TCSS评分[(7.64±1.87)vs(8.30±2.59);(5.83±1.88)vs(9.13±2.91)]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组治疗后相比依帕司他组和甲钴胺组Hcy[(10.13±1.84)vs(11.39±1.39),(11.27±2.46)μmol/L]和TCSS评分[(5.83±1.88)vs(7.64±1.87),(8.59±2.22)]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缓解糖尿病患者DPN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将DPN 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B组: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连续治疗三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及神经传导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其应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组可以更加明显改善DPN患者症状及体征,更明显增加神经病变组织的传导速度,疗效显著。结论运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组(静脉滴注α-硫辛酸注射液600mg,1次/天,同时口服依帕司他片50mg/次,3次/天),B组(静脉滴注α-硫辛酸注射液600mg,1次/天),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TCSS评分、神经症状评分、神经反射评分及感觉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神经症状评分、神经反射评分及感觉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组患者神经症状评分改善程度较B组大(P<0.05),神经反射与感觉功能评分改善程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有效的,联合治疗组患者主观症状改善较单一治疗组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神经传导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SOD、GSH-Px水平、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与感觉传导速度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依帕司他、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治疗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1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66和治疗组7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降糖药物、运动和控制饮食等,住院治疗14 d,出院后继续服用降糖药物,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随访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其中,依帕司他服用50 mg/次,3次/d,出院后继续服用,随访3个月。α硫辛酸300 mg+25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比较两组疾病改善率;肌电图测定正常时间、肢体麻木消失时间、腱反射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干预前后患者多伦多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疾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肌电图测定正常时间、肢体麻木消失时间、腱反射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多伦多评分、疼痛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多伦多评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改善肢体麻木,促进腱反射复常,加速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DPN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11.78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MCV和SCV、腓总神经MCV和SCV、腓肠神经S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MCV和SCV、腓总神经MCV和SCV、腓肠神经SCV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老年DPN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高血压患者(HT)左房功能。方法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2007年5月至2012年8月门诊及住院二维超声心动图图像清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5例,男性44例,女性41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3.7±9.6)岁。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LVN组(46例)和LVH组(39例)。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E/A比值和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计算左室心肌质量、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房容积指数(LAVI)和左房总排空分数(LATEF)。应用STI获取左房纵向应变曲线,记录房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SSL、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结果与对照组和LVN组比较,LVH组LAVI升高,分别为[(22.8±7.3)ml/m2 vs.(32.6±6.1)ml/m2]和[(26.7±6.2)ml/m2 vs.(32.6±6.1)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H组较LVN组LVMI[(135.3±18.7)g/m2 vs.(98.9±13.8)g/m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LVN组m SRs[(1.6±0.5)/s vs.(1.8±0.6)/s]升高,LVH组m SRs[(1.6±0.5)/s vs.(1.0±0.4)/s]降低,LVN组和LVH组m SRe均降低,分别为[(-1.9±0.5)/s vs.(-1.4±0.4)/s]和[(-1.9±0.5)/s vs.(-0.9±0.4)/s],m SRa均升高,分别为[(-1.3±0.4)/s vs.(-1.7±0.5)/s]和[(-1.3±0.4)/s vs.(-2.0±0.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LVN组比较,LVH组m SRs[(1.8±0.6)/s vs.(1.0±0.4)/s]、m SRe[(-1.4±0.4)/s vs.(-0.9±0.4)/s]降低,m SRa[(-1.7±0.5)/s vs.(-2.0±0.5)/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左房的管道功能下降,辅泵功能增加,左室肥厚患者左房的储备功能下降。STI能无创及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左房整体的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用硫辛酸,另一组采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治疗,3周后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及神经电生理的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3%)优于硫辛酸组(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NCV与SNCV均较前提高,但联合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周围神经松解术+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得以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31%76.92%)、运动神经传导速度[(50.26±4.61)m/s(43.75±3.92)m/s]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6.22±3.91)m/s(41.25±3.65)m/s]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VAS评分[(1.48±0.44)分(2.91±0.68)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1.25±1.14)分(15.33±1.35)分]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神经松解术的应用,能够通过解除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的机械压力,恢复足部神经血氧供应,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1月间收集该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根据患者住院单双号分为:研究组(接受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治疗)和对照组(接受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12周时疗效;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评分及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两组服用药物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12周时疗效分别为96%、82%,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周围神经病变评分及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为[(11.38±1.40)分、(105.32±17.54)ng/L、(76.98±5.40)ng/L]vs[(11.01±1.69)分、(96.04±16.93)ng/L、(72.19±5.03)ng/L]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评分及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为[(5.33±1.35)分、(26.49±6.04)ng/L、(21.23±5.43)ng/L]vs[(8.68±1.53)分、(45.95±6.34)ng/L、(43.45±7.95)ng/L]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期间出现1例腹泻,1例肝功能升高,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1例头晕,两组服用药物期间安全性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在前列地尔、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治疗的差异对比。方法该院于2015年2月—2017年1月选取41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推注,1次/d,连续14 d,甲钴胺片500 mg,3次/d,1片/次,连续服用8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加用α-硫辛酸600 mg静滴,1次/d,周期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MNSI评分、N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上的差异。结果治疗过程中,最终有效例数为对照组23例,治疗组18例,两组在基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9%vs 56.5%),药物治疗后,两组在MNSI评分、N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较干预前均改善(P0.05),治疗组更佳;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MNSI评分、腓肠SCV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片三者连用,可以更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2DM并发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PDN)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87例,分为PDN组(n=105)和非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组(NPDN,n=8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Spearman相关分析NRS评分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N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BMI[(25.6±2.9)vs(22.0±2.8)kg/m2]、血尿酸(SUA)[315.0(272.0,379.0)vs 238.0(197.0,279.0)μmol/L]、LDL-C[(3.2±0.7)vs(2.5±0.8)mmol/L]、FC-P[2.2(1.6,3.1)vs 1.9(1.2,2.6)ng/ml]、2 hC-P[5.0(3.9,7.7)vs 4.3(2.8,5.9)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RS评分与BMI、SUA、LDL-C、FC-P、2 hC-P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  相似文献   

20.
廖志强 《糖尿病新世界》2020,(7):190-191,196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患者128例,按照患者来院就诊顺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64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依帕司他治疗,对比其观察指标:SO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GSH(还原性谷胱甘肽)水平、正中神经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4周SOD、GSH水平、正中神经MCV、SCV以及血糖水平进行对比,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研究组SOD、GSH、正中神经MCV、SCV均高于对照组,FPG、2h PG、HbA1c,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的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