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昌市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昌市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现状。方法于2006年底和2007年初对全市4县23个乡镇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调查。结果全市4县设置乡镇预防接种门诊74个,在调查的23个预防接种门诊中,房屋配备及设备器械配置未完善;服务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占62.8%;疫苗及冷链管理符合规范化标准。结论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标准,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建设;加强技术指导,规范接种门诊建设标准;增加专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厦门市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服务能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基本情况、人员配备、工资待遇等情况,对2015年全市39家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厦门市共有39家预防接种门诊,覆盖每个街道/乡镇。接种门诊服务面积以<30平方公里为主,占61.54%,服务人口以>10万为主,占53.85%,平均服务人口为11.14万人。接种门诊共有预防接种工作人员325人,以35岁以下(69.85%)、本科及以上学历(38.46%)、护理专业(84.31%)为主。厦门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配比为0.75人/万人,最高的为同安区汀溪卫生院(2.43名/万人),最低的为同安区大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23名/万人),仅有6个接种门诊达到1人/万人。全市接种门诊每年人均接种针次最多的为同安区大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 858针次),最少的为思明区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285针次),共有14家接种门诊每年人均接种针次数超过6 000针次,占35.90%。全市接种门诊在实施绩效考核后,工资较之前增加的有27家(69.23%);与同单位医疗部门相比,预防接种人员工资较之低的有11家(28.20%);预防接种人员工资收入与创收有关的有14家(35.90%),结核病管理有奖金的有14家(35.90%)。结论厦门市预防接种门诊存在数量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人员工资待遇与工作量不对等的问题,应通过增设接种门诊、科学设置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岗位数量、扩充工作人员以减轻工作量、保障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等措施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与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吉林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后预防接种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全省按规范化标准建设的919家接种门诊中抽取84家门诊的工作人员,调查其工作满意度。结果 417名调查对象对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后工作环境、办公面积、功能区合理划分满意分别占99.04%、87.29%、86.33%,认为家长对接种环境满意占97.36%。在188名城市社区和229名乡镇卫生院调查对象中,对工作环境满意分别占98.94%和99.13%,对服务频次满意分别占99.47%和98.25%;对工作成就感、工作能力发挥、社会认可程度、被上级重视程度满意的比例均90%。所有调查对象对预防接种工作实施信息化、信息化工作人员操作熟练程度、信息化给工作带来方便的满意比例分别为98.56%、93.53%、99.28%;对薪酬待遇满意的比例为49.88%。结论吉林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后预防接种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普遍提高,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异;应重视预防接种人员工作需求,以保证工作积极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第二类疫苗管理新机制实施后天津市预防接种医生的态度,以合理制定管理策略。方法在全市278家预防接种门诊每家随机抽取2名接种医生开展接种门诊资源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态度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556名调查对象中,认为在第二类疫苗管理新机制实施后第二类疫苗品种欠缺、接种门诊面积不足、工作人员不足分别占7.37%、19.24%、26.08%,其中认为面积不足的比例以城区高于乡镇(χ~2=4.49,P=0.03)、规范接种门诊高于示范接种门诊(χ~2=4.89,P=0.03);55.40%认为第二类疫苗接种量上升,51.62%认为第二类疫苗收入下降,48.02%认为即使收入大幅下降仍愿意继续接种第二类疫苗;疫苗短缺后难以向家长解释(65.65%)、疫苗管理要求复杂(46.22%)是接种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结论第二类疫苗管理新机制实施后天津市预防接种工作面临门诊资源不足、第二类疫苗接种与管理难度大的问题;需针对性地强化预防接种门诊规范管理和人员、经费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合肥市级、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预防接种门诊点的冷链配置及使用、疫苗管理情况,为规范全市冷链建设和疫苗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现场访谈和实地实物查看,了解全市各级CDC和预防接种门诊冷链和疫苗管理现状。结果共调查216家单位,冷链储存容积较为紧张,基层仍然需要更新和优化冷链设备。其中5个县区CDC需要冷藏车,26个预防接种门诊点需要立式冷藏柜。有30.20%~32.70%的单位没有冷链管理制度和疫苗管理制度;有39.70%的单位建立了冷链和疫苗管理的应急预案;有33.80%的单位药房的疫苗储存温度记录不健全;26.10%的单位周末或假日不记录冰箱温度;大部分县区CDC和预防接种门诊点未实施冷库和冰箱温度短信报警工作。46.80%的单位对于过期或者破损疫苗履行报废手续,并送至定点单位进行报废处理。结论合肥市目前冷链配备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冷链和疫苗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6.
陈翠花 《职业与健康》2006,22(8):576-576
目的了解漯河市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及计划免疫冷链设备现状。方法于2005年6月对全市二县三区47个乡级防保站进行调查。结果已实行以乡为单位门诊化接种的乡级防保站43个,乡级预防接种门诊的接种人员274名,其中初中40人,占14.9%;高中35人,占12.8%;中专以上199人,占72.6%;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注册执业证的46人,占16.8%。冷链设备现状:设备充足,运转正常。结论加强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并强化冷气连设备管理工作。强调乡级防保站预防接种人员必须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要求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吉林省预防接种单位基本运转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获得全省全部预防接种单位基本情况,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Microsoft Excel2010和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省预防接种单位服务周期日接种为51.15%;周末门诊开放构成比为3.08%;门诊每日平均接种32剂次/单位;人均日接种28剂次;接种单位运营成本为20万元/单位,其中工作经费为3.15万元;接种单位每日平均开放4.5h,服务半径为12km;数字化门诊构成比为2.69%;人均薪酬为3000元/月。以上各项在乡镇卫生院和城市接种门诊、全省各地区之间的接种单位以及辖区年龄组分类的接种单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林省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单位目前可以满足辖区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但数字化门诊低,存在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需对人员及设备进行调整提升免疫规划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珠海市CDC和全市预防接种门诊的冷链配置及疫苗管理现状,为规范其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与访谈、实地实物查看、查阅报表和资料等方法采集数据,按卫生部2005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广东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工作指引"要求,评价冷链设备装备和疫苗管理情况。结果 2016年共调查26家单位,配备专职人员达标21家,未达标5家;冷链用房面积配备达标24个、未达标2个。各接种门诊冷链建设基本满足疫苗储存需要,也符合接种工作规范及管理要求,但部分门诊冷链设备档案不完善、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维护不及时、冷链和疫苗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滞后。结论珠海市目前冷链设备的配备基本能满足疫苗储存和运转需求,冷链和疫苗信息化管理有待升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情况,为规范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佳木斯市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现况调查,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佳木斯市共有乡级以上预防接种单位140家,其中门诊服务半径≥5 km的单位106家,占75.71%;手工签署情知同意书的单位137家,占97.86%;不能打印接种证的单位90家,占64.29%;冷链设备温度监测手工记录的单位128家,占91.43%;有自动监测信息系统的单位86家,占61.42%。佳木斯市共有预防接种相关人员314人,其中专职报告人员41人,占13.06%。结论:佳木斯市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储存、运输记录多为手工记录,基层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同时需加强免疫规划人员队伍建设;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大力推进基层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硬件设备,同时合理规划预防接种单位的地理位置,缩小服务半径。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嘉定区免疫规划工作经历了近70年的发展,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预防接种门诊经历了4轮规范化门诊建设,日趋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培养一批免疫规划专业队伍,疫苗统一订购和配送,配备了足够的冷链设备,并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实现接种门诊信息联网,实现了疫苗追溯码、疫苗产品编码、冷链设备编码、接种儿童代码、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郑州市当前免疫规划服务工作现状以及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建设完善的免疫规划服务体系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郑州市有207家预防接种门诊,其中省级示范预防接种门诊占接种门诊的42.51%,从事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共1 391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已覆盖全市所辖县(市、区)及乡镇,麻疹等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郑州市完成了免疫规划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但仍需按照新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的要求,加大免疫规划保障的财政投入,增加冷链系统设备和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数量,适时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加大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力度,从而来提高免疫规划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10个省直管县(市)(以下简称直管县)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现状,为提高直管县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对直管县和对照县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比、冷链设备、服务周期和门诊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直管县平均每个乡镇(以下简称乡)预防接种门诊的数量为1.07个,平均每个门诊有免疫规划工作人员4.99名,有冰箱、冰柜和冷藏包等冷链设备24.10个,免疫规划工作人员配比为1.01名/万人,预防接种门诊中示范化门诊的比例为24.90%。直管县日接种门诊的数量和比例高于对照县,每个门诊每个接种日接种剂次数少于对照县。结论直管县预防接种门诊的数量、人员和冷链设备等低于对照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绩溪县乡镇卫生院实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效果,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更好地落实安全预防接种措施,探索更为有效的预防接种模式。方法:在乡镇卫生院按《安徽省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建设标准》,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实施定期在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集中式预防接种,进而分析其儿童免疫对象的建卡和建证、预防接种率情况。结果:临溪镇2009—2011年应管理预防接种儿童333名,该镇门诊建卡接种215名,占63.42%,118名儿童在该县其它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卡接种,2009—2011年一类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8.99%,98.89%和96.96%。结论: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集中式预防接种在绩溪县乡镇农村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通市两类预防接种门诊的冷链设备配置现状,探讨冷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冷链设备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收集两类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设备类型、容积、使用年限、疫苗接种剂次以及各种疫苗体积等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现有冷链设备以家用冰箱为主,使用年限≥10年的冷链设备占18.9%,数字化接种门诊的冷链设备配备要高于规范化门诊,有8.2%的冷链设备未安装自动温度监测仪。冷藏容积总体充足,部分接种单位存在不足,冷冻容积均有富余。结论部分老化设备需要更新,两类预防接种门诊冷链建设需同等对待。需建立切实可行的冷链容积评估方法,来配置冷链设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无锡市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情况,评估工作质量。方法全市范围随机抽取的18家预防接种门诊,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18家预防接种门诊平均得分为89.17,平均得分率最高的冷链与生物制品管理为94.17%,最低的儿童疫苗接种管理为79.17%;信息化门诊评估总分高于规范化门诊,在业务知识现场测试和麻风二联、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方面存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全市预防接种门诊工作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儿童疫苗接种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信息化门诊总体工作质量优于规范化门诊,在人员业务知识和麻风、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后.我区实行以冷链运转为中心,以村卫生室为接种单位的计划免疫服务形式,对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1997年11月,我区全面推行了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的定点定时集中式规范化门诊接种(简称规范化门诊)的服务形式.为了解两种服务形式的效果,对有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新形势下的计划免疫工作途径,进一步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和及时率),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免疫服务,泰安市根据当地实际,自今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乡镇集中式免疫接种制度。即由以往以村为单位的分散式接种改为以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为中心的集中式接种。新制度实行以后,全市已有80%以  相似文献   

18.
寿光市自 1993年起陆续改变了以村为单位分散式接种模式 ,逐步建立了乡镇集中接种门诊 ,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规范化接种门诊创建活动的展开 ,寿光市接种门诊硬件设施的配备提高了一个较大的档次。寿光市现有接种门诊 2 3处 ,其中 5处为示范接种门诊 ,7处已于 2 0 0 2年底通过示范接种门诊验收 ,其余 11处为规范化接种门诊 ,全市 2 2处乡镇门诊按旬开诊 ,城区门诊按日开诊。集中接种门诊的建立 ,缩短了接种周期 ,增加了免疫服务次数 ,提高了接种质量和疫苗利用率 ,但从对乡镇计免工作的考核情况看 ,乡镇卫生院在计免工作管理上仍存在问题。1 …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福州市计划免疫服务形式的基本情况,为建设规范化门诊、计划免疫体制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各地经济水平对全市14个区、县(市)191个乡、镇(街道)的接种服务形式与接种率进行调查。[结果]经济发达的Ⅰ类地区,接种形式以接种门诊为主,接种周期短;经济中等发达的Ⅱ类地区,以接种门诊为主,4种接种周期较为平均;经济欠发达的Ⅲ类地区,以上门接种为主,接种周期长。5种疫苗的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均为Ⅰ类地区高于Ⅱ、Ⅲ类地区。[结论]经济水平的不同影响了计划免疫服务形式与接种率水平,必须建设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提高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江苏省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现况,为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水平与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不同地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基本设置、工作人员配置、信息化建设与冷链装备情况。结果 江苏省所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均实现以周门诊(40.1%)或以日门诊(59.9%)为周期开展疫苗接种服务,大多数门诊接种人员门诊日人均接种量在80剂次以下。79.4% 的预防接种门诊只有1~2名专职工作人员。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达到82.4%,2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APP/微信绑定率达到70.0%。25.4%的预防接种门诊配备了医用冰箱。结论 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目前能够满足辖区适龄儿童疫苗接种服务,信息化程度较高。但应加强免疫规划专职工作人员配置,同时加快医用冰箱与电子温度监控系统薄弱地区的冷链装备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