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适用于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最适营养筛查工具。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医院收治的197例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病人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比较3种营养筛查(NRS2002、MUST、NRI)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分析P<0.05的因素,构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模型。结果 197例结直肠癌病人中,其中60例(30.5%)病人发生并发症。使用NRS2002、MUST、NRI评估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2.0%、42.6%、24.4%。发生并发症组病人的住院时间(P<0.001)及住院费用(P<0.001)明显高于未发生并发症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455,P=0.005)和NRI评分<97.5分(OR=2.194,P=0.021)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382,95%CI 1.228~4.620,P=0.010)、NRI评分<97.5分(OR=2.067,95%CI 1.012~4.221,P=0.048)、手术时间≥180 min(OR=2.383,95%CI 1.149~4.939,P=0.020)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模型中,风险分数(0~3)对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6.5%、34.9%、48.4%、75.0%。结论 相较NRS2002和MUST,建议结直肠癌病人入院时使用NRI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对结直肠癌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择期开腹手术的289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按照Reilly营养风险评分(Reilly NRS)和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的营养风险评分(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 289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5%(10/2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82/279).按Reilly NRS评分,营养风险组(≥4分,89例)和无营养风险组(<4分,200例)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5.6%(5/89)和2.5%(5/20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1%(31/83)和26.5%(51/196)(P>0.05).按NRS-2002评分,营养风险组(≥3分,105例)和无营养风险组(<3分,184例)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5.7%(6/105)和2.2%(4/184)(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4%(38/99)和24.4%(44/180)(P<0.05).经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证实,NRS-2002评分是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3.14,95%CI:1.63~6.29).结论 NRS-2002评分作为一种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可有效预测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状况,探讨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胃肠消化科、消化内科1 384例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将NRS评分≥3分的患者,以有、无营养支持分为2个队列,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状态、营养支持及临床结局,分析营养支持对营养风险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使用率分别为27.67%、50.07%;其中胃肠外科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39.87%)最高;有341例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纳入前瞻性队列研究:有营养支持的242例(70.97%),无营养支持的99例(29.03%);有、无营养支持队列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5.16%、20.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减少量、体质量减少量、营养状况、疾病严重程度为有营养风险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营养风险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医护人员应提高对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评估意识和能力,制定规范的营养支持计划。  相似文献   

4.
外科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常较高,摄入不足和胃肠功能减退是主要原因,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和住院时间延长,规范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临床结局。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首选肠内营养(EN),以维护肠屏障和免疫功能,耐受性问题是导致EN难以实施或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较长时间能量和蛋白质供给不足可导致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升高,补充性肠外营养(PN)的核心是在EN的基础上联合PN,既维护肠屏障功能,又能较快到达目标喂养量,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进而达到改善临床结局的目标。围手术期补充性PN的对象是EN不能满足60%以上能量需求的病人,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3分或危重症病人营养风险(NUTRIC)评分≤5分病人建议术后7 d启动;对于术前高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5分或NUTRIC评分≥6分),术后48~72 h开始。补充性PN处方中添加谷氨酰胺和ω-3脂肪酸可优化外科病人临床结局,多腔袋的应用可减少血流感染,适合外科术后短期补充性PN病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普通外科老年病人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和病人营养状况恢复情况以及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对684例符合条件的普通外科老年手术病人于入院后24小时和术后进行NRS2002评分,并通过对病人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观察病人手术前后机体营养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NRS2002评分≥3分者173例(25.3%),<3分者511例(74.7%);术后NRS2002评分≥3分和<3分者分别为316例(46.2%)和368例(45.7%).在术前NRS2002≥3分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在NRS2002<3分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9%.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P<0.05).术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普外科老年病人存在的营养风险较高,术前NRS2002≥3分的病人营养状况恢复慢,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食管癌术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了解营养风险评分结果和临床结局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NRS2002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并手术的22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术前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其中男136例、女89例,年龄41~85(64.0±8.2)岁。总评分为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况评分、年龄评分(≥70岁年龄评分为1分,70岁为0分)3项的总和。临床结局设定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术前评分≥3分者为75例(33.3%),3分者为150例(66.7%);NRS2002评分≥3分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NRS2002评分3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vs.12.0%,P0.05);NRS2002评分≥3分者总住院时间长于NRS2002评分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0±7.94)d vs.(15.30±2.05)d,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NRS2002、基础疾病、手术方式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NRS2002评分≥3分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这提示有必要对于术前营养风险评分≥3分的食管癌患者进行适当及科学的营养干预。NRS2002可以作为评估食管癌术后营养风险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评分系统对胃癌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进行评分,并观察其在我国胃癌患者的适用性及对患者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14例,依照结合中国体质指数正常值的NRS 2002评分标准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评分,观察其对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 本组可适用NRS 2002评分系统比例占实际总人数的93.1%.术前营养评分≥3分者125例,占胃癌患者的39.8%.术前营养评分≥3分组中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2%)高于术前营养评分<3分组(13.8%)(P<0.05),术前营养评分≥3分组中平均住院天数[(19±12)d]高于术前营养评分<3分组[(14±7)d],P<0.01.利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前营养评分及胃癌临床病理分期发生术后并发症的OR值分别为0.642(P<0.05)及1.596(P<0.01).住院天数与NRS2002评分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77(P=0.002).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营养评分(NRS 2002)≥3分预示在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和更长的住院时间,提示对术前营养评分(NRS 2002)≥3分的患者在术前需要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风险筛查及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模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参照NRS 2002工具标准,36例患者住院后第1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给予营养支持,术前术后进行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30例患者术前不进行任何营养评价,术后全部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术后SIRS发生情况、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谷丙转氨酶(AST)及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SIRS发生率、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肝癌手术患者,入院时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有营养风险者,术前、术后联合营养支持有益于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前5d、术后7d)分别接受肠内免疫营养(免疫营养组)和等氮等热量的普通肠内营养(普通营养组),于术前5d和术后1、4、8d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免疫、炎症反应及营养指标、前白蛋白明显高于普通营养组(P<0.05),炎症指标CRP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P〈0.05)免疫营养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可在术后早期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减轻手术创伤后的应激反应程度,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内脏蛋白浓度。显著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观察2组的应用效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5.7±2.5)h、(9.2±1.6)h、(6.3±1.0)d、(91.7±3.5)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5.7±2.5)h、(9.2±1.6)h、(6.3±1.0)d、(91.7±3.5)分,干预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参加正常活动时间(9.5±1.3)d以及切口疼痛持续时间(1.4±0.3)d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12.8±2.5)d、(3.4±0.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中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也有明显的优越性,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对预防双侧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出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收治的68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2组均连续护理2周,随访1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胃肠功能及日常生活恢复时间、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术后1、3 d,研究组VAS评分分别为(4.82±1.08)分、(2.76±0.94)分,对照组分别为(4.73±0.92)分、(3.19±1.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0、3.437,P=0.438、0.068);术后5~7 d,2组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术后5、7 d研究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8±0.79)分、(1.54±0.46)分,均低于对照组(2.73±0.85)分、(2.26±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及日常生活恢复时间分别为(1.04±0.29)分、(7.85±2.42)分、(16.59±3.74)分,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及日常生活恢复时间分别为(1.25±0.37)分、(9.36±3.15)分、(20.82±4.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6,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9.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3,P=0.017)。 结论临床综合护理,能够明显减轻双侧腹股沟疝术后出血及患者疼痛症状,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日常生活恢复时间,并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统计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概况,为临床更好地应用营养支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法,对山东省立医院胃肠外科2012年10月-2013年2月352例手术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统计研究,观察NRS2002的适用率、营养风险发生率及支持率、营养风险及不同方式营养支持对预后的影响.结果:NRS2002的适用率为98.3%,完全适用于我科临床.整体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25.72%.无营养风险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66% vs35.00%,P=0.018)、术后住院时间(15.25±5.37d治17.72 ±5.31 d,P=0.023)均优于存在营养风险组.通过营养支持手段,缩短了营养风险患者的住院时间(15.22±4.55 d vs 17.72±5.31 d,P=0.029)、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16.95%vs 35.00%,P=0.043).风险组整体与无风险组整体比较,术前白蛋白显著偏低(36.72±4.02 g/Lvs 39.37±5.31 g/L,P=0.000),预后无明显差异(预后指标P均大于0.05).术后及时合理应用肠内营养能缩短禁饮食时间(3.25±1.32 d vs 3.73±1.54d,P=0.027),减少肠外营养(PN)应用时间(6.35±2.21 dvs 7.13±2.10 d,P=0.007).术后较长时间应用PN对预后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增加住院费用(47385.32±8521.63元vs 49235±8374.52元,P=0.049).结论:对手术患者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十分必要,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合理地应用营养支持能有效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不同手术方式对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2 月至2015年2 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肝包虫病人77 例临床资料。分为3 组,A 组31例(行内囊摘除+外囊缝闭引流术),B 组27 例(行完整外囊剥除术),C 组19 例(行肝部分切除术);对3 组病人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短期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均数用t 检验,组间率采用χ2检验。结果 3 组病人基本情况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3 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2.4±22.4)min、(102.9±18.6)min 和(200.5±21.2)min, P=0.007;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7.3±17.2)mL、(213.5±60.6)mL 和(287.9±95.7)mL,P=0.006;腹腔引流时间分别为(12.6±3.3)d、(7.7±1.6)d 和(6.5±1.8)d,P=0.021;残腔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0 和0,原位复发率分别为7.4%、0和0,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3±1.2)d、(2.6±1.5)d 和(2.7±1.6)d,P=0.008;进食时间分别为(2.5±1.2)d、(2.9±1.4)d 和(3.0±1.4)d,P=0.048;住院时间分别为(7.3±1.1)d、(9.3±1.6)d 和(9.9±1.4)d,P=0.005。术后每隔3个月通过电话随访,时间最久者6年,最短者1年半,A组出现2例复发,B、C组无复发情况。结论 肝包虫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以取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与干预的快速康复外科( fast track surgery,FTS)策略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FTS组术前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方法进行评估,并在围手术期针对干预治疗( FTS组,80例);对照组按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conventional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治疗( CPM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FTS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62.7±2.9)h vs(95.8±3.0)h ]、首次排便时间[(3.56±1.46)d vs(5.08±1.85)d ]、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2.93±0.36)d vs (4.66±0.26)d ]、术后住院时间[(8.67±0.85)d vs(11.61±1.21)d ]及总并发症发生率[7.50%(6/80)vs 18.75%(15/80)]等均少于C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基于NRS与干预的FTS策略,可有效促进食管癌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髂腹下神经切除术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患者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广东省人民医院64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腹股沟前入路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以手术日期确定是否切除髂腹下神经并将入组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术中接受髂腹下神经切除术,而对照组未行神经切除,2组术后治疗及护疼痛水平。 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试验组切除髂腹下神经患者348例,对照组未切除髂腹下神经患者292例。试验组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0±12.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8±0.6)d;理方法相同。随访6个月后应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比较2组患者的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9±14.3)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9±0.8)d,2组在住院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随访6个月,试验组NRS评分0分214例,1分53例,2分54例,3分25例,4分2例,5分及5分以上0例。对照组NRS评分0分93例,1分86例,2分32例,3分68例,4分9例,5分及5分以上4例。以3分为界试验组≤3分346例,>3分2例;对照组≤3分279例,>3分13例,2组以3分为界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髂腹下神经切除能够在不增加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情况下,显著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放胆肠内引流术治疗反流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22例反流性胆管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59例)和开放手术(开放组,6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疗效相关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病人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4.5±59.4)min vs. (236.1±64.3)min,P=0.247],而在术中出血量[(61.0±15.2)mL vs. (185.2±35.1)mL,P=0.03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0.8)d vs. (4.0±1.2)d,P<0.01]、住院时间[(8.2±2.8)d vs. (11.5±3.8)d,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再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手术病例。腹腔镜组发生胆瘘8例,术后消化道出血3例;开放组发生胆瘘5例,消化道出血4例,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12~48个月,所有病例症状消失且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胆肠内引流术治疗反流性胆管炎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切,且未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不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行择期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手术193例病人临床资料,其中43例未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余150例放置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病人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方式、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术后住院日、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在平均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学分期及分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引流组较引流组术后住院日明显缩短[(7.17±0.14) d vs.(10.88±0.88) d,P<0.05],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3.39±0.21)d vs.(4.30±0.16)d,P<0.01],术后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3.23±0.61) vs. (5.39±0.42),P<0.05)],术后换药次数明显减少[(3.53±0.52)次vs.(7.81±1.05)次,P<0.05],二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可加快病人康复,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严格把控腹腔引流管放置指征,不建议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一期与分期外切松挂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合并脓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5年10月间88例复杂性肛瘘合并脓肿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研究,比较分析治疗组(53例,采用"一期瘘管外切+松挂")和对照组(35例,采用"一期脓肿切开+二期肛瘘处理")患者的临床特征、瘘型、术前及术后肛门功能状况(Wexner评分评估)、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 结果88例中最常见的肛瘘类型为肛管括约肌间瘘。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愈率分别为92.5%和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2);治疗组术前及术后肛门失禁平均积分为1.8±1.3和1.9±1.3,对照组为1.7±1.5和2.0±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2、0.364,均P>0.05);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在0~5分范围;尿潴留、轻微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3,P=0.998)。术后随访0.5~4年,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 vs 8.6%,χ2=0.030,P=0.862)。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及创面痊愈时间分别为(5.9±0.3)d和(6.2±1.5)d,而对照组分别为(20.3±1.3)d和(25.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51、16.523,均P<0.01),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一期"瘘管外切+松挂"手术与传统分期手术相比,具有痛苦小、疗程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可成为治疗复杂性肛瘘合并脓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腔内修复(EVAR)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12例RAAA病人资料,对EVAR组和开放手术(OSR)组围手术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VAR组和OSR组30 d病死率分别为12.3%(8/65)和12.8%(6/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2),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干预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AR组和OSR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1.7)h和(7.2±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7.7±433.9)mL和(2721.3±2112.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红细胞量分别为(2.2±4.2)U和(7.2±3.1)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和OSR组术中输血浆量分别为(147.7±324.6)mL和(1121.3±75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AR组ICU时间为(6.9±8.0) d,低于OSR组(8.6±8.4)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EVAR组住院时间为(13.3±10.4) d,低于OSR组(21.8±11.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AR治疗RAAA有与OSR相似的30 d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而EVAR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更短的住院时间。EVAR治疗RAAA是合理、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开展日间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LSG的45例BMI≤40的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日间手术16例(日间LSG组),常规手术29例(常规LSG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EWL)等临床数据。结果 日间LSG占同期LSG病人的35.6%。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日间LSG组总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LSG组[(1.9±0.3)d vs. (4.5±2.4)d,P<0.01;(0.9±0.2)d vs. (1.5±0.7)d,P<0.05]、总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LSG组[(41535.0±2312.9)元vs. (50476.1±5053.5)元,P<0.01];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术后第6和12个月%E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严格选择适应证、积极术前准备,日间LSG能够安全有效地开展,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