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心室颤动常为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的临终表现,也是猝死的常见表现之一,最常见于冠心病,也可由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引起的特别是引起Q-T延长的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还可见于严重的缺血缺氧以及预激综合征发生房室颤动伴快速心室反应时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可先后掺杂出现。心室扑动或心  相似文献   

2.
岳东辉 《临床荟萃》1997,12(17):785-787
正常心律或异位心律所发出的激动尚未到达心室前,由异位起搏点发出激动所引起心室的一部分发生一次除极,其出现时间比基本心律提早,称为室性过早搏动或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性早搏或室早。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可以是偶然发生的,也可以是有规律的发生,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便形成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 病因 室性早搏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异常的神经体液状态,更多则见于心脏正常的健康人。 1.1 器质性心脏病 各种心肌炎及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尤其急性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慢性肺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心脏手术、心导管术、心力衰竭、休克、心室假腱索。  相似文献   

3.
王颖琦  梁英  王爱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148-148,F0003
心室电风暴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最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一般是指在24 h内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复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1,2].也有将心室电风暴称为交感风暴、ICD风暴和心室电风暴或儿茶酚胺风暴.我科于2009年3月25日收治1例持续性心房纤颤伴3级高血压病患者,入院5 d后发作室速,5 d内室颤达58次,均及时发现并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但在少数室速患者 ,不伴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 ,亦排除了代谢障碍、电解质异常和长 QT间期综合征等促心律失常因素 ,这种室速被称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 [1 - 3] 。 Callavardin于 192 2年首先报道了这种心律失常 ,其发生率约占全部室速的 10 %左右。 IVT的预后一般良好 ,但频繁发作可使生活质量下降 ,心室率较快的室速易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 ,产生黑目蒙及晕厥发作。随着研究深入 ,尤其是心内标测技术发展和导管射频消融在这类室速中的应用 ,对 IVT的发…  相似文献   

5.
伍卫 《新医学》1999,30(11):675-676,679
1 引 言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临床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常见于各种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后)、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心瓣膜病等。心力衰竭的病人也常发生室速。其他原因包括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药物中毒(如洋地黄)、长Q-T间期综合征等。偶而亦见于无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室速发作持续时间不足30秒,能自行终止者,称为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持续时间等于或超过30秒,或需要紧急电复律终止者,称为持续性室速。2 临床表现室速的临床表现依据发作时的心室率、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原有基础心脏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非持续性室速病者一…  相似文献   

6.
扭转型室速是由于心室肌纤维传导弥漫性障碍,引起心室复极不同步或不均匀所致。凡可使心肌细胞传导减慢,心室复极弥漫性不均匀的疾病均可引起扭转型室速。本病在治疗方面,通常采用异丙肾上腺素或人工心脏起搏器等措施。作者遇到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病程中反复扭转型室速发作,用硫酸镁治疗后消失,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82岁,住院号236473。因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2小时,于1984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5岁,因“反复晕厥1 d”于2013年2月22日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入院后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约38次/min,心肌酶CKMB及肌钙蛋白I均明显升高,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室性逸搏心源性晕厥。予以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泵入,心室率维持在54次/min左右,后复查心电图仍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室性逸搏心律,未见ST段动态变化。复查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进行性升高,完善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未再出现晕厥发作。入院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当时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予以胸外按压后很快转为室性逸搏,但监护可见频发室早、短阵室速,故予以利多卡因静脉泵入,室性心律失常未见明显减少,且反复出现晕厥。行hol-ter监测示室性逸搏心律,频发室早、多形性室速,并可见2次短阵室颤,上述室性心律失常均在长短周期后发生(图1,2)。患者于入院第5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大致正常冠状动脉,同时植入临时起搏器,设定起搏心率70次/min。返回病房后心电监护未见室早、室速,患者未再出现晕厥或意识丧失。术后复查hol-ter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改善,未见室性心律失常。于住院第10天植入VVI永久起搏器,起搏频率70次/分,伤口拆线后病愈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未再诉晕厥发作,复查holter未见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功能不全仍是心脏病人死亡率最高的因素。有研究认为电生理的不稳定性是心衰病人猝死的重要原因。近几年的研究证实QT间期离散度 (QTd)能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 ,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的发生。QTd延长可见于长QT综合征 ,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1] 。  相似文献   

9.
心室电风暴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是指24 h内自发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和/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颤),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  相似文献   

10.
心室电风暴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是指24 h内自发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和/或心室颤动(简称室颤),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  相似文献   

11.
<正>心室电风暴是指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速或室颤,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致的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1]。2008年12月我院收治1例心肌梗死后心室电风暴的病人,经过及时抢救,密切监护,病人好转。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速和室颤通常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是其主要的致死原因。因此,临床上及时发现室速、室颤的先兆并做出预测极为重要。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心室晚电位(心室肌某部的局部电活动在体表记录到的信号)作为预测室速、室颤发生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并对判断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等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及分析我科自1988年开展心室晚电位检查以来,对资料较完整的60例进行分析。晚电位阳性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1岁。晚电位阴性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岁。心室晚电位阳性的诊断标准及其依据:1.总QRS时限  相似文献   

13.
<正>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表现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个体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双向性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下称室速),导致发作性晕厥。大部分CPVT患者室速发作可自行终止,少数情况下室速转为心室颤动(室颤),若未及时心肺复苏可导致猝死[1]。CPVT是一种原发性心脏电紊乱,平均发病年龄7  相似文献   

14.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玉芝 《临床荟萃》1994,9(22):1021-1022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其心室律规则,频率在150~250次/min。其发生及传导途径都位于或涉及心室水平以上,室上速的机制以折返激动占绝大多数。它可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在健康人。可由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烟酒过度等因素所诱发。室上速起病急骤,可致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需紧急处理以转复心律。我院自1990年1月~1994年1月药物治疗室上速患者86例,本文就其药物选择及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文航 《新医学》1989,20(11):569-570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速)首先在1966年由Dessertenne报道。这类室速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也常发生在与心脏疾病无关的情况中,发作时病情紧急,常致死,故属于恶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最严重心律失常之一。  相似文献   

16.
罗韶金 《临床医学》1997,17(12):40-42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速,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也常发生在与心脏疾病无关的情况中,发作时病情紧急,易致患者猝死,故属于恶性心律失常,近年来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且取得了一些进展,现介绍如下。 1 命名、分类及病因 通常仅把基本心动中伴QT间期延长者称为扭转型室速,其它呈扭转多变形态者称为多形性室速,但也有作者以室速形态来分类,统称为扭转型室速,有部分作者将它们统称为多形性室速,而将扭转型室速作为多形性室速的一种类型。本文按Coumel  相似文献   

17.
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发生在希氏束以下的束支、蒲肯野纤维、心室肌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目前国内多采用Wellens的定义 ,将室性心动过速定义为频率超过 10 0次 /分 ,连续 3个或 3个以上的自发性的心室电除极活动。与成人不同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频率多在14 0~ 180次 /分 ,甚至可达 2 0 0次 /分以上 ,并可在发作中出现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小儿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儿 ,少数可无器质性心脏病。因室性心动过速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有的患儿甚至可转变为心室颤动致心性猝死 ,所以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必须…  相似文献   

18.
分支型室速:(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性心动过速过往常认为是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和瓣膜病)有严重的心肌损害时,或因药物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及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等,并认为是诱发室扑室颤的前凑,预后不良。自Callavardin首次报道临床上无明确心脏病证据的病例,并以良性室速命名以来,以“特发性室速”个案报道偶有出现。此类病人终止发作治疗选用利多卡因往往疗效不佳。我们收治1例分支型室速病人;现报道如下。朱××,男,24岁,住院号332204。患者于1992年12月7日因登5楼时突然出现心悸心跳胸闷气短并恶心感,即到当地医院急诊,心电图示心率180次/  相似文献   

19.
题解1.病理胜Q波往往反映心肌坏死或某些心脏病的心电图改变,如肥厚型心肌病也可出现病理性Q波,但不一定代表心肌坏死。ST段弓背型抬高往往反映心脏损伤或心室壁瘤形成。J点下降可见于多种情况,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分析,而ST段呈鱼钩样降  相似文献   

20.
心室电风暴(VES)是指24h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颤动(室颤)反复发作2次或2次以上的现象。它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致的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来势凶险,瞬息多变,犹如风暴[1]。VES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2008年4月,本科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