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甲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A)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经消化道传播为主,导致黄疸、肝脏损害的急性传染病,儿童易感,发病率较高,易于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健康的传染病.目前全世界约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  相似文献   

3.
王会  翟庆慧  刘婉姝 《全科护理》2012,10(21):1965-1966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累及肝脏实质的特发性疾病,以界面性肝炎(interface hepatitis)但无其他肝病典型的改变为特征[1]。临床多出现黄疸、发热、关节炎等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发现自身抗体,亦可合并其他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主要采用激素、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2],可以  相似文献   

4.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infantile 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简称婴儿CMV肝炎)是指在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发生,由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引起的以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5.
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特征性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二步法极大地提高了HBsAg的检出率,但对于低水平表达尤其是突变型HBsAg的检测能力仍然有限。有研究显示,单独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研究前体脑钠肽(NT-proBNP)对评价急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113人次以呼吸困难就诊,临床上怀疑存在急性心功能不全的血液透析患者的NT-proBNP水平.根据<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定义的临床指标判断急性左心力衰竭.结果 急性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高于非急性心力衰竭组.NT-proBNP和年龄、透析时间以及左心室厚度无关,和右心房大小正相关.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NT-proBNP水平和心力衰竭临床分级呈正相关性(rs=0.526,P=0.012).多变量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每升高100 pg/ml,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性增加2.01倍(OR 3.01,95% CI 2.11~3.85).经ROC曲线分析,NT-proBNP诊断急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95% CI 0.728~0.842).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NT-proBNP能作为诊断急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周玉秀  刘恩令 《临床荟萃》2005,20(4):203-204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常以肝脏损害为主,伴有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被公认为原发性血管炎一种敏感的诊断指标,近年来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中也发现了ANCA,而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报道较少.我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4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ANCA的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我科近年收治AIH 2例,本文对其进行报告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警惕性,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缺血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6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30例肝硬化并发缺血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缺血性肝炎的患者占同期ICU收治患者的1.6%。原发基础疾病包括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低血容量休克、重度脓毒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监测到患者缺血发生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急剧升高,并有不同程度的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下降。治疗针对基础疾病,在护肝治疗的同时,积极纠正休克、抗感染、纠正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加强支持治疗。病死率为66.7%(20/30),其中Child-Pugh C级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A、B级。结论发病的主要诱因有低血容量休克、重度脓毒血症、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典型的实验室检查特点主要为血清ALT在发病后急剧升高,经治疗后可短期内降至正常为缺血性肝炎患者典型的实验室表现,本病病死率较高,Child-Pugh C级患者病死率尤其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高超二倍体、三/四倍体染色体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HH/TT-AML)患者的生物学特征,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7年6月28例HH/TT-AML初治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治疗情况,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HH/TT-AML患者核型以49条染色体为主,占39.3%(11/28),50~55条染色体次之,占32.1%(9/28)。高超二倍体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HH-AML)患者以+8(77.3%,17/22)、+21(54.5%,12/22)多见。生存分析显示,伴-5/5q-、-7/7q-、-17/der(17p)及der(3q)的HH/TT-AML患者总体生存率劣于不伴此类异常者(4.1月vs 10.1月,P0.05);三/四倍体染色体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TT-AML)患者总体生存率与HH-AML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月vs 7.2月,P0.0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总体生存率优于仅化疗患者(25.4月vs 4.1月,P0.01)。结论 HH/TT-AML患者存在较大异质性,不良预后相关染色体异常的识别有助于预后分层。此类患者总体生存期短,联合化疗获缓解后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肝炎     
<正>缺血性肝炎(Ischemic Hepatitis下简称IH),是发生于休克、低血压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特点为小叶中央肝细胞坏死.1960年Killip和Payne首次描述了这一临床综合征的特点为:黄疸、血清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近年Gitlin等人提出称为缺血性肝炎.本征在临床中并非罕见,且常易漏诊或误诊.本文对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作一概述.1 病因及发病机理引起IH的病因很多,急性及慢性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原因.右心衰竭主要引起肝充血也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但很少导致肝细胞的坏死.而左心衰竭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及急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左心衰竭常引起严重的肝缺血及肝循环衰竭,导致肝细胞坏死.休克及低血压是IH的另一病因,大出血、创伤、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MRI影像学表现,探讨MRI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2013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AIH患者50例,行上腹部T1WI、T2WI、DWI、MRCP及动态增强检查,分析其M...  相似文献   

13.
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感染是引起造血抑制的原因之一,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的感染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致病原因之一。广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AA患者较多,我们采用国际标准化的PCR—酶标法,探讨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与AA发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率为7.18%[1].目前人们对此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人群密集的大学校园又是HBV易传播流行的场所,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大学生的乙肝感染情况,我们对2012年绵阳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的增厚通常能被超声波所检测且被认为是诊断本病的一种重要依据。但胆囊壁增厚在其生理性收缩和非胆系病理状态如腹水、心力衰竭等也能发生。本文分析经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者61例(36例HBsAg~+)的胆囊声象图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人类病原体,可引起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BV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尤其以我国和东南亚国家为甚.慢性乙型肝炎和因慢性HBV感染而导致的HCC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仍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课题.目前研究病毒性肝炎以及肝炎后肝硬化和HCC的发病机制和诊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动物模型,而良好的动物模型的选择是决定研究结论是否可靠的基础.土拨鼠是一种主要生活在北美大平原的动物,其个体和肝脏大小特征、携带的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的致病机制,疾病进展与人HBV相似性等因素很利于研究乙肝病毒性肝炎和HCC的发生和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因此,通过土拨鼠肝炎动物模型能更好地了解HBV与HCC的复杂关系并将促进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新策略的制定.本文就土拨鼠动物模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以及HCC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郭希菊 《临床医学》2010,30(1):121-122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类病因不明,以免疫系统丧失对肝细胞的免疫耐受而导致肝实质受到损害的进行性慢性肝脏炎症疾病。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界面性肝炎(即碎屑样坏死),另一个组织学变化是汇管区及汇管周围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的浸润。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病理表现。AIH主要发生于青年女性,多数表现为慢性肝炎,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和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等为临床特点。约25%的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肝炎甚至暴发性肝炎,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是一组与自身免疫异常相关的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心肌营养因子,具有很强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室重构,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作用.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慢性心力衰竭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第7周尾静脉注射细菌脂多糖制作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模型,随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组同时给予尾静脉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干预.结果与结论:与慢性心力衰竭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组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值明显增加,白细胞介素6减少,脑钠肽下降,Bax蛋白表达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 < 0.01或0.05).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组比较,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组心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值明显增加,脑钠肽表达下调,白细胞介素6明显下降,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减少(P < 0.01或0.05).说明肝细胞生长因子通过抗炎性因子作用,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明显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小鼠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误诊误治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Cholestatic Viral hepatitis,CVH),表现为梗阻性黄疸,误诊病例屡见不鲜。本文收集109例CVH,就误诊误治问题作一分析讨论,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