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在发病早期,采用针刺和药物等常规治疗多可痊愈.部分患者因失治误治,使病程延长,迁延难愈,成为顽固性面瘫.近年来,笔者采用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瘫患者能否在急性期应用电针,一直以来,分歧颇多。为探讨这个问题,本人对11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急性期(发病1d~10d)应用电针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治愈率达89%,有效率达100%,无1例加重,同时与78例恢复期(发病11d~30d)应用电针治疗加以对照,结果表明面瘫急性期完全可以采用电针治疗,为临床针刺采用电针时机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均来自针灸门诊。观察组110例单侧面瘫患者,男性47例,女性63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2岁,右侧瘫者54例,左侧瘫者56例;病程均为1d~10d内。对…  相似文献   

3.
谭捷 《中医药导报》2007,13(3):58-59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08例周围性面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4例。治疗组采用透刺电针结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神灯照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疗程短,见效快。结论:治疗周围性面瘫电针结合梅花针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加神灯照射。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不同干预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iu LA  Zhu ZB  Qi QH  Ni SS  Cui CH  Xing D 《中国针灸》2010,30(12):989-992
目的:比较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不同干预方法的疗效,探讨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更优方法。方法:将131例Bell’s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44例)针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等穴;电针组(45例)取穴及针刺方法与针刺组相同,并在地仓、下关、太阳、阳白进行电针治疗;针药组(42例)在急性期内口服强的松、阿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静止期、恢复期按针刺组方法治疗。以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判定治疗效果并观察随访1、3个月时患者未愈率。结果:针刺组愈显率为79.6%(35/44),电针组为93.4%(42/45),针药组为78.6%(33/42),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针药组(P0.05)。针刺组病位在鼓索以上者痊愈率为54.2%(13/24),电针组为85.2%(23/27),针药组为48.0%(12/25),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针药组(P0.01),各组鼓索以下者痊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随访1、3个月未愈率均明显低于针刺组和针药组(均P0.01)。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电针治疗疗效较好,提示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治疗宜电针早期介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早期He-Ne激光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急性期采用激光照射,恢复期采用透刺加电针.结果:痊愈占89%,有效占9%,无效占2%.结论:针刺配合早期He-Ne激光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可获得显著的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分别为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分期针刺加电针组及对照组即不分期针刺组,每组分别为30例。比较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以及分期针刺治疗各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①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不分期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三组疗效要优于第四组。②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分期针刺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两组疗效要优于分期针刺治疗组。③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不分期针刺组;在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增加灸法、电针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分期针刺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7.
郭小玲 《中国针灸》2004,24(Z1):33-34
探讨采用何种方法对面瘫的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面瘫早期应轻刺、浅刺,面部腧穴以补为好,针刺时应一针多穴透刺,治疗早期不宜过早用电针,同时应适当应用激素、TDP、热敷加闪罐治疗.  相似文献   

8.
不同针刺方法对面瘫病人临床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莹  党增强 《山西中医》2005,21(5):41-42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面瘫患者不同分型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前来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手法组和电针组,将两组患者又分为虚实两种证型,分别给予针刺手法与针刺电针治疗,两疗程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针刺手法组和电针组在治疗面瘫实证方面疗效相近,而在对虚证的治疗上有着明显区别.结论:合理运用针刺手法,可以提高面瘫虚证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实验组(30例)和常规针刺对照组(30例),治疗4个疗程比较疗效。结果:电针实验组痊愈率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面瘫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97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电针加穴位注射组和普通针刺组,分别应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普通针刺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电针加穴位注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普通针刺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电针加穴位注射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普通针刺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法进行治疗,优势明显,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卫彦  寇吉友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30-832
目的通过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各因素对疗效影响的差异,优选周围性面瘫的最佳电针治疗方案,为提高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共90例患者,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采用针刺时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电针波形(密波、疏波、疏密波)、腧穴配伍(面部+头穴、面部+体穴、面部+头体穴)的三因素三水平搭配组合方案,随机分入L9(34)正交表安排的9组试验中,进行试验观察,共观察4星期。采用电生理的方法测定面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正交分析采用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采用急性期、选择电针疏密波形、取面部+体穴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使面神经波幅恢复最快,且各因素对疗效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为针刺时机〉电针波形〉腧穴配伍。结论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最佳方案为急性期、疏密波形、取面部+体穴针刺。不同因素对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不同,其中针刺时机的正确选择对疗效影响最大,其次为电针波形,再次为腧穴配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子针疗仪电针及穴位贴片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15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贴片组和针刺组,以3个疗程为限,观察各组面瘫的治疗效果。结果:电针组的疗效及疗程明显优于针刺组,电针组与贴片组、贴片组与针刺组治疗效果及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电子针疗仪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面容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面瘫伴发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9例伴糖尿病的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按照内分泌科诊疗常规进行处置。电针组予以电针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根据面瘫分级量表进行评分和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结果:电针为主综合治疗伴糖尿病的面瘫愈显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结论:电针治疗伴糖尿病的面瘫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条灸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的护理应用和护理安全.方法:将7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电针联合艾条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电针联合TDP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加艾条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电针与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应特点与差异。方法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熏蒸组,每组30例;电针组采用针刺结合电针法,熏蒸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熏蒸法,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电针组与熏蒸组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上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熏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9%优于电针组的93.33%,熏蒸组H-B量表与症状评分改善也优于电针组,但2组对比不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与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都能达到较好疗效,中药熏蒸疗法创伤小、疗效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内蒙古自治区名老中医回克义主任治疗亨特氏面瘫的临床经验。根据亨特氏面瘫的发病特点,将其分为潜伏期、疱疹期、恢复期,潜伏期采用针刺、刺络拔罐方法,疱疹期采用针刺、电针、放血、艾灸方法,恢复期采用针刺、闪罐、中药口服的方法,该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临床针灸治疗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佳红 《光明中医》2008,23(1):20-21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多见,其发病率约为42.5人/万人/年,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针刺、温和灸、电针、穴位注射、TDP照射等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而治疗时机不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笔者结合近几年来面瘫针刺治疗的临床研究,谈几点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胸腺肽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外,还给予胸腺肽注射剂静滴;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胸腺肽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周围性面瘫早期电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8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发病在1周内的93例作为早期治疗,为治疗组,发病在1周后的9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连续治疗20天后作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按治愈标准评估疗效,治疗组治愈率为84.95%;对照组治愈率为60.44%,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u=3.15,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电针对早期周围性面瘫治疗疗效优于在稳定期后治疗。因此,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不仅可以电针治疗,而且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20.
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笔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治疗面瘫早期(发病1~7天以内)采用毫米波照射治疗。中后期采用电针配毫米波疗面瘫150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150例,男80例,女70例。其中左侧面瘫78例,右侧72例。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其中左侧面瘫24例,右侧2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