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余甘子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中肝损伤和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健康雌性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饲,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大鼠喂以添加10%的猪油以及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余甘子处理组大鼠的饲料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大鼠相同,另外每日每只大鼠注射0.06ml/g的余甘子萃取物。8周后取大鼠血清和肝脏进行检测。结果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大鼠血清中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显著上升,肝脏组织切片中出现明显的炎症位点和脂肪累积,肝脏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COX-2)的表达量亦显著上升。加入余甘子处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以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余甘子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肝脏的损伤和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枳椇子预防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枳椇子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和酒精灌胃法诱发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用单味中药枳椇子进行早期及中期干预,90天后处死、取血及肝组织,检测肝功能、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肝纤维化四项(HA、LN、PⅢP、CⅣ),并对大鼠肝脏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灌胃90天后大鼠形成酒精性脂肪肝甚至肝炎模型,早期干预组的血清AST、ALT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变及炎症显著改善。结论:大剂量枳椇子具有一定的预防酒精性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酒精性脂肪肝(AFL)大鼠模型,探讨栀子大黄汤对AFL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用药剂量。方法:54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对照组44只;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乙醇灌胃(50%乙醇溶液6.0mL·kg-1)+高脂饲料的方法制备AFL模型。4周后选取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0.0mg·kg-1),低、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所含生药剂量分别为5.0和10.0g·kg-1);每组10只。每隔2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酸氢基转移酶(ALT)水平。给药后第4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和肝脏质量,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TC、TG、AST、ALT、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水平,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评分。结果:给药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AST、ALT、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C、TG、AST和ALT水平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降低(P<0.01),低剂量桅子大黄汤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降低(P<0.01),低和高剂量栀子大黄汤组及辛伐他汀组大鼠肝组织中ADH和ALDH水平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与模型组比较,栀子大黄汤组AFL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栀子大黄汤能明显改善由高脂联合酒精饮食引起的肝损伤和肝脏脂肪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4):292-294
[目的]探讨人参花提取物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抑制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人参花提取物组,正常对照组给予Lieber-DeCarli Control Diet饮食,模型对照组和人参花提取物组给予5%(体积分数)乙醇稀释的Lieber-DeCarli Control Diet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于第7周开始人参花提取物组每天灌胃给予人参花提取物300mg/kg,共10d.末次给药12h后取各组血液及肝组织,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肝脏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人参花提取物组血清TC,TG,ALP,ALT,AST,TNF-α及肝脏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而肝脏GSH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人参花提取物对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余甘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甘子 Fructus Phyllanthi是大戟科 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 Phyllanthus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果实。味甘、酸、涩 ,性凉。具有化痰止咳 ,健胃消食 ,清热生津 ,保肝解毒等功效。主治感冒发热 ,咳嗽 ,咽喉痛 ,白喉 ,烦热口干 ,消化不良 ,腹痛 ,慢性肝炎 ,高血压病 ,肥胖症 ,高脂血症 ,热性水肿和尿频等。全世界约有 1 7个国家的传统药物体系中使用了余甘子 ;在我国约有 1 6个民族使用该药 ,其中以汉族和藏族等尤为习用[1] 。余甘子是一味重要的传统民族药 ,已被载入多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 。为了促进对余甘子的…  相似文献   

6.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异性的鉴别指标.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15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酶、血脂、尿酸、血糖、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谷草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02)、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UA)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4.2%、47.4%、6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7.8%、14.6%、20.5%、35.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化指标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120例研究对象分为酒精性脂肪肝组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每组6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 I(ApoA I)、载脂蛋白B(ApoB)、尿酸(UA)、空腹血糖(FPG)、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ALT、清蛋白(ALB)、球蛋白(GLB)、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等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和空腹血糖(FPG)的异常率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2)和直接胆红素(DB)的异常率则高于该组.结论:AST、AST/ALT(≥2)、GGT、UA等指标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部分生化指标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57例酒精性脂肪肝及22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血糖、清蛋白、总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尿酸异常的百分数分别为73.7%、35.1%、49.1%、59.6%,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分别为28.8%、12.4%、16.4%、3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低浓度多氯联苯118(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118,PCB118)是否引起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腹腔注射PCB118[10、100和1 000 μg/(kg·d)]或玉米油[0.5 mL/(kg·d)]13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 表达水平。HE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结果:不同浓度PCB118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LT、TG、TC、GLU、LDL?C、HDL?C水平显著增加(P < 0.01),血清AST水平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β、TNF?α、TGF?β1、MMP?2、α?SMA 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HE 染色示肝脏脂肪变性、炎症浸润,天狼星红染色示肝小叶结构紊乱,明显纤维化。结论:慢性低浓度PCB118通过炎症机制促进肝脏纤维化,诱导大鼠NAFLD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超声检出的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本文是应用脂肪肝与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方法。结果在对3个单位进行团检的241例(其中,男167例,女74例)被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140例(男110例,女30例),有饮酒史者78例(饮酒5年以上者51例),其检出率为58·09%。脂肪肝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酒精性脂肪肝男性检出率则低于女性,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控制体重增加、戒酒,是防止脂肪肝发生的重要措施。脂肪肝检出率高对开展人群门诊健康体检有重要意义,而B超是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1.
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小鼠用50%乙醇灌胃1次/天,连续15天,观察其肝脏病理改变、血液及肝组织的生化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肝脏重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理表现为广泛的脂肪变性,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肝组织TG、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肝组织的CHOL模型组雄性鼠与对照雄性鼠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雌性鼠之间比较无差异。结论50%乙醇灌胃建立小鼠AFL模型,与AFL的发病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给予美他多辛片500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甘利欣片15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美他多辛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他多辛可有效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可降低血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注射用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 40例 ,与甘利欣治疗 3 7例随机对照。结果 凯西莱治疗 3个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组SGPT、SGOT、TC(血浆总三酰甘油 )、TG(血浆总胆固醇 )、A G(白蛋白 球蛋白 )复常率分别为 95 .0 %、90 .0 % 88.6%、88.9%、75 .8%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凯西莱可有效改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 ,肝功能 ,降低血脂 ,提高整体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冼凤莲 《吉林医学》2011,(10):2008-2009
目的:探讨对乙醇性脂肪肝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男性乙醇性脂肪肝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和干预组45例,分别对ALT(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3个月后患者的体重、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等数值降低,病情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引导患者戒酒是对乙醇性脂肪肝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控制其发病率,还能在乙醇性脂肪肝的预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果王素对小鼠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果王素组,模型组和果王素组以酒精灌胃建立小鼠ALD模型,果王素组同时给予果王素[270 mg/(kg·d)]进行预防治疗,8周后处死全部小鼠,比较各组之间血清和肝脏生化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肝组织TG、丙二醛(MDA)显著升高[(1.78±0.55)mmol/L Vs (1.38±0.45)mmol/L;(101.65±19.51)u/L Vs (29.40±8.45)u/L;(198.57±17.55)u/L Vs (103.45±16.73)u/L;(1.60±0.45)mmol/L Vs (1.43±0.65)mmol/L;(6.98±1.02)nmol/mg vs (4.78±0.69)nmol/mg,P<0.01];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降低[(58.82±10.09)u/mg Vs (86.96±8.87)u/mg;(42.53±9.97)u/mg Vs (61.35±12.52)u/mg,P<0.01].与模型组相比,果王素组小鼠血清TG、ALT、AST和肝组织TG、MDA显著降低[(1.56±0.43)mmol/L Vs(1.78±0.55)mmol/L;(80.43±17.32)u/L Vs (101.65±19.51)u/L;(118.26±19.15) u/L Vs(198.57±17.55)u/L;(1.50±0.47)mmol/L Vs (1.60±0.45)mmol/L;(5.51±1.24)nmol/mg Vs (6.98±1.02)nmol/mg,P<0.01,P<0.05)];肝组织SOD和GSH-Px显著升高[(76.87±11.29)u/mg Vs (88.82±10.09)u/mg;(54.59±12.04)u/mg Vs (42.53±9.97)u/mg,P<0.05].模型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严重,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及坏死;果王素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轻,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及坏死.结论 果王素对酒精诱导的小鼠酒精性肝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泓蛟  陈言东  王晶  富杰 《中国现代医生》2013,(32):141-142,145
目的 探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病情变化、防治及危险因素.方法 参照2010年《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2月在莫旗人民医院就诊的23例达斡尔族及25例汉族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民族的饮酒年限、日饮酒量及肝功能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民族患者饮酒年限比较无显著差异,平均日饮酒量达斡尔族患者显著高于汉族患者(P<0.05);两民族患者肝功能检查中AST相比较无显著差异;ALT、GGT相比较达斡尔族患者高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 达斡尔族酒精性脂肪肝患病与该民族长期大量饮酒、肥胖、难戒酒状态有关,且可能存在遗传特征.随着饮酒时间及每日饮酒量的增加,病情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7.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由于长期酗酒引起肝脏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ALD的相关机制并未研究透彻,需要通过改进目前现有的动物模型或建立一种新的更全面的ALD动物模型去模拟人类ALD。ALD的实验动物模型,特别是啮齿类动物,已被广泛用于模拟人类ALD,理想的酒精性肝病啮齿动物模型将有效地模拟酒精对人类肝脏的方方面面。但到目前为止,常用的动物模型都存在一定缺陷,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动物模型能够模拟人类ALD。本文对ALD发病机制、ALD啮齿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为相关科研人员建立ALD啮齿动物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HLJDT)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为黄连解毒汤临床防治酒精性肝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HLJDT低、中、高剂量(0.61、1.22、2.44 g/kg/d)模型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用50%乙醇灌胃,同时采用HLJDT进行实验干预,6周后,对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肝指数、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肝脏和结肠的病理学改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HLJDT各剂量模型组小鼠的体重增长量均显著增加(P<0.05),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同时HLJDT各剂量模型组能显著降低血清ALT、AST和TG的含量(P<0.05)。病理结果显示HLJDT各剂量均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从低剂量到高剂量组对肠粘膜通透性具有递增的改善作用。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显著降低肠粘膜的通透性,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内源性一氧化氮与慢性酒精性肝脂肪变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与慢性酒精性肝脂肪变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8只。A、B、C组分别采用酒精灌胃4、8、12周,制作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对照组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到期后采血分离血清测NO水平,并处死动物取肝脏,病理检查用半定量法进行肝脏脂肪变性评分。结果(1)A、B、C组肝脏脂肪变性评分分别为1.63±0.51、2.12±0.64和1.50±0.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A、B、C组的血清NO水平分别为(76.35±10.56)μmol?L、(104.17±25.6)μmol?L和(54.30±7.41)μmol?L,对照组为(46.17±5.25)μmol?L,A、B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而C组的水平已接近对照组(P>0.05);(3)4组的肝脏脂肪变性评分与血清NO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大鼠在发生酒精性脂肪肝过程中,同时存在血清内源性NO含量的改变,酒精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可能与内源性NO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