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大剂量单剂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常规剂量免疫球蛋白及地塞米松两种方法治疗儿童急性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血小板20×109/L,伴明显皮肤黏膜出血的36例重症ITP随机分成两组(A组、B组),每组18例。大剂量冲击治疗组(A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1g.kg-1.d-1,应用1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mg·kg-1.d-1,连用3d,第4天减量0.5mg·kg-1.d-1,连用2d。常规剂量治疗组(B组)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0.4g.kg-1.d-1,连用5d;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4 mg·kg-1.d-1,连用5d。两组均于第6天改为口服强的松1mg·kg-1.d-1。结果:A、B两组治疗后血小板上升至安全线30×109/L以上分别是(1.2±0.3)、(2.3±0.4)d;血小板上升至50×109/L以上分别是(2.1±0.4)、(3.2±0.5)d;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以上分别是(4.2±0.6)、(6.5±1.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单剂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重症ITP血小板上升更快,效果更好,费用较低,宜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老年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方法29例老年人重症ITP患者分为两组(15例,14例),分别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大剂量400mg/(kg.d),中剂量100mg/(kg.d),静脉滴注5d。观察临床出血症状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相近,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升至≥50×109/L,达到峰值的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者发生脑梗死及心绞痛各1例,应用中剂量丙种球蛋白者无心脑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迅速提高老年人ITP患者血小板水平,短期内控制出血症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有诱发心脑血管缺血的潜在危险,中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与大剂量者相近,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能更适用于老年ITP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重症111P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大剂量400mg/kg·d^-1,中剂量200mg/kg·d^-1,静脉滴注5d。联合地塞米松10mg/d。观察临床出血症状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相近,治疗后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升至≥50×10^9/L时间,达到峰值的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疗效基本相似,中剂量丙种球蛋白相对安全并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将22例ITP患者分为2组,12例采用大剂量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为治疗殂,10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例的血小板变化、出血控制时间、反应率.结果 在血小板回升幅度及出血控制时间、有反应率方面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均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结论 HD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TP是一种能快速而明显升高血小板、快速控制出血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荆量地塞米松或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两种方案治疗成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外周血小板计数(BPC)<10×109/L的重症ITP患者分为两组:大剂量地塞米松组58例.以地塞米松40mg/d,连续口服4d,接强的松1mg/kg体重口服;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组52例,以甲基强的松龙1000mg/d.静脉滴注,连用3d,接强的松1mg/kg体重口服,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和甲基强的松龙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5.86%和80.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患者,血小板上升≥50×109/L的时间,达到峰值的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峰值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患者.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或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ITP均有明显疗效,两种方案疗效相近,地塞米松口服方便,更廉价,不良反应少,可以取代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用于治疗重症ITP.  相似文献   

6.
李云 《华夏医学》2009,22(6):1023-102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ITP患者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17例)用地塞米松20mg/d静脉滴注,共5d;IVIG组(15例)用IVIG静脉滴注400mg.kg-1.d-1,共5d,两组治疗5d后均予口服强的松1mg·kg-1·d-1(3个月内).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总反应率分别为94.1%和100%,随访6个月后长期反应率分别为58.5%和6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IVIG治疗ITP总反应率高,并均可获得持续缓解,但IVIG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更迅速.地塞米松可考虑作为初治ITP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7.
章赛芜 《中原医刊》2004,31(8):59-6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的出血性疾病。一些重症患者因严重出血危及生命需紧急提升血小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因疗效显著已成为血小板重度减低的ITP的标准疗法(0 4g·kg-1·d-1×5d)。由于费用昂贵,许多病人难以承受。自1997年以来我们对部分重症ITP病例采用非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0 2g·kg-1·d-1×5d)进行治疗,并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2 6例均为住院患者,包括急性ITP和慢性ITP并血小板危象(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 9/L)。全部符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大剂量静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简称HDIVIG)静滴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判断其使用价值.方法 在急性ITP病例的临床治疗中,早期应用HDIVIG静滴(400mg/Kg/d,3~5d),观察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时间、出血症状控制时间,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结果 HDIVIG治疗组48例,显效40例(83%),良效8例(17%);常规治疗组52例,显效28例(53%),良效14例(27%),进步5例(10%),无效5例(10%).血小板恢复时间、出血缓解时间,HDIVIG治疗组分别为(均值,d)5.5和2.3;常规治疗组为10.5和6.2.结论 HDIVIG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时间、出血症状控制时间均较常规治疗组缩短,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ITP患者早期使用HDIVIG有助于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严重出血的可能性,安全度过危险期,值得在伴有严重出血的ITP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和静脉免疫球蛋白 (IVIgG)并用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地塞米松 30mg ,每天一次静脉滴注 ,连用 5天 ;同时并用IVIgG 40 0mg·kg-1·d-1。结果 :并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和IVIgG治疗难治性ITP总有效率为 86 .7%。治疗后 5天及治疗后 3个月时血小板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该疗法具有疗效高、副作用轻的良好作用 ,可作为治疗难治性ITP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减低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为免疫球蛋白0.2 g/(kg·d)×5 d,静脉滴注,甲泼尼龙1 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为甲泼尼龙1 mg/(kg·d),静脉滴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症状控制时间及血小板上升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1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14/20),治疗组出血症状控制时间(1.61±0.62)d,对照组(2.90±1.20)d,治疗组第3天血小板上升至(44.90±17.78)×109/L,对照组(28.20±9.12)×109/L,治疗组的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低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能够迅速控制出血症状,明显缩短血小板上升时间,减少了患者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且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新的用药策略。方法40例老年ITP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分解剂量和次数的地塞米松给药法、大剂量地塞米松短期冲击给药法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实验组有效率70%与对照组有效率8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小板上升起效时间分别为(3.2±1.5)d与(3.5±1.8)d,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峰时间分别为(12.5±4.8)d和(6.5±2.5)d,实验组的高峰出现显著较晚;对照组的并发症多见,如血糖增高、失眠、血压增高,实验组很少发生。结论分解剂量和次数的地塞米松给药法治疗老年ITP疗效确切,可以分解剂量和次数给药,疗效不减,副作用减少。  相似文献   

12.
马圣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5):606-607,610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环孢素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近期及远期的疗效。方法:将24例老年ITP随机分成对照组12例(地塞米松40 mg/d,4 d),观察组12例(地塞米松40 mg/d,4 d,联合环孢素3 mg·kg-1·d-1)。观察治疗后近期(1周、2周)和远期(1个月)外周血血小板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7 d 2组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和1个月,观察组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2组治疗前后不同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7 d、14 d和1个月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14 d显著低于治疗后7 d (P<0.01)。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环孢素能提高老年ITP近期和远期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姬松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6APFA)抑制血栓形成及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天然大豆磷脂胶囊(NSPC)0.70 g•kg-1•d-1剂量组(n=12)和ω-6APFA 0.07、0.14及0.28 g•kg-1•d-13个剂量(n=12)组,各组均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1h于动物腹腔注射300 mg•kg-1水合氯醛麻醉,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应用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测定仪检测血栓形成时间。另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NSPC 1.0 g•kg-1•d-1剂量组(n=12)和ω-6APFA 0.1、0.2、0.4 g•kg-1•d-13个剂量组(n=12),各组均连续灌胃给药 7 d,于末次给药后1 h小鼠眶静脉采血,采用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结果:NSPC 0.70 g•kg-1•d-1剂量组及ω-6APFA 0.14及0.28 g•kg-1•d-1剂量组均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ω-6APFA 0.14及0.28 g•kg-1•d-1剂量组优于NSPC 0.70 g•kg-1•d-1剂量组。NSPC 1.0 g•kg-1•d-1剂量组及ω-6APFA 0.2、0.4 g•kg-1•d-1剂量组均能延长小鼠凝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ω-6APFA 0.2及0.4 g•kg-1•d-1剂量组优于NSPC 1.0 g•kg-1•d-1剂量组。结论:ω-6APFA有很好的抑制血栓形成及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环磷酰胺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48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随机分为治疗组(n=25)与对照组(n=23),治疗组给予泼尼松1.5~2.0mg·kg-1·d-1口服,双嘧达莫1~2g·kg-1·d-1口服,并用CTX8~10mg·kg-1·d-1,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2d为1个疗程,每4周给予1个疗程,总累积量<150mg/kg;对照组用泼尼松1.5~2.0mg·kg-1·d-1口服,双嘧达莫1~2g·kg-1·d-1口服。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疗效优于对照组的82.6%(P<0.05)。2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越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小剂量、长间隔CTX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荆花胃康胶丸对血清和胃粘膜组织的EGF含量及胃粘膜上皮细胞EGFR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醋酸注射至大鼠浆膜下形成胃溃疡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B)组,雷尼替丁(C)组,荆花胃康胶丸10 mg.kg-1.d-1(D)组、15 mg.kg-1.d-1(E)组和20 mg.kg-1.d-1(F)组,设立正常对照(A)组,用游标卡尺测量溃疡指数(UI),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及组织EGF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粘膜组织EGFR的表达。结果C、D、E、F组与B组比较、E、F组与C组比较,UI、EGF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D、E、F组间也有差异(P<0.05);C、D、E、F组溃疡边缘组织EGFR阳性细胞表达较A、B组逐渐增多(P<0.01)。D、E、F组间EGFR表达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通过促进EGF分泌、促进或稳定胃粘膜上皮细胞EGFR表达,加速上皮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组织修复而加速溃疡愈合、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改善溃疡预后。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骨质丢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廷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272-1274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糖皮质激素治疗中,不同剂量时骨质丢失的情况。方法:以血清钙和碱性磷酸酶测定,作为骨质丢失的标记,分别测定在应用强的松0.5mg.kg-1.d-1,0.5~1.0mg.kg-1.d-1和1.0~1.5mg.kg-1.d-1时,5d,10d和15d时的变化。结果:治疗SLE时,骨质丢失在小剂量时不明显,且与应用时程关系不大,大剂量时血清钙与碱性磷酸酶在5d时就有明显差别(t=4.437,P<0.01;t=2.242,0.01相似文献   

17.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抗感染及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用IVIG(400 mg.kg-1.d-1)和红霉素针剂(30 mg.kg-1.d-1),疗程均为7 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喘鸣音等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喘鸣音等消失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住院天数无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用IVIG和红霉素针剂可快速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症状、体征,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山葡萄多酚对大鼠红细胞膜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山葡萄多酚(PVAR)抗衰老、抗氧化作用。方法:选用老龄(20月龄)Wistar雄性大鼠40只,采用区间随机分组方法按体重均分为4组,即老龄阴性对照组(A组),喂基础饲料; 2个老龄PVAR组(B、C组),分别喂含200、400 mg•kg-1•d-1 PVAR的基础饲料;老龄阳性对照组(D组),喂含200mg•kg•d-1蜂花粉的基础饲料。连续饲养8周后,测定大鼠红细胞膜、血浆及肝脏MDA含量、红细胞膜巯基含量、唾液酸含量、Na+-K+-ATP酶活性和红细胞膜流动性、血浆GSH-Px活性。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和D组大鼠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C组及D组红细胞膜巯基含量、唾液酸含量、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血浆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B、C组与D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PVAR对老龄大鼠具有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氧化苦参碱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地塞米松组及OMT 70、140和210 mg·kg-1组,应用二甲苯制备小鼠耳肿胀模型,以鼠耳肿胀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地塞米松组及OMT 50、100和150 mg·kg-1组,以及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OMT 100 mg·kg-1组,应用右旋糖苷制备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以大鼠足跖容积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腹腔注射OMT 140及210 mg·kg-1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程度(P<0.05或P<0.01),OMT 100和150 mg·kg-1可显著减轻右旋糖苷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程度,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给予L-NAME能增强OMT的抗炎作用。结论:OMT能剂量依赖性地对抗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右旋糖苷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其抗炎作用可能不是完全通过NO-cGMP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锌和铬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锌(Zn)、铬(Cr)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方法:用四氧嘧啶按200 mg·kg-1剂量左下腹腔内1次性注射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锌组、铬组分别按5.1 mg·kg-1·d-1(Zn2+)和40 μg·kg-1·d-1(Cr3+)灌服硫酸锌和三氯化铬溶液,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灌服相应体积的蒸馏水。实验周期4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黄嘌呤氧化酶法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色法测定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水平。结果:锌组、铬组血糖水平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SOD、GSH-Px活性及T-AOC 水平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或P<0.01)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锌、铬具有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增强其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 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