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颖彦  周清河  肖旺频 《医药导报》2008,27(9):1052-1054
[摘要]目的评价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乳腺区段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区段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诱导时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1,舒芬太尼0.3 μg•kg﹣1(SF组)、芬太尼3 μg•kg﹣1(F组),丙泊酚3 μg•mL-1靶浓度持续输入至手术结束。观察诱导前、诱导时、切皮时血压、心率,记录患者呼吸抑制情况,患者术毕苏醒情况。结果两组诱导时均未发生呛咳、肌肉强直现象,F组血压和心率下降比SF组明显(P<0.05)。呼吸抑制情况SF组比F组轻(P<0.05)。两组苏醒质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乳腺手术时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呼吸抑制轻,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非急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方法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瑞芬太尼(R)组各4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 1、维库溴铵0.1 mg•kg 1、丙泊酚1.5 mg•kg 1。S组舒芬太尼0.25 μg•kg 1,R组瑞芬太尼1 μg•kg 1。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两组均以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6~10 mg•kg 1•h 1维持,间断追加维库溴铵。同时,S组持续静脉泵注舒芬太尼0.002 5 μg•kg 1•min 1,R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 μg•kg 1•min 1。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麻醉期间的血压、心率,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镇痛药用量等。结果R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6.4±2.5)和(11.6±5.3)min,均明显短于S组[分别为(12.6±6.4)和(16.2±7.4)min](均P<0.05)。拔管后6 h内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术毕60,90,120 min VAS评分优于R组(均P<0.05)。R组术后曲马多用量为(557.6±54.3)mg,明显大于S组[(312.4±47.7)mg](P<0.05)。结论舒芬太尼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都能有效地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使用瑞芬太尼后麻醉苏醒较快,而使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周惠芬  何焕钟 《医药导报》2008,27(4):414-415
目的 研究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用于高龄患者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麻醉的应用价值. 方法 30例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丙泊酚组(A组)和依托咪酯组(B组). A组经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1,依托咪酯0.2 mg•kg-1,丙泊酚0.5 mg•kg-1,芬太尼3~4 μg•kg-1复合维库溴铵0.15 mg•kg-1诱导. B组经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3 mg•kg-1,依托咪酯0.3 mg•kg-1,芬太尼3~4 μg•kg-1复合维库溴铵0.15 mg•kg-1诱导. 采用惠普多功能监护仪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及手术全程血压、心率,并记录患者肌震颤及术后24 h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A组3例、B组2例于麻醉诱导后出现血压轻度下降,A组1例、B组2例于气管插管后血压上升、心率增快,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A组有1例术后第1天出现恶心,B组有6例术后第1天出现恶心、5例呕吐,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用于高龄患者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同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王庆霞  毛琪  肖旺频 《医药导报》2009,28(12):1592-1593
[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全麻在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L•kg 1,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麻醉诱导:治疗组经静脉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 1,舒芬太尼3 μg•kg 1(60 s注射完毕,舒芬太尼诱导剂量0.2 μg•kg 1),丙泊酚 1 mg•kg 1,维库溴铵0.08 mg•kg 1。对照组用药方法同上,仅将舒芬太尼更换为芬太尼3 μg•kg 1。分别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t)、诱导后2 min(t0)、气管插管即刻(t1)、放置开口器(t2)、剥离扁桃体或腺样体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组t0时MAP、HR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在其他各测定时点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t1时MAP、HR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较治疗组亦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围拔管期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中,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提高麻醉恢复质量和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54例,按患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不同,分为A、B、C组,每组18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充分液体复苏,A组给予多巴胺1~15 μg&#8226;kg-1&#8226;min-1;B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0.05~0.50 μg&#8226;kg-1&#8226;min-1;C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1~15 μg&#8226;kg-1&#8226;min-1. 比较用药后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变化. 结果B组和C组动脉血乳酸浓度低于A组,乳酸清除率高于A组 (P<0.01),24 h后平均动脉压较A组明显升高(P<0.05). 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在降低动脉血乳酸浓度、加快乳酸清除率、提高平均动脉压效果、改善组织缺血低氧明显优于多巴胺.  相似文献   

6.
邱建新  董叶平  肖旺频 《医药导报》2008,27(9):1057-1058
[摘要]目的测定老年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半数血浆靶浓度(EC50)。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行骨科上肢手术老年患者2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65~75岁,按序贯法靶控输注舒芬太尼30 min,初始血浆靶浓度设为0.1 μg&#8226;L﹣1,相邻血浆靶浓度之间比值为1.2。根据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气分析来判断呼吸抑制,计算舒芬太尼的EC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EC50为0.20 μg&#8226;L﹣1,95%可信区间为0.18~0.22 μg&#8226;L﹣1。结论老年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EC50为0.20 μg&#8226;L﹣1。  相似文献   

7.
陈烨  陈彦青 《医药导报》2009,28(4):463-464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曲马多联合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进行腰椎髓核摘除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 Ⅰ组给予曲马多0.8 mg&#8226;kg-1; Ⅱ组给予曲马多1.6 mg&#8226;kg-1; Ⅲ组给予氟比洛芬酯0.8 mg&#8226;kg-1,曲马多0.8 mg&#8226;kg-1,在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给药,观察比较苏醒期三组患者的躁动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 结果 Ⅱ组和Ⅲ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和疼痛评分均低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 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Ⅰ组和Ⅱ组(P<0.05). 结论 术中应用曲马多联合氟比洛芬酯对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良好的效果,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熊中华  夏杰  胡晖 《医药导报》2011,30(3):335-336
[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患儿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在行控制性降压时,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 从1 μg&#8226;kg 1&#8226;min 1开始逐渐加大,视血压水平酌情调节泵速。治疗组给予硝酸甘油的同时,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0~0.25 μg&#8226;kg 1&#8226;min 1,使收缩压下降30%~40%。观察两组降压期间血压、心率变化,并计算心率血压乘积(RPP)。结果两组降压后与降压前平均心率差分别为(16.2±5.3),(5.1±2.2)次&#8226;min 1 (P<0.01)。降压期间对照组心率×RPP值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有协同作用,降压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平稳。  相似文献   

9.
卢仑  官正东 《医药导报》2009,28(4):469-470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和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抗牵拉反应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的影响. 方法 选100例行子宫全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用法给予芬太尼50 μg和氟哌利多2.5 mg,然后将芬太尼50 μg、氟哌利多2.5 mg加入输液维持; 治疗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50 μg和丙泊酚1.5 mg&#8226;kg-1诱导量,随后将芬太尼50 μg加入丙泊酚液,并给予持续输注丙泊酚3 mg&#8226;kg-1&#8226;h-1. 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脉搏氧饱和度(SpO2),判定患者术中牵拉反应并进行分级统计. 结果 对照组抗牵拉反应时HR、MAP下降均较治疗组明显(P<0.05); 治疗组在用药后一过性呼吸影响大于对照组(P<0.05); 其抗牵拉反应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丙泊酚和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氟哌利多/芬太尼合剂,对呼吸有一过性影响并能很快恢复,防治牵拉反应较氟芬合剂佳.  相似文献   

10.
丰新民  程怡  袁军  毕好生 《医药导报》2009,28(4):460-46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降压效果. 方法 ASA Ⅰ~ Ⅱ级择期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5 例,随机分3组,每组15 例. R1,R2和R3组术中静脉泵入瑞芬太尼速率为0.19,0.28和0.37 μg&#8226;kg-1&#8226;min-1,术中以0.11 μg&#8226;kg-1&#8226;min-1的基础速率复合输注丙泊酚,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调节丙泊酚的输注速度,以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 分别在降压前(t0) 、降压后20 min(t 1 ) 、40 min(t2) 及术毕(t 3)作血气分析,并记录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 结果 在t1时点R2组和R3组HR、MAP均有显著下降(P<0.05); 而R1组在t 2时点才出现显著下降(P<0.05); R1组和R3组的t 2时点与t 1时点比较HR 、MAP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R2组两时点HR、MAP差异无显著性(P>0.05). R3组术中t 1、t 2与术前t 0比较,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乳酸(Lac)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其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在鼻内窥镜手术中,以0.28 μg&#8226;kg-1&#8226;min-1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降压作用明显、平稳,并且不会造成组织灌注压过低导致组织低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地佐辛对瑞芬太尼抑制切皮时患者体动反应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包茎、包皮过长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地佐辛复合瑞芬太尼组(RD组)各20例。R组和RD组切皮前分别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和地佐辛,0.15 mg&#8226;kg-1,输注时间15 min,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3.0 mg&#8226;L-1,13 min后开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R组和RD组瑞芬太尼初始靶浓度分别设为3.0和2.5 μg&#8226;L-1,出现体动反应时,下一例患者上调一个浓度梯度,未出现体动反应时,下一例患者下调一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梯度比值为1.2。计算瑞芬太尼EC50及其95%可信区间。 结果RD组瑞芬太尼抑制切皮时体动反应的EC50为1.8 μg&#8226;L-1,95%可信区间为1.5~2.1 μg&#8226;L-1,R组瑞芬太尼抑制切皮时体动反应的EC50为2.6 μg&#8226;L-1,95%可信区间为2.3~2.9 μg&#8226;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3.0 mg&#8226;L-1,切皮前静脉输注地佐辛0.15 mg&#8226;kg-1可降低瑞芬太尼抑制切皮时患者体动反应的EC50。  相似文献   

12.
李亚文  袁从顺  张韵  罗爱林 《医药导报》2008,27(9):1070-1071
(1. [摘要]目的探讨可乐定作为术前用药对瑞芬太尼 丙泊酚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可乐定组,每组24例。可乐定组术前静脉注射可乐定3 μg &;#8226;kg 1。两组麻醉诱导时采用丙泊酚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护仪闭环反馈输注,靶控目标血药浓度2.5 μg &;#8226; mL 1。瑞芬太尼输注速度0.4 μg&;#8226;kg 1&;#8226;min 1,持续5 min,插管后调至0.2 μg&;#8226;kg 1&;#8226;min 1。记录麻醉药用量、血流动力学及BIS变化和苏醒时间。结果对照组麻醉药用量显著高于可乐定组(P<0.05)。可乐定组循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乐定组BIS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可乐定作为术前用药可有效抑制术中应激反应,使麻醉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同时也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李继勇  毕好生 《医药导报》2009,28(4):483-484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用于近期频发心绞痛非心脏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80例近期频发心绞痛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以0.05~0.20 mg&#8226;kg-1&#8226;min-1持续微泵输注艾司洛尔,保持心率60~75次&#8226;min-1; 并发高血压者,联合应用尼卡地平,泵注速率1~10 μg&#8226;kg-1&#8226;min-1,维持血压于(120~140)/(70~90) mmHg. 必要时以艾司洛尔0.1~0.5 mg&#8226;kg-1和(或)尼卡地平10~30 μg&#8226;kg-1静脉注射. 术后24 h内,继续给予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泵注控制心率和血压. 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术后24 h均未再发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其中54例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有所改善. 另有14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10例患者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但经药物或其他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患者的心率与血压,保持心肌的血氧供需平衡,能使此类患者较为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组织烯丙基半胱氨酸(SAC)浓度的 方法 , 并进行组织分布研究. 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 色谱柱, 以50 mmol&#8226;L-1 醋酸盐缓冲液 (pH 5.8 ):甲醇:乙腈(50:22:28)为流动相; 柱温为35 ℃ , 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50 nm , 发射波长为455 nm.样品的预处理后邻苯二甲醛(OPA)-2-巯基乙醇柱前衍生; 进样10 μL. 结果 血清样品在2~120 mg&#8226;L-1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组织样品在2~120 mg&#8226;g-1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的萃取回收率为70.9%~83.5%; 相对回收率为90.2%~110.0%; 日内、日间RSD为4.1%~7.7%.肾脏达峰浓度Cmax为65.7 mg&#8226;kg-1, 肝脏为58.1 mg&#8226;kg-1, 脾脏为51.3 mg&#8226;kg-1, 心脏为43.3 mg&#8226;kg-1, 肺为35.1 mg&#8226;kg-1, 脑组织为26.7 mg&#8226;kg-1 ; 各组织AUC 0~8肾脏为171.9 mg&#8226;h&#8226;kg-1, 心脏为113.9 mg&#8226;h&#8226;kg-1, 肝脏为107.2 mg&#8226;h&#8226;kg-1, 脾脏为90.4 mg&#8226;h&#8226;kg-1, 肺为93.6 mg&#8226;h&#8226;kg-1,脑组织为79.8 mg&#8226;h&#8226;kg-1.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选择性强, SAC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其中肾脏分布较多, 而在脑组织中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15.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用于新生儿开腹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手术后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行腹部手术后的足月新生儿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48 mL ;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0.6~0.8 μg&#8226;kg 1&#8226;d 1+0.9%氯化钠溶液共48 mL;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6~8 μg&#8226;kg 1&#8226;d 1+0.9%氯化钠溶液共48 mL,均静脉滴注。手术后行镇痛评分;连续监测患儿体温;检测血白细胞(WBC)计数,同时观察临床感染情况;采用透射比浊法连续检测血C 反应蛋白(CRP)含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 6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镇痛满意率均升高(均P<0.05);舒芬太尼组手术后需要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手术后并发感染率降低(均P<0.05);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患儿手术后体温、血WBC计数、血CRP值和血IL 6含量的升高幅度均降低(均P<0.05),恢复至正常值的时间更短(均P<0.05)。与舒芬太尼组比较,芬太尼组镇痛满意率降低(P<0.05);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手术后需要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手术后并发感染率更高(P<0.05);患儿手术后体温、血WBC计数、血CRP值和血IL 6含量的升高幅度更高(均P<0.05),恢复至正常值所需时间更长(均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用于新生儿手术后镇痛均有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但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确切,更有利于患儿体温的调节及维持手术后血WBC计数和CRP的稳定,从而减少了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分别复合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利多卡因组(L组)注射利多卡因40 mg后30 s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8226;kg 1;芬太尼组(F组)注射芬太尼1 μg&#8226;kg 1后2 min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8226;kg 1;瑞芬太尼组(R组)注射瑞芬太尼1 μg&#8226;kg 1后30 s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8226;kg 1。手术中根据体动情况酌情追加丙泊酚,每次30~50 mg。观察3组患者苏醒时间、术毕等待苏醒时间、注射痛、术中体动次数和程度、丙泊酚用量、需追加丙泊酚的例数、术毕镇痛效果、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等。结果F组和R组丙泊酚用量少于L组(P<0.01),R组需追加丙泊酚的例数少于F组和L组(P<0.05),F组和R组术毕的等待苏醒时间比L组短(P<0.01),R组的注射痛明显低于F组和L组(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时,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涂明辉  朱小燕  宋贝 《医药导报》2009,28(10):1299-1300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辅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 方法 HIE患儿250例,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30例. 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通畅,吸氧,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血糖约在5.4 mmol&#8226;L-1,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护脑等.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同时静脉滴注,多巴胺用量为5 μg&#8226;kg-1&#8226;min-1,多巴酚丁胺2.5~5.0 μg&#8226;kg-1&#8226;min-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维持6~8 h.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1.7%,病死率3.3%,对照组治愈率47.7%,病死率9.2%.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106.2±68.5) h,住院(11.9±3.5) d,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152.0±78.1) h,住院(13.0±4.7) d. 治疗组偶见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鼻塞及心率加快. 结论 联合应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HIE在促进意识恢复,改善心、脑、肾功能,纠正中枢性呼吸衰竭,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术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对颅脑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比较术中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颅脑术后患者恢复期以及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全麻颅脑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TCI组(S组)和瑞芬太尼TCI组(R组),各24例。R组在预计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输注吗啡0.15 mg&#8226;kg 1 ;S组在拔管时TCI血浆靶浓度为0.25 ng&#8226;mL 1。两组患者术后均应用吗啡自控镇痛。结果VAS评分在拔气管导管后2 h内R组显著高于S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第一次要求镇痛的时间,S组明显长于R组(P<0.01);R组的吗啡累积用量显著高于S组(P<0.01);在拔管后4,12和24 h的吗啡输注和患者自控总用量,R组显著高于S组(P<0.05)。结论TCI舒芬太尼(拔管时血浆靶浓度为0.25 ng&#8226;mL 1)比术中TCI瑞芬太尼混合单次吗啡输注(0.15 mg&#8226;h-1&#8226;kg-1)对颅脑术后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更显著,且不影响术后拔管和麻醉苏醒。  相似文献   

19.
甲磺酸伊马替尼缓解小鼠肾组织纤维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40只雄性清洁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80 mg&#8226;kg-1&#8226;d-1)、大剂量治疗组(160 mg&#8226;kg-1&#8226;d-1).治疗组在手术后分别以STI571 80,160 mg&#8226;kg-1&#8226;d-1灌胃.各组小鼠均于术后第8天处死.观察肾间质病理学改变;用酸水解-比色法测定肾组织胶原的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α-SMA、PCNA、FN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肾间质α-SMA、PCNA、FN的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 STI571能够下调肾组织α-SMA表达水平,抑制肾间质细胞增殖活化,减少肾间质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对UUO小鼠早期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永辉 《医药导报》2010,29(9):1146-1147
[摘要]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麻醉苏醒期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拟行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术前用药和麻醉诱导相同。麻醉维持:治疗组全程吸入七氟烷,浓度2%~4%;对照组持续静脉泵入1%氯胺酮,两组均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05~0.40 μg&#8226;kg 1&#8226;min 1辅助麻醉,术中根据生命体征变化和手术刺激强度调控麻醉深度。两组均采用机械控制通气,手术结束时停用所有药物。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出现体动或睁眼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麻醉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烦躁及噩梦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捷,是小儿手术麻醉较为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