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何辉  李鸿  张嘉越 《临床医学》2020,40(9):23-25
目的探讨腹腔镜循肝中静脉半肝切除术(LLH)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进行观察,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以传统手术,观察组60例予以LLH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LH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需要行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均CT结合甲胎蛋白测定确诊,根据手术的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病情变化。结果手术结束后测得腹腔镜组切口长度5.24±0.54cm,手术时间210.65±95.26min,术中出血量398.23±234.45ml,开腹组这三项指标分别17.56±1.45cm、160.24±50.45min、320.67±240.52ml,显示只有切口长度比较具有差异(P0.05);术后腹腔镜组视觉模拟法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均少于开腹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特定的患者情况下腹腔镜肝切除LH相比较开腹切除OH对患者的切口小,术后预后较好,安全性较高,值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部分肝脏切除术中长时限持续性应用肝门阻断法的安全性,分析其与间断性肝门阻断法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采用入肝血流阻断部分肝脏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阻断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持续阻断组39例和间断阻断组47例。两组采用同样的手术方式,但在入肝血流阻断时,间断阻断组每阻断15 min后复流5 min,之后重复直至手术完成;持续阻断组阻断时间最长为50 min,超过50 min后复流,并根据术中情况再行阻断。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肝功能影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累计总阻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持续阻断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间断阻断组,而创面对拢者比例高于间断阻断组(P均<0.01),持续阻断组术后1、3、7 d TBIL水平低于间断阻断组,术后AST水平在1、3 d低于间断阻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部分肝脏切除术可以安全耐受持续性长时限肝门阻断法血流阻断,相对间断性血流阻断法,超过30 min持续阻断对剩余肝实质损伤无明显增加,且降低了术后输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的手术切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切除术的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30mL,平均手术时间为98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8%(10/102).死亡1例(1.0%)。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73.5%、50.0%。结论肝切除术治疗HCC疗效好,并发症少,足治疗HCC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LHM)联合Glisson蒂横断式右半肝切除术(RH)治疗肝右叶巨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106例肝右叶巨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3例接受常规RH治疗,研究组53例接受前入路LHM联合Glisson蒂横断式RH治疗。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输血率及肿瘤破裂率)、手术前后血清肿瘤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失血量、输血率、肿瘤破裂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血清MMP-9、VEGF、SDF-1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术后上述指标降低更为明显(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前入路LHM联合Glisson蒂横断式RH治疗肝右叶巨大肝癌可有效优化围手术期指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对于肝右叶巨块型肝癌,由于肿瘤巨大,且常侵犯膈肌、腹后壁和右肾上腺等周围脏器,按传统肝切除技术游离肝脏时术野显露受限,容易分破肿瘤导致大出血,且在搬动肝脏过程中挤压肿瘤促使癌细胞扩散.我们在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前入路切肝技术联合经肝后隧道绕肝提拉法成功实施了10例原位右半肝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前正中入路行肝尾状叶肿瘤切除的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至2009年,3例位于肝尾状叶腔静脉旁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术中B超定位确定肝切线,以超声吸引刀(CUSA)结合钛夹、氩气刀在不阻断肝血流情况下,经肝正中裂前入路行尾状叶切除术。结果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尾状叶及肿瘤被完整地切除,肉眼无残留。1例术后有中等量右侧胸腔积液,经穿刺抽液后治愈。结论经前入路可提高肝尾状叶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尤其适用于腔静脉旁部肿瘤切除,并可有效防止损伤肝静脉主干及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9.
葛明刚  张伟 《华西医学》2009,(5):1232-1233
目的:探讨急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05年2月肝切除治疗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肝切除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治疗的患者与原发性肝癌未破裂择期手术切除的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手术指征,急诊肝切除可作为治疗一部分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的首先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48例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中,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前入路组)与传统路径半肝切除(传统路径组)各一半。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入路组术中失血量、血浆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路径组,术后3天和7天肝功能指标优于传统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是安全实用的,更符合肿瘤手术的无瘤原则,较传统术式出血更少,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能最大限度保护剩余肝脏的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不同根治性切除术标准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原发性肝癌 (PLC) 3种根治性切除术标准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各种标准归纳为 3种 :术中单项标准 (A) :完整切除肉眼所见肿瘤 ,术中多项标准 (B) :在A的基础上增加①无主要管道癌栓②肿瘤数目不超过 2个③无肝外转移 ,术后综合标准 (C) :在B的基础上增加术后 2个月内AFP降至正常和影像学检查无肿瘤残存。对 2 2 2例PLC肝切除患者按 3个标准分组 ,比较各标准根治组生存率 (OS)及无瘤生存率 (DFS)间差别。结果 :A、B、C根治组的 3年OS5 8.5 %、72 .1%和 91.6 % ,3年DFS36 .4%、44 .0 %和 5 6 .4%。A、B根治组OS、DFS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C、B根治组两者之间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根据多项条件的术中根治标准较单项标准更为合理。结合术后随访结果的综合标准比仅凭术中判断的标准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功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60例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治疗.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采用经腹腔肠系膜间隙入路和结肠旁沟入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以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50 例左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采用结肠旁沟入路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 25 例,采用腹腔肠系膜间隙入路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 25 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压、血钾、血糖以及醛固酮水平,免疫功能指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和醛固 酮 水 平 均 低 于 对 照 组 ( P <0.05 ); 观 察 组 血 钾 水 平 高 于 对 照 组 ( P <0.05 ); 观 察 组 治 疗 后 的 CD3 + 、 CD4 + 和CD4 + /CD8 +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左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采用经腹腔肠系膜间隙入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不仅可 以 有 效 缩 短 手 术 时 间 ,减 少 术 中 出 血 量 ,还 可 以 改 善 患 者 血 压 、血 钾 、血 糖和醛固酮水平,降低对免疫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的临床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同一个治疗小组运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5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0%和58%的肝癌患者分别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硬化,实施两种术式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在术前肝功能分级构成比、围手术期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患者一年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在肿瘤大小和瘤块数目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地区多数肝癌患者合并乙肝和肝硬化;两种术式的实施均安全有效,对于肿瘤直径≥5 cm或局限在同一肝段叶内2~3个肿块的肝癌应采取规则性肝切除,以获得根治性疗效。  相似文献   

15.
我院 1992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共为 12例原发性肝癌实施肝切除术 ,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中男 10例 ,女 4例。年龄 18~ 5 8(平均 5 0 .3 )岁。其中肝癌破裂行急诊手术 2例 ,择期手术 12例 ,5例术前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栓塞术 (TAE)。全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及肝功能轻度异常。 11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全组病例AFP均 >40 0 μg/L ,均行B超及CT检查 ,其中 5例行MRI检查 ,5例行肝动脉造影。1.2 治疗方法 采用阻断肝门肝切除法 7例 ,其中行右后叶规则性切除 3例 ,左半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和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近期疗效和手术前后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TNF-α、IL-6、CD8+、CD4+和CD3+水平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NF-α和IL-6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8+、CD4+和CD3+水平较术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且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方扬  何军明  彭建新 《新医学》2021,52(4):288-292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经正中裂入路解剖性肝Ⅷ段切除术治疗肝癌的手术效果及可行性,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经正中裂入路解剖性肝Ⅷ段切除治疗的2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经正中裂入路不容易压迫肿瘤,术中视野暴露好,操作相对简单,但手术创面偏大。22例均无中转开腹或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6(92,203)min,术中出血量100(50,200)ml。术中对14例实施了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肝血流阻断时间为(28±6)min。22例术后住院时间为(12.1±2.2)d。22例术后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分级Ⅰ、Ⅱ、Ⅲ(Ⅲa、Ⅲb)级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3.6%(3/22)、4.5%(1/22)、31.8%(7/22),无腹腔出血、肝衰竭、顽固性腹水等并发症。22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肝细胞癌,病理切缘均阴性,肝切缘宽度为(1.9±0.4)cm。22例的随访时间为22(14,29)个月,10例患者出现肝内局部复发,复发时间为28(10,31)个月,1年内复发率和3年内复发率分别为18.2%、45.5%。结论 腹腔镜经正中裂入路解剖性肝Ⅷ段切除术的视野暴露好,手术效果尚可,用于肝癌患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因手术创面偏大,故需要术者熟练掌握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具备较强的损伤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腹腔镜与开放式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 =37)和开放组(n =37)。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开放组采用开放式肝癌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平均随访时间、复发率、转移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
  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腹腔镜组镇痛药物使用率(10.81%)显著低于开放组(40.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复发率、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开放式肝癌切除术,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可优先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治疗肝癌 ,已获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并逐渐成为非手术治疗中最有效且最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1]。但在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技术、栓塞剂的应用、以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 ,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1 适应证与禁忌证  严格地说 ,除了碘过敏外 ,各期肝癌均是TACE的适应证 ,无绝对的禁忌证 ,但一般认为以下情况不适于行TACE治疗 :(1)门脉主干癌栓 ,无明显门脉侧支形成 ;(2 )严重的门脉高压 ,胃底和食管静脉重度曲张 ,有破裂出血的危险 ;(3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4)肿瘤巨大 ,大于肝脏体积的 70 % ;(5)下腔静脉癌栓 ;(6)…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探讨(附74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该组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肝门阻断器阻断第一肝门的血流,使用电刀、超声刀等方法断肝,肝断面采用腔镜下肝针缝合、喷洒生物蛋白胶等方法处理。行腹腔镜左外叶切除(Ⅱ、Ⅲ段)21例;左内叶切除(Ⅳa段)2例;左半肝(Ⅱ、Ⅲ、Ⅳ段)切除10例,其中3例是规则性切除;右前叶(Ⅳ、Ⅴ段)切除7例;右后叶下段切除(Ⅵ段)9例;右叶切除(Ⅴ、Ⅵ、Ⅶ段)14例;右后叶切除(Ⅵ、Ⅶ段)11例。除左半肝切除有3例是规则性左半肝切除外,其余均为不规则局部或部分切除;合并胆囊切除11例。结果7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65.65±57.95)min;术中出血(402.53±284.94)mL。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25±1.46)d。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具有微创优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肝癌切除有望成为原发性肝癌优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