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方入路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疼痛及骨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9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行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39例,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骨代谢骨代谢功能、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具体的出血量、术后具体的引流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Harri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较术前均升高,且观察组Harris评分方面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PINP、FGF、BGP、PICP、B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RACP-5b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在术后1个月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在术后1个月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51%,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相较于外侧入路,前者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更加显著显著,不仅能提高其髋关节功能,改善骨代谢状态,缓解疼痛程度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65例。A组接受半髋置换术治疗,B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恢复完全负重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Harris评分和ADL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Harris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远期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作用更佳,对手术耐受较好的患者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4例(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70例(B组),分析我院于收治的12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指标。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的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P〈0.05);但A组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显著优于B组(P〈0.05);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以作为老年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措施,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根据自身的骨折类型、身体情况及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给予PRP联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数字疼痛分级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ⅠCP)、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RP联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提高成骨细胞水平,降低破骨细胞水平,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与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各34例。对比两组手术与术后恢复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15.73±10.73)min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68.62±41.59)mL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2、22.123,P均<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间较长且出血量较多,但患者的术后髋关节恢复更佳、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B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空心钉内固定术相比较,虽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难度较大,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优,且二次手术风险较低,可作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林小平  邱良 《大医生》2023,(8):43-45
目的 分析骨折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应用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8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骨折内固定术)和观察组(44例,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下床恢复行走能力时间,使用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相关评价,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下床恢复行走能力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 <0.05);观察组并发症6.82%,低于对照组26.83%(P <0.05)。结论 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髋关节置换术改善了髋关节情况,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9年12月间因股骨颈骨折在我院住院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A组)32例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41例的老年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近中期并发症,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和功能评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多(P<0.05)。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随访期间,A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各具有优缺点,对身体条件好、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宜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高龄、身体条件差、无法耐受较长手术时间、功能要求较低的患者应行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骨科住院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23例,设为A组;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23例,设为B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6月、12月的髋关节活动评分(Harris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与前倾角、髋臼完好率、髋臼磨损与增生的发生率等。结果 1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拔管时间方面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6月、12月随访,A组Harris评分、假体髋臼外展角、假体髋臼前倾角情况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髋臼完好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髋臼磨损、增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假体松动情况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手术时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行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时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延期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急诊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减轻机体创伤性,促进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叶蜀新  刘光大  淦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1):2798-2798,2817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该院2008年4月至2011年6月收治入院的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中抽取86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患者实施人工全髋置换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明显少于B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各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可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宜术式,机体调节功能较差、手术耐受性较低的患者尤为适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中远期(5~8年)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龄(65~93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生活完全自理,未患重大疾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5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41例)。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2组患者均随访5~8年,对Harris评分(优良率)、有无髋痛、髋臼磨损情况、假体有无松动或下沉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并发症低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均P<0.05)。按Harris评分标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优良率为80.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优良率75.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6601,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于高龄、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行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不是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3例,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13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0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负重时间均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88.7%)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7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可耐受手术、预期寿命长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对于身体条件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可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对于高龄老年(8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5~2009年在治疗的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术后随访2~6年,A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住院总时间及Harris评分标准进行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A组和B组比较,A组术中出血量多(P0.05),手术时间长(P0.05),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疼痛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B组。出院后随访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及并发症、二次翻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年龄不宜作为影响手术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3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与B组3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2周同期局部疼痛VAS得分均明显低于A组,P0.O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9%)明显低于A组(15.63%),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半髋组43例和全髋组41例,半髋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半髋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全髋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全髋组(P<0.05),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全髋组(P<0.05);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全髋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半髋组高(P<0.05);半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髋组(P<0.05)。结论半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但半髋关节置换术在优化围术期指标、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更为显著,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改善远期髋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收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1年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均有较好的疗效,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风险低,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风险较高但远期疗效更好,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62-2264
目的研究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40例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髋关节Harris功能及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髋关节Harris功能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相比较,后者更具有优势,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79-3880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2012年7月~2016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老年患者分为A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每组35例,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后Harris评分、并发症及手术相关指标情况。A组术后优良率82.9%明显高于B组60.0%,差异显著(P0.05);A组、B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明显高于3个月,差异显著(P0.05);A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分别优于B组,差异显著(P0.05);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具优势,临床需针对患者具体状况,选择适宜方案,以便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减少术后严重不良反应率,现已成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1年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