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D68因子是一种在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高度表达的蛋白质,是单核巨噬细胞主要抗原之一,又称CD68抗原、GP110、巨噬细胞黏蛋白(Macrosialin)、清道夫受体D1(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D,Member 1,SCARD1)和LAMP4,是血液系统的黏蛋白(mucin)样分子家族、溶酶体/核内体相关膜糖蛋白LAMP家族和清道夫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参与肿瘤增殖、血管生成、浸润、转移及化疗抵抗。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巨噬细胞广泛浸润到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等恶性细胞累及的组织中,被恶性微环境异常活化,获得了特异的活化表型,并参与疾病进展。在白血病中其名称引申为白血病相关巨噬细胞、急性白血病相关巨噬细胞或者“保姆样细胞”。本文综述了白血病中CD68因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化疗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耐药。研究表明DLBCL细胞耐药与耐药基因及其耐药相关蛋白、细胞因子、黏附分子有关,并在造血微环境中通过信号转导介导细胞耐药。  相似文献   

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s, 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亚型。DLBCL在临床表现、基因表达、治疗反应及预后方面均存在差异,外周血绝对淋巴细胞(ALC)/单核细胞(AMC)比值(ALC/AMC)作为宿主免疫和肿瘤微环境的替代指标,是预测DLBCL患者临床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来那度胺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对DLBCL患者有效,对肿瘤微环境及宿主免疫反应有多种作用机制。来那度胺联合标准R-CHOP治疗以前未经治疗的DLBCL患者,似乎克服了单用R-CHOP治疗患者ALC/AMC比值的不良预后价值,本文对这一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6例PBL.免疫组织化学法确定瘤细胞性质,使用的抗体有CD3、CD45RO、CD20、CD79、CD5、cyclinD1等,并结合临床资料及预后讨论。结果:6例PBL中有3例属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例属于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L),DLBCL一般肿块较大。发展迅速,患者均在术后7个月-41个月死亡,中位生存期16个月。而MZL肿块较小。手术切除后除1例失访外,2例均健在。结论:PBL是临床很少见的乳腺肿瘤,DLBCL生长快、预后差,而MZL预后较好。提示PBL的预后与肿瘤大小和病理分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长期受多因素影响的演变过程,涉及许多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受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细胞外基质、肿瘤相关的血管、淋巴管、各种细胞因子等在肿瘤组织周围形成的对肿瘤细胞生长产生影响的环境。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乏氧诱导因子(HIF-1α)是肿瘤微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全文就细胞外CD147、EGFR及HIF-1α在肿瘤的侵袭与转移中的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免疫化疗时代基于多种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建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预后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ImmuCellAI算法计算DLBCL肿瘤微环境中24种免疫细胞的丰度,通过(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ise Lrge B-ellmphama,DLBCL)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及免疫细胞浸润模式,分析肿瘤免疫微环境与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基于GEO数据库提取 DLBCL相关数据集的基因表达数据,分析16条免疫相关信号通路富集水平及27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比较ABC亚型和GCB亚型DLBCL通路富集水平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差异。结果;数据集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路、淋巴细胞活化通路、MHC Ⅱ类抗原呈递信号通路、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Ⅱ型干扰素信号通路、T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以及细胞黏附信号通路富集分数高的患者预后较好,其中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在 GCB 亚型中显著富集。CD4+T淋巴细胞、CD4+效应记忆T细胞、CD4+记忆T细胞、CD8+T淋巴细胞、Thl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在所有数据集中均表现为细胞浸润程度高者预后较好,嗜酸性粒细胞、M2 型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h2 细胞浸润程度高者则预后不良;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在ABC 亚型中显著高于 CCB 亚型。结论∶DIBCL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亚群和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与预后密切相关,此结果或可为将来基于免疫微环境的 DIBCL分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尽管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的使用已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复发或发展为难治性疾病。近年来,在详细的遗传信息的指导下,除了传统药物及干细胞移植等疗法外,针对免疫检查点、肿瘤微环境、分子信号传导途径和表观遗传突变的治疗药物以及细胞免疫疗法等构成了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的新局面,为促进DLBCL患者的精准医学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复发/难治性DLBCL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发病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是一项日趋成熟的基因检测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DLBCL的基因研究。基于上述研究的靶向治疗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使得基因突变在DLBCL中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DLBCL预后相关基因突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p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在分子遗传学、免疫表型等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临床预后也截然不同。R-CHOP方案为DLBCL标准治疗方案,如何进一步提高DLBCL疗效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01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提出基于细胞起源分型进行R-CHOP+X方案治疗的策略,但这些方案相继失败。基于更加精准的分层方法,筛选出不同DLBCL亚组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是未来DLBCL治疗的方向。此外,抗体-药物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等免疫治疗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DLBCL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文针对基于精准分层的DLBCL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及遗传学检测方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物实验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是否可以抑制淋巴瘤肝转移。方法利用伯基特淋巴瘤细胞系Raji以及弥漫大B细胞系LY-8构建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31和CD163的表达;肝脏组织的HE染色判断转移。结果 LY-8细胞系无法构建肝脏转移小鼠肿瘤模型(0/6), Raji细胞系成功构建小鼠肝脏转移瘤模型(5/6)。VEGFR抑制剂阿昔替尼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并能抑制肝脏侵犯。阿昔替尼显著抑制肿瘤相关血管生成, 且肿瘤组织中血管密度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D163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 < 0.01).结论 VEGFR抑制剂阿昔替尼具有抗淋巴瘤生长、抑制淋巴瘤肝脏侵犯的作用, 该作用与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类异质性较高的恶性肿瘤。目前, 多种指标被用于预测DLBCL的预后。然而,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药及新型治疗手段使得现有的风险预测模型预后价值有限, 无法精确指导治疗。随着高通量技术的飞速发展, 有关DLBCL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种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出现为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治疗优化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对近年来DLBCL预后相关分子标志物进行综述, 主要涵盖血清及血浆、分子遗传学、肿瘤微环境等方面, 旨在为DLBCL的精准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是一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形态特点、免疫表型、分子亚群及临床预后均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瘤.通过识别单核苷酸变异进行基因测序,从基因角度对DLBCL的重新定义,为该病在分子亚型精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中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肿瘤微环境中除了肿瘤细胞外,还存在多种类型的其他细胞,包括基质细胞、内皮细胞和各种免疫细胞(如CD4+和CD8+T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 TANs)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ANs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这些机制包括TANs释放的弹性蛋白酶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TANs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同时高度活化的TANs也可杀伤肿瘤细胞起抗肿瘤的作用。对TANs的深入研究为肿瘤免疫提供了新的认识,以TANs及其分泌的一些分子作为靶点来调控TANs的功能,可能成为干预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娟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2):536-540
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 )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目前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多数DLBCL 患者可以被治愈,但仍有30% ~40% 的DLBCL 患者治疗后复发或难以治愈而死亡。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 lymphoma ,DHL )主要发生于DLBCL 及介于DLBCL 和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 ,BL)之间无法分类的B 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ma unclassifiable 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LBCL and Burkitt's lymphoma ,BCLU)为生存期短、预后差、易复发的一种独特类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虽然BCLU更容易发生DHL ,但DLBCL 是DHL 最常见的淋巴瘤,因此本文旨在对双重打击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ouble hit-DLBCL ,DH-DLBCL )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诊断、分子遗传学及其治疗和预后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具有高度异质性,识别高危患者尤为重要,如何更好地区分判断患者的预后成为第5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的一大热点。国际预后指数(IPI)作为经典的预后积分系统,其地位不断受到挑战,有多种新的预后积分体系被提出;肿瘤微环境在淋巴瘤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PET-CT对DLBCL的预后价值在本届会议中也得到进一步肯定。  相似文献   

17.
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种重要的CD4+T细胞,在维持体内免疫系统平衡和抵抗外来抗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其主要通过细胞间的接触抑制和表面分子及分泌细胞因子等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近些年研究发现,Treg上一个重要的分子通路:胞外酶CD39-CD73-腺苷通路,通过CD39和CD73的协同作用,ATP被分解产生大量的腺苷,腺苷通过抑制CD4+T、CD8+T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效应淋巴细胞而发挥着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此外,大量的体内外实验显示,运用单克隆抗体等CD39的抑制剂,特异性阻断CD39的促肿瘤作用,抑制了Treg细胞的抗肿瘤免疫作用,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另一安全有效的途径。本文将就Treg和腺苷通路的发生机制及抗CD39的免疫治疗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8.
嗜酸性粒细胞是进化上相对保守的多效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浸润于多种肿瘤组织,合成和分泌大量可溶介质和效应分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直接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作用。还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促进T细胞发挥抗肿瘤效应、作为免疫功能的调节细胞改善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的浸润,以及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从而间接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可通过塑造肿瘤组织免疫微环境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的结局,如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肿瘤以及在胃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有望成为未来评估相关肿瘤患者免疫治疗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深入探究嗜酸性粒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有望为肿瘤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策略、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 儿童散发性伯基特淋巴瘤(BL)属于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在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介于DLBCL和BL之间的未分类B细胞淋巴瘤(DLBCL/BL)有部分重叠,但亦有其独特的表征。通过对BL病理、发病机制及预后的了解,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并在诊断时与DLBCL、DLBCL/BL进行鉴别,有利于临床正确的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总结近期国内外关于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中CD4+Th17细胞及CD8+Tc17细胞的研究现状。运用检索PubMed检索系统,以Th17细胞、Tc17细胞、肿瘤微环境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13年12月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到Th17与肿瘤微环境相关英文文献 71条,Tc17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相关3篇。通过国内外大量的动物模型和体内外实验证明了Th17和Tc17有其独特的调节、分化和可塑性等特点,并且通过与肿瘤微环境中其它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Th17与Treg的失衡及Tc17与MDSC等相互作用机制,在肿瘤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Th17/Tc17是独特的T淋巴细胞,对肿瘤发生、发展、乃至预后均密切相关,将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