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肠道菌群能够与宿主相互作用  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与宿主健康  在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  各类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情况及潜在机制也逐渐被解析。同时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  患者肠道菌群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也会直接影响肿瘤治疗效果。人为干预改变肠道菌群可作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实现肿瘤精确和个性化治疗的新策略  单独或与常规免疫治疗联用  干预手段有抗生素益生菌等。其中益生菌作为一类安全有效的微生态制剂  在干预肠道菌群进行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但仍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及机制探讨。本文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组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  并对益生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为益生菌的应用及益生菌干预肠道菌群影响宿主健康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1,8(2):128-133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肠道菌 群能够与宿主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与宿主健康,在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影响肿瘤的发 生、发展,各类肿瘤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情况及潜在机制也逐渐被解析。同时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患者肠道菌群也发挥了 重要作用,对免疫反应的调控也会直接影响肿瘤治疗效果。人为干预改变肠道菌群可作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实现肿瘤 精确和个性化治疗的新策略,单独或与常规免疫治疗联用,干预手段有抗生素、益生菌等。其中益生菌作为一类安全有效的微 生态制剂,在干预肠道菌群进行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仍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及机制探讨。本文介绍 了肠道微生物组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并对益生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为益生菌的应用 及益生菌干预肠道菌群影响宿主健康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二代益生菌A. muciniphila是否可以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相关肝细胞癌(HCC),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NASH-HCC动物模型(称为STAM)。STAM小鼠从4周龄时开始口服0.9%氯化纳溶液或A. muciniphila。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评估NASH活动性,RT-PCR检测肝内炎性反应因子和回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8周龄时,与STAM+0.9%氯化纳溶液组比较,STAM+A. muciniphila组肝组织脂肪变、气球样变和总的NAS评分降低,肝TNF-α、MCP-1、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20周龄时,与STAM+0.9%氯化纳溶液组比较,STAM+A. muciniphila组肝表面肿瘤形成的数目减少,肿瘤体积缩小,血浆IL-6水平降低(均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A. muciniphila可恢复STAM小鼠的结肠黏膜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增加回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3和Occludin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 A.muciniphila可通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抑制NASH向HCC的进展,可以作为预防NASH-HCC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正>1月的《科学》杂志中,三项研究同期发表,均说明对微生物组的调控有望成为肿瘤免疫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项来自法国。研究团队发现,肠道菌群对免疫疗法的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患者使用抗生素后,抗PD-1疗法的效果就变得很差。通过对肺癌和肾癌患者取样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无法从免疫疗法中受益的患者,体内缺乏一种叫做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细菌。随后,他们用小鼠实验证明了这种细菌的益处。这项研究清楚地支持了肠道菌  相似文献   

4.
环状RNA(circ RNA)参与肿瘤的进展已被频繁报道。circ PVT1被证实是一种与多种肿瘤相关的癌基因,多项研究表明其在诸多肿瘤中异常表达,可调控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本文就circ PVT1在肿瘤中的调控作用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益生菌是一些活的微生物,在适当摄入的情况下,可以为宿主带来健康获益。它们可以作为药物或食物补充剂被摄入,用于帮助保持人体内消化道微生物环境平衡。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人体自稳,增强体质,从而减少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目前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激活抗凋亡通路AKT,活化COX-2途径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细菌移位,调节肠道微环境等机制保护和减轻放疗诱导的肠道损伤。众多临床试验虽然在采用的益生菌制剂类型、菌群种类、活菌浓度以及研究方式上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研究均发现及肯定了益生菌在预防盆腔放疗中肠道不良反应中的重要作用。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手段不断进步,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近年来关于如何减轻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舒缓治疗带来的痛苦,改善患者治疗的体验,提高生存质量成为日益瞩目的热点,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优化菌群配置以及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徐超  姚庆华 《中国肿瘤》2016,25(8):634-638
肠道细菌屏障即肠黏膜生物屏障及肠道益生菌的功能与临床多种疾病的成因和治疗有着紧密的联系,如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肿瘤等.肠道细菌屏障及肠道益生菌能够通过协同免疫屏障、机械屏障对肿瘤起杀伤作用,并可分泌相关生化产物对抑制肿瘤生成,同时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改善肠道肿瘤微环境.全文结合最近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对肠道细菌屏障及益生菌与肿瘤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与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肠道微生物群影响造血系统的发育,同时也影响血液肿瘤的预后分层。肠道微生物易位在血流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流感染影响血液肿瘤的治疗效果,使用益生菌和粪菌移植可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余思佳  李德智  别俊  魏守鑫 《癌症进展》2021,19(23):2380-2383,2412
信号淋巴细胞活化分子受体(SLAMF)表达于众多免疫细胞中,通过共刺激参与免疫调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造血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及免疫细胞的功能,最终影响着免疫细胞的抗肿瘤作用.SLAMF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使其具有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的潜力,肿瘤免疫抑制剂通过逆转免疫检查点途径相关的"免疫逃逸"来使得肿瘤患者获益,其中许多抑制剂已在临床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从中获益,寻求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已成为当下热门话题.本文将对SLAMF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辛彤  孙悦  胡晶 《肿瘤防治研究》2022,49(7):715-720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 1(PTBP1,也被称为hnRNP I)是一种研究广泛的RNA结合蛋白,参与调控mRNA剪接、翻译、稳定性和定位。PTBP1可参与多种非编码RNA的作用过程,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在肿瘤治疗方面,PTBP1可能作为关键因子影响靶向药物作用靶点以及肿瘤耐药性。本文就PTBP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治疗中的地位得到广泛认可,是当前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可通过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塑造肿瘤免疫环境,并且可能关联其他免疫生物标志物如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新生抗原、微卫星不稳定,影响ICI治疗最终疗效。因此,通过对肠道菌群准确有效的干预,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成为肠道菌群临床转化研究的重点。目前以肠道菌群为治疗靶点,借助抗生素、粪便移植、口服益生菌等手段来提高ICI疗效,减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治疗方式值得深入研究,但临床仍面临较多问题。为此,本文就肠道菌群与ICI治疗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卫生组织对肥胖的定义为BMI ≥ 30;由于东方人体型较小缘故,我国对肥胖界定为BMI ≥ 28。我国是肥胖大国,2014年我国肥胖人口数已近9,000万人。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肿瘤发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已被证实与肥胖相关的肿瘤为13种左右。因此,对于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保证BMI处于正常范围内仍是规避肿瘤发病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肥胖也影响着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远期生存,多篇研究表明,肥胖可能对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而随着肥胖及肿瘤发病率的双升高,临床中肥胖肿瘤患者的治疗也越来越成为临床工作者需要考量的问题。长期以来,肥胖被视作肿瘤治疗的“绊脚石”,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提出肥胖在手术、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疗效中的双重作用即“肥胖悖论”:相较于BMI处于正常范围的患者,超重和轻度肥胖肿瘤患者获得最好生存收益以及疗效,而中重度肥胖及体重过轻均可造成较差预后。这使得研究者认识到肥胖影响肿瘤治疗的另一面。因此,肥胖肿瘤患者的体重管理方案、治疗策略、远期生存预测,均需通过进一步的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实践不断摸索与建立,而更为细致、深入的了解肥胖与肿瘤的关系,将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及思路。本文主要就肥胖对肿瘤治疗影响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为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已在血液肿瘤治疗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但在实体瘤治疗方面却进展甚微,可能与CAR-T细胞在治疗实体瘤过程中难以有效归巢到肿瘤组织有关。实体瘤中复杂的肿瘤微环境以及肿瘤组织的屏障作用使CAR-T细胞无法和肿瘤细胞直接接触,从而无法发挥其抗肿瘤活性。本文就CAR-T细胞在治疗实体瘤中的归巢障碍及克服归巢障碍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骨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及青少年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但治愈率差,目前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治疗骨肉瘤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毒副反应,因此,急切需要寻找一种毒副反应轻、有效率高的骨肉瘤治疗方法,靶向治疗被认为具有这一潜质。其中适体靶向治疗肿瘤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将详细介绍适体及适体靶向治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OM)是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ROM会引起患者口腔疼痛、进食困难、营养不良,甚至导致治疗中断。近年来,口腔微生物在ROM中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故针对ROM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微生物在ROM中的研究进展、机制通路和益生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是一种被胶原纤维激活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近年来研究发现,DDR2在多种肿瘤及其宿主肿瘤环境细胞中表达升高并且能够影响肿瘤的转移。肿瘤微环境(TME)作为肿瘤赖以生存的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DDR2通过与TME中的细胞及非细胞成分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生长、增殖、侵袭及转移。全文对DDR2在TME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探讨DDR2作为肿瘤基因治疗这一潜在治疗靶点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病例由于诊断较晚和治疗不佳,患者的整体生存期较差。近几年,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疗法在肿瘤治疗研究领域受到相当大的关注,且已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体肿瘤因受到靶点特异性,肿瘤微环境等因素影响而作用受限。尽管如此,各种临床前和临床实验已证实CAR-T细胞免疫治疗是胃癌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并具有有别于其他实体瘤的优势,但是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系统介绍CAR-T疗法在胃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陈越  金风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0):518-523
昼夜节律参与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使生物的生理活动呈周期性、有序性和协同性。Bmall1基因为昼夜节律体系的核心元件之一,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Bmal1基因在不同的肿瘤中作用各异。因此,分析Bmal1在不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能为临床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肿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年来,随着时间医学的深入研究,依照人体生物节律与药代动力学相结合的时辰化疗已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不同时间放疗会导致不同的放射敏感性,使得时辰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深入研究生物的昼夜节律性,能为肿瘤的治疗开启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分子机理与临床化疗的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立新综述,孙燕,审校半个世纪以来,化学治疗已逐渐发展并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联合应用几种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可使某些常见肿瘤的疗效明显提高,但化疗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肿瘤细...  相似文献   

19.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营养作为营养治疗的重要分支,具有调节免疫、代谢以及炎症反应的靶向营养治疗作用,已在肿瘤的多个治疗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如减少部分肿瘤围术期的住院时长和并发症、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以及协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挥抗肿瘤作用等。目前临床研究和应用中免疫营养制剂的获益人群、最佳给药剂量及治疗时间仍处于研究阶段,免疫营养功能的评价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但近期的数据展现出了有希望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评估免疫营养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肿瘤患者规范合理精准使用免疫营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Surv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肿瘤凋亡抑制蛋白。其在恶性肿瘤的表达具有高度特异性,高表达于几乎所有恶性肿瘤组织,而在正常成人组织中未见表达。Survivin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介绍了Survivin的分子生物学结构、分布、作用机制、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