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贤璟  林超琴  吴能秀  李真  王琪 《广东医学》2020,41(24):2578-2581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4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病例19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组),行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病例27例(多孔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均无副损伤,同时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中转开腹例数、术后感染例数、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多孔腹腔镜组(P<0.05),同时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多孔腹腔镜组(P<0.05)。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与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当,且切口更微创,恢复更快捷,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的最佳术式,了解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从而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选择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8例为腹腔镜组,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随机抽取的134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开腹组。对两组患者肌瘤大小、部位及数目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关系,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及比较。结果在子宫肌瘤的种类、部位相同的条件下,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着肌瘤的增大,术中出血增多,肌壁间肌瘤较浆膜下肌瘤手术时间延长,多发肌瘤较单发肌瘤手术时间延长,而两组浆膜下肌瘤的出血量、多发肌瘤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开腹组,术后病率小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有其局限性,与开腹手术相比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三种术式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07年2月~2009年4月同一术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4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与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的临床资料,选出相匹配的组别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围手术期资料特点。结果:总体比较时,腹腔镜组的手术出血量长于开腹组和阴式组,P<0.05。分组比较时,在肌瘤A(小肌瘤)组:阴式组和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阴式组费用明显少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瘤B(大肌瘤)组,腹腔镜组所需手术时间最长,住院费用最高,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阴式组术后住院时间同样短于开腹组,P均<0.05。在多发性肌瘤组,腹腔镜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开腹组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及阴式肌瘤剔除术均为微创术式,两种术式均安全可靠;阴式肌瘤剔除术住院费用更少;而多发(肌壁间肌瘤≥4个)、粘膜下肌瘤、巨大肌瘤以及盆腔粘连严重者首选开腹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4.
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薇 《海南医学》2011,22(6):74-75
目的比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的优缺点。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梅县人民医院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数目、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开腹组明显短于腹腔镜组;对多发(≥5个)及巨大肌瘤开腹组优势于腹腔镜组;术后病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腹组;术后恢复腹腔镜组明显快于开腹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 TAM具有手术快、剔除肌瘤大且数目多、适合于剔除肌壁间及较深部位子宫肌瘤的优点;LM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腹腔镜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1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量少,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等优点,是一种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56例行大径线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分成腹腔镜组(LM组)30例和开腹组(TAM组)26例,腹腔镜组采用连续锁扣"双层"缝合术,开腹组采用连续缝合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经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提高腹腔镜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发性子宫肌瘤腹腔镜改良剔除术与传统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多发性子宫肌瘤(4个≤肌瘤数目≤10个)患者42例,其中改良腹腔镜剔除术21例(A组),传统腹腔镜剔除术21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住院时间、肌瘤遗漏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手术时间、肌瘤遗漏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与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子宫肌瘤,特别是直径小于2 cm的肌壁间肌瘤,术中定位困难,寻找肌瘤时间长,小肌瘤容易被遗漏,改良后的手术方法解决了肌瘤的定位难题,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中肌瘤遗漏率。  相似文献   

8.
方程  李鸿雁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917-19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同部位的肌瘤的处理特点。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30例腹腔镜手术全部完成,其中1例病理报告为高分化平滑肌瘤,立即追加开腹行全宫切除术,单发性肌瘤24例,其中浆膜下肌瘤4例,肌壁间肌瘤14例,阔韧带肌瘤4例,宫颈肌瘤2例。多发性肌瘤6例,肌瘤数2~5个。肌瘤的直径1~13cm,术中出血10~100ml,术后住院平均3.5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在选择好病例的基础上,对浆膜下肌壁间肌瘤,阔韧带肌瘤,宫颈肌瘤分别采用电切,分离,缝扎等术式,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尤其对保留子宫未生育妇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腹腔镜子官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选择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40例,分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80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组60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痛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8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术式.子宫肌瘤数目≤3个,壁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直径<6cm,将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腹腔镜下对11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单发肌瘤84例,多发肌瘤28例。单发肌瘤中肌壁间肌瘤4例,浆膜下肌瘤80例。结果11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失血量(280±237.52)ml;手术时间(97.91±33.26)分钟;术后病率0;术后住院天数(5.4±1.00)天。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主要与肌瘤大小、数量及位置有关。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器官的手术方法,严格掌握手术的指征及熟练的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上腺占位性疾病后腹腔镜手术时,后腹腔空间制备、暴露肾上腺的方法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经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占位性疾病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4例中行肾上腺切除术31例,行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或肿瘤摘除术53例.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平均建立后腹腔间隙时间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 mL,84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观察镜直接分离加水囊扩张法制备后腹腔空间快速有效,沿上半肾周脂肪囊与Gerota筋膜间游离可快速安全暴露肾上腺,良性病变尽量保留部分肾上腺,恶性肿瘤和嗜铬细胞瘤选择肾上腺切除.中央静脉应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治疗56例肝脏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肝癌切除2例成功,存活20月。肝血管瘤切除2例成功,存活。不能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5例,顺利恢复,存活6-16月;行腹腔镜门静脉插管5例,肝动脉结扎+腹腔镜门静脉插管34例。肝动脉插管+腹腔镜门静脉插管4例,术后无并发症,早期经门静脉、肝动脉插管化疗,存活3-12月。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难度高,需探索。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肝动脉结扎木或肝动脉插管(化疗)术/或门静脉插管(化疗)术,可作为晚期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姑息治疗。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是取代剖腹肝脓肿引流术的有效方法。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应作为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经腹腔镜切除者65例,采用开腹切除者5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术后妊娠结局以及术后子宫瘢痕愈合、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出血量(86.28±8.86)ml,明显较开腹组少,住院时间为(4.21±1.05)天,明显较开腹组短,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盆腔粘连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开腹组患者术后发生中、重度盆腔粘连的例数明显多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无明显差别,两组自然妊娠的患者中,流产、早产、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例数无明显差别。结论:虽然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创伤较开腹手术小,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降低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编织补片在腹股沟疝腹腔镜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术后合并症和补片的皱缩率情况。方法 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对60例初发腹股沟疝患者进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治疗,随机选择非编织补片和编织补片,分析患者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围术期合并症发生率,术后9~14个月随访慢性疼痛、异物感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和测定补片皱缩率等。结果 60例患者手术无中转,非编织补片组和编织补片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血清肿以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慢性疼痛非编织组1例(3.3%)明显少于编织组3例(10%),编织组异物感5例(16.7%)明显高于非编织组2例(6.7%)。术后超声实测补片1、3、6、9个月横径皱缩变化,术后1个月起非编织组补片横径皱缩明显低于编织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使用非编织补片和编织补片均是安全有效的,非编织补片术后皱缩率明显低于编织补片,非编织补片术后慢性疼痛和异物感的发生率低于编织补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开放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开放肾囊肿去顶术和102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下床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等的差别。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开放手术组和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1·88±3·57)min、(50·22±1·7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3·13±5·12)ml、(17·25±1·22)ml;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95·00±4·17)h、(39·86±1·74)h;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9·83±0·33)d、(5·21±0·18)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42·75±2·72)h、(36·11±1·73)h,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静脉尿路造影(IVU)、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MSCTU)等检查而明确诊断。14例中开放手术9例,应用传统的输尿管切断复位矫形术;腹腔镜手术5例,采用后腹腔径路,3个穿刺通道做输尿管切断、复位,移至下腔静脉前方,做端端吻合术。结果开放手术9例均成功,无并发症。手术时间48~100rain,平均(65.5±2.6)min。术中出血量190~260ml,平均(208.6±4.5)ml。住院时间14~17天,平均(14.8±1.1)天。术后康复时间45—60天,平均(52.8±1.3)天。后腹腔镜手术5例均成功,无中转手术及并发症。手术时间85~115min,平均(102.3±3.8)min。术中出血量30~70ml,平均(45.3±1.1)nll。住院时间6~9天,平均(7.3±0.9)天。术后康复时间16~32天,平均(23.6±2.4)天。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复查B超与IVU,输尿管梗阻均明显缓解,无吻合口狭窄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开放手术比较,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安全、有效,具有微创、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和评价静脉腔内激光联合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静脉(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共10条患肢行静脉腔内激光联合SEPS术,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Ⅲ。返流的4条肢体联合行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结果 10条患肢溃疡在10~60d内愈合,所有病人随访6月以上未发现局部溃疡复发。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联合SEPS术可以微创、有效地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可以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评价静脉腔内激光联合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静脉(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共10条患肢行静脉腔内激光联合SEPS术,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Ⅲ.返流的4条肢体联合行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结果10条患肢溃疡在10~60 d内愈合,所有病人随访6月以上未发现局部溃疡复发.结论静脉腔内激光联合SEPS术可以微创、有效地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可以减少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和评价单纯性肾囊肿后腹腔镜去顶术和开放性去顶术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单纯性肾囊肿者中采用后腹腔镜去顶术36例。开放性去顶术30例。对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后腹腔镜组腰痛消失者91.6%(33/36),开放手术组腰痛消失者93.3%(28/30),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良好的肾囊肿去顶效果,后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留置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开放性手术(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相比,疗效相似,但是前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尽管目前后腹腔镜手术的直接费用较高,但能节约患者的住院时间,使间接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本科室90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不孕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6例)及开腹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术后18月患者的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P〈0.05),而术后总妊娠率为47.83%高于开腹组的29.55%(P〈0.05),同时三大临床症状的缓解率及复发率与开腹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治疗效果,且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并且可获得高于开腹手术的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