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雷哲  赵亮亮 《安徽医学》2019,40(3):265-267,26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末次评价结果分为优良组(80例)与可差组(2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骨折分型、跟骨牵引、开始康复时间、手术方式、受伤至治疗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546)、C型骨折(OR=1.725)、开始康复训练时间>7d(OR=3.662)、未做跟骨牵引(OR=2.907)是影响手术治疗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过大、骨折类型、康复训练时间过晚、未做跟骨牵引等均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44-104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a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踝关节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11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1 a AOFA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 <0. 01)。112例患者中,踝关节功能优良78例(69. 64%),踝关节功能不良34例(30. 36%);术后发生伤口愈合延迟5例,切口感染3例,腓骨肌腱疼痛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术后1 a,17例患者形成创伤性关节炎,11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麻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是否坚持功能锻炼、是否取出内固定物与术后踝关节功能有关(P <0. 05),而患者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骨折原因、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分型、是否开放损伤、是否跟骨牵引与术后踝关节功能无关(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坚持功能锻炼是踝关节功能的保护因素(P <0. 05),而术后并发症是踝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有效恢复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坚持功能锻炼是踝关节功能的保护因素,而术后并发症是踝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踝关节骨折术后应积极防治并发症,并坚持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王昭 《大家健康》2014,(9):146-147
目的:使用中医综合疗法对裸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手术治疗的方法,研究两者的影响及优缺。方法:选取我院2010.6-2013.6期间骨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8例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另60例患者使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费用、满意程度等。结果:在治疗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住院时间、费用及满意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在半年后随访观察复位情况的数据中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0.88%、85.0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与手术方法的复位效果无显著区别,且踝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时间、费用及满意率均好于传统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监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58例,收集临床资料,分别于患者入院第2天、术前24 h、术后1、3、5 d时,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根据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中的价值.结果 158例患者中37例发生DVT,发生率23.4%;与非DVT组患者相比,DVT组患者年龄偏高、高能量损伤比例高、Pilon骨折比例高、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比例高、内科基础疾病比例高、超声检查阳性率高、术前RAPT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超声检查阳性、术前RAPT评分和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时曲线下面积0.794(95%CI:0.696~0.891),当D-二聚体水平为3.86 mg/L时,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80.2%.结论 年龄、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超声检查阳性、术前RAPT评分和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是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24 h时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筛选踝关节骨折患者发生DVT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单纯予以舒筋活血汤、推拿按摩治疗老年踝关节骨折对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极有帮助,但将二者联合应用于该病治疗的案例却鲜有报道。故本文探析舒筋活血汤联合推拿按摩对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开拓更有效的治疗途径。 方法 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骨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14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B组,各70例,A组单纯予以舒筋活血汤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按摩辅助治疗。将所有受试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均纳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别采用Baird-Jackson、AOFAS评分系统、关节肿胀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访1年后发现,A组Baird-Jackson评分系统的优良率(84.06%)较B组(95.38%)低,A组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的优良率(82.61%)较B组(93.85%)低。2组治疗前关节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3±0.31)分vs.(1.78±0.29)分,P>0.05],A组治疗后关节肿胀评分显著低于B组[(0.59±0.17)分vs.(0.71±0.24)分,P<0.05]。 结论 在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科学、合理地予以舒筋活血汤联合推拿按摩对改善踝关节功能有较大帮助,效果很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7.
踝关节骨折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3年4月~2008年10月共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136例,均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现将临床诊断与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3月前来本院就医的1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得知,120例患者中有81例患者术后踝功能评分达优,24例患者踝功能评分达良,13例患者踝功能评分达可,2例患者足部功能评分为差,踝关节功能有效恢复率98.3%.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可帮助患者骨折快速愈合,恢复其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对148例踝关节骨折均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行走、活动后无疼痛131例,行走后轻度疼痛14例,踝关节背伸75°受限2例, 强硬1例,无骨不连.表明正确认识踝关节骨折的损伤程度、术中外踝骨折的首先解剖复位、可靠固定,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功能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14例.其中,旋前外旋型38例,中旋后内收型30例,旋前背屈型24例,旋后外旋型2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踝关节早期处理、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随访114例患者中,患者优84例,良20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1.23%(104/114).结论 及时对踝关节周围韧带进行处理是踝关节骨折治疗的关键.踝关节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胡东山 《海南医学》2008,19(3):104-105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损伤,而且是骨折类型较复杂,如处理不当易出现踝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而致踝关节功能受损。本研究自2003年5月至2006年4月,采用手术治疗各种踝关节骨折8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它是一种关节内骨折,治疗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确保踝关节功能的稳定性,我院自2002年-2007年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143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2例行不稳定踝关节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后仅采用石膏固定伤踝;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及Tegne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提高预后、早期改善踝关节活动能力、促进患肢康复等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及其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2例行不稳定踝关节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后仅采用石膏固定伤踝;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及Tegne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提高预后、早期改善踝关节活动能力、促进患肢康复等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李力平 《吉林医学》2014,(20):4519-4519
目的:通过对临床案例的观察,对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过程和疗效加以分析。方法:选择70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案例,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都得到很好的愈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2.9%,65例患者实现了一期愈合,只有5例患者是延期愈合,经过对这5例患者进行术后针对性的处理,伤口均愈合,且伤口无感染和破溃等症状发生。结论:利用内固定复位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较为清楚地看到踝关节骨折的位置,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杨月舟  李占宝 《中原医刊》2007,34(17):29-3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法的区别。方法对16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内固定,并对优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手法整复踝关节骨折共67例,其中,单踝骨折优良率91.6%,双踝骨折优良率80.0%,三踝骨折优良率44.4%,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优良率25.0%。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95例,其中,单踝骨折优良率95.0%,双踝骨折优良率96.1%,三踝骨折优良率93.3%,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优良率88.9%。结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关键是恢复关节的正确位置关系,只有精确的复位,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无移位的单踝、双踝非手术治疗优良率较好,而不稳定的双踝、三踝骨折或胫腓分离的骨折应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41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141例患者,进行电话或者入户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按苟三怀做4级评定:优101例,良30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达92.9%。63例接受手术者术后有2例合并深部感染,2例患者出现伤口边缘皮肤坏死及伤延迟愈合,经相关对症处理后均能治愈。结论:对于不同类型的踝关节骨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通过手法复位或者手术治疗,使踝关节骨折得到解剖复位.均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