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脑梗死密切相关[1],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与CAS斑块引起的颈血管狭窄相比,颈动脉内膜上的不稳定斑块才是造成脑梗死中最危险的因素[2,3]。鉴于目前对不稳定斑块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对不稳定斑块缺乏统一的识别标准,因此,通过进一步的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脑梗死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结果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9例,发生率为76.3%,对照组20例中有3例(15.0%)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IMT(1.12±0.29)mm,对照组IMT(0.76±0.1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以脂质型为主,且表面多呈不规则型。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预防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组血脂变化情况、血流参数和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检出率、斑块发生部位、斑块类型.结果 研究组甘油三酯(1.66±0.17)mmo...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协助筛查脑梗死高危人群。方法对74例已确诊脑梗死患者和68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74例脑梗死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53例,检出率71.6%;68例对照组有颈动脉硬化斑块23例,检出率33.8%,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左侧多于右侧,CCA分叉〉CCA主干〉ICA起始段〉ECA起始段;软斑、溃疡斑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形态学评价,并可估计其稳定性;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对临床预防及治疗脑梗死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0例脑梗死患者与60例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影像的特征.结果 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预防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2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类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颈总动脉收缩期的内径(Ds)、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情况。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硬斑、混合斑比例、IMT、Ds、RI、PI均高于对照组,软斑比例、Vs、V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而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组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15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同一时间自愿参与的115名健康人员,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检查,回顾分析两组人员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斑块形成率为59.13%,显著高于对照组8.69%的斑块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积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同斑块分型发生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心病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其IMT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前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可为冠心病的早期预防与诊治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国外资料显示65%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脑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彩超检查经临床确诊的24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组)的颈动脉,测量并记录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斑块大小与数目,并与81例非心脑血管疾病者进行比较,按年龄段分层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狭窄发生的差异性。结果卒中组244例患者中有不同程度IMT增厚者224例(91.8%),显著高于对照组31例(38.3%)(P〈0.05);卒中组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186例(76.3%),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16%)(P〈0.05)。随着年龄增加,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高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发生率显著较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开展脑卒中筛查及建立相应的干预方案,对高危年龄组人群脑卒中的预防及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就诊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糖尿病患者188例(糖尿病组),另收集本院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80例(健康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入组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结果 糖尿病组的颈总动脉内径大于健康组[(7.70 ±0.42) mm比(6.60 ±0.34) mm],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健康组[(1.03 ±0.11)mm比(0.70 ±0.20) mm],内膜面毛糙者多于健康组[122例(64.9%)比32例(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组斑块检出率大于健康组[76.1% (143/188)比10.0%(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为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尤其对中老年的糖尿病患者在颈动脉检查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组),取同期64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两组均采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进一步对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价值作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①在颈动脉内膜异常检出率上,观察组为81.25%,和对照组的29.69%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②在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上,观察组为87.13%,和对照组的32.81%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之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③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共检出50块,其中左侧28块、右侧22块;处于CCA一共38块(76.00%),其中主干9块(18.00%)、分叉处29块(58.00%);处于ICA起始位置12例(24.00%。数据显示,颈动脉斑块主要分布在CCA分叉位置,ICA起始次之。结论在脑梗死检测过程中,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备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彩色多普勒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相关性价值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临床经CT或MRI扫描证实的脑梗死患者42例,进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42例脑梗死患者,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30例,发病率约71.4%,左侧多于右侧,且多发于颈动脉分叉处,以软斑较多见,溃疡斑和软斑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性质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爱云  浦浩 《江苏医药》2004,30(7):556-556
本对80例经CT、MRI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50例健康志愿作为对照组,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对7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超声的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检出和定量评价颈动脉疾病,成为临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8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其诊断结果。结果受检的84例患者中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动脉内膜增厚,IMT>1.2 mm,且颈动脉内膜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分布的斑点或强回声点,诊断准确率为100.00%。颈动脉斑块位置:颈动脉分叉处46例(占54.72%),颈内动脉26例(占30.95%),颈总动脉主干12例(占14.28%)。低回声软斑、中等回声扁平斑及强弱不等溃疡混合斑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较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诊断出颈动脉斑块的病变程度,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标准,准确判定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为临床更好的开展干预治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确立一个统一的颈动脉斑块表述方法和诊断标准的前提下,重点选择住院及门诊患者中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100例进行专项检查。结果在100例高危人群(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中发现颈动脉斑块86例。结论统一诊断标准,客观描述超声图像,医、患都容易理解和接受,易于把握、易于操作、易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郑莉 《中国医药科学》2014,(8):90-91,105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1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45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45例不存在脑梗死的人群设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人群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显示颈动脉主要出现在脑梗死一侧,斑块大小及其数量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预防斑块的形成对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及早检查斑块的存在,确定斑块的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的关系,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治疗的90例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上述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和不同类型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病情脑梗死患者各种类型斑块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检出率为83.33%,对照组的检出率为18.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软斑和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病情患者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中、重型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斑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存在着密切关系,硬化斑块的性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梗死的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