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先天性肛门闭锁治疗体会。方法:1990年-2002年共收治51例,其中高位无肛17例,中间位10例,低位24例,分别采用会阴肛门成形术,骶-会阴肛门成形术,腹-会阴肛门成形术,肛门成形术后均行半年-1年的扩肛治疗。术后存活者随访2—10年。结果:51例共存活45例,死亡6例。低位便失禁发生率4.3%,肛门狭窄无;中间位I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50%,肛门狭窄无,分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40%,肛门狭窄无:高位I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100%,肛门狭窄发生率66.7%,分期手术便失禁发生率88.9%,肛门狭窄发生率66.7%。结论:低位锁肛I期手术效果良好;中间位及高位分期手术可以提高生存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有效的护理和支持疗法可以提高术后生存率;术后随访、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有效方法,了解选择性外剥内扎术加后正中纵切横缝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以及术后有无肛门狭窄的并发症发生。方法对近10年来收治的环状混合在骶麻下施行了选择外剥内扎术加后正中纵切横缝病例86例,观察术后有无大出血,术后远期有无肛门狭窄和肛门功能不良。结果本组86例全部治愈,术后创面痔核脱落期无1例大出血,术后2~6个月随访50例肛门平整,无肛门功能不良,有1例肛门狭窄,其原因是手术过于保守,后正中纵切不够,加之患者是疤痕体质所致。结论环状混合痔治疗有多种方法,本组病例采用选择性外剥内扎加后正中纵切横缝,避免了单纯多个痔核一期切除所致的肛门狭窄,加用后正中纵切横缝是避免肛门狭窄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纵切横缝时注意个体差异,对平常有便秘者或疤痕体质可放宽纵切程度,对年老体弱者或术前肛门较松者则纵切程度应保守些。选择性外剥内扎术与后正中纵切横缝术二者有机地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避免术后肛门狭窄、肛门功能不良,本组病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采用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肛门狭窄32例,治愈率为100%。结合病因、病理对手术机理进行探讨,认为该术式是治疗慢性肛裂及肛门狭窄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战晓农 《广东医学》1997,18(5):307-308
痔疮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采用手术疗法已比较普遍,且治愈率较高,远期疗效好。但术后出现肛门狭窄,尤其是环状混合痔术后,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笔者近IO年来进行混合痔外切内扎和外剥内扎术共861例,现对痔手术后引起肛门狭窄对例的原因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回.l一般资料。本组861例手术病人中,术后引起肛门狭窄39例,其中男18例,女ZI例,31一面一岁7例一门一59岁门倒,60-75岁19例。混合痔19例(伴外痔发炎12例),环状混合痔20例(伴外痔发炎7例)。12肛门狭窄情况:肛门狭窄为环形窄,仅能进入…  相似文献   

5.
安氏肛痛宁注射治疗瘢痕性肛门狭窄32例范学顺孙秋云安阿(中医肛肠科)瘢痕性肛门狭窄较为多见,我院1992年10月~1994年10月共收治瘢痕性肛门狭窄患者32例,均经安氏肛痛宁注射后痊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1...  相似文献   

6.
肖小龙  樊文彬  贺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4):3114-3118
肛门直肠狭窄临床表现为大便形状变细或排便困难,肛门疼痛或腹胀,甚至发生肠梗阻。肛门直肠狭窄由先天性、原发性、继发性因素造成,而继发性因素最为常见,痔手术是继发性肛门直肠狭窄的主要原因。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其治疗困难,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和医疗问题。影响该病发生的因素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操作水平、术后管理等。临床上应格外重视肛门直肠狭窄的预防。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对于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方案选择尚无指南可参考,本文主要围绕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原因、预防及临床应对策略进行讨论,以期为基层医师防治该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郝青义  余瑛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2):918-918
目的探讨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术后并发肛门直肠狭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病人,其中肛门狭窄7例,直肠狭窄5例,根据狭窄部位和程度分别采用肛门扩张术,肛管直肠瘢痕切开扩张术,全部治愈。结论肛门直肠狭窄是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后恢复期的常见并发症,术中预防及早期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良性狭窄病因和有效的外科治疗途径。方法:轻度肛门直肠狭窄,采用扩肛治疗;狭窄段长度超过1cm者,据狭窄程度分别采用狭窄部纵切横缝、Y-V皮瓣插入、直肠内环状狭窄3点瘢痕切除等方式。结果:33例患者经扩肛和和各种手术治疗,除1例术后证实为直肠腺癌改行Mile根治术2年内死亡外,其他患者按罗享卿分级:属I级29例(87.88%),II级3例(9.09%),总治愈率96.97%。结论:扩肛是预防和治疗肛门良性狭窄不可缺少的方法,而外科手术才是治愈该病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家庭用肛门扩张器解放军第461医院梁丽娟,杨晓钰,姜官香,杨万芬,董刊玉各种原因造成的肛门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病,常困扰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扩肛是目前治疗肛门狭窄症行之有效的非手术方法。而传统的扩肛方法是病人在医院内由医生操作,病人需配合且有一定痛...  相似文献   

10.
肛门狭窄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肛门或肛管直径变小、缩窄,失去弹性,出现排便困难,便时、便后均有疼痛,和肛门挛缩感觉,大便形状变细,肛门不能顺利通过一食指为特征,甚至有恶心、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症状的疾病.严重的瘢痕性肛门狭窄因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减退,常有分泌物溢出肛门外,因而并发湿疹、皮炎.造成肛门狭窄主要有创伤、先天畸形、炎症、肿瘤、滥用泻药等[1].传统外剥内扎术后并发肛门狭窄的概率报道差异很大,国外有学者报道约2.9%的发生率[2].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术后肛门狭窄国内外文献报道发生率大概是0.8%~2.5%[3-5].本文主要研究由于后天手术操作不当所致的瘢痕性肛门狭窄,也称医源性肛门狭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肛门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改良V-Y成形术治疗肛门狭窄19例临床病例。结果 1例瘢痕体质者切口瘢痕挛缩、肛门轻度狭窄,其余18例全部治愈,随访3年,肛门功能正常,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改良V-Y成形术治疗肛门狭窄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后肛门狭窄原因和手术方法。方法 11例行低位直肠癌根治,3例行超低位直肠癌根治,均行乙状结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1例行肛门狭窄菱形皮瓣转移手术,远期无肛门狭窄症状。3例定期手指扩张,远期能够正常排便。结论肛门狭窄常见于各种肛门部手术,预防主要是尽量保存粘膜-皮肤桥,轻度肛门狭窄以扩肛为主,中-重度手术方法多选用菱形皮瓣转移,多能产生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囊导管扩肛术在治疗先天性肛门狭窄方面的效果和相关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2013年我院收治的13例先天性肛门狭窄患儿使用气囊导管扩肛术进行治疗的资料及相关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先天性肛门狭窄患儿在使用气囊导管扩肛术进行治疗后,有10例患儿的病情有所好转,有3例患儿未获得明显的疗效,其中有1例患儿再次接受了手术治疗。讨论:用气囊导管扩肛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狭窄具有操作便捷、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易被患儿及其家属接受等优点,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治疗混合痔后肛门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接受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治疗的209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肛门狭窄分为正常组和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肛门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209例患者中术后共发生肛门狭窄18例,发生率为8.6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肛门手术史、吻合口感染、瘢痕史、吻合口高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大便形态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有肛门手术史、瘢痕史、术后有吻合口感染及手术时间长是影响术后肛门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大便形态分级为Ⅳ~Ⅴ为术后肛门狭窄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肛门手术史、瘢痕史及术后大便形状是术后肛门狭窄的影响因素,避免术后吻合口感染和手术时间过长,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降低肛门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复杂性肛瘘疗效的新方法,以减轻疼痛,降低复发,减少肛门畸形,克服手术后易出现肛门缺损、肛门移位、肛门溢液等。方法采用多切口加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104例。结果104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结论该术式能有效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术后肛门狭窄、肛门缺损、肛门移位、肛门溢液等诸多并发症,加快了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6.
韦桂源 《右江医学》2007,35(4):427-428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首位。除了少数肛门狭窄患儿外,均需手术重建肛门位置和功能。由于患儿年龄小,加之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如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皮肤薄嫩等,导致术后发生并症较多,如感染、肛门狭窄、肛周皮炎、肛门失禁等,不但增加患儿的痛苦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对患儿的心理、生理发育和社会活动能力均有很大的损害。为了减少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并发症,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对28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进行了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随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低位肛门直肠畸形修复重建。采用Z成形术修复先天性肛门狭窄9例,保留瘘口瘘道+Z成形术修复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阴道瘘或直肠会阴瘘5例,彻底切除瘘管,分层闭合瘘道,修复瘘口治疗单纯性直肠阴道瘘或直肠会阴瘘2例。均修复成功,随访半年以上均正常。低位肛门直肠畸形修复治疗时间宜早,Z成形术适用于肛门口狭窄和肛门口重建。  相似文献   

18.
分段齿形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分段齿形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0例,一次手术成功,全部治愈,疗程11~20天,平均14天。无并发症及后遗症,随访半年,均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肛门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我们制作了自动震动肛门扩张器。主要用于肛门疾病术后狭窄的治疗、预防及保健。  相似文献   

20.
对39例先天性低位肛门畸形行Stephens肛门后切术,肛门狭窄6例,肛门前移位15例,肛门会阴瘘18例。结果术后随访均能控制排便,显示有良好的肛门功能;按Kelly肛门功能评分,优良者达92.3%。表明此手术术式简单,操作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不损伤肛门括约肌,无瘘管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