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EMS1和DcR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1例喉癌组织和41例相应癌旁组织中EMS1和DcR3的表达,并以15例非喉癌患者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①喉癌组织中EMS1和DcR3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MS1和DcR3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型、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P>0.05).③喉癌组织中EMS1蛋白表达水平与DcR3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EMS1和DcR3关系密切,二者在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比Caspase-3在喉癌、喉癌前病变及声带息肉中表达的差异;探讨Caspase-3在喉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喉癌患者49例、声带息肉13例、喉癌前病变10例(含喉乳头状瘤6例,非典型增生4例)病理切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相似文献   

3.
、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喉癌组织细胞凋亡率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有关;与临床分型、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无关.喉癌组织中DcR3蛋白表达水平与喉癌组织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结论 DcR3蛋白的高表达可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并通过抑制凋亡并促进细胞增殖参与喉癌发展.  相似文献   

4.
喉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27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链亲合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0例喉癌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并以15例声带息肉组织为对照,结果:p27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与声带息肉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喉癌临床分期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喉癌病理分级G1~G2与G3之间差异较明显,在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喉癌术后3年存与死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27蛋白蛋白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的生存率曲线(Kaplan-meier曲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27蛋白的表达与喉癌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喉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4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261例喉不同病变组织标本进行CD44表达检测。结果:人喉癌组织中CD44高表达率为70.9%,明显高于癌前病变(16.7%)及正常喉组织(0%),其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喉癌组织中高分化鳞癌CD44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鳞癌(P<0.01);Ⅲ-Ⅳ期喉癌病变组织CD44表达明显高于I-Ⅱ期(P<0.01);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CD44表达明显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P<0.01);CD44表达阳性病例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CD44表达阴性病例(均P<0.05)。结论:喉癌的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与CD44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EMS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MS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喉癌组织和40例相应癌旁组织中EMS1的表达,并以20例非喉癌患者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喉癌组织中EMS1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间的EMS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1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型、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1蛋白的高表达可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喉癌分化、浸润、转移、分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活化STAT3蛋白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喉癌组)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STAT3及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喉癌组中有36例(72.0%)STAT3蛋白表达阳性,29例(58.0%)P—STAT3蛋白表达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表达(均P〈0.01)。STAT3主要表达在细胞质,P—STAT3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STAT3及P-STAT3在低分化、临床分期较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P〈0.05或P〈0.01)。结论:喉癌组织中存在STAT3和P—STAT3的高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STAT3的表达可作为判定喉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喉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染色技术对40例喉癌组织(喉癌组)和5例正常喉黏膜组织(对照组)石蜡标本进行Survivin蛋白表达的 检测,并采用图像分析对表达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Survivin在喉癌组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P<0.05);不同性别、 年龄的患者喉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 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关系(r=-0.646,P<0.01)。结论:喉癌组织Survivin蛋 白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它的高表达提示肿瘤患者预后不良;Survivin基因在喉癌 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皮型转谷氨酰胺酶(TGM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喉癌组织和50例相应癌旁组织中的TGM3的表达,并以20例非喉癌患者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①喉癌组织中TGM3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的表达无差别(P>0.05)。②TGM3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型、肿瘤大小、年龄和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TGM3蛋白的低表达可促进喉癌的发生和发展,其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喉癌分化、浸润、转移、分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喉鳞状细胞癌为研究对象,探讨FHIT基因蛋白表达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喉癌组织、23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FHIT基因蛋白的表达,分析在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FHIT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FHIT蛋白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0%)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78.3%)均高于癌组织中的阳性率(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癌组织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病理分级无关.结论:喉癌的发生、发展与FHIT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密切关系,FHIT基因很可能是喉癌重要的侯选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1.
串珠素在喉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串珠素(perlecan)在喉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细胞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培养Hep-2和正常永生化表皮细胞系(Hacat),提取总细胞RNA,应用RT-PCR方法检测串珠素mRNA在Hep-2和Hacat细胞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串珠素在Hep-2细胞和Haca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串珠素mRNA在Hep-2细胞中高表达,平均相对积分吸收度(A)值为:0.831 0±0.050 4;串珠素mRNA在Hacat细胞中低表达,平均相对积分A值为:0.274 3±0.06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84,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串珠素在Hep-2细胞中高表达(A=0.255 7±0.028 7),在Hacat细胞中低表达(A=0.073 0±0.011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82,P<0.01)。结论:串珠素与喉癌细胞的生长、浸润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喉鳞状细胞癌中PTEN和Caspase-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 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2 0例正常喉组织、6 0例声带不典型增生、2 89例喉癌组织中PTEN ,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正常喉组织、声带不典型增生、喉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0 .0 %、86 .7%、5 8.8% ,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 .0 5 ) ;Caspase 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5 .0 %、6 1.7%、4 8.1% ,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另外 ,Caspase 3与PTEN在喉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P <0 .0 1)。结论 :喉鳞状细胞癌中抑癌基因PTEN ,Caspase 3的表达异常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 1,BRMS1)在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原发性声门上型喉癌组织(肿瘤组)和其相邻的癌旁正常喉黏膜(对照组)石蜡标本组织细胞中BRMS1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均有较强的BRMS1蛋白的表达,肿瘤组阳性表达率为35.0%(21/60),且均为低表达,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MS1蛋白在病理高分化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43.6%(17/39),在中、低分化标本阳性表达率19.0%(4/2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Ⅱ期标本阳性表达率为72.7%(8/11),临床Ⅲ+ Ⅳ期标本阳性表达率26.5%(13/49),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N0组标本阳性表达率72.7%(16/22),颈部淋巴结N+组阳性率13.7%(5/3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MS1蛋白阳性组患者与BRMS1蛋白阴性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RMS1蛋白在声门上型喉癌中低表达或不表达,且其表达可能与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转移相关基因CD_(44V6)在喉癌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_(44V6)与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和其他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喉鳞状细胞癌进行标记分析,结果发现:CD_(44V6)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组(88.2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9.09%)(P<0.05),在喉鳞癌Ⅲ级(84%)高于鳞癌Ⅰ~Ⅱ级(50%)(P<0.05)。对CD_(44V6)阳性的组织切片研究发现,在某些切片中不是全部癌细胞均为CD_(44V6)阳性,有部分癌细胞为阴性反应。上述结果表明,在喉鳞癌组织内,存在不同潜能转移的癌细胞亚群,获得CD_(44V6)因子的癌细胞,具有转移的潜能,CD_(44V6)与喉鳞癌的低分化性,高浸润性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检测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取石蜡包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33例,声带息肉21例,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urvivin在喉癌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6%,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8.6%,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urvivin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患者年龄、性别等无关。结论: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高表达,在声带息肉中低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Survivin和CD44V6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Survivi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54例喉癌、癌旁正常组织及20例舌腭弓黏膜组织中Survivin和CD44V6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Survivin在喉癌中66.7%(36/54)阳性表达,癌旁正常组织40.7%(22/54)阳性表达,在20例对照组(正常舌腭弓黏膜组织)中Survivin均为阴性。喉癌组、癌旁组及对照组间的阳性指数(positiveindex,PI)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的PI与喉癌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1或P<0.05),与喉癌的生长位置无明显相关(P>0.05)。②CD44V6在喉癌及癌旁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38/54)、24.1%(13/54),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10.0%(2/20),三组间P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4V6的PI在喉癌的不同分化程度和在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临床分期及喉癌的生长位置无明显相关(P>0.05)。③Survivin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P<0.01)。结论①Survivin的表达上调与CD44V6的高表达可能在喉癌的癌变中起协同作用。②Survivin的存在代表着细胞生物学转化的中间环节,Survivin表达阳性提示癌变的可能,因而可能具有早期诊  相似文献   

17.
喉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内微血管的形成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第 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法定量观察 38例喉癌组织内微血管的形态和分布并计算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1喉癌组织内血管形态不规则 ,血管分布具有异质性 ,在癌巢实质内存在几无血管的“空白区”。 2癌组织中的 MVD显著高于癌周正常组织 (P <0 .0 1)。 3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喉癌组织 MVD高于非转移组 (P <0 .0 1) ; 、 期喉癌组织 MVD高于 、 期 (P <0 .0 1)。 4声门上型喉癌组织 MVD与声门型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5喉癌组织内 MVD在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三组中分别为 (2 4.70± 6 .36 )、(2 8.6 4± 11.5 4)、(2 9.0 7± 7.84)个 / HPF。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1喉癌组织内存在血管增生现象 ,增生血管主要位于肿瘤间质 ,分布具有异质性。 2喉癌组织内MVD与喉癌分型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 3肿瘤血管的形成有利于肿瘤的侵袭转移 ,喉癌组织 MVD的测定可望作为评估预后的又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