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实施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常规每天换药冲洗;观察组患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行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和脓肿大小进行测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3.65%和100.00%,对照组分别为78.95%和82.46%,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疼痛和脓肿直径分别为(0.41±0.37)和(0.52±0.39)cm,对照组分别为(1.37±0.92)和(1.28±0.83)cm,观察组患者疼痛和脓肿直径下降率分别为(94.71±10.20)%和(92.63±9.8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1.35±13.25)%和(81.78±10.29)%。两组患者疼痛及脓肿大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实施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将其应用于临床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与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脓肿直径和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计数(WB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脓肿直径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hs-CRP、NEU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VAS评分和血清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5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行患部切开引流手术,对照组采用抗感染、营养支持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白细胞计数状况、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试验组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2.47±0.41×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6.25±0.68×109/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同时应考虑进一步结合手术切开患部进行引流的方案。两种方案互相补充能减少患者痛苦、及早康复,降低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治疗患者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过程中,采取双管负压引流法取得的效果以及具有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外科在2016年3—9月期间内,进行治疗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70例为分析对象,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观察组在治疗中选择了双管负压引流法,而对照组选择的是传统的切开引流法,该两组患者均是依据脓液的细菌培养情况来用抗生素实施治疗,并将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感染间隙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全部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42,P<0.05).结论 总之,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双管负压引流法与传统的切开引流法有更好的效果,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傅红  李春梅  胡爽  秦硕  孙明磊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513-2516
目的评估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持续负压引流并生理盐水冲洗应用于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及体会。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应用VSD切开引流治疗患者,术后行个性化系统管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有效负压盥洗与引流、基础护理、膳食营养支持、疼痛管理与心理辅导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复发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VSD并结合整体管理能够更加高效地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7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金城 《吉林医学》2010,31(19):3116-311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提高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72例,给予抗感染、切开引流、冲洗换药、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72例均痊愈。结论:明确病因,正确处理原发灶,提高机体抵抗力可以预防口腔颌面部感染。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全身与局部兼顾的综合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合并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8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0例采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1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因纵膈感染死亡,实验组中1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治愈率均为97.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颌面部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痛苦小,创面愈合快、更换敷料次数少、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并且具有美观、安全、手术创伤小、可保护重要组织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103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给予加强全身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等综合治疗,加之局部手术切开排脓并保持通畅引流,以及良好的口腔护理。结果:本组103例患者通过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积极早期治疗,发生多间隙感染后应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敏感抗生素、切开引流、冲洗换药等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9):599-600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12例,给予抗感染、切开引流、冲洗换药、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后,12例均痊愈。结论对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全身与局部兼顾的方法综合处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柳勋法  杨超  钟贤良  钟源波  单爱军 《吉林医学》2011,32(22):4579-4579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25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联合持续低负压,对照组25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比较,试验组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亚波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1246-1247
目的探讨闭式负压引流碘伏灌洗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7例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应用闭式负压引流碘伏灌洗,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切开凡士林纱条引流。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Ⅱ期切口愈合期为6~13 d,平均(10.13±1.973)d;对照组切口感染Ⅱ期切口愈合期为7~25d,平均(15.19±3.86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切口感染后应用闭式负压引流碘伏灌洗,能够加快感染切口的愈合,且方法简单,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痛苦,缩短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53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给予患者全身支持疗法、局部脓肿切开引流和清除病灶的疗法.结果:53例患者痊愈46例,好转6例,有效率达98.1%,仅1例患者因未拔除患牙导致复发,后拔除患牙经治疗后痊愈.结论:明确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因,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全身支持治疗和手术切开引流治疗,能有效预防感染扩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12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②方法 对12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给予不同程度的抗感染、切开引流及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③结果 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牙源性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腺源性、外伤性、医源性.感染部位以颌下间隙感染、眶下间隙感染最为多见.④结论 对重症多间隙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应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吉武  李兵 《当代医学》2009,15(1):90-91
目的预防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远处扩散、提高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缩短疗程。方法自2004年以来,在我科收住17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经全身综合治疗及局部脓肿切开引流,总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来源、容易感染部位及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本细病例完全治愈,没有任何后遗症发生。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应早期积极治疗,预防感染扩散,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切开引流、冲洗换药及放置引流条等全身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行闭式引流配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6月-2009年6月呼吸内科收治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留置闭式引流,并配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的经验。结果治愈80例,转外科治疗6例,治愈率93%,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闭式引流并配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伴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主要感染病因为牙源性感染;观察组感染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组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和半链球菌:两组患者感染后白细胞均升高,但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观察组切开引流数目、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主要为牙源性感染且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下颌下间隙感染,其感染较重,临床治疗效果不显著,出现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择本院肛肠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引流法治疗,实验组实施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一次性治愈率为96%,二次手术治愈率为4%,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为74%,二次手术治愈率为24%,三次手术治愈率为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肛瘘形成等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接受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患者一次性治愈几率较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梁月娥  陈璀婷  谢碧娟 《吉林医学》2011,32(15):3133-313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持续低负压吸引和冲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腹部外科手术后行持续低负压吸引和冲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置管前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液转清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液转清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套管脱落、出血、感染及引流管堵塞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对持续低负压吸引和冲洗患者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经过同样的诊断手段,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手术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进行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疗效方法。结果 120例患者中,脓肿患者45例,占据37.50%;蜂窝组织炎症患者75例,占据62.5%;患者感染的部位中,颌下间隙的感染率最高,其占到全部感染部位的32.5%,其次是眶下间隙22.5%。感染源中,牙源性感染率最高,为55.8%,其次为腺源性感染,为30.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中,颌下间隙感染、牙源性感染的发生可能性最高。此外,脓肿切开引流手术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有着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脊柱内镜治疗椎间隙感染术后持续负压引流与常规冲洗引流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脊柱内镜治疗的34例椎间隙感染患者,将术后接受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的1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术后采用持续负压引流的17例患者纳入治疗组.比较两组各时间段的VAS评分、术后引流指标[总引流量、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