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口外力和Activator联合矫治安氏Ⅱ类错畸形病例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该矫治方法对颌骨、牙齿、面型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混合牙列期或恒牙列早期的安氏Ⅱ类错畸形的病例,男17例,女21例,平均年龄10.99岁,使用口外力和Activator联合矫治7个月,对治疗前后的11个测量项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项测量项目中8项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NB和ANS—Me有极显著性差异,SNB、Co—Gn、FCA、Co—Go有显著性差异,SNA、6—MP以及牙齿的轴倾角度有差异,上下颌骨、牙齿、面型软组织侧貌等方面均有明显变化。结论口外力和Activator联合使用能有效地达到控制上下颌骨矢向及垂直向生长的目的,对改善面型软、硬组织侧貌非常有利,是治疗早期Ⅱ类骨性错畸形的有效方法。牙合牙合牙合  相似文献   

2.
Activator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ctivator矫治早期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替牙和恒牙早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采用Activator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记录相关指标,比较矫治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经Activator矫治后,均完全建立中性[牙合]关系,前牙呈正常覆盖覆,面高度明显增大,面型获得较大改善。结论Activator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3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软组织侧貌X线头影测量研究,确定软组织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门诊安氏Ⅲ类错[牙合]者30人作为研究样本,另选正常[牙合]30例,拍摄正中[牙合]位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软组织测量项目。结果 软组织角度测量有5项有显著差异。结论 软组织代偿可掩盖骨骼的畸形,而另一部分软组织形态的改变却加重了面部的畸形。  相似文献   

4.
程红江  龚昕 《黑龙江医学》2005,29(12):895-897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 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争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类错聆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青少年安氏Ⅱ^1s错[牙合]矫治后对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对15例安氏Ⅱ^1s错[牙合]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使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配合Ⅱ类颌间牵引完成矫治,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描图和手工测量,比较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上前牙经过矫治内收后,前牙覆[牙合]、覆盖达到正常;上唇明显后移,长度随之伸长,突度降低;鼻高度相对增加;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变,开唇露齿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治疗青少年安氏Ⅱ^1s错[牙合],可使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得以改善,有效地纠正前牙深覆[牙合],最终取得良好的改善软组织侧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早期Twin-Block(TB)功能矫治器矫治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对42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早期TB功能矫治器矫治,通过X线正中(牙合)位头颅侧位定位片分析功能矫治前、功能矫治后患儿软组织和硬组织相关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早期TB功能矫治器矫治能够促进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使下颌基骨长度、下颌升支高度明显增加(P<0.05),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得到改善,同时发生以下颌磨牙区牙槽骨高度增加为主的牙槽骨代偿性改建;还可使软组织上唇突距明显缩小,上唇基部厚度、上唇紧张度、下唇突距、颏突度、软组织面突角明显增大(P<0.05或P<0.01)。结论 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早期TB功能矫治器矫治,可改变硬组织颌骨间关系,使软组织颏部突出,改善鼻、唇、颏软组织形态结构,使患儿拥有良好的侧貌面型。  相似文献   

7.
董建勋 《海南医学》2010,21(7):93-94
目的总结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正畸门诊14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要求矫治的患者,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分别拍摄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经6—9个月(平均7.8个月)的前方牵引矫治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纠正,A点前移,上、下颌骨间不调改正,侧貌改善明显。结论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应用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发育、前移,抑制下颌向前方生长,能有效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Tip-Edge plus托槽的独特性探索差动力技术矫治安氏Ⅱ1类错验的疗效观察.方法 收集25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Tip-Edge plus技术进行矫治,检测矫正前后头颅侧位片硬组织和软组织观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矫治效果显著,前牙覆(牙合)覆盖均达到正常范围,两侧磨牙、尖牙关系变成中性关系,侧貌改善明显.矫治前后硬组织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矫治前后软组织测量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Tip-Edge plus技术在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能快速有效地打开咬验内收压低上下前牙,明显改善软组织侧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 ,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 ,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 1/ 3,唇部突出明显 ,上唇凸度及位置可以反映骨性上颌前突程度 ,而下唇明显增厚 ,对安氏Ⅱ1错牙合侧貌有一定代偿作用。面凸角、Z角、上唇基角及上唇 -审美平面距可综合应用 ,以评价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总结矫治中的经验和不足,为临床正畸医生矫治此类错牙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采用非拔牙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骨性指标、牙性指标及软组织测量项目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患者经矫治后,垂直向骨性测量指标N-ANS、ANS-ME、MP/SN及MP/FH明显增加,牙性测量指标U1-NA、U1/NA、U1/SN、L1-NB、L1/NB及L1/MP显著增加,软组织测量指标UL-LL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非拔牙矫治可以很好地解除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的前牙闭锁牙合和颌骨的垂直向不调,对软组织侧貌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1.
潘孝义  李道德  陈金春 《现代实用医学》2011,(10):1157-1158,1180
目的利用Tip-Edge plus托槽的独特性探索差动力技术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5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Tip-Edge plus技术进行矫治,检测矫正前后头颅侧位片硬组织和软组织观察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矫治效果显著,前牙覆覆盖均达到正常范围,两侧磨牙、尖牙关系变成中性关系,侧貌改善明显。矫治前后硬组织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矫治前后软组织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 Tip-Edgeplus技术在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能快速有效地打开咬(牙合)内收压低上下前牙,明显改善软组织侧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安氏Ⅱ1错(牙合)软组织侧貌分析及软硬组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反映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的特征性指标,根据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做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软组织间及软硬组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软组织侧貌畸形主要集中在面下1/3,唇部突出明显,上唇凸度及位置可以反映骨性上颌前突程度,而下唇明显增厚,对安氏Ⅱ1错(牙合)侧貌有一定代偿作用.面凸角、Z角、上唇基角及上唇-审美平面距可综合应用,以评价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13.
陆建锋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91-2792
目的:评价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拌轻、中度牙列拥挤患者,用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记录并比较矫治前、后数据。结果:患者侧貌明显改善,牙列整齐,咬[牙合]良好,头影测量显示SNB增大,ANB减小,NA—PA减小,NP—FH减小,Y轴角减小,均趋于正常。结论:改良Twin—block矫治器与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能有效引导下领向前,使患者面型及生长型趋于正常,明显改善患者咬[牙合]关系及侧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处于生长发育末期的患儿22例,用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摄取矫治前后的头侧位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斜面导板矫治后较好地减小前牙覆[牙合]覆盖,使磨牙关系转变为中性。而且促进了下颌骨发育,对下切牙轴倾度控制较好,达到改善面型的目的。结论:恒牙列后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错[牙合]采用固定矫治联合斜面导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大大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牙源性错[牙合]畸形在矫治中[牙合]平面的变化,以及[牙合]平面的变化对患者垂直骨向及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提高在矫治过程中对矫治方法的认识和掌握。方法通过26例安氏Ⅱ类1分类恒牙早期患者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上颌前牙在矫治前后高度变化3mm,第一磨牙在矫治前后高度增加2mm,OP-SN矫治前后顺时针变化平均3°,软组织鼻唇角改变了13°,上唇长度伸长了4mm,下唇长度伸长了3mm,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分别改变2mm。结论通过升高后牙、直立后牙、压低前牙、增加前牙唇倾度及前移下颌等方法均可使相关牙齿垂直高度发生改变,诱使矜平面发生顺时针旋转,最终影响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18.
姚柳军 《柳州医学》2007,20(4):263-263
筛选10例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患者在牙列排齐后同时应用Ⅲ类颌间牵引,以矫治前牙反[牙合],建立较理想的软组织侧貌,改善患者面型美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拔牙矫治后牙颌面软硬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择30例经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并以直丝弓技术矫治完成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18.4±1.0岁(16~24岁)。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患者矫治前后牙颌面软硬组织形态进行测量分析,并建立以上下唇突距变化值为因变量、相关硬组织变化值为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果矫治前后的显著性改变主要发生在牙齿和面部软组织,颌骨变化不具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上下唇突距的变化与上下切牙突距,上下切牙倾斜度及面高比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上下切牙突距变化对上下唇突距的变化最具影响。结论拔牙矫治后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牙齿和面部软组织变化明显,软组织形态与切牙位置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前后软组织的变化。方法 14例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下颌发育不足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早期治疗,用Burstone分析法对比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软组织变化。结果治疗后侧貌趋于平直,开唇露齿好转。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治疗后患者侧貌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