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在肝病时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碱性羟受比色法测定124例肝脏疾病患者及45例健康人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并同时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谷丙转氨酶(ALT)活力,结果显示:肝脏疾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与正常对照比较活力降低,且以肝癌患者降低量为显著,其降低顺序为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脏疾病患者血清CHE活力与血清蛋白质含量,ALT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CHE与总蛋白,白蛋白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  相似文献   

2.
肝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脂酶活力测定在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连续监测法测定106例肝病患者和4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胆碱脂酶活力,并与其他反映肝功能的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肝病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水平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值,前白蛋白等显著正相关,与谷草转氨酶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可作为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之一,在慢性肝病的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晶秋 《吉林医学》2006,27(11):1445-1445
人体内胆碱脂酶(ChE)有两类,一类是真胆碱酯酶,分布于红细胞及脑灰质中,另一类拟胆碱酯酶(PChE),分布于肝、脑白质及血清中,也称(SChE)。与其他酶活力增高反映病理改变的情况相反,血清胆碱酯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在于酶活力降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血清白蛋白低下的患者中,只有肝细胞损害的情况下,血清中的ChE活力才下降。我们对125名血清中白蛋白减低者与102名无肝、肾损伤的健康人,血清中的ChE活力进行比较。发现,肝硬化、肝癌的患者在白蛋白减少的同时ChE活力降低。肾病及非肝病患者白蛋白减少时,ChE并不降低。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汪鸿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02-103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脂酶活力检测肝脏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试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肝脏疾病患者为试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检测,同时对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检测发现,肝病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检测结果与前白蛋白、白球比值、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等指标呈正相关,其中,肝癌和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试验结果表明,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检测作为肝脏功能的综合测定指标,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受检者的肝脏合成能力,对于各种肝脏疾病的临床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对肝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碱酯酶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体内分为两种,一种为乙酰胆碱酯酶(AchE),另一种为丁酰胆碱酶(BuchE),AchE主要分布于神经细胞、红细胞和血清,BuchE主要分布于肝、胰、心、肠和血浆。人血浆BuchE(p-BuchE)由肝脏合成。当肝脏受损时,chE合成减少,以至活力降低。在肝病检测中,对此酶应用并不广泛,为此对30例正常人25例肝病患者进行CHE,蛋白质及白球蛋白比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血甭胆碱脂酶(Ch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色测定法测定3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30例正常人血清ChE活性。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hE活力明显低于缓解期(P<0.001);亦明显低于COP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ChE是反映慢性肺心病情及评价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龙牙葱木皂苷对大鼠酒精性肝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龙牙葱木皂苷-齐墩果酸(OLA)对大鼠酒精性肝病(ALD)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和酒精灌胃法诱发大鼠ALD模型,同时采用OLA进行干预,造模3个月后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变化;测定血清转氨酶(AST、ALT)、胆碱脂酶(ChE)、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红素(BI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MDA。 结果:OLA能使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ChE、MDA和肝组织MDA降低,并且能使血清GSH-Px和肝组织的SOD、GSH升高,减轻肝脏病理损伤。 结论:OLA通过清除自由基、降酶、降血脂而起到保护肝脏、预防ALD的作用,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是ALD重要的发病学因素。  相似文献   

8.
149例各型肝病胆碱脂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征宇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45(6):173-173,175
目的 测定各型肝病胆碱脂酶(cHE)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比色法对149例肝病患者进行血清胆碱脂酶(CHE)测定。同时以82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各型肝病患者CHE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以肝硬化、重型肝炎降低最为明显,降低程度依次为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癌〉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结论 血清CHE测定对观察肝脏疾病患者的肝细胞合成能力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涛  梁廷波 《浙江医学》2006,28(9):704-706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113例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术前和术后1、7、12d的血清ChE。结果术前及术后各时期血清ChE水平随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肝功能Child—Pugn分级的降低而下降(P〈0.05)。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ChE水平显著低于同时期无肝硬化患者的水平(P〈0.05)。术后轻度肝功能损害70例,中度肝功能损害28例,重度肝功能损害11例,出现肝功能衰竭4例,血清ChE水平随术后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下降(P〈0.05),但后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hE水平号熳性肝病严重程度一致,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判断手术耐受性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进行性下降与肝功能损害明显相关,但不能很好地预测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炎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胆碱酯酶(ChE)的变化特点。方法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组)患者4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组)患者32例及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50例,入院治疗前后测定Alb、PA及ChE,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药物性肝炎组及病毒性肝炎组患者Alb、PA及ChE均值均高于肝硬化组(P〈0.05),药物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及对照组PA、ChE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Alb、PA、ChE随病情好转或恶化升高或降低,但肝硬化组上述指标波动幅度不及药物性肝炎组及病毒性肝炎组。结论急慢性肝病患者Alb、PA及ChE的变化特点存在一定差异,PA可作为一项非常灵敏、特异地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变化的有效指标,而ChE在肝硬化与其他急慢性肝病的鉴别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倪蓝  卢银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07-4008
血清胆碱酯酶(ChE)是一种羧酸酯水解酶,近年的研究表明,它对肝脏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但以往对于血清ChE活性主要用于有机磷中毒、慢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评价,对于多发伤中血清ChE的变化和作用却鲜有报道。大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多发伤患者血清ChE活性水平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12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24h内血清ChE的活性检测,研究血清ChE活性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浓度、ALT、AST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血清ChE活性水平在严重多发伤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胆碱脂酶 (CHE)由肝脏合成 ,当肝脏受损时 ,CHE活力下降 ,是肝脏病变后唯一下降的酶 ,可反映肝功能贮备能力 ,作为肝病严重程度的指标[1] 。本文观察了 12 5例肝病患者CHE水平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疾病组 12 5例 ,为本院临床确诊的各种肝病患者 ,其中肝炎 2 0例 ,慢性活动性肝炎 18例 ,慢性迁延性肝炎 13例 ,重症肝炎 14例 ,脂肪肝 42例 ,肝硬化 10例 ,肝癌 8例。正常对照组 38例 ,均为健康查体者 ,经B超、肝功能测定排除心、脑、肾和内分泌疾病。1 2 方法 :均抽晨起空腹静脉血 3ml,分离血清待测 ,采用酶…  相似文献   

13.
各类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胆碱酯酶的改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胆碱酯酶在通常情况下是反映肝脏合成与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功能受到损伤,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时,血清前白蛋白及血清肝碱酯酶的合成与分泌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亦反映肝脏功能的受损情况。本文对268例各类肝病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与血清胆碱酯酶(SCHE)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组织器官,参与机体的代谢、解毒、排泄、凝血等各种生理功能。肝脏病变时,其各项生理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通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Y-谷氨酰转酞酶(YGT)、碱性磷酸酶(ALD)、胆碱脂酶(ChE)、总胆汁酸(TBAR)、及AST/ALT比值七项指标,来观察五种肝病;慢性肝炎、急  相似文献   

15.
吴祥如 《中外医疗》2014,(11):187+189-187,189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312例急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按照病情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并选取45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对比,检测患者ChE、ALT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组ChE活性(4233.2±783.5)U/L,慢性肝炎组(4528.8±839.6)U/L,重型肝炎组(3042.5±759.4)U/L,肝硬化组(2138.3±275.9)U/L,与正常组(6638.3±839.8)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降程度和肝细胞受损情况保持平行性,ChE活性和ALT值无明显关系。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可以反映出肝脏合成功能,而且可由此准确得知肝脏病理受损程度,胆碱酯酶作为一种检测指标在肝病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胆碱脂酶活力测定已应用于临床,作为肝脏机能试验,国内亦有少数报导(①—③)。胆碱脂酶主要由肝脏所产生并大量贮藏于肝内,肝实质受损时,血清中胆碱脂酶浓度减低,恢复时则又上升④。胆碱脂酶分为真性(特异性)与假性(非特异性)二种,前者主要存在于肌肉、神经组织及细胞内,后者则主要分布于血清内。其生理功能系将机体内多余的乙醯胆碱分解为胆碱与乙酸,以维持植物系神经系统活动的平衡⑤。  相似文献   

17.
血清胆碱酯酶(ChE)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水解酶,当肝脏发生实质性损害时,ChE合成减少,因此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本文对36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ChE活性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朱朝敏  周友梅 《重庆医学》1993,22(3):223-224
血清酶谱分析在成年人肝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相当广泛,但在儿科报告较少.本文根据酶的来源,选用了反映肝细胞酶、胆汁郁积酶即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胆碱脂酶(ChE)、谷草转氨酶同功酶(胞浆GoTs、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和胆碱脂酶水平对重型肝炎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通过分析慢乙肝、慢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之间甲胎蛋白、胆碱脂酶的差异,以及重型肝炎患者好转组与死亡组之间甲胎蛋白、胆碱脂酶的差异,评价甲胎蛋白、胆碱脂酶对重型肝炎诊断以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慢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胆碱脂酶水平明显低于慢乙肝患者的水平;慢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甲胎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慢乙肝患者的水平;重型肝炎患者好转组甲胎蛋白、胆碱脂酶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水平。结论血清甲胎蛋白、胆碱脂酶对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程度具有重要的判断价值,对肝脏疾病的预后估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血清胆碱酯酶(ChE)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水解酶,当肝脏发生实质性损害时,ChE合成减少,因此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笔者对40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ChE活性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