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附80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报告应用脊柱内窥镜行突出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治疗体会,探讨此技术的基本概念、手术要点和临床早期效果。方法:对80例单平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柱内窥镜下间盘摘除术。所有病例均在局麻下于工作三角区内行脊柱内窥镜直视下工作通道内突出间盘摘除术,并对病人术后的疗效及手术前后病变节段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病人均在术后5d内出院,无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5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术后MRI检查显示突出间盘得以摘除,脊髓及神经根已获得充分减压。结论:经脊柱内窥镜下的突出椎间盘摘除术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腰椎阃盘突出症术后失败的原因中,术后神经根粘连及腰背肌衰弱综合征是常见的两个原因一为进一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我们在回顾啄有1300多例腰椎间盘手术冶疗病例后,自2001年1月~2002年6月对1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患者行早期功能锻炼(直腿抬高、腰背肌的锻炼),现同颐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神经根受压于神经根管外侧的椎间管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少见,本组共3例。1例为椎间管外,2例为椎间管内。由于症状与普通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术前难以鉴别。具有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手术探查阴性或突出物不能解释临床症状时,要考虑本症。注意观察神经根走向、敏感度及张力,发现异常则扩大探查。该症要求手术暴露广,椎弓切除范围大,术后是否会出现椎体间不稳,尚待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管狭窄症36例,认为这两种疾病是同一病理演变过程早晚的区别,因此诊治应注重从间盘、中央椎管、神经根管三要素把握诊治。提出引用腰椎间盘综合症,赋予间盘、中央椎管、神经根管三方面内容表示诊断,以便全面反映病理,防止治疗片面。对手术方法作了相应改进,介绍了扩大开窗术及椎板扩大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重手法按摩后神经根水肿粘连(附5例报告)吴国平,武长林,张乃仁,顾言行,张庆民,任德新自1990年以来,我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其中发现有5例受累神经根异常水肿,突出间盘与硬膜囊及神经根广泛粘连,约占5.4%,5位患者均有反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足下垂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5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例,对12个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足下垂患者17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神经牵拉程度、术后血肿、神经根紧张度、椎间指数、神经根粘连与术后足下垂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过度牵拉、术后血肿形成、神经根张力较大、椎间指数≥50%、神经根粘连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足下垂的危险因素。合并危险因素者术前应做好手术准备,术中仔细操作,降低并预防神经损伤导致的足下垂。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其外科治疗应遵循减压与稳定的原则,常规手术如全椎板、半椎板、椎间开窗等入路行间盘摘除术,可达到神经根松解与减压之目的,但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出现腰椎不稳等并发症较多的缺点,或术后伴有因腰椎不稳、粘连及瘢痕等所致的腰痛或(和)坐骨神经痛[1].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切除前后神经根血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与神经根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仪测量24例病人椎问盘切除手术前后神经根血流的变化,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术后下肢痛早期缓解病人神经根血灌流量增加明显高于延期缓解病人,神经功能障碍早期恢复病人神经根血灌流量增加明显高于延期恢复病人,破裂型病人较未破裂型病人术后神经根血灌流量增加明显。结论:术后早期坐骨神经痛缓解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是间盘切除术后神经根血运恢复的结果,机械性压迫导致的神经根缺血是坐骨神经痛和神经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133-2137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和微创小切口手术诊治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所有患者均经椎间孔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明确诊断后再行微创小切口椎间植骨融合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改良下腰痛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神经根阻滞后症状立即缓解,诊断明确后行微创小切口手术,确认4例为神经根管卡压,10例为游离髓核碎片挤压神经根腋部或肩部,4例为纤维环菲薄膨出于侧隐窝。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经椎间孔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是诊断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方法;微创小切口手术恢复快、创伤小,二者联合对非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等内容物突出,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等造成腰背部及下肢麻木、疼痛、乏力等一系列典型症状的疾病[1].目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而手术方式也多种多样,既包括开放手术,也包含各种微创手术例如椎间孔镜手术,但术后常见慢性神经性疼痛和功能障碍[2].虽然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有着更高的手术成功率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3] ,但术后疼痛依然是棘手的难题.为此,本文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疼痛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腰间盘镜术后疼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古恩鹏  李瓦里 《中国骨伤》2003,16(12):742-743
腰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1].因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而致腰腿痛的病人,以往均采用手术的方法取出突出的间盘以改善疼痛症状,但一部分患者术后仍有腰痛、腿痛或其他不适症状的症候群,即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国际上于2000年采用微创技术,即腰椎间盘镜技术来摘出突出的间盘以减少FBSS的发生[2].我院自2001年11月-2002年7月共收治间盘镜手术的病人23例,对术后疼痛不适症状作一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初次手术方式:椎板间开窗间盘切除36例,内窥镜下微创间盘切除20例;再次手术采用后路双开窗减压,神经粘连分离,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上下关节突关节融合植骨术。随访50例,采用JOA29分法进行术前和随访时的评分。结果56例患者手术中发现原手术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有38例为原手术节段间盘脱出,占67.9%。再次手术平均历时2.7h,术中出血平均48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5.6d。患者再次手术前JOA评分平均11.6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25.9分,平均改善率81.7%。结论初次手术处理不当以及术后腰椎局部生物力学的改变是间盘突出复发的主要原因。对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的再次手术治疗,在同时解决减压和稳定两个问题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透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 ,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其外科治疗应遵循减压与稳定的原则 ,常规手术如全椎板、半椎板、椎间开窗等入路行间盘摘除术 ,可达到神经根松解与减压之目的 ,但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出现腰椎不稳等并发症较多的缺点 ,或术后伴有因腰椎不稳、粘连及瘢痕等所致的腰痛或 (和 )坐骨神经痛[1] 。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被人们接受。1 经皮化学溶核术自Smith 1964年将木瓜凝乳蛋白酶首次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 ,关于它的运用价值一直存有争议。Sussma…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75例,其中17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再手术治疗,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5-65岁,平均49岁。经原椎板间扩大开窗法切除椎间盘11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5例(同时行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单侧椎板切除1例。术后对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神经根受压表现进行观察,并根据Macnab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7例均获随访,时间15-96个月,平均51个月。所有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及神经根受压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Macnab评定标准:优9例,良6例,可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同一间隙闻盘组织再突出、继发性椎管狭窄、邻近椎间盘突出等。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难度大于初次手术,但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前周密计划,仍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初次手术方式:椎板间开窗间盘切除38例,病变节段上下方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15例,内窥镜下微创间盘切除3例;再次手术采用后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或椎体间植骨术.随访43例,采用JOA29分法进行术前和随访时的评分.结果:56例患者手术中发现原手术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尤以椎板切除者为著.有38例为原手术节段间盘脱出,占67.9%.再次手术平均历时2.8h,术中出血平均55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3.6d.患者再次手术前JOA评分平均11.6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23.9分,平均改善率70.7%.结论:初次手术处理不当以及术后腰椎局部生物力学的改变是间盘突出复发的主要原因.对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的再次手术治疗,在同时解决减压和稳定两个问题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能否还纳复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能否还纳复位。方法总结分析了1994年1月~2005年3月239例采用腰椎牵引、247例行经皮穿刺突出间盘髓核切除术(APL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前后腰椎CT影像学表现以及170例行手术治疗,术中在行突出间盘组织切除前对每个突出组织试行直接挤压复位的情况。结果采用腰椎牵引和APLD治疗者有469例治疗前后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无CT影像学改变,17例治疗后突出的间盘组织阴影轻度缩小。170例手术治疗者术中试行直接挤压复位,所有突出间盘组织均不能完全复位。结论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还纳复位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7.
许安荣 《颈腰痛杂志》2005,26(3):205-207
目的探讨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同顾性分析42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术中术后处理。结果按许氏评分,优38例,良4例。结论破裂型腰推间盘突出症最好早行手术治疗,注意手术操作,适当应用治疗水肿及抗粘连药物。  相似文献   

18.
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6例进行系统回顾,其中中央型84例,外侧型462例,行全椎板切除间盘摘除术45例,半椎板切除间盘摘除术168例,单侧椎板间开窗间盘摘除术298例,双侧椎板间开窗间盘摘除术35例.结果中央型优良率79.8%,外侧型优良率91.6%.结论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简便,副损伤少,暴露充分,减压彻底.3种术式各有优越性,术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病情,在病变充分暴露的前提下,要考虑到脊柱的稳定性,只要选择合适的术式,手术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腰骶脊神经根鞘膜切开减压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脊神经根鞘膜切开减压术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麻木及肌力减弱的疗效。方法:选择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下腰麻木重、伸拇(趾)肌力减弱明显,术中见受累神经根增粗者,在行间盘摘除和/或神经根管扩大同时,将神经根鞘膜切开减压,术中呈纵行切开鞘膜,长度约2.5cm左右,减压后即可见神经纤维组织经切开处膨出。并将其与同期同样病情而未做神经根鞘膜切开减压的15例做比较。结果:经切开减压的38例病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方法: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定位失误及漏诊,术中髓核取除不净、侧隐窝狭窄未解除,术后椎管瘢痕粘连、脊椎稳定破坏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尽量选择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的术式,髓核除要干净,充分松解神经根,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