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酒中毒的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调查、研究慢性酒中毒病人的饮酒史和临床表现。方法 :采用 DSM- 的诊断标准对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结果 :( 1)酒依赖前期的每日饮酒量比酒依赖后期的多 ,但后期的每日饮酒频率却比前期的多。 ( 2 )本组病人有 83 %存在社会功能损害。 ( 3 )本组病人从酒依赖开始到出现记忆障碍、周围神经炎和痴呆的年数分别为 7.2± 3 .8年、 8.7± 3 .8年和 10 .8± 3 .8年。  相似文献   

2.
对126例酒依赖,酒中毒患者乙型肝炎(HBV)病毒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具有较高的感染率(73.0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4.67%),饮酒病人HBV感染率与饮酒时间呈正相关,笔者提出精神病院因其集中封闭式管理的特殊性,以及患者之间的密切接触的特点,应针对这部分人群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以防肝炎病毒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慢性酒中毒病人脑CT发迹与记忆和智力的关系,选取慢性酒中毒及非饮酒者进行记忆,智力测定和脑CT检查,结果提示,慢性酒中毒组记忆和智力各项均显著低于正常组;脑CT异常组记忆成绩除指向记忆外,其它各分测验,部分和MQ均低于正常组;该组智力测验属于语言智商分4项,属于操作智商分3项及语言智商和IQ均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4.
慢性酒中毒对大脑功能损害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大脑功能角度研究慢性酒中毒对大脑损害的程度。方法:采用龚氏修订的HR成人神经心理成套测验评价病人的脑功能。结果:慢性酒中毒者的大脑损伤指数(DQ)为052±025。DQ值与酒依赖年数、饮酒总年数、酒依赖期饮酒量和饮酒总量均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酒中毒会导致广泛性大脑损害,损害更突出的是额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院30年来收治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析,120例均为男性,文化素质低者为多。临床分类以酒中毒幻党症及震颤谵妄较多。发现酒中毒患者发病逐年明显增加,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慢性酒依赖患者社会心理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慢性酒依赖的影响。方法对40例慢性酒依赖患者(研究组)和40例健康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时间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艾森克个性问卷E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量表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生活事件量表的总的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得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慢性酒依赖有重要的影响,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述情障碍及应付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述情障碍和应付方式的特点,方法:对40例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和应付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并与49例正常人的应付方式进行对照。结果:酒中毒性精神障碍TAS及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幻想性缺得分偏高相对突出。应付方式的问题定性应付、自信心、理性加工、控制力显著低于正常人群;而情绪缓冲性应付、支持倾向、情绪加工、顺从回避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相关分析发现,述情障碍Ⅱ因子与应付方式敏感化、控制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顺从回避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术障碍明显,有较高的依赖性和问题解决的情绪化,内在情绪、态度和躯体感受识别的能力,与应付方式的选择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酒中毒幻觉妄想症在入院初期的酒戒断反应。方法 以 46例符合 CCMD-2 -R酒中毒幻觉症或妄想症诊断条件者为对象 ,评定入院 2 4小时内、3天内、7天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出现率 ,比较各阶段症状的差异性。结果 精神症状中行为紊乱、冲动性、意识清晰度、睡眠障碍在入院 2 4小时后较 2 4小时内出现有意义增多 (P<0 .0 5 )。躯体症状中也反映 T、P、R及心慌烦躁、恶心呕吐、出汗、指颤等伴随渴望饮酒而在入院 72小时内呈高峰期 (P<0 .0 5 )。结论 酒中毒幻觉妄想症在入院初期即使已投用抗精神病药物或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后 ,也可呈现出或轻或重的戒断反应 ,由此应引起精神科临床护理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与酒中毒性精神病的临床特征。两种疾病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PANSS量表、ADL量表,对精神分裂症和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各40例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组阴性症状评分显著高于酒中毒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组日常生活能力以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减迟为主,与酒中毒性精神病比较具有顾着性差异。结论 两种疾病症状表现有一定趋向,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各有其特点,为两种疾病临床治疗菜物的选择,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竦、心理治疗和家庭护理指导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酒依赖(CA)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Nihon Kohden公司的Neurofax-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技术,对25例经戒断后的酒依赖患者和2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PSG整夜监测。结果:与健康男性组比较,酒依赖组睡眠潜伏期延长(NC组18.7±8.9分,CA组31.5±14.3分,P〈0.01),Ⅰ期睡眠增加(NC组9.1±1.8%,CA组19.9±7.4%,P〈0.05),睡眠效率降低’(NC组95.1±7.8%,CA组81.5±11.3%,P〈0.01),快速眼动潜伏期前移(NC组89.4±13.1分,CA组74.9±21.4分,P〈0.05)。结论:长期滥用酒精会引起睡眠生理障碍,而睡眠障碍又会加重酒依赖躯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经颅多普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对3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进行检查。结果:38例TIA患者进行常规TCD检查,其中脑动脉硬化26例,占68%,其中血管狭窄14例,占37%,血流速度减慢12例,占32%,血管痉挛8例,占21%,正常4例,占11%,总异常率89%。结论:TCD检测对于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经颅多普勒(TC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高血压病脑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240例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并对结果综合分析。结果:TCD检测结果发现异常率可达85.9%且不同病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其脑血管病理改变不同,脑血流动力学也不同。结论:TCD较能灵敏地反映高血压病时脑血管的病理及血流动力的改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检查时偏头痛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偏头痛发作期脑血流量调节复杂,表现各不一致。发作期间,TCD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增快。结论:本组结果发现不论处于头痛发作期或间歇期,TCD均可检测到脑血管动力学特征及脑血管的反应性,以推测脑血管的功能状态。TCD检测异常率达69%,对偏头痛临床诊疗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5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检查,并对其结果与饮酒量和饮酒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异常为18例(占72%),其中轻度异常9例,中度异常7例,重度异常2例。结论: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动态改变。方法:回顾48例出血性脑卒中患病后48小时内至病后4周的经颅多普勒(TCD)动态观察资料,以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中有15例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S)侧MCA的Vm与PI呈进行性增高,有8例DINDS侧MCA的PI进行性增高伴Vm进行性减慢;并与对侧有显差异,且早于DINDS临床症状出现,25例脑出血患两侧MCA均有Vm降低,PI增高改变,但以血肿侧更为显,病程中以病后1周左右上述改变最为显,病后4周左右恢复至病初水平。结论:1.SAH继发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S)时可见PI增高伴Vm增高或减低的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出现,且与临床有良好的相关性。2.TCD可通过对脑底动脉流速,阻力指数的观察,对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和由此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水肿发生,演变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患眩晕症状的原因。方法:对200例眩晕患根据不同年龄、病程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TCD提示多数眩晕患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血流速度改变,存在脑血管供血功能异常,与VBI系统供血关系密切。结论:本组结果发现眩晕患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血流速度改变,存在脑血管供血功能异常。TCD检测异常率达87%,且不同类型有不同的TCD表现。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及对分型的意义说明TCD对临床诊疗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临床检测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60例病毒性脑炎、脑血管病、癫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颅脑外伤等常见病进行EEG和TCD检测与分析.结果:治疗前25~90%的EED和TCD显示异常,治疗后除个别病例外,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和痊愈,TCD和EEG也好转或恢复正常.结论:用TCD和EEG观察常见疾病的演变过程,在指导临床进行积极正确的治疗,并且对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诊断脑动脉硬化症的可行性;方法:分析330例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症病人的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257例(占77.8%)病人符合脑动脉硬化血流改变,31例(12.1%)血流速度增快,150(58.4%)血流速度降低,12例(4.7%)有脑动脉狭窄表现。结论:经颅多普勒是一种安全、易行、无创的脑动脉硬化症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慢性酒精中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5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做常规 BAEP 检查,并对其结果与饮酒史长短、饮酒量多少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异常为32例(占91.43%),其异常主要表现为两侧Ⅲ波、Ⅴ波的峰潜伏时及Ⅰ—Ⅲ波、Ⅰ—Ⅴ波峰间潜伏时延迟。其中25.7%伴Ⅰ波延迟、40%伴Ⅴ/Ⅰ<1。结论:BAEP 检查有助于临床上对慢性酒精中毒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脑动脉血流动力的改变及钙拮抗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25例脑出血患及15例使用尼莫地平的脑出血患病后48小时内至病后4周的经颅多普勒(TCD)动态观察资料。以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脉动指数(PI)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出血后两侧MCA的Vm均可降低,PI均可增高,但血肿侧较对侧更为显,病后1周左右上述改变最为显,病后4周左右 恢复至病初水平;尼莫地平可使脑出血后脑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程度减轻,恢复至病初水平的时间缩短。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和由此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水肿是脑出血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TCD可通过对脑底动脉流速、阻力指数的观察,对其发生、演变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尼莫地平可以改善脑血肿周围缺血状态,对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