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镜检查30例分析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科喻圣广,郭炳衡,卫建华(北京100027)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镜,诊断有文献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人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难治性消化道症状[1]。为进一步探讨其原因,为治疗提供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昌乐县人民医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4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纳入B组,并将同期的100例健康者纳入A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肠道菌群状态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B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分别为(6. 31±1. 57) CFU/g、(6. 23±1. 35) CFU/g,均低于A组的(7. 64±1. 72) CFU/g、(7. 34±1. 70) 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含量分别为(7. 52±2. 46) CFU/g、(7. 40±2. 44) CFU/g,均高于A组的(5. 54±2. 29) CFU/g、(5. 32±2. 30) 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分别为(13. 57±3. 82) ng/L、(14. 33±3. 66) ng/L、(22. 55±4. 64) ng/L,均高于A组的(9. 59±4. 64) ng/L、(10. 31±4. 07) ng/L、(16. 87±6. 09)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健康者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肠道菌群明显紊乱,肠道微生态失衡,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黄湘予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715-1715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降低其发病的频率,减轻发病的程度,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对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如进行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炼、合理氧疗、有效排痰、适当运动、营养指导、健康教育等。结果:通过对11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112例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症状明显改善,在未进行氧疗时SPO2可达95%,有效率95.7%。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延缓疾病发展,能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衰(CHF)高龄患者进行分析,了解此类患者心、肺功能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COPD合并CHF患者208例,年龄均大于80岁,对其心肺功能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VARB)、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等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心功能Ⅱ~Ⅲ级,占56.7%,肺功能Ⅱ~Ⅲ级,占69.9%.使用药物中,ACEVARB、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他汀类使用率>50%,β受体阻断剂使用率较低为25.4%.使用β受体阻断剂组人群与未使用组比较,两组之间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β受体阻断剂组的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心率(HR)优于未使用组(P<0.05).结论 COPD合并CHF人群的心肺功能分级主要分布在Ⅱ~Ⅲ级之间,β受体阻断剂使用率较低;β受体阻断剂使用者与未使用者比较肺功能无显著差异,但β受体阻断剂使用者心功能指标优于未使用者.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2001年美国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仪》得到各国的积极响应。中国也正式发表了《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许多研究表明,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抗胆碱能药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线用药,与茶碱、β2受体激动剂合用有协同作用。激素只是在某些病人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6.
孙兰英 《西南军医》2003,5(5):44-45
21世纪是人类老龄化时代,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作为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增龄其病程和治疗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据统计,此类疾病中约60%患者的体重低于理想值,其中,肺气肿、肺心病尤为突出,呈蛋白-热量营养不良状态。因此,营养支持治疗也将成为COPD治疗的重要手段,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COPD的早期诊断可能对于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及随后众多并发症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探讨COPD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其意义,作者综合分析近几年关于COPD早期诊断的国内外文献,为日后人们认识、诊断和治疗COP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杜玲  陈果  李连琨 《武警医学》2005,16(2):126-12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小气道炎症为主要表现 ,以损伤和修复交替进行的慢性进展病理过程 ,最终导致肺泡的破坏及纤维组织增生[1] 。传统上认为钠分布在细胞外 ,钾分布在细胞内 ,故理论上计算 :补钠量 =(14 2 -实测值 )×体重× 0 .2 ,但临床治疗中发现按上述补钠方式往往不易纠正COPD患者的中、重度低钠血症。现将我院 2 0 0 3年 1月~ 2 0 0 4年 3月间收治的COPD伴低钠血症患者 18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0 0 3年 1月~ 2 0 0 4年 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伴低钠血症患者 1…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英  陈静  唐秀媚 《人民军医》2002,45(4):213-2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SP)是呼吸科的常见急症 ,其并发症多 ,危险性大 ,且误诊率较高。 1993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我院共收治此类病人 78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5 5例 ,女 2 3例 ;年龄 4 7~ 79岁 ,平均 6 0 3岁。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1] 。慢性支气管炎 16例 (2 0 5 % ) ,支气管哮喘 5例(6 5 % ) ,合并阻塞性肺气肿 37例 (47 4 % ) ,已发展为肺心病 2 0例 (2 5 6 % )。合并冠心病 12例。1 2 临床表现 诱发因素 :有明确诱因者 2 5例(32 1% ) ,其中剧烈咳嗽 17例 ,用力负重 3例 ,排便3例 ,…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猝死的原因。方法:对本院2004-01~2009-12呼吸科住院治疗的COPD出现猝死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及文献学习。结果:36例患者,均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但存在体质差、便秘、血钾低、肺大泡、肺功能下降等问题。猝死多发生于夜间及天气变化时。结论:COPD出现猝死与血钾偏低、天气变化、便秘、痰液窒息、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EDRF)的早期观察始于80年代初,1980年Furch-gott和Zawadzki首先证实用乙酰胆碱诱发的血管扩张作用有赖于内皮的存在,并证实这种效应是由一种稳定的激素因子中介的,以后这种激素因子被称为内皮细胞衍化舒张因子(EDRF)。至80年代末生物学界证实了EDRF的本质就是一氧化氮(NO),而且发现NO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舒张血管、支气管平滑肌、调节血压及局部脏器血流量,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介导细胞免疫和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管,从此有关NO的临床研究进入了一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呈明显增多趋势。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COPD患者545例,其中合并真菌感染5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月- 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78例.其中被误诊59例,误诊率高达75.6%,56例误诊至确诊时间在6~96 h,另3例竟达到1周,经胸部X线检查才得以确诊.为吸取教训,现将诊断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AECOPD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住院的单纯AECOPD患者4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肺功能、病情、疗效、平均费用、平均住院日及营养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合并糖尿病的AECOPD患者肺功能差,呼吸衰竭发生率、治疗失败率、真菌感染率、平均花费及平均住院日均高于单纯AE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AECOPD患者病情重,疗效差,花费高,该类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抵抗力,以减少AECOPD的发生。一旦发生AECOPD应首选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避免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利于糖尿病及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细胞因子、抗氧化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COPD已被认为是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COP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是4%-10%。预测到2020年在所有疾病中,COPD的发病率将位居第3,其将成为第6位的致死原因。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就重视COPD的预防和治疗,做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工作。2001年4月,美国国立心肺血液学会(NHIBI)和WHO共同发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参考GOLD,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CSRD)在2002年也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将COPD定义为一种以可逆性或部分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COPD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虽对COPD的研究有很大进展,但对其发病机制的某些环节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研究(1,2)表明,肺密度差测定有助于肺气肿的分级诊断,分区肺功能测定及“肺龄”估计等,目前尚无统一的肺密度差测量方法,本文采用新的测量方法,对30例正常人及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作了肺密度差测定,研究肺密度差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肺功能判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肺间质纤维化在病理、病理生理基础与临床表现有着明显不同,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并不多见,我们对21例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症状与基础疾病急性发作相混淆,8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7~14 d治愈出院;34例经胸腔穿刺抽气,同时给予胸腔闭式引流,15~28 d治愈出院,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误诊率高,应引起医师重视;治疗上采取与胸腔插管接水封瓶闭式引流加胸腔内注药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二者具有多项共同易患因素。一方面,COPD通过多种病理生理机制促进房颤的发生、发展,是影响房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可导致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合并房颤同样影响COPD患者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因此,房颤合并COPD使患者的治疗面临极大挑战。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房颤合并COPD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学机制、患者管理、转归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房颤合并COPD患者的多学科综合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