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0年国家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1〕。由于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呈上升趋势,笔者于2011年4-9月在辖区综合市场进行了1次抽检,旨在分析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2.
正食品污染通常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经销过程中被生物性或化学性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污染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最常见条件,食品安全事故往往伴有严重的食品污染[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一项能够及时发现食品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它可以了解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掌握主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和食源性疾病暴发隐  相似文献   

3.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1],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或化学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另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信息表明,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例数达到数十亿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4.
辐照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宁  程慧娟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8):1008-1009
据统计,美国每年患食源性疾病的人数达7600万人,其中住院人数为32.5万多人,因患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人数在5000人以上。这些食源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食品,特别是肉类和家禽制品在生产、加工、处理或保藏过程中受到病原菌污染引起。美国农业部估计每年用于食品污染所致疾病的医疗费用和食品损失费多达3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实验诊断及关键控制点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对扬州市近10年7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实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危害分析(HA)并寻找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控制点(CCPs)。方法:对引起7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原菌、病原菌的来源、主要污染食物、发生季节进行分析。结果:由致病性弧菌引起食源性疾病占58.57%。厨师带菌引起食源性疾病占54.28%。熟食间检出的致病菌株占食品株的91.30%。7~9月份发生的食源性疾病占65.72%。结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主要危害因素是致病性弧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冷盘(菜)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食物。熟食间卫生管理、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及卫生素质培训、防止交叉污染、夏秋季节防止细菌繁殖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是因摄食而进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而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不但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大型的食物中毒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搞好食品卫生工作,防止食品污染,控制食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查明某镇某菜馆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对病例的个案、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分析,剩余食品和工具、容器等环境标本、患者便样进行检验。结果:结果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罹患率为45.00%,病例以腹痛、腹泻等症状为主。9日晚餐聚餐是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危险因素。在剩余食物、病例便样中检出相同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结论:此次事件系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导致的群体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可能为食物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或伴加热不均导致,对厨房进行消毒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作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原因。近几年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食品污染事件,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和单增李斯特菌对食物的污染,造成大规模人群食源性疾病爆发,  相似文献   

9.
由食品污染引起的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源性致病菌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因素,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风险隐患。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可以主动和早期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系统收集食品污染资料,为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食源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及预警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源性疾病是由于摄入食物中所含的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或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之一,对人类的健康的危害受到广泛的关注。食源性疾病通常累及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某些疾病患者,不仅危害人们的  相似文献   

11.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引起的感染或中毒,包括感染食源性病毒引起的疾病等。由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性胃肠炎和病毒性肝炎。发达国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已很低,但发展中国家依然很高。相对于病毒性肝炎而言,世界范围内由食品引起的病毒性胃肠炎已逐渐成为一种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病原体检测技术要求较高,人们对病毒性腹泻的控制还需经过更多的研究和工作。  相似文献   

12.
1 食物中毒的概念 食物中毒就是指在正常进食状态下,食用正常数量可食状态但具有毒性的食物,引起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俗的讲,就是吃了腐败变质、含有致病菌的食物,引起“上吐、下泻”等症状,这就叫食物中毒。正常食物之所以具有毒性的原因:①微生物污染食品并在其中繁殖;②食物被某些毒物所污染并达到引起中毒的量;③作为食物的某些动植物本身含有可引起中毒的天然毒素;④食品在一定条件下储存产毒;⑤误食与可食性食物相似的物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源性疾病现状及管理建议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6  
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用或饮用了被致病因素污染的食物或饮料引起的疾病。常见的致病因素有致病微生物、天然毒素、寄生虫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近年来食源性疾病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食品安全成为公众所关心的热点。这对于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卫生的重视 ,不断提高食品卫生总体水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国内食品卫生监管方式和监管机制也面临必要的变革 ,其中 ,将食物中毒与其他食源性疾病割裂开来的管理方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变化。本文通过收集、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 ,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及管理提出分析和…  相似文献   

14.
周广恕 《中国校医》1988,2(3):29-34
<正> 1 什么是食物中毒?它有哪些特征? 食物中毒系指由于进食了各种“有毒有害的食物”所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中毒性疾病。凡称为食物中毒的疾病,必须是健康的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的可食状态食品后所发生的疾病。如进食被致病性细菌及其毒素、真菌毒素、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物,或因误食含有天然毒素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  相似文献   

15.
<正>食物中毒系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食源性疾病包括三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是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和消费者对其关注的日益增加 ,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改善食品安全现状。1 食源性疾病的定义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用了含有致病因子的食物而引起的感染和中毒 ,每个人都是食源性疾病的易感者。2 食源性疾病的强度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食源性疾病都广泛传播并逐渐成为公共卫生问题。2 1 难以估计全球的食源性疾病发病率 ,但据报道 ,仅 2 0 0 0年一年 ,就有 2 10万人死于腹泻性疾病。这些疾病中大部分是由于摄入了受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引起的 ,而且腹泻是婴儿和青少年营养不良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7.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发病率高,易爆发流行。食源性疾病在全球均有分布,各地区分布差别较大,致病因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微生物感染是主要的致病因素。积极开展监测、预防、宣传等各种综合性措施,才能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本文将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由食品污染造成的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品污染的首要原因,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1].2000年我国建立了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以及食源性疾病监测网.为了解临海市居民主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确定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来源,寻找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性研究,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于2011年对市区内覆盖较多人口的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饮店进行了4类食品8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从美国首先对食源性疾病进行调查研究,并于1923年首次报告牛奶污染造成疾病爆发以来,由于食品污染造成的疾病爆发流行时有发生,国内最突出的是1988年上海市由于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引起的数十万人的甲肝大爆发;同时,由于检验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许多新的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被发现和证实。由此,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查明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控制暴发的扩散和蔓延。方法结合病例临床特征,发病时间和用餐时间查找可疑餐次,采集可疑食物和病例样本等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确认29例病例,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发热、呕吐,部分病例伴头痛、恶心、头晕等。中毒餐次为2017年9月14、15日的午餐和晚餐,中毒食品为熟食肉制品,致病因子为鼠伤寒沙门菌。结论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是由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交叉污染是鼠伤寒沙门菌污染来源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