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约为7%~10%,多发生在心肌梗死面积超过40%的患者,其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再灌注治疗AMI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治疗机理为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心脏收缩前放气,由此产生双重血流动力学效应,使心肌供血供氧增加,心肌耗氧量下降,同时增加冠状动脉血灌注以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据文献报道,在使用IABP术中,约20%的患者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并发症,如出血、栓塞、感染及球囊破裂等,影响治疗,细致的护理可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以作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是一种以左心室辅助功能为主的机械性循环装置.1958年Harken首次提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概念,1967年Kantrowitz首次在临床应用并获得成功[1].它是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盈,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供氧;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从而降低氧耗,增加心排量,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救治重症心脏病患者的"必备武器",同时心脏手术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也为重症患者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2].但IABP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不可忽视,Cohen等[3]分析1119例患者应用1174次IABP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5%,其中11%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栓塞、肢体缺血、全身感染及球囊破裂等.因此,IABP使用过程中护理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供氧;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肌后负荷下降,心脏射血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以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1].我科CCU病房自2008年-2009年应用IABP治疗患者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42-144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诊冠脉介入中应用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0年9月我院心血管中心共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冠脉介入术后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存活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其监测和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术中无死亡病例;IABP辅助治疗时间为2~10 d,平均(4.5±3.2)d;62例(91.18%)存活出院,6例(8.82%)患者死亡,3例患者于IABP辅助治疗期间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而死亡,3例患者于IABP撤离后发生心脏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IABP辅助治疗有效率为95.59%;IABP辅助期间发生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2%。结论 IABP是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进行机械性循环支持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疗效较好,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严密监测和护理,以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冠脉介入术(PCI)治疗22例患者,观察应用IABP前后各项指标及其死亡率及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15例血压等指标较前明显改善(P<0.05);13例(65%)存活出院,7例(35%)死亡,使用IABP辅助PCI治疗有效率86.36%;辅助期间发生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4.5%。结论 IABP是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进行循环支持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严密监测可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状态及心源性休克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死亡率高达40%~80%,即使进行心血管重建术,死亡率亦高达20%-40%,但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经充气装置使置入降主动脉内的球囊与心脏本身的收缩及舒张呈反向搏动,从而降低心脏收缩期的阻力及增加舒张期心脏冠脉系统的供血而达到治疗目的,可使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及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下降至小于10%,在应用IABP进行治疗过程中,IABP所带来的并发症,如:动脉血栓的形成、气囊破裂、局部感染、出血、动脉壁的损伤等,其致命性并不亚于原有疾病本身,所以科学正确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但与患者的痛苦程度成正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普遍应用,其临床实践证明在改善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短期及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它可有效恢复梗死性心肌早期再灌注,缩小梗死面积,减低心肌氧耗,使左室的每博排出量和射血分数增高。其原理为在心肌舒张期球囊充气,在心肌收缩前放气,降低主动脉压力,心脏后负荷下降,改善心肌供氧达到辅助心脏泵血的功能。2008年5月至2014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高危ACS患者应用IABP的疗效。结果患者应用IABP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表现呈相应改善。结论IABP显著地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了心肌氧供-需平衡,增加心输出量,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o-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可降低主动脉阻抗,增加主动脉舒张压而降低心肌耗氧,增加氧供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LABP)是利用IABP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加大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供氧;在心肌收缩前气囊放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对血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下降,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状态及心源性休克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死亡率高达40%-80%,及时进行心血管重建术,死亡率亦高达20%-40%,但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黎艳欢 《河北医学》2006,12(12):1306-1307
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o-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可降低主动脉阻抗,增加主动脉舒张压,而降低心肌耗氧,增加氧供,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现将2004年5月至2005年10月6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67例接受ECMO治疗的成人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IABP治疗分为单纯ECMO组与ECMO+IABP组,比较两组临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ECMO时间、ICU时间、呼吸机时间、死亡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ECMO+IABP组溶血发生率增高。结论 ECMO联合IABP治疗不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可能会增加溶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救治高危重症心脏患者的"必备武器"。急诊PCI是目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早期快速开通相关梗死的冠状动脉可缓解疼痛症状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实践证实IABP的应用在血运重建的过程中能有效改善高危AM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赢得宝贵的救治时机,减少并发症。国外研究发现应用IABP后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提高为60%-70%~([3])。  相似文献   

15.
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IABP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达30%~90%,单纯的药物治疗长期生存率仅为10%~1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是经皮将气囊导管沿导丝从股动脉送至降主动脉上部,体外连接主动脉球囊反搏机,通过升高主动脉舒张压,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来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14例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所收治的IABP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使用股动脉穿刺装置,并实施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评估护理效果。结果在进行IABP治疗后,患者的心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药物用量明显减少,治疗效果较之前有所提升。结论针对心肌梗死严重的患者,为其采用IABP治疗,有利于患者心肌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边容 《农垦医学》2012,34(4):327-329
目的:观察高危冠心病患者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PCI术对患者早期死亡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发病0.5~72h内在IABP支持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罪犯血管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1周内行心脏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测定.结果:8例存活患者1周内心功能(NYHA心功能分级)由3.0±0.5上升至2.25±0.46,射血分数(EF)为0.40~0.53.1例因多脏器衰竭而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死亡.成功率88.9%,死亡率为11.1%.结论:应用IABP作为辅助手段对提高休克患者PCI再灌注非常重要;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术后近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位学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097-1098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8例AMI并发CS患者均置入IABP,应用Data scope system98型反搏仪,采用34~40毫升型球囊,对其中24例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8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果:28例患者中死亡15例,死亡率为53.6%,其中行PCI术死亡8例,死亡率为44.4%,未行PCI术死亡7例,死亡率为70%。结论:对AMI合并CS患者,在IABP辅助下,早期及时行PCI术,方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种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主动脉内球囊体外反搏术(Intra-aov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做为左,心室的辅助装置越来越多地在临床得到应用。IABP装置是由一放置于降主动脉内的球囊导管和体外控制泵相连而成,通过心电图或压力波形信号触发,使气囊交替充气和放气。当左室射血主动脉瓣开放后球囊放气凹陷,主动脉压力下降,左室射血阻力减小,心肌耗氧量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27例围手术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博(IABP)治疗心脏术前、术中、术后顽固性心功能不全和心绞痛经验,评估IABP的有效性、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自1999年3月至2000年11月在协和医院连续27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IABP治疗,其中心脏瓣膜疾病10例、冠心病14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左房粘液瘤1例、肾肿瘤1例。结果 20例有效(74.0%);7例死亡(26.0%)。IABP致命性并发症发生情况,下肢缺血表现1例(3.7%),局部血肿4例(14.8%);神经系统症状2例(7.4%)。结论 IABP对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无效的因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顽固性心功能不全和心绞痛有明显作用。穿刺操作熟练可降低并发症发生,严格掌握适应证范围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