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寐治验     
黄××,男,53岁,干部。病历号27596。1985年3月4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已十三年,血压最高为180/130,经服复方降压片等,一般维持在160/100,常感头痛、眩晕。1985年2月15日因酒后骑自行车摔倒,当时未见不适。三日后感到困乏无力,精神恍惚,喜睡眠,站立不稳,吞咽时呛咳,畏寒怕冷,未予就诊,  相似文献   

2.
多寐治验     
一、开肺气培土燥湿(发作性睡病) 陈××,女,34岁。1985年2月3日初诊。患者多寐欲卧时轻时重三月余。发作时周身乏力,双眼难睁,常不待选择场合而入睡,每因越睡越累而连续睡一昼夜。入睡后鼾声不断,伴纳差、泛恶,白带清稀量多。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曾多次就诊,检查无发现其它异常,口服咖啡因等兴奋剂仅能取效于一时,医诊为“发作性睡病”。  相似文献   

3.
多寐治验     
王××,男,81岁。1987年9月30日诊。患病一月余,不分昼夜,时时欲寐,呼唤即醒,醒后复寐,胸闷纳呆,精神不振,口苦粘腻,便秘溲黄,舌苔黄厚,脉细滑而数。经多方诊治,毫无疗效。余据四诊合参,认为此乃痰热中阻,清阳不升,实为本虚标实之候。当健脾燥湿,化痰清热为宜。方选加  相似文献   

4.
多寐治验     
刘××,女37岁,1992—10—22初诊。多寐二月余。二月前因冒雨而嗜睡,卧即入睡,不分昼夜,呼之能醒,醒后复睡,可连睡2天。伴头昏蒙如裹,神疲体乏,下肢沉重、胸脘痞满,纳差,二便正常。舌质正常,苔白腻,脉濡。证属湿邪困脾,心窍被蒙。治宜燥湿健脾,醒神开窍。处方: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2g、茯  相似文献   

5.
多寐治验     
董某,男,28岁,2003年5月15日就诊.患者多寐2年,现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应,醒后复睡,健忘头昏,周身沉重,倦怠乏力,舌质暗,苔白厚腻,脉沉弦滑,BEAm显示为异常脑电图.  相似文献   

6.
多寐治验     
张×,女,18岁。精神萎顿,头蒙如裹,昏昏嗜睡,饮后尤甚,阴雨天加剧,胸脘痞闷,下肢浮肿,大便溏泻,白带多已两月余。服西药不效而辍学。1988年4月6日就诊。检查:体态肥胖,精神倦怠,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腻,脉濡缓。诊断:痰湿困脾,阳气痹阻。治则:健脾燥湿,升阳  相似文献   

7.
胡××,男,34岁。住院号:88086,一九八八年三月七日入院。患者于88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不寐,头痛。在当地医院服用中药约半月余不见好转,遂放弃治疗,但数月后病人不寐消失而表现为多寐、头痛、健忘。近一个月来病人多寐加重,每日睡眠在20小时左右,但仍觉困倦、眩  相似文献   

8.
谭××,男,50岁,社员。1978年2月10日初诊。患者平时嗜食生冷,近月常感畏寒,四肢瘫软,头重如压石,不欲饮食,昼夜嗜睡。某医院诊为神经衰弱,曾给予多种补脑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诊见面色萎黄晦黯,神疲,懒言语,闭目嗜睡,叫醒后旋即又熟睡,苔白腻,脉濡缓。证属脾阳不振,寒湿困中,浊阴上乘所致。治宜燥湿健脾,芳香化浊。拟平胃散加味;白术、苍术、云苓各15克,川朴、广皮、佩兰、藿香、欢皮各10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忌生冷油腻食物。3剂后复诊,头重减,神情佳,能控制睡眠,脉如前,舌苔转薄白。续前方3剂,再诊,睡眠、精神好,已参  相似文献   

9.
一、风湿外袭龚某某,女,21岁,农民。因困倦嗜睡,头重如裹,恶寒发热,胸闷,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肢体关节酸楚烦疼,行走困难,于1988年9月7日以发热待查,疑为急性阑尾炎及化脓性关节炎,以急症收住某院外科。入院后体温38.5℃,心肺及大关节X摄片均属正常,腹部透视及腹部穿刺亦无异常,WBC 8600,N84%,L16%。经用大剂量青霉素等抗炎,阿斯匹林抗风湿及对症支持治疗4天,汗出而体温不降,肢体烦疼略有减轻,余症依然,于9月11日邀余会诊。证见:患者卧床不起,诉头重如裹,整日困倦嗜睡,大小便亦懒于下床,恶寒发热,胸闷呃  相似文献   

10.
张××,女,18岁,门诊号:7603314。患者于一月前因与邻居发生争吵,郁而伤感,始发本病。于1976年7月23日前来我院就诊。患者面容憔悴,抑郁不欢,体倦肢重,胸胁满闷,口苦乏味,不思饮食,沉睡不已,呼之方醒,醒而复寐。时而烦恼叹息,默默懒言,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时值长夏主湿,为肝胆壅郁、湿浊困脾之证,治  相似文献   

11.
【例一】于××,男,61岁。1992年6月14日初诊。患多寐症欲卧3月余,日趋严重伴胸闷纳差,痰多泛恶,形体肥胖,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脑血流图及脑CT检查未见异常。证属痰湿困脾,脾阳不振,治宜燥湿培土以化痰湿。方用:霍香15克、佩兰15兑、苍术15克,厚朴15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20克、石菖蒲15克。二诊:多寐明显好转,食欲较  相似文献   

12.
<正> 1 王某,女,38岁,农民。自诉从1972年头部受伤以来,经常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尤其是有不可遏止的短暂睡眠,每于走路,干活时入睡,多次碰伤身体。一般入睡约数分或数小时不等,多自醒或被他人叫醒。夜间睡眠尚正常,但多梦,易梦魇。曾在银川某医院诊  相似文献   

13.
多寐是一般所说的“嗜眠症”,其特点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灵枢·寒热病》篇曰:“阳气虚则瞑目,阴气盛则瞑目”。《丹溪心法·中湿》指出:“脾胃受损沉困无力怠情好卧。”可见多寐病的病因病机多为阴气盛,脾虚湿盛所致。笔者治疗多寐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3例  相似文献   

14.
多寐偶验     
李××,男,学生,患者自幼不爱学习,上课无精打采,总想睡觉,但尚能自制。升入初三,自知学习,但因多寐而影响学业。多方求医,疗效不显。1982年寒假余看患者。症见形体略胖,神情淡漠,饮食、二便均正常,惟时时欲睡,睡时鼾声不断。他医皆谓湿邪蒙困脾阳,“喜睡者脾不散精也。”大都以健脾、祛湿为主治之。我当时无从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以苓桂术甘汤合瓜蒌薤白白酒汤化载治疗多寐症,常获佳效。现举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多寐在现代睡眠学中属于过度嗜睡障碍的范畴,最常见的是发作性睡病。本病的病因迄今未明,因此西医只能对症治疗。菖蒲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说:“开心孔,补五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名医别录》谓:“聪耳目,益心志”。细揣其开心、通窍、明目、聪耳、益志等功效,皆与脑有直接的关系。由此我们悟出,菖蒲辛温,芳香入脑,具有醒脑髓、振精神的作用。并据此试用于多寐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  相似文献   

17.
张怀亮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889-1890
通过对多寐病病因病机论述,将该病分为痰湿阻滞、少阳郁热、清阳不升、饮遏清阳、阳气虚馁5个证型,分别予以燥湿、清胆、升清、化饮、温阳之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多寐案一:时×,男,52岁,门诊号7277134。一诊(1973年2月28日):患者于解放战争时期曾有脑震荡病史,从1960年起常有嗜睡及不眠之象,症情逐渐加重,近4~5年来,嗜睡与不眠交替而作,眠则30~40天日夜不醒,饮食须由家属呼而喂之,边食边睡,有时小便自遗,醒则十数天日夜不寐,烦躁喜动狂乱,头晕且胀;平时腰痠  相似文献   

19.
《内经》思想认为: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所以人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醒夜寐,这是自然规律,也是阴阳互调的表现,然而人们有时会因病理因素不能顺应自然而出现紊乱、起居异常,从而影响正常生活而感到痛苦。多寐一证就是一般所谓"嗜眠证",其特点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这种症状违背了自然规律,是阴阳失调的表现,《内经》认为多寐证是阳虚阴盛的表现,因为阳主动、阴主静,阴盛阳衰故多寐。分析多寐证1例的治疗过程,总结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不寐案】朱××,男,45岁。1988年4月13日诊。患不寐证五年,多方医治不效,平素靠服大量安眠剂昼夜方可入眠3~4小时。诊见神困头重,胸闷纳呆,口中粘腻,心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