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95年初Kim等[1]报道了与人类肝炎有关的一种新型病毒,命名为庚型肝炎病毒(HGV)。同年,Linnen等[2]经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证实HGV基因组全长约9400个核甘酸,为正链单股RNA病毒,属黄病毒科,HGV与HCV的同源性仅为25%,说明...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陈伟红,周永兴,阎荣,姚志强(西京医院传染病科,唐都医院传染病科)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中图法分类号R512.63Gerson等[1]报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约50%转为慢性,其中20%转为肝...  相似文献   

3.
1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的发现和命名  目前,国际病毒分类与命名委员会已经命名的五种肝炎病毒都有可靠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这些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以后,人们发现仍有10%~20%的肝炎病例病原因子不清楚[1]。长期以来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肝炎致病因子。1995年HGV的发现[1,2],使大约10%~20%的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因获得可能的解释,但是仍有大量的非甲-戊型肝炎病因仍然未知。1997年10月日本科学家Nishiz…  相似文献   

4.
草仙乙肝胶囊对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目的] 观察草仙乙肝胶囊( 主要成份为虎杖、猪苓、川栋子、当归、淫阳藿等) 对鸭血清鸭乙型肝炎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水平的影响.[ 方法] 口服给予草仙乙肝胶囊治疗感染鸭乙型肝炎病毒的雏鸭.[ 结果] 高剂量给草仙乙肝胶囊组鸭乙型肝炎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给药前后自身比较,给药后5d 和10d OD 值均下降,抑制率为52-44 % ;中剂量给药后5d 抑制率与给药前比有明显差异;低剂量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草仙乙肝胶囊对感染鸭乙肝病毒的雏鸭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抑制鸭血清鸭乙型肝炎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水平,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个体献血制度下,符合供血标准的血样中屡次检出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1~3],而输注这种血液后可使受血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4]。为研究无偿献血员的血液质量,我们对200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样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指标(HBVM)及HBVD...  相似文献   

6.
自从1995年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庚型肝炎病毒以来[1,2],人们已认识了6种肝炎病毒:即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和庚型肝炎病毒(HGV)。但在临床上仍有部分输血后肝炎、散发性肝炎和暴发型肝炎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找不出病因,称为非甲~非庚型肝炎,并认为至少还有1种以上的肝炎病毒未被发现。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3]在原因不明的输血后肝炎病人身上,发现了一种新的肝炎病毒,称为输血传播病毒(T…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大部分血液中心已经开展了核酸技术检测(nue‐ leic acid test ,NAT ),检测病毒的 RNA 或 DNA 。研究表明,混合血液样本 NAT 检测可将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平均窗口期缩短为9、59 d 和11 d[1‐2]。不过,病毒的窗口期始终还是存在,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让高危行为者认识到进行自查和排除的重要性,仍是前端征询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检测分析李玉香李洁*张庆华**(济宁市妇幼保健院,272100*济宁骨伤医院**任城区计生站)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母婴传播是导致人群HBsAg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探讨有效的围产期保...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毒之一。我国人群HBsAg携带者为1034%,整个人群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比例为598%[1]。在精神病患者中HBV感染率如何,国内报道的尚少。为摸清这一情况,本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在院期间进行的乙肝...  相似文献   

10.
检测献血员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必要性广州血液中心(510060)梁兴友输血是乙型肝炎(HB)和丙型肝炎(HC)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1]。自严格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患者作为献血员后,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为HC,因此,我血液中心从去年10月起,将检测...  相似文献   

11.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李毓(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广州市510095)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嗜肝DNA病毒,是导致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1]。HBV感染肝细胞后,病毒及其抗原不仅会引起细胞毒细胞的免疫杀伤而导致...  相似文献   

12.
献血员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宁夏红十字会中心血站马孝英,陈学文输血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据WHO资料表明,输血性乙型肝炎发生率为3.7%,这与筛选献血员方法的灵敏性及检查项目有很大关系 ̄[1]。本站1992年用ELISA法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HBsAg阳性率为10%左右[1],抗-HCV阳性率为1%[2]。医院是病毒性肝炎等医源性疾病传播的主要场所,所以对新住院的病人进行HBV及HCV感染标志的检测尤为重要,应成为住院病人的常规检测项目。本文报告了576例肿瘤患...  相似文献   

14.
RT-PCR检测HCVRNA假阳性结果分析宋燕斌,崔晓红,潘卫,王锦红,戚中田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新近认识的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在感染者外周血中的含量低[1],目前认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RNA是诊断HCV感染的最敏...  相似文献   

15.
巴盟乌拉特中旗饮食服务人员HB_sAg检测分析其其格,常云芳(巴盟乌拉特中旗防疫站,乌拉特中旗015300)乙肝病毒(HBV)的感染已成为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且乙型肝炎危害性很大。我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0%~30%[1]。由于H...  相似文献   

16.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与治疗郑定纲,吴启水,陈楚昂戊型肝炎病毒是由单股环状RNA组成,戊型肝炎国外早有报道,我国自1986年至1988年新疆哈什地区曾有过戊型肝炎(HE)爆发,达11.928万例[1]。最近许多地区有戊型肝炎散发[2~6];我国西南地...  相似文献   

17.
重型肝炎血清中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和分析舒波窦晓光马力刘沛秦嘉新1(第二临床学院传染科,沈阳110003)关键词重型肝炎;庚型肝炎病毒抗体;庚型肝炎病毒继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后,1995年又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HGV)[1]。1996年我...  相似文献   

18.
散发性肝炎患者及血液透析病人血清中HGVRNA的检测及其意义于敏张琦张国庆斯崇文(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北京100034)庚型肝炎病毒(HGV)是近年来被证实为与人类肝炎有关的一种RNA病毒[1,2]。为了解HGV在各型肝炎中的感染情况及传...  相似文献   

19.
巨细胞病毒(CMV)属于殖疹病毒属的一组病毒,其感染相当普遍[1],尤其在器官移植病人是引起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也是新生儿、AIDS和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患者感染的常见病原体[2]。CMV感染可累及许多脏器,如脑、视网膜、脊髓、胃肠道、肝脏、胆囊和肺,以肺部较多见。本文重点论述巨细胞病毒肺炎(CMVP)的诊断问题。CMVP的发病率与免疫抑制的程度有关D]。在高度免疫抑制的恶性血液病接受同种骨髓移植者,CMVP的发病率高达16%~32%,死亡率近90%。心脏移植病人CMVP的发病率为20%,肾移植病人为14.5%。由于特异…  相似文献   

20.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各类恶性肿瘤第2位[1],在国内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2],其发病机制及病因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EB病毒是一种γ-DNA疱疹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人群中,其感染率达95%左右。以往的研究表明,EB病毒与多种肿瘤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3],例如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NK/T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1990年BURKE等[4]首次报道在胃癌组织中发现EB病毒以来,其他学者[5-9]也通过PCR、原位杂交等手段发现EB病毒感染与部分胃癌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1993年TOKUNAGA等[10]首次提出,经EBER原位杂交证实胃癌细胞内存在EB病毒者,定义为EB病毒相关胃癌( 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s)。本文就近年来EB病毒与胃癌的关系及其致胃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