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针调理髓海方法治疗重度血管性痴呆12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观察电针调理髓海方法治疗重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以调理髓海为法,选百会、风府、风池、太阳、合谷、太冲、上印堂等穴治疗重度血管性痴呆12例,MMSE评分总有效率为91.6%,ADL评分总有效率为50%,明显改善了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血化痰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建模成功的54只血管性痴呆大鼠随机分三组,模型组、西药组与中药组,各18只。西药组与中药组分别给予多奈哌齐、活血化痰胶囊0.77 mg/kg灌胃,模型组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三组给药时间都为21 d,记录大鼠海马区Bcl-2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西药组给药后7、14、21 d的逃避潜伏期都低于模型组,中药组也低于西药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海马区域细胞排列比较紧密,仅见少数细胞变性、坏死,胞浆内尼氏体比较丰富。中药组、西药组给药后21 d的SOD活性高于模型组,MDA活性低于模型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给药后21 d的Bax、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中药组高于西药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痰胶囊在血管性痴呆大鼠中的应用能促进海马区Bcl-2表达,缓解氧化应激反应,促使大鼠具有更好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与皮层nN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幼龄大鼠学习记忆与大脑皮层神经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Pusinelli(4-VO)4-血管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痴呆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脑复康组,分别给予相应措施处理后,同时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nNOS的表达变化,结合图像分析统计皮质等处阳性细胞数,用Y型电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并定量测定学习记忆成绩。经统计学处理,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模型组大鼠Y电迷宫成绩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大脑皮层nNOS蛋白表达和神经元丢失较假手术组为多(P<0.05);各治疗组Y电迷宫学习成绩优于模型组(P<0.05),而其皮层nNOS蛋白表达及神经元丢失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且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Y迷宫学习记忆成绩,推测可能与电针抑制脑缺血后nNOS的过量表达和其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68例V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34例,观察治疗前后智力评分的变化。结果:电针组治疗后,经H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组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西药组,其机理可能为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调适递质的释放,清除脑缺血对产生的过多的自由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腰椎华佗夹脊穴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87例LDH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电针组(n=95)和椎间孔镜组(n=92)。电针组在病变节段患侧选取华佗夹脊穴施以电针治疗,椎间孔镜组则在椎间孔镜系统下行病变节段突出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VAS、ODI、SF-36量表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SF-36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椎间孔镜组VAS、ODI、SF-36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改善优于电针组(均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椎间孔镜组直腿抬高角度、SF-36评分改善优于电针组(均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ODI、SF-36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椎间孔镜组优良率高于电针组(P<0.05); 治疗后12个月,椎间孔镜组优良率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腰椎华佗夹脊穴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椎间孔镜组近期疗效优于电针治疗组,两组远期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受到了社会和医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就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药物,改善患者的认知损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几年来国内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中药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毒副作用少、疗效显著等优点,在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口服脑得生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寻找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办法。方法:将纳入试验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和对照组,三组均治疗30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MMSE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ADL评分的检测。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2%,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三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三组治疗前后MMSE、HDS和ADL积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针药组和对照组各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和对照组各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后针药组和针刺组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得生可能有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选用伤速康巴布膏作为干预因素,观察在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用药后关节液中NO和SOD含量变化,从而探讨伤速康巴布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0只,雌雄不限,体重(1.85±0.15)kg,随机分为A组(模型对照组)、B组(伤速康巴布膏组)、C组(骨痛贴组),每组10只。A、B、C 3组在"Hulth造模法"的基础上制作膝骨性关节炎模型。A组只以胶布固定,B组伤速康敷贴,C组骨痛贴敷贴胶布固定。于第2、4周,各组随机空气栓塞处死5只兔子,处死后用注射器抽取1mL生理盐水注入关节腔进行冲洗,4000r/min,取上清液,按试剂盒方法,检测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关节液NO含量显著高于伤速康巴布膏组及骨痛贴组(P〈0.05),伤速康巴布膏及骨痛贴可降低关节液NO水平,伤速康巴布膏组与骨痛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关节液SOD含量显著低于伤速康巴布膏组与骨痛贴组(P〈0.05),伤速康巴布膏组与骨痛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速康巴布膏敷贴可对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起明显缓解作用;能显著降低兔关节液中N0含量以及升高关节液中SOD含量,并激发OA早期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而治疗骨关节病,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痴呆康对血管性痴呆 (V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干预机制。方法  4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痴呆康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他各组用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 (CCA)再灌注配合腹腔注射硝普钠降压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夹闭 2次 ,每次 1 0min ,中间再通 1 0min。用药前采用跳台法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 - 1 (ET - 1 )含量。同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造模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及受电击时间明显增加 (P <0 .0 5 ,P <0 .0 1 ) ,潜伏期明显缩短 (P <0 .0 5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大鼠血浆ET - 1水平 ,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 ,全血还原黏度均升高 ,2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经痴呆康治疗后 ,痴呆康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全血高切黏度降低 (P <0 .0 5 ) ,全血低切黏度降低 (P <0 .0 1 ) ,全血还原黏度降低 (P <0 .0 5 )。痴呆康中剂量和高剂量组血浆ET - 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分别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 <0 .0 5 )。结论 痴呆康能够降低VD模型大鼠血液黏度和血浆内皮素水平 ,这可能是其治疗V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耳针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的影响。方法:采用4-血管阻断(4-VO)的方法,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采用Y-型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成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内NM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脑组织有少量的NMDAR1免疫阳性神经细胞分布,VD模型组NMDAR1免疫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5);耳针治疗组脑、肾两耳穴交替治疗3周脑组织NMDAR1免疫阳性神经细胞数显著减少,平均光密度值增高(P<0.05)。结论:耳针对脑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MDAR1的过表达、下调NMDAR1的数量而实现的,从而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12.
头针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头针及体针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中的优劣性,方法 分头针治疗组及体针治疗组,按治疗疗程分别治疗。结果 头针治疗组疗效有显著性,两组均使SOD值升高,NO值降低,结论在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后应首选头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健脑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采用健脑汤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哈伯因口服。结果:两组治疗两个月后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差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健脑汤治疗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血管性痴呆(VD)辨证分型的文献统计分析,总结归纳VD的辨证规律,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以频数分析为主统计1995~2010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以中药为主治疗VD的论文,归纳总结VD的辨证规律。结果:按虚实辨证,实证中频率最高的为瘀阻脑络证,为0.87;其次为痰浊蒙窍证,为0.77。虚证中频率最高的是肾虚,为0.862,其次为肝肾不足,为0.281。按病因病机辨证,邪气方面,血瘀、痰浊为主,频率分别为0.867、0.77;正气方面,肾虚、血虚为主,频率分别为0.862、0.571。肾虚及脏腑兼证进一步统计,肾虚髓亏出现频率最高,为0.678。组方治法的归类分析:补肾填精、活血化瘀频率最高,分别为0.899、0.837。结论肾虚、血瘀是VD的主要证型。补肾、活血法是VD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开窍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开窍益智汤;对照组采用脑复康、脑复新。1个月为l个疗程,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开窍益智汤对治疗血管性痴呆及控制其进一步恶化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东风 《河北中医》2011,33(9):1377-1379
目的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注射用灯盏花素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34例,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8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2周后停药1周,5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智力障碍程度、肢体功能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智力障碍程度和肢体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有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虚通窍汤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2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西药常规治疗,32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补虚通窍汤剂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及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定(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评定)比较以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虚通窍汤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示补虚通窍法对血管性痴呆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通窍活血汤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血清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探讨通窍活血汤改善Va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VaD模型组、中药组、安慰剂组各8只,采用Olsson法建立VaD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以通窍活血汤灌胃,安慰剂组予蒸馏水灌胃。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Nestin含量。结果中药组Va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指数为(37.01±2.23)%,安慰剂组为(55.15±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血清Nestin含量为(4.47±0.31)ng/L,安慰剂组为(3.42±0.43)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VaD大鼠第3、4、5天逃避潜伏期[(32.07±13.43)s、(21.08±6.45)s、(19.53±7.52)s]较VaD模型组[(49.71±18.16)s、(34.37±7.42)s、(30.68±6.67)]明显缩短(P均<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5.02±1.34对3.77±1.07)次, t=3.521,P=0.001)。结论通窍活血汤能改善Va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可能与增加VaD大鼠血清Nestin表达和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血管性疾呆(VD)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NOS的活性,探讨天地精丸对VD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VD动物模型,观察VD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天地精丸可显著降低VD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结论天地精丸对VD大鼠学习记忆减退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NO含量和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姬军风  关建军  吴世卫 《河北中医》2011,33(10):1554-1556
目的探讨针刺益气活血法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及治疗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klli-4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治疗组造模后选用百会、膈俞、气海、三阴交、膻中组成益气活血方针刺治疗;未造模大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各项指标及脑海马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每日逃避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但仍长于对照组(P〈0.01)。3组大鼠在训练第5 d后通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治疗组大鼠多于模型组(P〈0.01),但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脑海马组织中的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并且治疗组升高的SOD活性、降低的MDA含量已接近正常组(P﹥0.05)。结论针刺益气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脑海马组织中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