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了配合整体护理的开展 ,使临床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直接为患者服务 ,我院于 2 0 0 0年 12月正式启用中心配药室 ,经过 2年来的运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建立中心配药室的环境要求及管理1 1 中心配药室的环境要求 中心配药室的环境由办公室、摆药室、更衣室、配药室和药品仓库组成。空气采用十万级层流净化设备 ,配药室的面积为 5 0m2 ,内设 9个操作台 ,负责各临床科室静脉药物的配置。中心配药室入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与每个病区时刻保持联系 ,根据患者需要 ,医嘱可随时更改。1 2 中心配药室的管理 专门设置了护理组… 相似文献
3.
4.
中国误诊学杂志社编辑部 : 在手术室的临床工作中 ,我们研究出一整套持续输液的换算公式 ,应用起来很方便 ,介绍如下。1 使用输液泵公式公式 1:A×B=6× W× C。其中 A:输液泵输注液体速度 (Aml/ h) ;B药物在 10 0 ml液体中的含量 (B mg/ 10 0 ml) ;C:每分钟每公斤体重进入该药含量 (Cμg/ kg· min) ;W:患者体重(kg)。2 使用输液器公式公式 2 :D× B=1.5× W× C(根据输液器滴数 15滴≈ 1ml计算推出 )。其中 D:输液器每分钟输入液体的滴数 (D滴 /min) ;B、W、C含义同公式 1。3 药物配方固定 ,并使用输液泵公式公式 3:E=3× …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优化静脉输液的配药流程,预防和降低静脉输液差错的发生.方法 评估本科静脉输液配药环节的差错,制订优化配药流程,并运用于临床.观察并比较2009年未实施优化配药流程和2010年实施优化配药流程以来,静脉输液流程中所发生的差错的比例.结果 2010年静脉输液配药流程中的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2009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通过优化静脉输液配药流程,提高了护士执行查对制度的自觉性,减少了静脉输液环节中的差错. 相似文献
6.
不同针头配药对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如何将药物安全、及时、准确地注入患者体内是护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临床静脉输液时 ,液体中常加入多种药物 ,由于反复穿刺瓶塞 ,致使大量的微粒混入液体中 ,甚至有肉眼可见的橡皮塞。微粒在血液循环中作为异物 ,不能被代谢吸收 ,故对人体存在潜在而持久的危害性。输入体内的微粒越大 ,数量越多 ,对人体的危害性就越严重[1] 。为减少配药过程中液体的橡胶污染 ,我们对不同形状的针头配药形成的橡胶微粒污染进行了观察 ,旨在为临床静脉输液选择最佳的加药方式。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采… 相似文献
7.
输液配药时减少胶塞落屑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所有胶塞在穿刺时均会掉屑,差异只在于掉屑的大小和数量,我国现行输液瓶塞国标中尚无对穿刺胶塞“落屑”的检查项目。1994年7月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丁基橡胶输液瓶塞的行业标准中增加了“落屑”的控制项目。在该标准中规定,用直径6毫米穿刺器每穿刺10次,肉眼可见≥50微米的落屑不得多于20个。因此,临床输液配药时,为了减少胶塞落屑的产生,操作者的操作方法至关重要。我们通过改变穿刺瓶塞表面的进针角度,可显著降低胶塞落屑率的产生。现报导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各类含橡胶塞的小瓶药物1200瓶,大输液瓶400瓶,一次性20毫升12号针头针尖呈斜面的配药注射器。1.2 配药方案:1200瓶含瓶塞的小瓶药物,400瓶液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配药器具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年来 ,护理人员一直使用手工操作加药方法来完成配制静脉输液药物的工作 ,耗时 ,费力 ,且不可避免有细菌和多种微粒进入配制的液体内 ,给临床安全用药带来负面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 ,各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和一些研究人员对配药器具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及研制 ,通过改革加药器具 ,改进配药方法 ,提高配药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综合自 1 985年以来公开发表的近百种新型加配药装置研制情况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进行分类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 问题的提出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原理将一定量的灭菌溶液滴入静脉的方法 ,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 相似文献
9.
<正>静脉输液给药吸收率高、起效快,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配药是输液的重要环节,但至今98%以上仍是护士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加药方法来完成,既耗时、费力,又不可避免有细菌和多种不溶性微粒进入配制的液体内,给临床安全用药带来负面影响和对人体造成严重而持久的危害[1]。如今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得到人们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静脉输液配药时药物的丢失,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病人的经济损失,以头孢噻肟钠为例,用不同量剂溶解,结果找到了药物损失的原因和减少药物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改善配药环境,适当为大型液体加温,增强患者舒适度,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将257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4例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配制药液,对照组103例采用传统方法配制药液,观察输液反应的发生。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输液反应例数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配制药液,并对液体适当加温,可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靳雪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276-276
目的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改善配药环境,适当为大型液体加温,增强患者舒适度,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 将257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4例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配制药液,对照组103例采用传统方法配制药液,观察输液反应的发生.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输液反应例数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多功能净化配药台配制药液,并对液体适当加温,可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配药技术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控制情况。[方法]检测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在净化工作台上穿刺加药前、加青霉素后及穿刺空药瓶后微粒数并比较;比较治疗室和净化操作台下穿刺空药瓶后再穿刺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中橡胶微粒产生的情况;比较一次性9号针头和12号钟头分别直刺和斜刺方法下橡胶微粒产生的情况。[结果]在净化工作台上操作产生的微粒数明显低于治疗室环境(P〈0.05),加药可导致微粒数剧增(P〈0.01);一次性9号针头较一次性12号针头、斜刺较直刺显著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P〈0.01)。[结论]采用小型号针头注射器配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少于大型号针头注射器;直刺时容易对橡胶塞造成切割.使橡胶微粒增加.而斜角进针可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同时.穿刺本身、粉针剂药物及空气中所含微粒数也对液体微粒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配药技术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控制情况.[方法]检测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在净化工作台上穿刺加药前、加青霉素后及穿刺空药瓶后微粒数并比较;比较治疗室和净化操作台下穿刺空药瓶后再穿刺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中橡胶微粒产生的情况;比较一次性9号针头和12号针头分别直刺和斜刺方法下橡胶微粒产生的情况.[结果]在净化工作台上操作产生的微粒数明显低于治疗室环境(P<0.05),加药可导致微粒数剧增(P<0.01);一次性9号针头较一次性12号针头、斜刺较直刺显著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P<0.01).[结论]采用小型号针头注射器配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少于大型号针头注射器;直刺时容易对橡胶塞造成切割,使橡胶微粒增加,而斜角进针可减少橡胶微粒的产生.同时,穿刺本身、粉针剂药物及空气中所含微粒数也对液体微粒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安全配药的最优方法,提高配药工作效率.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 配药,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 配药,观察两组配药后产生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 实验组产生≥10 μm(个/ml)和≥25μm(个/ml)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均未达到中国药典标准.结论 改良法配药能减少输液微粒污染,但建立静脉输液配药中心或安装超净工作台配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所谓配药清单,是指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后,配药时,医院药房为病人提供的一份所用药品的明细,清单上包括病人姓名、门诊号、配药号、医生姓名、日期、药房发药及核对人员、药物的名称、剂型、数量和单价。见图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对药学服务质量及配药错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8月我院门诊接受传统静脉输液服务的1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9月~2020年1月我院门诊接受单剂量静脉配药服务的18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药学服务质量满意度评分(包括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流程、用药指导及... 相似文献
19.
20.
配药与输液液体微粒污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微粒检查法对护士配药的穿刺方法进行调查,证实了不同次数、不同粗细的注射针头穿刺与微粒污染程度有相关性。由于终端滤器滤除微粒的不完全性,提示护士配药时应选用合适口径的注射针头并尽量避免多次穿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