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肇自晋唐、盛于明清的“新安医学”在中医学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作者对新安临床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家族 :徽州歙县定潭“张一帖”的源流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张一帖”之名起于明嘉靖年间 ,传承至今 ,计 45 0余年、15代的历史。张氏历代以急性热病、内科疑难杂病为其精擅 ,传有“末药”等名方 ,并对张氏各代的临床特色予以简要考辨、探讨。认为区域性医学流派、代表性医学家族链曾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建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新安医学的兴盛与当时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等诸多因素有关。“新安”从南北朝至清末共有医家745人,共撰刻汇纂医籍615种。新安医学的特点为:重视对经典著作的注释、阐发,注重普及医学知识,专科多为世袭代传,学术上既有继承,亦善创新。“新字医学”系笼统地指新安地区历代所出现的医家、医籍,不宜称“新安医学派”。  相似文献   

3.
《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一书为皖南医学院李济仁教授主编,李教授为江南名医,不仅精研医道,擅长临床,而且对“新安医学”有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此之前,李教授曾于1990年主编出版《新安名医考》,其主持的“新安名医考证研究”获得省级自然科学奖。经数年的进一步研究,终于撰成了这一部系统的《新安医学研究》。如果说前书对发掘考证新安医家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那么本书对系统整理研究新安医学的全貌做了更重要的提高工作。可以认为,本书的出版不仅对新安医学而且对整个中国医学史增光添彩,弥补了地区医史的空白,为后学之典范。“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中医辨证思路。[方法] 通过跟诊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典型医案,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结合新安医学“张一帖内科”主要传承人国医大师李济仁及李艳教授临证时所谈所述,从痹病病因病机、创新痹病新安理论、临证论治三个方面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辨证思路与经验,并附医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 新安“张一帖内科”创新新安医学理论,创立“平衡寒热、扶元培土”学说,以“寒热三期”疗法治疗痹病,临证注重平调寒热、扶元培土、调和气血、化痰散瘀。验案一中患者反复多关节疼痛,病程长,李艳教授自创“益肾清络活血方”合乌头汤加裁“化痰散瘀”,治疗痰瘀互阻型痹病;验案二中患者劳累过度,湿邪入络,多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局部有热感,神疲乏力,李艳教授辨证该患者为痹病湿热内阻兼气血亏虚证,以“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通络”平调寒热。[结论] 新安“张一帖内科”在治疗痹病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临床特色,辨证灵活,效果甚佳,是新安医学的重要分支,为中医药治疗痹病拓展了新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安医学作为重要的中医学术流派,著述数量巨大,养生专著颇多,养生思想独特,其中固本培元之元气论、外邪致虚之内外同治论、食调先于药物论、融汇儒道重神气论是新安医学特征性的养生观念,在延续中医学养生理念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和创新,形成了新安医学养生观,对当今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认为赭石“能生血兼能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能建奇效”临证用赭石的配伍法略述如下。 1、赭石配半夏半夏,张氏认为“禀秋金收降之性,故力能下达为降胃安冲之主药”与赭石有降胃则血止之功。故张氏所订吐衄方中,寒降汤、温降汤、清降汤皆用之,在寒降汤中张氏效法仲景泻心汤,方中“重用赭石,以代大黄降逆之力,屡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挖掘衢州雷氏医学对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方法]采用传统医史文献整理和现代数据库挖掘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从新安医学在衢州地区传承的源流以及雷氏医学对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结果]徽州、衢州地缘相近,文脉相通。明清时期,新安医家和衢州医家的传承和交流十分密切,促进了两地医学的互动融合。新安医学在学术思想上崇尚中医四大经典,对诸子百家学说也研究颇深,雷氏医学在此基础上勇于发展创新,将瘟疫与温病进行区分,并创造全新的时病辨治体系。新安医学以辨脏腑经络为纲,辨阴阳、病程、病位及病性为目,雷氏医学辨治以脏腑辨证为主,并有机结合审因论治、分层论治、知时论证、辨体立法等多种辨治方法。新安医学临证遣方常经方、时方并蓄,并自创新方、新法,注意酌盈济虚,雷氏医学也强调有法才有方有药,更加明确提倡用法而不用方,“以法代方”。新安医学用药精简轻灵、主次分明,雷氏医学其用药也具有“轻、灵、精、专”的特点。新安医学调摄养生注重固本培元、治调结合,雷氏医学更注重调理脾胃,防治并重,认为不能仅靠治疗,平时在三因制宜的指导下进行养护更为重要。[结论]雷氏医学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新安医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提出独特见解,丰富了中医理论,值得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8.
论新安医家家族链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指出,新安医家家族链涌现了大量的新安医家,促进了新安医学专科特色形成,有效地继承和发展了新安医学理论与临床。认为新安医家家族链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新安医家家族链形成的特殊原因主要是与新安的宗法制和文化发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具有重要的区别 ,中医学目前的发展阶段是经验医学阶段 ,中医学与循证医学并无内在联系。中医学的发展必须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 ,严格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进行中医临床试验是目前中医学发展和走向世界切实可行的方法。但中医学的创新发展仍应坚持自身的特色 ,基础理论的创新并借助循证医学方法的检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方面 ,提出“循证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新模式。这样既能把握一般规律 ,又能洞察特殊性 ,努力做到“知常达变”,而使病人获得最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论文首次提出“经典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概念,并加以论述。认为,当代中医正处在由“经典中医学”向“现代中医学”转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握好现代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坚持经典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又必须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不断吸取现代科学(含现代医学)的手段和方法,坚持在临床上“以中医药为主体,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的原则,逐步实现由经典中医学向比较成熟的现代中医学转化。  相似文献   

11.
张景岳是我国明代著名温补学派医家,《景岳全书》是其代表性医著,全书内容详实,层次分明,是重要的中医临床专著。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详细阐释了阳痿病机,提出了著名的阳痿命门火衰理论。在治疗上,张氏力主温补命门,提倡阴阳互根,同时注重补益心脾,清火坚阴,并在阳痿的治疗中强调情志疏导,饮食调护,夫妻配合的作用。张景岳完善和发扬了中医学治疗阳痿的学术思想,为后世认识本病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恽铁樵与陆渊雷皆为弃文业医者,既广学博识,又长期涉足中医临床与中医教育,二人的医事活动都与近代中医发展密切相关。恽氏年岁稍长,持改进中医论,在近代率先比较系统地提出中西医汇通的学术思想。陆氏稍幼,坚持“中医科学化”的观点,为后期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性人物。二人的学术思想虽有颇多共同之处,如学宗仲景,重视伤寒、倡导革新,汇通中西、反对废医等;但是也有不少明显的差异:如关于《伤寒论》与《内经》关系、温病学说、脉学理论、中医病名、日本汉方医等方面的认识。比较分析其异同,有利于借鉴、继承二人学术思想的优秀部分,促进当代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张载、程颢、程颐、朱熹、薛碹等宋明理学家为代表,从分析他们的格物论入手,指出其格物穷理思想对法象药理学构建所起的重要影响。宋明理学与法象药理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最终使中医药发展没有走上科学实证的道路。应当正确、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思想与中医药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经络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核心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它的理论体系与当代自然科学发展趋势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5.
"潜阳"一词原为易学词汇,被医家吸收作为描述一种功效和治法的中医词汇直到明清时期才广泛出现于医籍之中,而中医潜阳思想的产生却可以追溯到《易经》时期,经过历代医家的总结与提炼,其内涵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中医潜阳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与易学的发展及从医者身份的转变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医学流派鹊起,对医学界影响颇著。作为岐黄之源、医圣故里的河南,历代不乏医学集大成者。商代莘(今河南开封)人,商相伊尹,调五味而创《汤液经》;东汉南阳郡涅(今河南南阳)人,长沙太守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为后世尊为医圣;东晋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东阳太守范汪精研伤寒,能于外科,著《范汪方》;隋代荥阳(今河南郑州)人,大都督刘祐,著《产乳志》两卷;唐代宰相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领衔编著《本草》《药图》《药经》;五代南唐陪戎副尉、剑州医学助教汴州(今河南开封)人陈士良,著《食性本草》十卷;明代开封人周定王朱橚领衔编纂古代最大方书《普济方》;清代乾隆帝师景日昣(河南登封人)编著《嵩厓尊生书》;河南尉氏县人、清代陕西布政使刘鸿恩的《医门八法》等。  相似文献   

17.
钱塘医派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塘医派形成于明末清初 ,延续至清末光绪年间 ,历经 2 0 0余年。早期人物有卢之颐、张遂辰 ,中期代表人物为张志聪、张锡驹、高世 ,晚期有仲学辂。他们尊经崇古学术思想一脉相承 ,办学讲医培养人才风气相袭 ,研究经典医籍前赴后继 ,并凸显出讲学、研经与行医三位一体的特色。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地域环境中 ,顺时而成 ,乘机发展 ,最终成为中国医学史上唯一的集讲学、医疗与经典医著研究于一体 ,并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医学流派。  相似文献   

18.
麻杏苡甘汤由汉代张仲景首次创造并应用于风湿所致周身疼痛。后世医家多遵循之,现代临床中也多被应用于治疗风湿痹证。张燕萍教授另辟蹊径,将麻杏苡甘汤应用于慢性咳嗽、便秘、支气管哮喘合并湿疹等不同疾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活性和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多效性。从另一方面可看出,麻杏苡甘汤具有健脾化湿祛痰、开宣肺气的功效,扩大了麻杏苡甘汤的治疗范围,为临床高效诊疗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明清新安世医在明朝嘉靖年间形成学有所传、业有所精、各科齐全的世医群体,总体人数不少于300人,占明清新安医家总数的1/3。明清新安世医特征鲜明,呈现医而好儒、医儒兼通的文化气质和理论有渊源、临床有真授的专业素养。明清新安世医的形成是明初世医制度、明中叶徽州宗族医疗保障及明清徽州社会尊医贵儒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