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益气活血方促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心梗模型后,分为五组,即益气活血方大剂量组、益气活血方小剂量组、麝香保心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6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CD34)测定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及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及微血管密度明显升高(P〈0.05);所有治疗组对新生血管数及微血管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剂量组和麝香保心丸组的作用尤为明显(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促进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新生,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观察了中药复方制剂益气活血方对实验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并通过测定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中VEGF-B蛋白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学机制。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实验动物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30g±20g(郑州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410116)。1·1·2药物及试剂①益气活血方干浸膏(人参、黄芪、黄精、赤芍、西红花),每1g干浸膏相当于原生药材2·81g,由河南省中医院制剂室提供。②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A040214。③小鼠抗大鼠CD34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公司;兔抗鼠V…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建立心梗模型后,分为五组,即益气活血方大剂量组、益气活血方小剂量组、麝香保心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6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及微血管面密度;检测缺血心肌局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微血管面密度及bF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所有治疗组的新生血管数、微血管面密度及bFGF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剂量组的作用尤为明显(P<0.05)。bFGF表达与微血管数增多呈一致性。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促进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新生,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上调心肌局部bFGF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脑缺血疾病的疗效比较肯定,其机制可通过多种途径来缓解和改善脑缺血带来的损伤,血管新生可能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脑缺血后血管新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它受到促进和抑制新血管形成因素的严格调控。综述现有研究,为针刺治疗脑缺血机制的认识开辟新的思路,为治疗性新血管形成用于脑缺血病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建立心梗模型并分为5组(益气活血方大剂量组、益气活血方小剂量组、麝香保心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6周后把存活的大鼠处死,免疫组化法测定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及微血管面密度;检测缺血心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微血管面密度及PDGF-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大剂量组和麝香保心丸组的新生血管数、微血管面密度及PDGF-B蛋白表达均有明显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小剂量组也有不同程度表达.PDGF-B蛋白表达与微血管数增多呈一致性.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促进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新生,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上调心肌局部PDGF-B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l)模型,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组、麝香保心丸组(阳性对照)、模型组(阴性对照),并设假手术组。6周后处死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PD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蛋白的表达,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灰度值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及川芎嗪组大鼠MI边缘区MVC和MV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川芎嗪组大鼠缺血心肌MVC和MVD较模刑组明显增加(P<0.05),与麝香保心丸组作用相似(P>0.05)。模型组VEGF、bFGF、PDGF-β、IGF-1蛋白表达及其灰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川芎嗪组四种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灰度值明显高于模刑组(P<0.05),但低于麝香保心丸组,bFGF、PDGF-β、IGF-1蛋白表达灰度值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VEGF蛋白表达灰度值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有促MI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bFGF、PDGF-β、IGF-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杨春昆  李军 《陕西中医》2022,(12):1816-1818
气的固摄作用包含气能摄血、摄津和固摄精液,“气主固摄”理论还应包含气对组织器官的固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补气药可以减轻心梗后的心室重构和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室扩张程度,丰富了“气主固摄”理论。现结合动物、细胞实验,探讨补气药减轻心室扩张的生物学基础,包含降低基质金属蛋白含量,抑制RAAS系统的激活,降低基质裂解素2和抗心肌细胞凋亡等。  相似文献   

8.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肿瘤血管不仅为肿瘤本身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可以使肿瘤向远处播散,导致肿瘤的恶性生长、复发、转移。鉴于此,笔者尝试从中医络病的角度出发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作初步阐发,以期为肿瘤从“络病”角度论治寻求新的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9.
三脉血注射液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脉血注射液对新生血管形成的促进作用 ,从而为其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大鼠主动脉段的离体培养 ,内皮细胞从动脉段切口处向外生长 ,形成具有分支结构的微血管样结构 ,于不同时间 ,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微血管样结构的数量 ,即能动态、定量的反映微血管生长的情况。结果 三脉血注射液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均可产生特异性的血管生成作用 ,明显促进血管生长 ,明显增加新生毛细血管数目 (P <0 .0 1)。二者相比 ,前者促进血管生长作用强于后者 ,还可使血管新生作用提前 (P <0 0 1)。bFGF组对毛细血管的新生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P <0 .0 1) ,而三脉血组未发现此效应 (P >0 .0 5 )。结论 三脉血注射液对新生血管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其效应优于bFGF。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和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E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组20 mg.kg-1,ip,麝香保心丸组(阳性对照)30 mg.kg-1,ig,模型组,并设假手术组。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 mRNA的表达及其灰度值。结果: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及川芎嗪注射液组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MV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川芎嗪注射液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与麝香保心丸组作用相似。模型组VEGF mRNA表达及其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川芎嗪注射液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麝香保心丸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可促进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F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芪丹液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血管新生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复方芪丹液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大、中、小剂量芪丹液对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致急性心梗(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进行干预,并设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消心痛组。通过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测定Ⅷ因子,并计算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结果 模型组MVD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消心痛及芪丹大、中剂量组结扎后7天、14天,其MVD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AMI后7天,模型组VEGF蛋白表达除较正常组升高外(P〈0.0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4天时芪丹大、中剂量组及消心痛组VEGF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AMI后7天、14天时模型组bFGF蛋白表达均上调,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两时间点随时间延长表达下降(P〈0.05);消心痛组及芪丹大剂量组7天及14天时bFGF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AMI后7天与14天模型组VEGFmRNA、bFGFmRNA均高于正常组、假手术组,消心痛及芪丹大、中、小剂量组高于模型组。各组7天与14天条带相比较,治疗组bFGFmRNA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表达不变,而模型组缺血心肌中bFGFmRNA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7天及14天VEGFmRNA的表达与时段变化没有明确的趋势。结论 芪丹液能够持续上调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bFGF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提高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促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益气活血药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构和Cx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药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脏结构及心肌电偶联的关键结构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结扎雄性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将30只M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组(参芍片0.25 g/kg联合复方丹参片0.75 g/kg)和倍他乐克组(12 mg/kg),每组10只,于造模成功后24 h开始灌胃,1次/日,连续4周.另设假手术组10只,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4周后取材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图像分析测量左室内径和心肌梗死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Cx4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4周模型组大鼠左室内径明显增大,心肌Cx4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阳性表达面积(Area)和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组和倍他乐克组的左室内径和心肌梗死百分比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在心肌Cx43的表达上,仅益气活血组心肌Cx43表达的AOD和IOD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 益气活血治疗能减少MI大鼠左室内径和心肌梗死百分比,增加心肌Cx43表达强度和部分好转Cx43弥散表达状态,对MI后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可能是稳定MI后心肌细胞间电偶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大鼠毛细血管周细胞变化及益气活血中药的作用,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在心电图评价的基础上将造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给予益气活血药治疗)、培哚普利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和通心络组(给予通心络治疗),以假手术组为对照,共5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进行干预。选择治疗后第7、28日2个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MCD)和毛细血管周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MCD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周细胞计数明显增加(P<0.01),益气活血组、培哚普利组和通心络组大鼠 MCD 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周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周细胞计数、促进血管新生而达到改善局部心肌血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常易引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心肌坏死等一系列损伤,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机制和防治策略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钙超载、线粒体损伤、炎症、细胞凋亡等方面,这些病理过程又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使临床防治较困难。现代西医药物因作用靶点单一、不良反应多限制了其防治效果,而中医药具有多信号通路、多靶点等优势,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显著效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归于胸痹范畴,益气活血法是其主要治则,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国内外实验表明,益气活血类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条病理机制有干预作用,能明显改善心肌损伤、减少心肌细胞炎性浸润,其作用机制包括对抗氧化应激、抑制钙超载、减轻线粒体损伤、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对抗炎症、减少细胞凋亡等。益气活血法抗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用益气类或活血类中药,具有协同作用。但目前多数机制研究都集中于中药单体活性成分,对益气活血法成方的研究较少。本文就国内外益气活血中药及益气活血法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进行整理,从单体、药对、组方3个层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益气活血法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顾宁 《天津中医药》2002,19(6):47-49
基于对中医学气血关系学说和中风病"气虚血瘀"理论的认识与探讨,通过初期临床观察,认为元气亏虚、脑络瘀阻是急性脑梗死的病机重点,血瘀又可加重气虚,导致气滞,气虚、血瘀、气滞相互为患.提出对本病的治疗除应活血化瘀、清除脑络瘀血外,更需强调气血兼顾,补气行滞与活血祛瘀相辅相成,使气旺而血运,气行而瘀除,瘀去而新生.补气活血、行气通滞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6.
温阳活血化痰法抗心肌纤维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温阳活血化痰法抗CHF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法制备CHF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病理形态学及胶原特异染色检测,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BLD)及内皮素(ET)水平。结果:温阳活血化痰法能提高CHF模型大鼠dp/dtmin、dp/dtmax和LVSP水平、降低LVEDP水平;减少Ⅰ型胶原蛋白含量,降低血浆AngⅡ、BLD和ET水平。结论: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可能是温阳活血化痰法抗心肌纤维化,改善CHF舒缩功能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丹芪饮胶囊对全髋置换围手术期血浆中BMP-2水平的影响,探讨活血益气法对全髋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干预.方法:将7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每组各35例.A组(对照组)采用淀粉胶囊治疗;B组(治疗组)采用丹芪饮胶囊治疗,并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1、2、3、4周进行血浆BMP-2水平测定.结果:A、B 2组间比较术前血浆BMP-2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分别于术前与术后1天比较血浆BMP-2水平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A组术后1、2、3、4周血浆中BMP-2水平分别与术前有极显著差异(P<0.01).B组术后1、2、3、4周血浆中BMP-2水平分别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1天与术后1、2、3、4周血浆中BMP-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B组术后1天与术后1、2、3、4周血浆中BMP-2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1).A、B 2组间比较术后1、2、3、4周血浆中BMP-2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丹芪饮胶囊对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血浆中BMP-2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活血益气法对干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10-1412
已有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内质网应激导致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堆积,自噬通过清除这些蛋白质或细胞器,转化为一定能量,有利于细胞存活,并且一定范围内的自噬有利于血管新生。课题组的先前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治疗能促进缺血性脑损伤血管新生。文章通过探讨自噬与气虚血瘀证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补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促进血管新生的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方法成功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黄芪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d-1),另设假手术组,各组大鼠数量均为8只。黄芪提取物各治疗组给予上述对应的各药物剂量ig给药,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ig给予20 mL·kg-1·d-1的生理盐水,连续饲养4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电镜法分析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和血管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4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心肌细胞坏死严重,完整的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P<0.05),胶原含量显著增加(P<0.01),内皮细胞缺失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提取物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相对规整,胶原含量明显下降(P<0.05),新生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P<0.05),内皮细胞形态相对完整,数量也明显增多(P<0.05),VEGF及CD3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黄芪提取物可明显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紊乱状态,促进受损心肌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证,活血化瘀法为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治疗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文章对本课题组在活血化瘀法指导下二十余年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对目前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争议问题进行探讨。从肿瘤细胞诱导血小板聚集(TCIPA)角度阐述肿瘤转移机理,基于TCIPA理论与中医血瘀证的共性,认为干预TCIPA途径可能是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为探寻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科学依据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