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徐海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5):17-18
<正>原发性高血压常引起左心室肥厚,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不仅是为了控制血压,更重要的是能保护靶器官,延缓和逆转心室肥厚,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逆转左心室肥厚(LVH),在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1]。本文对氯沙坦是否也能逆转高血压患者的LVH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测定64例(初68例治疗中有4例明显不良反应停药)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培为利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I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显示。经培哚普利治疗后,收缩压、舒坟、LVID、IVST、LVPWT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培哚普利不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也能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沙坦单用或与培哚普利合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100 mg/d或氯沙坦25~50 mg/d加培哚普利2~4 mg/d降压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氯沙坦或氯沙坦加培哚普利均能使LVMI及Fg降低,氯沙坦加培哚普利降低的程度更大,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沙坦与培哚普利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且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培哚普利和非洛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脏改变 ,能否逆转左心室肥厚是衡量降压药物是否理想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对比观察了培哚普利与非洛地平长期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住院的高血压患者 82例 ,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其中男 6 1例 ,女 2 1例 ,年龄在 4 0岁~ 79岁之间 ,平均 (5 3.1± 9.7)岁。经体格检查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且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心室肥厚者。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培哚普利组 4 1例 ,非洛地… 相似文献
5.
周红霞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5):26-27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LVH患者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65~80岁;予培哚普利4-8mg,口服,1次/日,共6个月。结果:培哚普利治疗后,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均显著下降。结论:培哚普利能有效地逆转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6.
氯沙坦和苯那普利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效应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8- 0 9~ 2 0 0 1- 0 3在我院就诊 ,符合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 80例 ,其中男 4 8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 5 5岁± 6岁 ,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病程 8a± 4 .2 a。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 1993年 WHO诊断标准 ,左心室肥厚的评价依据新近心脏二维超声检查时测定的左心室质量指数 ,左心室质量指数男 >12 5 g/ m2 和女 >12 0 g/ m2 判定为左心室肥厚 ,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合并症。1.2 检查方法 所用超声仪为美国 Acusan- 12 8XP/ 10 c型 ,探头为 2 .5~ 4 .0 MHz。按美国超声学会推荐的方法测量… 相似文献
7.
8.
左心室肥厚(LVH)不仅是长期动脉高血压反应的结果,而且在心脏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上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有报道根据超声心动图研究结果表明,包括向心性和离心性以及单纯空间隔肥厚在内的所有类型的IVH都存在着舒张功能不全.因此,对老年高血压药物的选择,除要稳定有效的降低血压外,还要具有良好的逆转左室肥厚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培哚普利为新一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其药理研究证实较以往的同类药物具有更好的降压及心血管保护效应,但使用多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最佳疗效,临床报道甚少.现将我们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较长期口服培哚普利的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PE)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消退及心肌复极离散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合并LVH患者45例应用PE治疗2年中,随访观察超声心动图LVH消退及心电图复极离散(QTd)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期内,血压显著下降(P<0.01),LVH呈进行性消退(P<0.01),QTd明显缩短(P<0.01).结论 应用PE治疗高血压合并LVH全程观察期内,显著稳定降压的同时,可以使LVH消退,QTd缩短,心肌复极电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左室肥厚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心脏功能减退 ,冠状动脉血流贮备能力降低 ,易发生心力衰竭 ,心肌供血不足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1 ] 。因此使左室肥厚消退应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众多 ,且均有较好降压作用 ,但单纯血压降低并不一定伴有左室肥厚消退。本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比培哚普利和非洛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对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5 0例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 WHO/ ISH诊断标准 ,即治疗前 3次不同时间坐位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电图检出左心室肥厚23例(23.00%),超声心动图检出左心室肥厚78例(78.00%)。其中Ⅰ级高血压13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分别为7.69%和38.46%;Ⅱ级高血压32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分别为12.50%和62.50%;Ⅲ级高血压55例,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分别为32.73%和96.36%。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为57.69%,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为18.18%。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应结合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及早进行积极治疗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计算所得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和无LVH组,分析比较两组间的血压均值和血压变异性。结果 LVH组24 h、白昼、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以及各阶段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标准差均比无LVH组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且LVH组LVMI高于无LVH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的发生和血压变异性密切相关,血压变异性增高对左心室肥厚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将8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卡维地洛10 g,2次/d。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5 mg,1次/d;卡维地洛10 g,2次/d。共12个月,观察两组用药后血压、左室结构的变化。结果用药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均变薄(P〈0.05);左室重量指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可安全有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老年高血压病的不同血压参数变异度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各参数变异度及脉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检查 82例年龄大于 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其中 5 1例无左室肥厚 ,31例有左室肥厚 ,对两组动态血压参数进行组间比较及昼夜间比较 ,并对各参数与左室质量指数 ( L V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昼、夜收缩压水平、脉压与 LVMI呈强相关 ,左室肥厚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脉压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组 ;2两组之间血压变异无差异 ;3所有病例收缩压变异大于舒张压变异 ,收缩压变异白昼大于夜间 ,而昼夜间舒张压变异、脉压水平改变不明显。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血压变异相关性较小 ,主要与收缩压水平与脉压水平相关 ,老年高血压患者 2 4小时舒张压变异与脉压水平处于相对恒定的水平 ,脉压可能是预测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一个简便易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率变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 (EH)伴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及与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16 8例EH患者和 6 2例正常人 2 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H无左心室肥厚组仅相邻正常R R间期差值 >5 0ms的百分比 (PNN5 0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EH左心室肥厚组的各项HRV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EH左心室肥厚组的 2 4h正常R R间期的标准差(SDNN)、5min平均正常R R间期的标准差 (SDANNindex)和 5min正常R 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 (SDNNin dex)又显著低于EH无左心室肥厚组 (P <0 0 1,P <0 0 1,P <0 0 5 )。结论 EH左心室肥厚患者的HRV降低 ,HRV与左室肥厚的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RT3DE测量22例中老年女性(其中高血压病12例,健康志愿者10例)舒张末期左心室心肌质量,同时从10健康志愿者中抽取8例行心脏磁共振(CMRI)检查并定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心肌质量。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获得了具有清晰内、外膜边界的左心室三维图像;RT3DE测量高血压病组左心室心肌质量为(100.86±16.95)g,对照组为(87.12±11.35)g,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对照组中抽取的8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心肌质量RT3DE测值为(84.42±7.49)g,CMRI测值为(82.43±6.95)g,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P=0.01)。结论RT3DE是一种可行的、准确的评价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2009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再评述推荐的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LVH)新标准(Sokolow-Lyon和Cornell product)(2009 ESC),并比较目前沿用的8种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标准之间差异。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计算的左室质量指数(LVMI)作为左室肥厚诊断标准,运用不同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标准,评价高血压病患者352例,计算并比较各种心电图标准诊断左室肥厚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352例高血压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室肥厚58例,占高血压患者16.48%。左室肥厚心电图诊断标准的特异度(由高到低):Perugia score(68.97%)、Left ventricularstrain(53.45%)、Framingham criteria(51.72%)、Sokolow-Lyon index(41.38%)、2009 ESC(27.59%)、Romhilt-Estesscore(25.86%)、Cornell product(18.97%)、Cornell voltage index(18.97%)、Gubner(5.17%);左室肥厚心电图诊断标准的特异度(由高到低):Gubner(99.70%)、Cornell product(94.90%)、Romhilt-Estes score(94.56%)、Cornell voltage index(93.54%)、2009 ESC(93.54%)、Sokolow-Lyon index(88.44%)、Left ventricular strain(84.01%)、Perugia score(75.51%)、Framingham criteria(75.51%)。结论现行诊断左室肥厚的心电图指标中,Perugia score特异度最高,是因其综合了Cornell voltage、Left ventricular strain、Romhilt-Estes score3种标准,但其特异度受影响。Framingham criteria标准汇集了多导联的电压指标,增加了诊断的特异度。2009欧洲高血压指南再评述LVH诊断标准较原Sokolow-Lyon index特异度降低,较原Cornell product特异度有所提高,特异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按脉压差高低分为4组:≤60mmHg、61~80mmHg、81~100mmHg和〉100mmHg。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PWd),求出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①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其年龄具有密切的关联。年龄增高,脉压增大;与血脂、血糖无明显的关系。②随着脉压差增大,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逐渐增大。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是导致左心宣肥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相关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慢性肾脏病5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75例,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方法.采集患者一般情况、血生化检验结果及同时期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按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分为2组:左室肥厚组(n=90)和左室正常组(n=85),比较2组生化指标的差异.使用Spearman秩相关和多元线性分析评价左室肥厚的影响因素.结果 左室肥厚组年龄、收缩压高于左室正常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提示LVMI与年龄、透析前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收缩压、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192、0.237、0.173、0.284、0.198,P<0.05),与透析龄、尿素清除指数(Kt/V)呈负相关(r=-0.184、-0.23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透析前高血压史、收缩压、Kt/V与血液透析患者左室肥厚相关(β=0.165、0.205、0.196、-0.184,P<0.05).结论 高龄、透析前高血压史、高收缩压是透析患者左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Kt/V是左室肥厚的保护因素.控制收缩压、提高透析充分性可能利于减少左室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朱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2):936-93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左室肥厚分为左室肥厚(LVH)组及非LVH组,同时选择30例血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 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或健康组动态监测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高血压LVH组与非LVH组或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左心室质量指标(LVMI)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肥厚质量指标相关性好.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关系密切,血压变异性增大对左室肥厚的风险性预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