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M2b型是急性白血病中较多见的类型之一 ,其特征为染色体t(8;2 1)而致AML1 ETO融合基因 ,该融合基因在白血病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AML1 ETO融合基因在白血病发病中需要结合核共抑制复合物 ,包括N CoR (nuclearco repressor)、SMRT(silencingmediatorforretinoidandthyroid hormonereceptors)及mSin3A(mammalianhomologofyeastrepressorSin3) ,并可通过募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histonedeacetylase) ,一方面使AML1所调控靶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染色质区域组蛋白去乙酰化 ,使局部染色质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应用DNA Southern印迹杂交法,检测33例M2b,27例其它亚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发现81.8%的M2b患者,包括4例型正常的M2b有AML1基因重排。本研究结果表明AML1基因重排检测可作为M2b基因诊断及疗效监测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AML1 ETO融合基因对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作用.方法 对AML1 ETO阳性或阴性的103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患儿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COX回归模型评估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因素.结果 ①103例AML患儿均进行了双诱导方案化疗.53例AML1 ETO阳性患儿第1疗程和第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和92%,远期复发9例(17%),53例患儿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63.6±7.3)%和(74.5±8.9)%.50例AML1 ETO阴性患儿第1疗程和第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和94%,远期复发17例(34%),患儿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52.2±6.1)%和(60.7±7.3)%.AML1 ETO阳性患儿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AML1 ETO阴性患儿(P<0.05),5年DFS率和OS率均显著高于AML1ETO阴性患儿(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AML1 ETO阳性患儿中,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出现事故或死亡的风险性越大(P<0.05).结论 相比较于AML1 ETO阴性的AML患儿,AML1 ETO阳性的AML患儿经治疗后,其疾病的远期复发率低,长期疗效好,并且年龄是影响其远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环腺苷酸cAMP协同低剂量氧化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以稳定转染了PML—RARα融合基因的PR9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细胞的生长,并利用形态学实验、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转染实验等检测cAMP和/或氧化砷处理前后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研究PML-RARα在cAMP诱导AML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虽然cAMP单独能使表达PML-RARα的PR9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的阳性率有所升高;但细胞形态学分析表明,cAMP单用无法诱导表达PML—RARα融合蛋白的PR9细胞分化,只有联合氧化砷才能使细胞表现出完全分化的特征,并伴有CD11b表达的显著升高。此外,PML—RARα还可以明显抑制含有cAMP反应元件的报告基因的转录。结论:PML—RARα融合蛋白对cAMP诱导AML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途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髓系白血病M2/t(8;21)亚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染色体t(8;21)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主要见于M2亚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c-kit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法检测31例AML1-ETO阳性AML患者c-kit基因17外显子突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c-kit基因突变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以及疗效的关系。结果表明:31例患者中14例检测到c-kit突变,突变率为45.16%,突变组男性患者的比例为71.43%、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0×109/L患者的比例为78.57%和伴有髓外浸润患者的比例为21.43%,均明显高于无突变组(29.41%、41.18%、0%,P=0.020,0.036,0.045),两组患者的年龄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437和0.510)。c-kit突变和无突变组化疗完全缓解(CR)率(64.29%∶80%)和复发率(58.33%∶21.4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和0.054),而死亡率(57.14%)在c-kit突变组明显高于无突变组(20%,P=0.039)。结论:AML1-ETO阳性AML患者c-kit突变常见,突变患者预后差,常规检测c-kit突变对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评估和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6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b型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结合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查AML M2b型病人的骨髓标本。结果:在67例病人骨髓片中,异常中幼粒细胞的特征性形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核浆发育不平衡,占6%-66%,其中有5例<10%。57例作染色体检查均发现t(8;21)(q22;q22)。34例进行融合基因检测,均发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1号染色体的1基因和8号染色体的Eight Twenty-One基因交互易位形成融合基因(AML1-ETO)。结论:(1)染色体t(8;21)与M2b密切相关,且常伴性染色体的选择,尤以Y染色体丢失常见。(2)AML1-ETO融合基因可作为M2b亚型的分子标志物,同时对判断预后和监测残留白血病等方面也有一定价值。(3)异常中幼粒的特征性形态改变是细胞形态学分类的关键,而其数量不一定>30%。  相似文献   

8.
柳光芬  曹柯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4):1556-1557,156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西罗莫司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西罗莫司对Kasumi-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西罗莫司对Kasumi-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西罗莫司处理前后Kasumi-1细胞核形态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西罗莫司均能抑制Kasumi-1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Kasumi-1细胞对西罗莫司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并在100 ng/mL左右达到最大效应。结论西罗莫司能够显著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并对凋亡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AML1-ETO和伴CBFβ-MYH11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免疫表型、染色体核型特点及预后基因表达,以及形态对此类白血病的提示作用。方法瑞士吉姆萨染色法观察骨髓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PCR检测白血病43种融合基因,G显带法观察染色体核型,一代测序毛细管电泳法方法检测髓系预后基因。结果伴AML1-ETO阳性的患者6例(37.5%)以原始粒细胞增多为主,8例(50%)以核浆发育不平衡的异常中幼粒细胞增多为主,2例(12.5%)以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伴CBFβ-MYH11阳性6例(85%)以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原始粒细胞及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生为主,1例以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增生,未见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结论AML1-ETO和CBFβ-MYH11阳性形态发现率分别为87.5%和86%,提示分子生物学检查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8岁。因结婚3年未孕于2005年10月11日到我院妇科就诊,发现宫颈不规则肿物3cm×3cm×3cm,怀疑宫颈癌,取活检送病理。病理检查:取灰白小组织4块,大小各为0.8cm×0.5cm×0.3cm,镜下示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呈弥漫性浸润,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厚,可见1至多个核仁,有少量胞质,肿瘤细胞间可见较多量单圆核嗜酸粒细胞,表皮已溃破。免疫组化:LCA、KER、S-100、CD20、CD3均阴性,CD15(+)、MPO(+)。诊断为宫颈粒细胞肉瘤。血常规:WBC2.4×10^9/L,中性粒细胞0.32,淋巴细胞0.45,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对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本文报告1例酷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表现的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临床检查,血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分析,以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检测。结果表明:患者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高,白血病细胞酷似异常早幼粒细胞尤其是变异型M3(M3v)细胞;免疫表型主要为CD34-、HLA-DR-、CD117+、CD33+、CD13-、CD15+、CD56+、cMPO+和CD16-,伴有del(7)(q22q32)染色体异常,但无t(15;17)改变和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反应不佳。结论: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临床少见,易与APL尤其是M3v混淆,应采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流式细胞术的普及,白血病的分类变得更为详细。髓系/前体NK细胞急性白血病及髓系/NK细胞急性白血病是目前认为的两种罕见白血病,在形态学上与常见白血病难以区分,表达髓系与淋系的双重抗原,预后较差,其独特的免疫表型是确诊的唯一依据。CD7分子与CD56分子在两种疾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中的作用引人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NK细胞的分化途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将就两种疾病的生物学起源、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CD56分子及CD7分子在两种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探讨淋系分化抗原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淋系和髓系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62例原发性AM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11例除表达髓系抗原外尚有淋系抗原表达(Ly^ AML)。Ly^ AML初诊时肝脾结肿及血像特点与Ly^ AML组无显著差异,用标准诱导化疗仅有1例获长期缓解。结论:Ly^ AML对常规诱导缓解方案不敏感,选择兼顾ALL ANL的方案可望提高治疗效果:Ly^ AML患者长期生存率低可能与CD34^ 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的水平变化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意义.采用ECL印迹免疫增强发光法分别检测60例初诊AML患者诱导化疗前、化疗结束二周及巩固期外周血血清TK1浓度,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收集60例AML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表明,在60例AML中,获得缓解(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的血清TK1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而未缓解者则无明显变化(P>0.05);处于完全缓解的AML患者血清TK1水平持续低表达,本病复发后则显著升高(P<0.05).TK1浓度与染色体核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初诊时是否伴有发热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监测血清TK1水平变化在AML的临床诊治、疗效监测、预后评估以及复发风险提示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TK1浓度降低提示治疗有效和肿瘤负荷减低,TK1浓度升高则提示预后欠佳和有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AML1/ 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RQ-PCR法定量检测21例AML1/ETO阳性AML-M2患者初诊骨髓标本中FLT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LT3基因表达量的高低与临床特征、实验室其它检测结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患者FLT3基因表达水平(FLT3基因/内参基因)初诊时为1.65%-261.5%.据此将FLT3基因表达水平大于35%者归为高表达组(12例),其表达水平低于35%者归为低表达组(9例).高表达组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 10×109/L者8例(66.67%),低表达组2例(22.22%);伴有髓外浸润患者的比例在高表达组为25%,低表达组为0%,但由于例数较少,暂无统计学意义(P=0.0805;P=0.2286).两组患者年龄以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 =0.1369,P=0.6923).FLT3基因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66.67% vs 88.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383),而复发率(66.67% vs 22.22%)及死亡率(50% vs 22.22%)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 =0.0805,P=0.3666),但有很明显的差异趋势.结论:AML1/ETO阳性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易复发,常规检测初诊AML1/ ETO阳性AML-M2患者骨髓中FLT3基因表达量对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摘要本研究通过检测RAGE-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应用RQ-PCR方法检测94例初诊AML患者BMMNC中RAGE-1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血象、诊断分型和预后的关系,并比较治疗前后RAGE-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6例(28%)AML患者存在着RAGE-1转录本的过表达(1.34-16.34,中位3.07);RAGE-1过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年龄、血象和FAB亚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核型预后分组之间RAGE-1过表达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类型核型AML患者中RAGE-1转录本过表达频率也无差异。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RAGE-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RAGE-1过表达组与阴性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AGE-1基因过表达是AML中的一个常见分子事件,但对患者预后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型青蒿素衍生物SM1044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新型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SM1044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M2b细胞株Kasumi-1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观察SM1044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nnexin-Ⅴ/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PI单标记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加药处理后Kasumi-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PARP以及融合蛋白AML1-ETO的变化。结果显示:青蒿素衍生物SM1044可抑制Kasumi-1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1μmol/L SM1044作用24小时,生长抑制率达到50%,48小时的IC50值为0.17±0.067μmol/L;SM1044通过Caspase依赖的途径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周期测定显示,SM1044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5μmol/LSM1044作用24小时使G0/G1期细胞由(58.33±4.46)%上升为(71.75±2.24)%;Western blot测定显示SM1044促使凋亡相关蛋白c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cPARP(cleaved PARP)表达水平增加,同时融合蛋白AML1-ETO表达降低。结论 :SM1044可有效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该过程与cCaspase 3、cPARP蛋白的表达上调有关。SM1044还能阻滞细胞周期,将Kasumi-1细胞阻滞在G0/G1期;同时SM1044能明显引起融合蛋白AML1-ETO的表达降低,可作为SM1044作用的胞内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