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 要目的:评价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为郑州市妇幼保 健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6 月收治的 75 例 HIE 新生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 35 例亚低温治疗,观察组 40 例予以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不同用药方法治疗后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100B 蛋白(S100B)水平、脑脊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 评分以及不同时间点的智能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 HIE 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生长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采用醒脑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78 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 39,醒脑静)与观察组(n = 39,醒脑静 联合神经节苷脂),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44 %,高于对照组的 76.92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格 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 脑出血后昏迷患者采用醒脑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对昏迷症状有较好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亚低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70 例 HIE 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儿则行 EPO 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 效,治疗前后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活性 氧(ROS)〕、神经功能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生长因子 –1(IGF–1)、生长激素(GH)〕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4.2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后两组患儿血清 BDNF、S–100β 蛋白、NSE 水平和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 察组患儿血清 BDNF、SOD、GSH–Px 水平较高,S–100β 蛋白、NSE、AOPP、ROS 水平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神经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较,观察组患儿 NGF、IGF–1、GH 水平均较高,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将 EPO 联合亚低温治疗应用于 HIE 患 儿的治疗当中,有利于提高血清 BDNF 水平,降低 S–100β 蛋白和血清 NSE 水平,减轻脑损伤和神经功能损伤,同 时也能有效减轻患儿的全身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维生素 D 水平与患者微血管病变及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关系。 方法:研究对象为郑州市妇幼保 健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6 月收治的 75 例 HIE 新生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 35 例亚低温治疗,观察组 40 例予以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不同用药方法治疗后效果。 结果:三组不同维生素 D 水平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 A 组平均年龄(59.54 ± 5.01)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6.36 ± 2.18)kg·m-2 ,B 组平 均年龄(59.34 ± 5.43)岁,BMI(27.35 ± 2.08)kg·m-2 ,C 组平均年龄(60.82 ± 5.71)岁、BMI(28.36 ± 3.14)kg·m-2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维生素 D 水平越高的患者,微血管病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米索前列醇相较于 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在汝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 科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1 月收治的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 126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认知功 能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83 %,高于对照组的 82.5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用于脑血管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 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外伤性脑出血恢复期治疗效果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市立东方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外伤性脑出血患者 7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予以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观察组予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6.64 ± 1.25)分,低于对照组的(9.35 ± 2.0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出院后 3 个月,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1),其中,观察组患者 ADL 评分为(82.19 ± 6.52)分,高于对照组的(70.38 ± 7.35)分,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1)。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有利于短期内促进外伤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受损神经修复和重塑, 有利于恢复期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盐城市第一 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 80 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及常规术后处 理的基础上静滴奥拉西坦,观察组予以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静滴。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 4 周后的脑 损伤标志物〔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及简易智 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 S100B、NSE、GCS、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 S100B、NSE 水平较对照组低,GCS、MMSE 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在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有确切应用价值,能有效降低血清 S100B、NSE 水平,减轻神 经功能损伤,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v,HIE)的疗效。方法:新生儿HIE47例分为GM1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4),两组均采用新生儿HIE综合治疗方案,并于生后3日龄后予常规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GM1),20mg加入20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每日一次静点,疗程14d;生后3d和疗程结束进行NBNA(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结果:①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未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前,NBN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及对照组与治疗初始NBNA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且治疗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以早期应用GMI治疗,能促进HIE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改善HIE患儿NBNA评分。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 年 8 月 至 2021 年 8 月期间收治 146 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8 例,神经节苷脂联合阿替普酶 治疗)和对照组(68 例,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期神经功能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1.67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 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 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 反应 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RP、TNF–α 水平均明显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周后、治疗 2 周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而治疗 1 周后、治疗 2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且较单独使用阿替普酶治疗者可 更好的抑制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究使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6 年 3 月 1 日至 2019 年 2 月 1 日期间长沙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30 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5 例。对照组 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 治疗后后遗症发生率为 6.67 %,低于对照组患儿的 4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神经系统体征 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仪能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保护脑神经,缓解体征异常。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黄疸实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 2018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0 月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黄疸新生儿,以确诊时间先后予以分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实施蓝光照射治疗,观 察组基于蓝光照射治疗辅助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 间为(3.52 ± 0.44)d,短于对照组的(5.37 ± 0.60)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 经皮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S100–β 蛋白水平、神经行为能力检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S100–β 蛋白值低于对照组,神经行为能力检测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而言,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可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神经损伤, 促进患儿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CM1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GM1和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d和14d的NBNA测定示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中重度痤疮患者接受积雪苷与异维 A 酸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中重度痤疮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60 例。 对照组给予异维 A 酸治疗,观察组给予积雪苷联合异维 A 酸治疗,比较治疗情况,如疗效、症状评分、满意度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色素沉着、脓疱、丘疹、面部红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痤疮面部疤痕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76.67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重度痤疮患者采用积雪苷与异维 A 酸联合给药治疗的效果较好,其各项症状 的均可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超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从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 HIE 患儿中选取 62 例,将其随机分为实施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和实施超早 期干预的观察组,各 31 例。记录两组患儿干预 2 周后、干预 4 周后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并在干预前、干预后 6 个月、干预后 12 个月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CDCC)对患儿智能发育水平进行评价,包括智力发育指数(MDI) 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评价结果。结果:干预 4 周后,两组患儿的 NBNA 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 6 个月、12 个月,两组患儿的 MDI、PDI 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 组均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 HIE 新生儿进行超早期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儿运动功 能及智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头部亚低温治疗时间进行临床探讨。方法将22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传统组、观察组各11例,生后1 h始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常规干预,生后6 h内加用头部亚低温治疗,传统组持续72 h,观察组在治疗期间48 h内aEEG无变化,或再次恶化后24 h停止亚低温治疗,观察生命体征、血生化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后S-100B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治疗时间及生后28 d NBNA评分。结果 2组生命体征、血生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传统组,S-100B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大于传统组(P均〈0.05),观察组重度异常aEEG患儿生后28 d NBNA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依据aEEG变化决定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有利于减轻HIE患儿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SP)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星型胶质源 性蛋白(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清远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收治的 84 例首发 SP 患者, 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4 例,采取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和对照组(40 例,采取阿立哌唑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神经细胞因子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NSE、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IL)–6、IL–1β、转移生长因子 β1(TGF–β1)〕水平。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PANSS 总分、 NSE、S100β、MBP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IL–6、IL–1β、TGF–β1 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 IL–6、IL–1β、TGF–β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首发 SP 患者采取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可有效改善其 神经细胞因子,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认知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苯巴比妥联合奥卡西平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1 月 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 68 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苯巴比妥+奥 卡西平治疗),每组 34 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癫痫发作情况、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脑电 图、血清神经递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4.12 %,高于对照组的 73.53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α、β 波段功率均高于对照组,δ、θ 波段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脑脊 液神经肽 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单一奥卡西平治疗相比,苯巴比妥联合奥卡西平可提高难治性癫痫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脑电图指标,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方法:选择郑州市中医院 2015 年 9 月 至 2018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 UC 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灌 肠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UC 内镜评分及超敏反应蛋白 (hs–CRP)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便血、腹泻、里急后重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Rachmilewitz 评分、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康复新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 UC,可有效改善病变部位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应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用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分组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3.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钠治疗HIE患儿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因缺氧缺血所致的脑水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应用射频热凝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对其白细胞介素 –8(IL–8) 与 CXC 趋化因子配体 10(CXCL10)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1 月福州市中医院收治的 LDH 患者 101 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60 例,对照组 41 例。对照组应用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应用 射频热凝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 IL–8 与 CXCL10 水平。 结果:观察组治 疗的总有效率为 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IL–8、 CXCL10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采取射频热凝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 LDH 的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 IL–8、CXCL10 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