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正下肢静脉曲张(VVLE)是由下肢浅静脉异常返流引起的一组疾病,属于慢性静脉淤血的范畴。除静脉曲张症状,常伴有足部的色素沉着、踝部水肿、淤滞性皮炎、下肢静脉溃疡等临床表现~([1])。西医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联合点刺抽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VV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GSV)高位结扎剥脱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MWA联合点刺抽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下肢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表(VC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下肢VCS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MWA联合...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9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下肢骨科术后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少数患者血栓脱落后导致肺栓塞(PE)而造成死亡.据报道,未采取预防措施的骨科大手术术后DVT的发生率为5%[1].我院2003年-200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骨科术后并发DVT患者9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浅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的护理。方法收集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好术前宣教及术后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康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综合的护理及宣教指导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曲张是以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为主要表现的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其传统的术式创伤大,瘢痕多欠美观,恢复时间长。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满足了患者对治疗安全性和美观的要求^[1]。本院2004年12月-2006年3月应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9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筋膜内静脉凝结形成血栓,包括小腿的胫前、后静脉、腓静脉、肌肉静脉窦以及胭静脉、股深、股浅、股总静脉、髂静脉,是手术后老年患者的多发病。本病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严重者可发生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及造成血栓后综合征。治疗方法主要为抗凝、溶栓治疗。老年患者术后如果未能积极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则发病率甚高。现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下肢静脉曲张(VVLE)是周围血管的常见疾病,早期表现为下肢酸胀,病程长出现瘙痒、色素沉着,严重者出现湿疹和溃疡,甚至血栓[1]。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逐渐应用于临床,创伤小,恢复快,但存在隐神经受损和色素沉着等并发症[2]。研究发现高位结扎术联合EVLT效果更佳[3]。中医药在预防VVLE术后并发症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对90例VVLE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通络凉血法对VVLE患者EVLT联合高位结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点式引流手术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伴脂质硬皮症中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该次观察对象为2016年5月—2017年1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慢性静脉不全伴脂质硬皮症患者,电脑随机抽取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加曲张浅静脉点式剥脱术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实行的方法基础上加以采用点式引流手术的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皮下硬结的厚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皮下硬结厚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伴脂质硬皮症患者采用点式引流手术明显有利于患者病情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40%~60%,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甚至可并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自2002年9月~2005年3月,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 4 2例 (5 8条 )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患者施行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术 ,8例 (12条 )加行自体植皮术。结果 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 ,所有溃疡在术后 10~ 32d愈合。结论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在降低术后复发率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段晔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4):2717-2718,272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下肢无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对照组静脉腔内见快速流动光点,观察组呈现静脉管径扩张。观察组的股总静脉(CFV)、股浅静脉(SFV)、胫周围静脉近段(PTV)与内侧腓肠静脉(MGV)内径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FV、SFV和腘静脉(POV)的CDFI值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能提供全面准确的资料,可以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怀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提供恰当的干预时机。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大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若未行任何预防措施,术后约有50%机会出现DVT。近端DVT是肺栓塞的主要来源,致命的肺栓塞发生率为2%~3%[1],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甚至可并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2000年9月~2006年9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超声刀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小腿静脉慢性溃疡的价值。方法 15例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小切口剥脱,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结果术后15例患者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14例患者的静脉性溃疡于术后短期内愈合,1例患者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结论腔镜深筋膜下小腿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小腿交通支功能不全性溃疡是安全有效的,且损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LDVT)是在某些情况下,血液于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并阻塞静脉腔,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1]1864年,魏尔啸(Virchow)提出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该次将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采取超声方法进行诊断,进一步对超声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1)该次80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阳性24例、阴性56例;经血管造影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阳性26例、阴性5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2.31%(24/26)、特异度为(96.43%)。(2)患者患侧的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的内径,和健侧对比,血管内径扩张明显,患侧和健侧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膝部骨折发生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比重最高(55.56%),股骨骨折次之(28.13%),和其他类型骨折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采取超声诊断,可了解患者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情况,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静脉性溃疡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往往出现下肢浅静脉扩张,皮肤色素沉着,是因为主干静脉堵塞后,下肢静脉血需要通过浅静脉回流,导致浅静脉代偿性扩张,加之浅静脉未能得到有效保护,使下肢静脉压力明显增高,导致下肢淤血严重,形成下肢慢性溃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芪红通络方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射频消融术,术后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当天开始,口服中药汤剂芪红通络方。于术前和术后3 d、7 d、14 d时对2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于术后14 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3 d时,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术后7 d、14 d时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时,2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显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术后3 d时,2组患者V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术后7 d、14 d时治疗组患者VC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射频消融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芪红通络方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伤Ⅰ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代替穿戴弹力袜,其余治疗及护理均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段股总静脉和股浅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术后第7日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3、7日下肢股总静脉及股浅静脉血液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血流速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超声检查结果,并将其与病理确诊情况进行对比,两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后实施相应检验并得出结论。结果 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检查及外科手术治疗,经对比可知超声检查对其病情检出率(91.11%)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病部位中,以胫后静脉所占比例最高(51.11%),其他发病部位还包括胫前静脉、胭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等。结论应用超声检查对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为理想的检出效果,有利于及时检出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情并为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外敷治疗下肢浅静脉激光术后静脉炎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使用活血凉血饮口服、新芙蓉膏外敷。对照组47例口服地奥司明片。观察临床疗效及平均治愈时间。结果:14天后治疗组治愈率为94.2%,对照组为68.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服、外敷的方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激光术后静脉炎反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