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针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转录组学分析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8)、空白组(n=8)、电针组(n=8)。电针组予以电针针刺内关和足三里治疗,每日30 min。空白组常规喂养,无任何处置。模型组同期进行异氟烷麻醉干预。采用束缚-水浸应激法在干预结束后建立动物模型。取胃组织并测量溃疡面积,计算溃疡指数,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形态学改变,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基因表达,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GO功能分类以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在预电针针刺后,胃溃疡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高通量测序结果的GO富集分析表明胃溃疡的产生和预电针对胃溃疡的治疗过程中,涉及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中的多个方面,同时也表明胃溃疡的形成与电针对其的治疗是多组分、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KEGG富集结果表明,PI3K-Akt和MAPK等信号通路在胃溃疡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胃溃疡形成及预电针针刺缓解胃溃疡大鼠的分子调控机制,为进一步解析电针对胃溃疡治疗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蓝斑核参与针刺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伪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损毁组,每组6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电针组在"神门"-"通里"段给予电针,强度1 mA,频率2 Hz/15 Hz,每次30 min,连续3 d;电针+损毁组在病毒损毁双侧蓝斑核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 实验研究中药脊髓康对脊髓损伤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基于转录组学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治疗组。治疗组和模型组均运用改良Allen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于术后开始分别给予等量脊髓康药液或生理盐水灌胃。应用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法来评价造模前1天,造模后第7、14、21天各组大鼠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收集上述造模后时间段三组大鼠的脊髓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应用RNA-Seq对术后第21d的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脊髓组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寻找显著性差异基因(DEGs),并进一步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脊髓康发挥脊髓修复作用的可能通路,并使用Western blot法进行验证。结果 在造模后,治疗组大鼠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较模型组的少,形态结构也更清。差异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治疗组共有525个差异基因,其中71个上调基因,下调基因454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生物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表现在肿瘤坏死因子产物的正调控、细胞迁移的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尼氏体和神经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Allen's造模方法 建立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取"大椎""命门"和"夹脊穴"两组穴位交替电针治疗.28 d后,通过硫堇染色法观察尼氏体变和分析斜板试验结果 各组进行比较.结果 电针治疗组与甲基强的松龙组大鼠治疗后后肢运动功能改善,非常显著强于模型对照组(P<0.01)而显著差于空白对照组(P<0.05);两组尼氏体染色细胞数非常显著强于模型对照组而非常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P <0.01),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治疗可明显增强SCI后尼氏体的恢复,促进SCI后神经的修复与再生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转录组学以其在全基因组转录水平上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特点在中医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兴起的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使转录组学研究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本文总结归纳了RNA-seq技术在转录组学中的优势,其整体性、系统性、个体组织差异性、时间独立性等优势改善了以往单基因研究不能切合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不足;着重探讨了基于RNA-seq技术的转录组学在中医学理论及方药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对其在中医辨治理论实质研究、方药有效成分的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用药安全评定体系等方面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大鼠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造模成功后电针治疗14天,选用双心腧、双脾腧作为治疗穴位,测定脊髓中的SOD、MDA和GSH-Px含量变化.结果:电针组SOD、GSH-Px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  相似文献   

7.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CBS及HRP追踪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外伤而导致的脊髓损伤(SCI),以其水平以下脊髓各项功能包括运动感觉、括约肌及反射功能障碍为临床主症。中医认为该病属痿证范畴。目前,有关中医治疗的报道也是屡见不鲜,表明中医对该病有一定的治疗价值,本研究从实验角度以探究电针治疗SCI的机理。1实验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雌性Wistar大鼠,体重160~200g,8~l0w,至实验结束时 180~230g,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主要试剂及仪器戊巴比妥钠,多聚甲醛,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1.25%戊二醛,HRP(sig…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小鼠模型运动功能及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 96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电针组[疏密波(2/100Hz),0.2mA,15min],每组24只,采用腹腔注射麻醉剂制备T10SCI模型。选择T8和T12两对夹脊穴进行针刺治疗,每天1次,干预28d。观察CatWalk步态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脊髓P53、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同期比较,电针组14、28d小鼠爪印面积、支撑时相比增加,P53表达降低,28d下肢摆动速度加快(P<0.05);针刺组28d小鼠下肢摆动速度、支撑时相比增加,7、14、28dP53表达降低(P<0.05);电针组和针刺组3~28dBax表达降低,7~28dBcl-2表达升高(P<0.01,P<0.05)。与针刺组同期比较,电针组28d爪印面积变大、支撑时相比增加,P53表达降低,7、14dBax表达降低,7、28dBcl-2表达升高(P<0.05)。结论夹脊电针可促进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抑制P53、Bax和促进Bcl-2表达。  相似文献   

9.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表达及变化规律。试图从线粒体启动凋亡途径相关主要因素的研究角度进一步揭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1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动物分为电针组、药物组(Caspase-3抑制剂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用Tunel法对细胞凋亡进行标记。结果:脊髓损伤后1d即发现神经细胞凋亡,1d凋亡的细胞主要是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细胞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前角。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存在细胞凋亡现象,是脊髓继发性损伤主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平均分为4组,采用改良的Allen’s造模方法建立大鼠SCI模型,电针对照组取"大椎"、"命门"和"夹脊穴"两组穴位交替电针治疗。7天后,通过取各组大鼠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DNF的表达水平和分析BBB行为记分法进行各组比较。结果:电针治疗组与甲基强的松龙组大鼠治疗后后肢运动功能改善,非常显著强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显著差于空白对照组(P<0.01);两组BDNF阳性细胞数非常显著强于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明显增强SCI后BDNF的表达,促进SCI后神经的修复与再生,从而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以转录组测序技术为基础的中医及中药相关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本文总结了转录组学的特点、技术方法,对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中医证候学、中药复杂体系、中药材鉴别及其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与华重楼种子休眠解除相关差异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华重楼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及相关代谢通路,以华重楼休眠解除前后种胚为材料,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手段对供试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从cDNA文库中分别获得62 882 650,62 263 366个clean reads,共得到69 248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的表达基因有56 426个,下调的表达基因有12 822个。共有138 267个差异表达基因被GO功能注释到生物进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3个大类58个亚类,注释的差异表达基因与代谢过程、生物调控、细胞组分合成和酶催化活性等密切相关。对58 722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共发现139个代谢通路,休眠前后的DEGs主要富集在碳代谢、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和多糖代谢等途径。基于KEGG数据库中注释结果,共发现16条与华重楼休眠解除相关的代谢通路。华重楼种子发育与休眠解除过程中大量与种胚形态建成、多糖分解及蛋白质合成的差异基因参与表达,涉及到多个代谢途径的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休眠解除调控网络。  相似文献   

13.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基因Caspase-9表达及变化规律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 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动物分为电针组、药物组(Caspase-3抑制剂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9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9在14d时,电针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通过抑制Caspase-9在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元中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了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对兔脊髓损伤节段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成年雌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治疗28d后,分别取兔脊髓损伤段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NGF阳性细胞计数的表达水平;并在术前、术后麻醉清醒后1h、术后1d、7d、14d、28d通过分析改良Tarlov评分法比较各组兔后肢运动功能状况。结果:1.脊髓损伤节段NGF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治疗后模型组与电针组较空白组NGF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治疗后电针组NGF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模型组(P<0.05)。2.下肢运动功能:经改良Tarlov评分显示,术后28d后,电针组评分值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电针可能通过激发损伤段脊髓组织中NGF的表达增多,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电针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6、24、48h差异蛋白变化情况,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h模型组、6h电针组、24h模型组、24h电针组、48h模型组和48h电针组,每组15只。采用自制的Allen’s打击装置造ASCI模型。电针"大椎"命门"。取脊髓损伤区脊髓组织对样本蛋白进行提取、定量、蛋白双向电泳图像分析,找出差异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了10个丰度变化大于1.5倍的差异蛋白。在6h段,有5种差异蛋白,与正常组比,模型组4种差异蛋白表达上调,1种下调,电针后4种差异蛋白的表达被逆转;在24h段,有7种差异蛋白,造模后6种差异蛋白上调,1种下调,电针后6种蛋白的表达被逆转;在48h段,有8种差异蛋白,造模后6种差异蛋白上调,2种下调,电针后其中5种差异蛋白的表达变化被逆转。与电针效应有关的蛋白功能涉及细胞能量代谢、信号转导、DNA修复、细胞凋亡、构建细胞骨架等。随着损伤时间的增加,被鉴定出的脊髓内差异表达蛋白也增多。24h组与6h组比较,多了2种差异蛋白:核苷二磷酸激酶及磷酸丙糖异构酶1,造模后其表达上调,电针后下调。48h组与24h组比较,多了3种差异蛋白: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1及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这3种蛋白在造模后表达分别上调、下调、上调,电针后均表现为上调,减少了2种蛋白:核苷二磷酸激酶及E2泛素结合酶。结论:电针可逆转急性损伤脊髓内多数差异蛋白表达的变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异常蛋白等途径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随着时间和针刺次数的增加,电针可能逐渐侧重于发挥改善细胞能量代谢和抑制其凋亡的作用,而对受损蛋白的调节作用在减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观察电针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肾组织基因表达谱变化,揭示电针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4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骨缺损组18只、电针组18只。骨缺损组与电针组使用咬骨钳在新西兰兔右前肢桡骨中段造成骨缺损模型。造模后,电针组在骨缺损肢体侧的合谷、曲池穴处,采用疏密波(频率2/100 Hz,电流2.1 mA)进行电针干预,30 min/次,1次/d,连续干预4周。分别在实验1,2,4周末对骨缺损组与电针组兔前肢进行X射线平扫,采用Lane-Sandhu X射线评分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在实验2周末每组随机选取3只兔,进行肾脏组织转录组测序以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实验1,2,4周末,电针组X射线骨形成评分、骨连接评分、骨塑形评分均较同期骨缺损组高,但仅2周末时X射线骨塑形评分与骨缺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录组测序显示:正常组与骨缺损组间有454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基因255个,下调基因199个),骨缺损组与电针组间有444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基因179个,下调基因265个)。钙感应受体(CASR)基因在骨缺损组和电针组的肾脏中差异表达,GO分析发现骨缺损组与电针组的差异基因富集在钙离子稳态和细胞钙离子稳态等生物学过程中。结论电针可显著促进新西兰兔骨折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肾脏CASR基因表达和“钙离子稳态”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后 bax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及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 Allen’s 锤击法致大鼠 T_(10)脊髓损伤,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定量分析法观察脊髓损伤早期 bax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有中等量的 bax mRNA 及蛋白表达。模型组脊髓损伤后6h 及24h bax mRNA 及蛋白表达均增高,电针治疗组 bax mRNA 及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与甲基强的松龙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电针可下调bax mRNA 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玄参提取物对阴虚火旺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大鼠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探讨玄参提取物干预大鼠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对照组、模型组和玄参组大鼠肝脏组织的基因表达谱,通过STEM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针对DEGs进行GO功能富集KEGG通路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筛选DEGs...  相似文献   

19.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MAP-2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对损伤神经系统神经元的修复再生过程中的有关因素MAP-2(微管结合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ALLEN氏致伤法制成大鼠胸12不完全损伤模型,然后进行电针治疗,严格设立正常组、造模组、西药激素组作为实验对照,应用半定量RT-PCR法观察MAP-2的不同时间点(1周、2周、4周)的mRNA表达。结果:电针组的MAP-2mRNA从1周起就开始表达,2周、4周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且较其他非电针组表达明显。结论:电针可使MAP-2的mRNA表达较非电针组较早且较明显上调而提高微管的聚合能力,从而对神经细胞的胞体和突起的生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以利其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以及组织中IL-18、IL-1β和cleaved caspase-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雌性SD大鼠,所有样本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模型组(Model组)12只及夹脊电针组(EA组)12只,共3组。每组大鼠再按两个时间点分为3天组与7天组。夹脊电针组每日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运动功能通过BBB评分法测定;经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IL-18、IL-1β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中cleaved caspase-1的表达。结果:Sham组大鼠未见明显运动功能障碍,而Model组大鼠造模后运动功能障碍明显,3天、7天BBB评分均明显降低,与Sha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大鼠术后BBB评分,在3天、7天较术前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大鼠脊髓组织形态正常,而Model组3天时大鼠脊髓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炎性反应明显,3天、7天时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胶质细胞增生。夹脊电针治疗后可见组织结构趋于完整,炎性细胞及胶质细胞减少。Sham组大鼠脊髓组织可以明显看出有一小部分IL-18、IL-1β表达,在3天、7天节点中处于稳定状态。在3天、7天节点中,Model组大鼠脊髓组织IL-18、IL-1β表达出现升高情况,相较于Sham组情况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EA组大鼠脊髓组织中IL-18、IL-1β的表达均较治疗前减少,在7天节点中与Mode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Sham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可以见到少量的cleaved caspase-1呈阳性表达,在3天、7天节点表达情况稳定。在3天、7天节点中Model组大鼠脊髓组织cleaved caspase-1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有明显的变化,且呈现升高的趋势,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大鼠在经针刺治疗后,其脊髓组织中cleaved caspase-1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与Model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够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IL-18、IL-1β、cleaved caspase-1的表达,从而减轻炎性反应,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