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张子和汗法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子和生于 115 6— 12 2 8年 ,业医五十余年 ,临证经验极为丰富 ,勇于创新。娴于攻邪之法 ,自成一派。张氏以汗、吐、下三种攻邪祛病的治法 ,“三法兼众法” ,“识练日久 ,至精至熟” ,(《儒门事亲·卷二·汗下吐三法赅尽治病诠·十三》 ,简写卷二·十三 ,以下同 ) ,综合运用各种攻邪手段和方法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扩大了应用范围 ,并赋予了新的特点和内容。现将张氏汗法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1.扩解汗法的概念张氏根据“因其轻而扬之” ,开玄府逐邪气 ,摆脱了传统汗法的窠臼 ,提出凡有疏散外邪统归汗法 ,力辟习俗固守“发表不远热”之旨 ,认…  相似文献   

2.
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张子和 ,其祛邪扶正之汗法 ,不拘一格 ,方法多种 ,以发汗之方法 ,以宣散郁滞为目的 ,尤其重视外治汗法。张氏在《儒门事亲》卷二·汗下吐三法赅尽治病诠·十三中指出 :灸、蒸、熏、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 ,凡解表者 ,皆汗法也 ,张氏把外治之法有汗者 ,统归汗法。《儒门事亲》“十形三疗”篇中 ,共录 16 2例病案 ,运用汗法5 1例 ,其中单用或并用外治法发汗达 34例 ,足见外治汗法在张氏汗法中的重要学术地位。现就其颇有特色的外治汗法 ,简析如下。1 砭刺出血张氏认为 :“出血者 ,发汗之一端也。”(…  相似文献   

3.
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张子和 ,以汗吐下攻邪著称 ,其吐法涉及疾病达 6 0余种 ,其外用吐剂更有特色 ,现略述如下。子和吐法除用内服药涌吐外 ,还借助于物理刺激 ,以达涌吐之效果。而其外治涌吐剂多属吐法变法之应用方剂。子和吐法之目的是驱邪外出 ,达到“吐之令其条达”之效果。因此 ,张氏把凡能引真气上行 ,驱邪外出者 ,皆归吐法。在《儒门事亲》卷二·汗下吐三法赅尽病诠·十三 (简称为“卷二·十三” ,以下同 )中指出 :“引涎、漉涎、嚏气、追泪 ,凡上行者 ,皆吐法也。”这些方法相对应的方剂 ,也就是本文所论及的吐法外用方剂。1 引…  相似文献   

4.
<儒门事亲>是攻邪学派代表人物、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的经典著作,书中提出的汗、吐、下三法对当今中医急症诊治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努力继承.积极创新张氏攻邪学说的学术思想,做好汗、吐、下三法的临床和基础工作,使其符合现代流行病学方法标准.  相似文献   

5.
张从正的祛邪补虚观点对老年病治疗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张从正治病以祛邪立论,他阐述的“汗、吐、下”3法有高深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不仅如此,他对补虚也有独到见解,他的这些观点对当今老年病治疗颇有启发,现试述如下。1病由邪生,攻邪己病张氏在《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中提到:“病之...  相似文献   

6.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 ,以其善用汗吐下三法著称。其汗法虽源于《难》、《素》,禀于华佗、仲景、河间 ,然通过张氏的锻炼磨砺而自成一家。本文试通过张氏医案 ,一窥其汗法之玄机。张氏医案集中在《儒门事亲》卷六至卷八 ,计1 62例 ,1 39案。其中单用汗法者 9例 ,汗吐合施者2例 ,汗下并行者 4例 ,汗吐下联用者 1 7例 ,以外治法发汗者 34例。书中举汗药凡 40味。除用药物外 ,还采用了灸、蒸、熏、洗、熨、烙、针刺、导引、按摩等法取汗 ,并提出了“涌吐取汗”法。张氏用汗法所治病证多达 2 0余种 ,涉及内外妇儿眼等临床各科病证 ,包括外感风…  相似文献   

7.
刺血、按摩与汗法--张从正学说的现代应用与诠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学攻读中医时,只知道张从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从事中医临床,知道张氏又是心理疗法高手。说实话,那时候我对汗法的理解仅仅还局限于狭义的。至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从事按摩治疗,才逐渐读懂张氏广义的汗法,特别是在应用了刺血方法。进一步钻研刺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攻克按摩临床中的疑难病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张氏认为:凡邪之在表,都可应用汗法。“风寒湿暑之气,入于皮肤之间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凡风寒邪气,结于皮肤之间,藏匿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走注疼痛,麻痹不仁,以及四肢肿痒拘挛,可用汗法。”《儒门  相似文献   

8.
(上续“张子和的学说”)张氏所谓汗吐下三法,包括内容很广:引涎、漉涎、嚏气、追泪等凡上行者皆属吐法范围;灸蒸、薰、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属汗法范围;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等凡下行者皆属下法范围。而且张氏“亦未尝以此三法遂众法,各相其病之所宜而用之”。比如说:张氏固然极力反对滥用温朴,主张五谷、五肉、五菜为最好的补养方法,所谓“养生论食补,治病论药攻”,但张氏也认为“病有百变,岂可执方?”“岂有虚不可补,实不可泻之理哉?”掌握或攻或补的前提在于全面地分析“天地寒暑之理,以人  相似文献   

9.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宋金时睢州考城人,是我国历代医家中攻邪论的代表者。张氏攻邪有汗、吐、下三法,其下法理论,运用在现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上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志云  杨建宇  王磊  谷胜东 《光明中医》2002,17(3):F003-F003,F004
张子和善汗、吐、下三法 ,临证独辟蹊径 ,本文试对其关于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加以总结。张氏认为不孕多与阴阳不相既济 ,病邪阻滞、经脉为病、经水不调等相关。意冀这对我们攻克疑难症———不孕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浅谈张子和对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和善汗、吐、下三法 ,临证独辟蹊径 ,本文试对其关于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加以总结。张氏认为不孕多与阴阳不相既济 ,病邪阻滞、经脉为病、经水不调等相关。意冀这对我们攻克疑难症———不孕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张子和之学,以攻邪立论,他认为病由邪生,治疗以攻邪为主,主要采取了汗、吐、下三法,他对汗吐下三法的灵活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祖国医学“治则”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路永平 《光明中医》2001,16(3):F003-F003,F004
张子和虽以攻邪见长 ,但对补法亦有灼见。本文就张氏补法的运用探讨如下 :1 祛邪即所以扶正张氏认为疾病所生 ,不论内因、外因 ,总是由病邪强加于人体而成 ,故治疗“先论攻其邪 ,邪去而元气自复也。”(《儒门事亲·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通过祛邪而达到扶正的目的。张氏重视下法以强身的理论。他说“下之攻病 ,人亦所恶闻也。然积聚陈于中 ,留结寒热于内 ,留之则是耶 ?逐之则是耶 ?《内经》一书 ,惟以气血通流为贵 ;世俗庸工 ,惟以闭塞为贵 ,又止知下之为泻 ,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 ,乃所谓补也。陈去而肠胃洁 ,瘕尽而荣卫昌 ,…  相似文献   

14.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张从正以善用汗吐下三法,强调攻击邪气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攻邪学派的代表人物,然而过于强调其攻邪思想,单纯以攻邪作为对其汗吐下三法作用的概括未免显得简单笼统。个人认为,若不弄清他为何力倡三法,如  相似文献   

15.
李建香 《光明中医》2009,24(8):1447-1448
金元时期,作为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治病多以汗、吐、下三法为主要手段,被后世尊奉为攻邪派的宗师.然而张氏的补法却独树一帜,内涵极其广泛,提出"制其偏盛即补"的思想.不论在攻邪中,还是在攻邪后,张氏都十分重视补法,重视气血宣通,其补法思想是非常独到的.  相似文献   

16.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代雎州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约生活于公元1156 ~ 1228年,享年72岁.张氏随其父学医,又酷好读书,喜爱吟诗,性格豪放,与当时著名的东州学者麻九畴,门人常德一起,研讨医理.张氏之学,宗奉《内》、《难》、《伤寒》,并私淑河间,在临床上对汗、吐、下三法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其不仅在急性病中,而且在慢性病的治疗中也普遍使用,发展了以寒凉攻邪为特点的攻邪学说,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提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倡导“治病当用药攻,养生当用食补”,均有独到之处。本文选择张氏临床运用汗、吐、下三法的案例从辨证思路与治疗特色进行分析,以供临床运用三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试析张从正的攻邪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从正系金元四大家之一,对内、难、伤寒论等都有深刻研究,医学精湛,临证经验丰富,其中尤以阐发攻邪学说,擅用汗、吐、下三法而蜚声医坛,其著作《儒门事亲》集中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本文试就张氏的攻邪学说,作一粗浅分析,以冀全面了解张氏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8.
段雷 《河南中医》2014,34(2):359-360
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善用汗、吐、下三法。舟车丸为张氏所喜用,为"下法"的代表方之一。《儒门事亲》中舟车丸出现的频率较高,张子和用其治湿形之类病。  相似文献   

19.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受到完素学术思想影响,重视邪气为病,对中医的治法作出了贡献。他在临床上提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观点,认为人身之病都是邪气之所为,因此祛除病邪是治疗疾病的首要环节,提出以汗、吐、下三法包治百病。因此,后世推崇张从正为攻下派的代表医家。张氏认为,人身之病,皆邪气之所为,或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不节,均可使  相似文献   

20.
张子和涌吐用药与今之差异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攻邪学派的代表人物 ,学术思想和临床技艺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之中 ,其攻邪之汗吐下三法涵括治疗疾病之百法 ,其用药之特别 ,尤其是涌吐用药与当今之差异 ,尤其值得研讨 ,其略述如下 :张子和《儒门事亲》列涌吐药共计 36味 ,其中现代临床仍作涌吐药 ,或历代本草记载主要以涌吐为功效的药有 14味 ,如瓜蒂、茶末、常山、藜芦、晋矾、绿矾、胆矾、铜绿、青盐、皂角、沧盐、人参芦、远志、郁金等。其次是“变相涌吐药” ,因为张子和认为“引涎、漉涎、嚏气、追泪 ,凡上行者皆吐法也” ,因此具有这些功效的药物 ,也就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