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作者发现40例MR上副鼻窦低信号强度灶病人,所有病人均做过5mm层厚的横断及冠状连续CT 扫描,大多数病例做了增强。MR使用1.5或0.5T的设备,多层面成象,自旋回波质子密度加权、T_2加权或T_1加权序列。T_1加权象重复时间(TR_s)200~600msec,回波时间(T E_s)20~50msec,质子密度加权和T_2加权的TR_s 为1500~2500msec,,第一回波TE_s20~50msec,第二回波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道了28例黄韧带骨化(OLF)的MRI,年龄45~83岁。根据平片、常规断层及CT扫描特征性征象选择本组病例。16例MRI检查采用1.5T超导设备(MRT-2001RX),3例用0.5T超导设备(SMT-50A),10例用0.22T常导设备(MRT-22A),其中1例经1.5T及0.22T设备各检查一次。1.5T超导仪采用SE序列T_1加权TR/TE500~600/15~20,质子密度加权(PD)1600~3000/30及T_2加权1600~3000/90。0.5T超导仪SE序列T_1加权400/35,PD2000/30及T_2加权2000/90。0.22T常导仪SE序列T_1加权500/30,PD2000/30~40及T_2加权2000/60~80。1.5T及0.5T进行质子密度成象及T_2加权成象时,采用心电门控技术进行脑脊液流动补偿。扫描层厚5mm  相似文献   

3.
作者回顾了64例门脉高压之MRI(肝硬化48例,包括肝癌36例;非肿瘤性肝外门脉阻塞3例;特发性4例;原因不确定9例)。MRI场强1.5T,均采用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成象。自旋回波用T_1、T_2加权象和质子密度脉冲序列获取。T_1加权序列为重复600 msec脉冲和重复接收20或25 msec回波,质子密度和T_2加权序列用2000 msec脉冲和接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17例局限性前列腺癌病人在根治术前作了骨盆的MRI研究,包括在前列腺切除时病理证实为增生而在随访时直肠指诊为局部癌者。MRI用1.5T超导系统,自旋回波序列,T_1加权象:TR/TE为500~700/20~25,并用TR2500ms,TE20~30ms获得质子密度象;T_2加权象:TR/TE为2500/70~80ms。T_1加权象层厚为5mm,间隔20%,矩阵192×256。对所有病人都进行了横断和矢状面T_1、T_2加权成象,5例还进行了冠状面成象。在T_2加权象上周围带内见到低信号区为检出肿瘤,将它们进一步分为前部、后外及后部。在T  相似文献   

5.
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成象(FSE)是一种能够获得质子密度和T_2加权象的快速采集的新技术。作者比较了15例脑出血病人(5个月至81岁)在SE和FSE质子密度图象和T_2加权象(2000/80)上血肿内不同成份信号的变化情况。根据血肿在SE序列T_1、T_2加权象和质子密度图象上的表现,将血肿内成份分为脱氧血红蛋白(一般在T_1加权象上为等或低信号,T_2加权象为低信号)、高铁血红蛋白(T_1、T_2加权象均为高信号)和含铁血黄素(T_1、T_2加权象均为低信号)。同时作者还比较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道了冠状MRI在显示锥体束从内囊伸展到锥体交叉的Wallerian变性的用途。在这项研究中,21例病人在脑血管意外后有中等或严重的偏瘫。15例病人曾患基底节或皮质出血,6例曾患梗塞。男17例,女4例,年龄33~80岁。MR检查在疾病的慢性阶段进行,多于起病后3.5个月。使用0.5T MR装置,获得多平面自旋回波脉冲序列。成象参数分别为TR/TE,400/15为T_1加权象,2 000/50,100为质子密度(PD)和T_2加权象。层厚5mm,层间隙2mm。所有病人的冠状影象沿着常规的中间矢状面T_1加权象300/25(TR/TE)  相似文献   

7.
作者前瞻性分析了50例临床疑诊胰腺癌病人的CT和1.5T MR检查。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岁。41例(82%)进行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34例系动态扫描。平均层厚5mm,层间距5.7mm或10mm。增强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均为10mm。动态CT扫描于静脉快注60ml造影剂(2ml/s)后开始,另继续团注入40~90ml造影剂连续作3~6次动态扫描。48例(96%)行MR检查者均采用1.5T超导系统,假门控自旋回波:T_1加权象TR250~300,TE20;T_2加权象TR2000,TE70;梯度回波成象翻转角为30°~50°,层厚10mm,间距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150例病史超过一年的部分性癫痫病人探讨了MR诊断是否需常规作增强。病人年龄2~76岁,成象前均经有经验的癫痫学家检查,并由脑电图(EEG)确定发作病灶,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标准可行部分癫痫病变的特定亚型分类。病人均在1.5T的场强下常规获取不增强的自旋密度和T_2加权冠状面象、T_1加权矢状面和横断面象。静脉注入Gd-DTPA O.1mmol/kg后5分钟开始扫描行T_1加权冠状和横断面成象,T_1加权序列注药前后均用SE序列:600/20/2(TR/TE/激励),层厚5~6mm,扫描野20~25cm,矩阵256×256。自旋密度和T_2加权序列2000~2500/20,80/1(TR/TE/激励),其它成象参数和T_1加权象类似。所有T_2加权象均用梯度运动抑制技术,以减少颅内尤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85例前列腺癌病人进行了MR检查,年龄57-74岁,检查使用0.35T,采用自旋回波(SE)技术。T_1加权图象脉冲序列重复时间(TR)为0.5s,回波时间(TE)为28~40msec。T_2加权图象TR为2秒,TE为56~80msec,每例均行横断层面的T_1和T_2加权成象,75例增加了冠状面的T_2加权图象,10例还做了矢状面成象。层厚7mm,间距3mm。根据病人情况CT扫描采用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创伤性破裂和癜痕形成致前列腺膜部尿道完全闭塞的18例病人在尿道成形术前作了骨盆的MRI,年龄4~71岁。11例用1.5T,作横断面的T_1和T_2加权自旋回波成象(分别用500/20和2500/70),并作了T_2加权的矢状和冠状面成象。矩阵192×256,层厚4mm,间隔为20%。7例用0.35T作了横断面T_1和T_2加权自旋回波成象(分别用500/30和2000/60)及T_2加权的矢状和冠状面成象,矩阵256×256,层厚5mm。所有病人作了常规的逆行尿道和膀胱造影。从损伤至手术间期为3~12个月,术后随访3~40个月。结果见到,特别在中线矢状面观察能较好地确定前列腺在前后和上下方  相似文献   

11.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4例38个经手术证实的术后上颌窦囊肿(POMC)病人的MR表现。男15例,女9例,年龄35~66岁。前次手术与本次诊断POMC间期为8~55年,平均26年。使用0.5T超导MR装置,头部线圈。采用自旋回波序列获得上颌骨区冠状T_1加权象(TR/TE600/20)、横断T_2加权象(2000/90)和质子密度象(2000/20),层厚5mm,间隔1mm。24例病人中手术发现38个囊  相似文献   

12.
作者回顾了6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MR表现,并与CT进行了比较。年龄42~83岁,男2例,女4例。6例均采用1.5T超导MR装置,使用表面线圈,图象视野20cm,距阵256×256,自旋回波(SE)序列T_1和T_2加权象分别为TR600ms/TE20ms和TR2000ms/TE80ms。6例横断T_1和T_2加权象层厚5mm,3例加扫冠状T_1加权象。CT检查4例行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分别行平扫或增强扫描,层厚5mm。6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均有甲状腺肿块,直径4.7~10cm,其中4例在1~3月内迅速肿大,3例有声音嘶哑。6例均伴桥本氏病,5例ⅠE期,1例ⅡE期。4例TSH增高,2例正常。MR上4例表现为单发甲状腺肿块,T_1加权象均匀等信号强度,T_2加权象为均匀高信号强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究了6例女性胼胝体周围脂肪瘤的病人,年龄13~16岁,其中2例在MR检查之前CT已提示诊断。采用1.5T超导型MR机,头线圈,T_1 加权成象(TR/TE=500/20)和T_2加权成象(TR/TE=2500/40,80),3或5mm层厚,0.75、1或2次激励。所有的病人均行T_1加权矢状成象。作者见到,脂肪瘤均位于胼胝体周围,T_1加权象上显示与皮下脂肪同样信号强度的薄带状影象。4例脂肪瘤围绕胼胝体的压部,2例位于压部的尾部,T_1加权象最宜证实这种解剖关系。2例瘤体延伸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29例曾行内窥镜修补的半月板(男27例,女2例,手术时平均年龄24.5岁)及1例撕裂后行保守治疗的半月板(共30例)行MR检查,其中23例可与关节造影比较。MR检查应用1.5T超导型设备,采用自旋回波冠状序列T_1加权和矢状序列质子密度及T_2加权成象。半月板按Crues等的分类法分为:“0级”:正常;“1级”:半月板内灶性信号;“2级”:半月板内线形或楔形信号;“3级”:延至关节面的线形或球形信号。如果无延及关节面的线形信号说明半月板已愈合(0、1或2级),如果质子密度或T_1加权象上呈3级信号延及关节面应诊断半月板持续撕裂(未愈合),若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道一种新的急性(<26小时)脑缺血/梗塞的MRI征象。使用1.5T超导系统,信息均经二维富利叶转换系统获取。7例T_1加权象使用TR/TE510/25,2或4次信号平均,T_2加权象SE3000/90,1次信号平均;层厚5或8 mm,间距1或2 mm,视野25cm。1例T1加权象SE500/15、2次信号平均,T_2加权象SE2500/90,1次信号平均;层厚5mm,间距2.5mm,视野20cm。成象矩阵256×256。首次强化和非强化MRI均于发病26小时内进行,发病后4~18天行MRI随访。静脉团注Gd-DTPA0.1mmol/kg后即获横断与冠状T_1加权象。8例均同时行CT扫描,2例作了脑血管造影。结果发现,发病26小时内T_1加权增强影象于脑缺血/梗塞区显示异常强化的曲线结构,可能代表动脉强化,尤以脑岛和岛盖区血管近端明显,向远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松果体囊肿的发生率及其MRI表现,作者连续复习500例脑部MRI检查。共发现松果体囊肿12例,占2.4%,其中女性10例,男性2例,年龄1~59岁。均无脑积水和松果体区肿瘤的症状,随诊1年以上无1例进展。使用0.5T或1.5T MR机,常规行矢状面T_1加权成象,层厚5mm,层间距0.5mm,采集矩阵204×256。部分病例有横断面、冠状面T_1加权象、质子密度加权象和T_2加权  相似文献   

17.
作者为了分析MR信号强度在鉴别良恶性胸膜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对经CT扫描验明为胸膜病变的45例患者,作了MR检查,于0.5T的MRI系统。获得T_1加权,质子密度加权,T_2加权和增强T_1加权自旋回波图像。34例患者确诊为恶性(18例)或良性(16例)病变。评价了胸膜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T_1加权,质子密度加权,T_2加权和增强T_1加权像  相似文献   

18.
作者评价了自旋回波(SE)序列平扫T_1和T_2加权象及增强后T_1加权象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检出及特征方面的作用。使用1.5T超导MR装置,加用表面线圈。采用SE序列获取T_1(TR/TE,500~600/20~30)和T_2(2000/70)加权象。T_1加权象取横断、冠状及类矢状面,T_2加权象仅取横断面。距阵为256×128,层厚3mm,间距1.5mm。行Gd-DTPA增强(0.5mmol/kg)的15例中,在肿瘤最大径的影象上用兴趣区测量肿瘤及玻璃体各自的信号强度(SI)及噪声标准差(SD),肿瘤和玻璃体各测2个区域,噪声测4个区域取平均值,用下列公式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40例肾移植患者进行了肾脏MRI研究。男26例,女14例。年龄11~62岁。MRI在术后4天内进行32例,4~7天4例,1周后4例。其中29例在首次MR1几天至1年后作了MRI随访,1次24例,2次3例,3和4次各1例。用0.5T超导系统,层厚10mm进行冠状T_1加权SE(TR/TE=300/15~17)和T_2(TR/TE=1500/90~240)加权SE成象。T_1加权象估价皮髓质差别(CMD)的完整性,并分为良好、满意和不良。77次中33  相似文献   

20.
作者回顾性地分析了5例病人中7个髋部股骨颈疝核的征象。使用1.5T超导磁共振机。质子波谱异相成象在冠状面由短TR和TE (500—600/20—25[TR msec/TE msec])获得。全部病人冠状T_2加权象在长TR/TE序列(2000/80)获得。4例病人T_1加权象是在短TR/TE序列(500—600/20—25)获得的。T_1加权象在横断和冠状面获得,T_2加权象仅由冠状面获得。每个病例前后位X线平片显示呈圆形、卵圆形透X线的病变,伴有硬化缘,直径5—11mm,位于股骨颈近端的上外象限。有2例X线平片难以看见病变。全部病变有相似的MR信号强度。T_1加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