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生物陶瓷到生物活性骨水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骨修复材料的类型、力学性能及生物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Springer Link1980/2004数字资源库,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检索词为“bioceramics,PMMA,bonecement”等。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生物陶瓷、PMMA、磷酸钙骨水泥”等。并从图书馆查找了一些相关书籍。资料选择:选择关于人体骨修复材料的58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资料提炼:在58篇文献中,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的有12篇,给予删除,对46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22篇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对生物陶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磷酸钙骨水泥的力学、生物学性能及实际应用进行比较分析,各有一定的优缺点,使其应用均受到一定限制。结论:通过分析比较,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克服了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烧结形成、修整困难等缺点,克服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单体在聚化时放出热能等缺点,具有制备容易、使用方便、固化时放热小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但磷酸钙骨水泥存在固化时间较长、机械性能不足等缺点,尤其是抗压强度低、脆性较大,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提出了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磷酸钙骨水泥(BiopexR)骨内移植的生物学特点。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室完成。①取4~6个月龄健康成熟中国大白兔18只,在双侧股骨内侧髁部建立骨缺损骨水泥填充模型。②将BiopexR(粉液比为3∶1),用专用注射器注入骨孔内并使骨水泥稍外溢,同时指压2min至骨水泥凝固。③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植入后3,6,12及24周时BiopexR的组织学改变。结果:①光镜观察:3周时,可见BiopexR同骨床直接愈合,没有纤维组织介入。BiopexR表面有新骨形成。6周时,BiopexR量开始减少,其表面新骨形成增多,同时可见新骨向BiopexR内部生长,新骨与BiopexR交织在一起。12周时,BiopexR量明显减少,新生骨小梁增粗,交织成网状。24周时,BiopexR量进一步减少,可见成熟骨细胞,出现板层骨。②透射电镜:观察:3周时,在BiopexR表面可见许多成骨细胞,细胞表面微小突起伸向BiopexR内部,成骨细胞胞浆内可见较多粗面内质网。同时可见一些破骨细胞。在BiopexR与骨床之间可见一透亮线,但并非是纤维组织,表明结合力较弱。12周时,BiopexR密度减低,呈网状结构。在BiopexR内部可见散在的成骨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轻度空化。在BiopexR与骨床之间未见透亮线,表明已牢固结合。结论:BiopexR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可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α-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复合,制备出具有一定强度的生物活性骨水泥。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1在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系实验室完成。首先利用化学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粉末,然后利用固相反应制备α-磷酸三钙粉末,将其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骨水泥粉料,最后用固化液(25%柠檬酸+70%去离子水+5%柠檬酸钾)调和制得骨水泥。结果:①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中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相,含量高达99.5%,所有杂质相含量低于0.5%。②α-磷酸三钙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粉末按不同配比混合后粉剂中仅存在两个晶相:羟基磷灰石/高温型磷酸三钙。③两相骨水泥的压缩强度已基本达到规定要求(≥30MPa),但弯曲强度仍较低。其中T50H50强度较高。④固化体在37℃生理盐水中浸渍2个月后,α-磷酸三钙含量明显减少,羟基磷灰石晶相大量增加,无新的结晶相生成。结论:制备的骨水泥克服了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烧结形成、修整困难等缺点,具有制备容易、使用方便、固化时放热小等优点,可应用于体内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磷酸钙骨水泥(Biopex^R)骨内移植的生物学特点。 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室完成。①取4-6个月龄健康成熟中国大白兔18只,在双侧股骨内侧髁部建立骨缺损骨水泥填充模型。②将Biopex^R(粉液比为3:1),用专用注射器注入骨孔内并使骨水泥稍外溢,同时指压2min至骨水泥凝固。③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植入后3,6,12及24周时Biopex^R的组织学改变。 结果:①光镜观察:3周时,可见Biopex^R同骨床直接愈合,没有纤维组织介入:Biopex^R表面有新骨形成。6周时,Biopex^R量开始减少,其表面新骨形成增多,同时可见新骨向Biopex^R内部生长,新骨与Biopex^R交织在一起。12周时,Biopex^R量明显减少,新生骨小梁增粗,交织成网状。24周时,Biopex^R量进一步减少,可见成熟骨细胞,出现板层骨。②透射电镜:观察:3周时,在Biopex^R表面可见许多成骨细胞,细胞表面微小突起伸向Biopex^R内部,成骨细胞胞浆内可见较多粗面内质网。同时可见一些破骨细胞。在Biopex^R与骨床之间可见一透亮线,但并非是纤维组织,表明结合力较弱。1.2周时,Biopex^R密度减低,呈网状结构。在Biopex^R内部可见散在的成骨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轻度空化。在Biopex^R与骨床之间未见透亮线,表明已牢固结合。 结论:Biopex^R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可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6种添加剂对磷酸钙骨水泥注射性能的影响。方法:将6种添加剂按不同比例加入到水泥的固相或液相中,在生物力学机上以相同的速度和推力将骨水泥由注射器中推出,计算推出量与总量的百分比,为注射能力系数,作为衡量磷酸钙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注射能力的指标。结果:海藻酸钠、甘油和黄耆树胶对CPC的注射性能无明显改善,而黄原胶、柠檬酸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适当含量时可以使CPC注射性能大大提高。结论:在CPC中加入适当含量的添加剂可以明显改善CPC的注射性能,对填充骨缺损的方法有一定的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α-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复合,制备出具有一定强度的生物活性骨水泥。方法:实验于2003-09/2005-01在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系实验室完成。首先利用化学沉淀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粉末,然后利用固相反应制备α-磷酸三钙粉末,将其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得骨水泥粉料,最后用固化液(25%柠檬酸 70%去离子水 5%柠檬酸钾)调和制得骨水泥。结果:①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中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相,含量高达99.5%,所有杂质相含量低于0.5%。②α-磷酸三钙粉末与羟基磷灰石粉末按不同配比混合后粉剂中仅存在两个晶相:羟基磷灰石/高温型磷酸三钙。③两相骨水泥的压缩强度已基本达到规定要求(≥30MPa),但弯曲强度仍较低。其中T50H50强度较高。④固化体在37℃生理盐水中浸渍2个月后,α-磷酸三钙含量明显减少,羟基磷灰石晶相大量增加,无新的结晶相生成。结论:制备的骨水泥克服了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烧结形成、修整困难等缺点,具有制备容易、使用方便、固化时放热小等优点,可应用于体内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型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骨内移植的生物学特点,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成熟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双侧股骨外侧髁部建立骨缺损模式,钻取直径5mm,孔深6mm的柱状圆洞。其中左侧为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组,右侧为对照组。②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组将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液粉比为0.4)用专用注射器注入骨孔内并使磷酸钙骨水泥外溢,同时指压2min至骨水泥凝固;对照组造成骨缺损后充分止血缝合伤口。③于术后4,8,12和16周分别处死新西兰兔(n=5),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在骨组织内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方式。结果:①所有实验动物无一死亡,仅有1只兔术后术区骨折(对照侧)。②光镜观察结果:在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组,术后4周时可见材料外缘出现活细胞网状结构;8周时材料边缘可见钉突状或伪足状新生骨小梁伸入其内,同时其表面可见部分软骨内化骨;12周时,边界可见新生骨小梁明显增多、增粗、增长,向材料内部生长,骨小梁边缘可见足量破骨和成骨细胞;16周时清晰可见材料部分降解后形成的空隙,沿孔隙或空隙伸入材料的新生骨小梁与材料交织在一起,骨小梁边缘和部分材料孔隙内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布。而对照组术后早期在骨洞内由机化后的血肿组织填充,炎症反应明显,8~12周时纤维瘢痕形成,16周时未见有新骨形成。③电镜观察结果:在低倍扫描电镜下发现,新型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的孔径在200~400μm之间分布,大部分孔隙与孔隙之间有90μm左右的小孔道贯通,类似松质骨结构。在骨内植入8周时高倍扫描电镜下观察,在骨-骨水泥交接面可见新生骨小梁沿着磷酸钙骨水泥的孔隙伸长入其内部,两者之间紧密结合。16周时,磷酸钙骨水泥密度明显减低;其间可见网状结构的骨小梁形成,二者之间未见透亮线。结论:多孔型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发生桡骨远端骨折后,由于骨质压缩,干骺端骨缺损尤为明显,即使采用各种内、外固定进行治疗,也常常并发残留畸形、腕关节僵硬及疼痛等并发症。进行骨移植或植入骨替代材料可以有效地维持干骺端骨折复位,提高治疗效果。可注射性磷酸钙水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活性骨替代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注射、原位固化、成骨的同时可同步降解等优点,可以较好地填充桡骨远端骨缺损,提供早期稳定性,使患肢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磷酸钙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能改善椎弓根螺钉和周围骨质间界面的情况,显著提高螺钉固定强度,但它在术中和术后伴有聚合热损伤效应。毒性和不可吸收等特点。磷酸钙骨水泥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好,可降解,不产生聚合热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替代材料。目的:从生物力学方面评价磷酸钙骨水泥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强化作用。设计:随机对照,重复观察测量。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2—08/2003—0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完成。①由同济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两具新鲜男性尸体椎骨,一具52岁,一具50岁。各取10个椎骨(T8-12,L1-5)分别构成52岁组和50岁组。摄X线片排除先天性畸形、骨折和肿瘤等病变。两组椎骨均为Ⅰ级骨质疏松,符合实验要求。②磷酸钙骨水泥固相主要成分是磷酸四钙和磷酸三钙超细粉末,液相主要成分是构橼酸盐溶液,使用时按1g固相:1mL液相的比例进行配制,初步凝固时间15min,最终凝固时间12h,最大压缩强度介于45-57MPa。③椎弓根螺钉自制,螺钉直径5mml,螺纹段长34mm,螺距2mm,螺纹深0.8mm。方法:①磷酸钙骨水泥最终凝固时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取50岁组椎骨作为测试对象。对照侧:钉道直接置人椎弓根螺钉;强化侧:填人磷酸钙骨水泥再置人椎弓根螺钉。置钉后的椎骨在37℃恒温箱里放置12h,然后测定椎弓根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②磷酸钙骨水泥初步凝固时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取52岁组椎骨作为测试对象。用同样方法在椎弓根对照侧直接置人椎弓根螺钉,强化侧填入骨水泥后再置人椎弓根螺钉,37℃恒温箱里放置15min,测定椎弓根螺钉初步凝固时的最大轴向拔出力。③磷酸钙骨水泥强化松动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取测试后的50岁组椎骨,用磷酸钙骨水泥重新固定12h后拔松的椎弓根螺钉,测定其两侧的最大轴向拔出力。主要观察指标:①磷酸钙骨水泥最终凝固时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②磷酸钙骨水泥初步凝固时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③磷酸钙骨水泥强化松动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结果:(1)50岁组对照侧和强化侧的椎弓根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中位数分别为620N和1136N,强化侧较对照侧增加83%(P〈0.01)。强化骨一螺钉界面的抗剪切应力中位数从1.16N/mm^2增加到2.13N/mm^2。②52岁组对照侧和强化侧的椎弓根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中位数分别为554.5N和859.5N,强化侧较对照侧增加55%(P〈0.01)。强化骨-螺钉界面的抗剪切应力中位数从1.039N/mm^22增加到1.61N/mm^2.(3)50岁组椎骨对照侧和强化侧重新固定12h后最大轴向拔出力中位数分别为517N和876N,和同侧松动后轴向拔出力中位数比较,分别增加了63,6%和54.2%(P均〈0.01)。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初步凝固和最终凝固时能强化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并且椎弓根螺钉松动后使用磷酸骨水泥能使螺钉重新获得固定。椎体强化侧的椎弓根螺钉均从骨-螺界面剥离开来,不伴周边骨质和椎弓根的严重损害,有利于螺钉松动、拔出后的二次置入。  相似文献   

10.
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兔骨的生物相容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燚  徐武清  赵喆  马英峰  赵自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7):57-60,i0003
目的:评价致密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兔骨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人工骨实验材料2004—12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阿伦尼乌斯实验室烧结成形;动物实验于2005—03/12在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①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致密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②选健康家兔12只,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和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组,后者根据两种物质的体积分数又分为3个亚组。0.4/0.6组4只,植入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为0.4/0.6材料;0.5/0.5组4只,植入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为0.5/0.5材料;致密纯羟基磷灰石组4只,植入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为0/1材料。上述3组均于右后肢植入相应人工骨材料;空白对照组取致密纯羟基磷灰石组左后肢4个肢体,只钻凿方形孔或钻圆形孔骨缺损,不植入实验材料。③术后1d,4,8,12周通过一般情况观察、大体解剖观察、CT摄片、扫描电镜观察人工骨与兔骨结合状况。 结果:12只家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家兔术后一般情况:术后1周手术伤口全部愈合,伤口不肿,无分泌物,无窦道形成。②家兔骨缺损区及植人材料大体解剖观察结果:术后4周,植入3种材料与兔骨紧密结合,材料表面较多软/硬骨痂形成,骨膜覆盖。8,12周,材料被骨痂完全包埋,材料与宿主骨之间形成紧密结合层。术后各时期,材料周围软组织未见变性、坏死及包囊。③CT观察结果:术后12周,0.4/0.6组和0.5/0.5组,人工骨与骨皮质发生融合呈骨性连接,与人工骨结合处皮质增厚形成纺锤形。与纯羟基磷灰石组无明显区别。④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术后12周,取0.4/0.6组、0.5/0.5组氧化铝-羟基磷灰石材料与宿主骨已紧密结合无间隙存在,材料与骨质的界面呈现融合,与致密羟基磷灰石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结论:放电等离子技术烧结的氧化铝-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陶瓷用于镶牙. 陶瓷假牙的技术借助于一种用于航天工业的粘合胶,假牙的材质是半透明的,表面打磨得能够反射光线,因此几可乱真,而且10年内都不会变质斑黄.这种整型法的效果取决于陶瓷材质的透明度、齿模大小的合适度、以及整型医师的技术.换上陶瓷假牙,就可以拥有一口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存在的牙齿,完美、洁白、无瑕,可惜的是陶磁假牙只能保留原始真牙10%而已,所以牙齿会较脆弱.  相似文献   

12.
背景:异种生物骨经适当理化处理后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其生物降解性能差,常需要改性或与其他材料复合以加速其吸收,经改性后能很好地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目的.观察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的生物相容性及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机。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01/06在昆明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完成。材料:将猪椎骨煮沸12h,经系列乙醇脱水后于800℃条件下煅烧6h后制得陶瓷化骨,完全去除有机成分,再将陶瓷化骨与适当浓度的焦磷酸钠溶液复合后于800℃煅烧1h,经缓慢冷却后制得双相陶瓷样生物骨。万法将双相陶瓷样生物骨材料植入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双股部肌袋中,第2,4,8,12周时取材行常规组织学检测;同时将双相陶瓷样生物骨与取自2周龄日本大耳白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复合培养,第2,4,6,8,10天时行MTT法测定及扫描电镜观察。王要观察摆际:植入双相陶瓷样生物骨后组织学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双相陶瓷样生物骨上黏附、增殖情况。结果。植入后动物切口愈合良好,肌肉纤维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由材料表面长入孔隙内,材料周围未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未见新骨形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附于双相陶瓷生物骨材料上生长增殖,细胞数量随培养时间增加,传代接种后第1~4天细胞增殖缓慢,于第5天细胞增殖加速,第8天时细胞增殖达稳定期,随后细胞增殖逐渐下降。结论双相陶瓷生物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细胞相容性,双相陶瓷生物骨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机为体外复合培养第8天。  相似文献   

13.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课题组制备的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符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或直接作为植骨材料的要求.实验将材料植入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以进一步了解双相陶瓷样生物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目的:用双相陶瓷样生物骨来修复兔桡骨骨缺损.评价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的成骨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3/09在昆明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将猪椎骨煮沸12 h,经系列乙醇脱水后于800℃条件下煅烧6 h后制得陶瓷化骨,完全去除有机成分,再将陶瓷化骨与适当浓度的焦磷酸钠溶液复合后于800℃煅烧1 h,经缓慢冷却后制得双相陶瓷样生物骨.方法: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组、自体髂骨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在兔双侧桡骨造成1.0 cm骨缺损后分别植入双相陶瓷样生物骨材料、自体髂骨,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缝合切口.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8,12,24周取出双侧尺、桡骨后摄X射线片,了解移植物的X射线变化情况.制备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移植物的组织形态特征及新骨形成情况.结果:X射线片: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组在术后4周可见材料密度较宿主骨高,与宿主骨分界清楚,8周后材料与宿主骨分界模糊,12周后大部分材料旱高密度影,24周后材料仍有部分高密度影.白体髂骨组在术后4周可见髂骨与宿主骨分界模糊,24周后植骨部位密度与宿主骨一致.组织学形态观察: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组发现有新骨贴附材料生长,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解吸收,新骨形成增多.24周后新骨形成明显增多,仍可见部分残余材料:自体髂骨组在12周后髓腔完全再通,24周后植骨部位与宿主骨结构没有差别;空白对照组未见骨连接或髓腔再通,随着时间的推移缺损两端逐渐封闭并硬化.结论:实验初步表明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町用于桡骨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surgical techniqu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results and mechanical sufficiency internal fixation with bone cement in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 due to metastatic lesions. Material and methods. 66 patients treated operatively due to pathologic fractures becuase of the bone metastases.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65,5 y. o. There were 40 women and 26 men. In 53 cases (80%) origin of primary tumor was known. Localisation secondary tumors was as follow: femur - 52 cases, humerus - 13 cases and tibia - 1 case. Bone defects after curettage of metastasis were recunstrucated by bone cement and fixations were made by plate technique - 54 cases or intramedullary nail techique - 12 cases. Evaluation of the mechanical suffifciency of applicated recunstuction techniques in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tic lesions was made accornig to athors' own scale: grade I - good stabilisation, grade II - fair destabilisation, grade III - advanced destabilisation and grade IV - complete destabilisation. Results. There were 2 deaths in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3%). Mean survial time after surgery was 13 months. In 64 cases excellent or good results were achived: good mechanical fixation and no pain. In left 2 cases partial and complete destabilisation of fixation occurred. Conclusions. Mechanical sufficiency of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 metastatic bone lesions was good in study group. Incidence of local and systemic complications in study group was 3-time higher than in normal trauma fracture population, because of more sever general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advaced neoplastic disease.  相似文献   

15.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是其最常用的一种填充材料,但由于其存在聚合时放热、单体毒性等缺点,所以目前出现了以Cortoss为代表的生物新型骨水泥.目的:对比两种骨水泥在体外的力学性能.方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新型骨水泥Cortoss按照ISO5833:2002标准分别制作成抗压及抗弯模型,将制作的模型使用生物力学机测试两种骨水泥的抗弯及抗压模量,同时在制模过程中测量骨水泥聚合温度.结果与结论: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比较,Cortoss骨水泥在聚合过程中最高温度较低、抗压强度较强、抗弯模量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而抗弯强度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Cortoss生物力学强度优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由于Cortoss在聚合时放热较少,所以其用于手术时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背景:临床上对骨水泥型人工关节并发症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目前骨水泥型人工关节植入后对股骨远端影响方面的研究尚缺乏。 目的:为观察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关节植入后对股骨远端的影响提供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 设计:对照观察。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材料: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清洁级,雌雄不限,体质量2.6-3.5kg。 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4在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取大白兔16只,根据兔存在有第3个转子这个特殊的解剖结构,采用不打断股骨颈,在第3个转子上方横行锯掉大转子外侧部分,在转子间窝找到骨髓腔入口,左侧股骨髓腔内灌注骨水泥,建立单纯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阻塞骨干髓腔的兔动物模型,右侧作为对照侧,模型制作后即麻醉状态下处死兔进行指标观察。 主要观察指标:兔股骨大体及X射线片观察结果。 结果:16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兔股骨大体解剖观察,骨水泥骨髓腔内充填良好,股骨中段以上完全阻塞,完全达到了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的目的。②X射线片显示骨水泥骨髓腔内充填良好,股骨中段以上完全阻塞,可以看到明显的骨水泥影的存在。 结论:该方法成功模拟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关节,制作了骨水泥阻塞中段以上骨干髓腔的兔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临床上对骨水泥型人工关节并发症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目前骨水泥型人工关节植入后对股骨远端影响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目的:为观察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关节植入后对股骨远端的影响提供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设计:对照观察。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材料: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清洁级,雌雄不限,体质量2.6~3.5kg。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4在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取大白兔16只,根据兔存在有第3转子这个特殊的解剖结构,采用不打断股骨颈,在第3转子上方横行锯掉大转子外侧部分,在转子间窝找到骨髓腔入口,左侧股骨髓腔内灌注骨水泥,建立单纯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阻塞骨干髓腔的兔动物模型。右侧作为对照侧。模型制作后即麻醉状态下处死兔进行指标观察。主要观察指标:兔股骨大体及X射线片观察结果。结果:16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兔股骨大体解剖观察,骨水泥骨髓腔内充填良好,股骨中段以上完全阻塞,完全达到了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的目的。②X射线片显示骨水泥骨髓腔内充填良好,股骨中段以上完全阻塞,可以看到明显的骨水泥影的存在。结论:该方法成功模拟骨水泥固定型人工关节,制作了骨水泥阻塞中段以上骨干髓腔的兔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