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衄一般多从清泄肺热、清胃泻火、清肝泻火及补气摄血等法着手.临床资料分析显示按常规方法治疗,不仅疗效差,且易反复.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多数鼻衄痼疾的患者,有便秘或溏而不爽、腹胀等腑气不通的证候.根据"脏腑互为表里"的理论,笔者采用"肺肠同治"法治疗鼻衄,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反复鼻衄病因虽多,均不离火、热之邪损伤经络,治疗上不离养阴清火、凉血止血之法。临证中还需灵活运用"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拓展常用方药的治疗范围。本文对运用清肝引经汤治疗儿童反复鼻衄的一则验案进行辨析,旨在记录反复鼻衄的治疗经验,体会临床中对"异病同治"诊疗思想的运用。运用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法则,将治疗女性"逆经"的方药用来治疗儿童反复鼻衄并取得良效,值得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3.
"胆肺假说"是笔者在30余年的临床、科研中总结提炼而出,据此形成的"胆肺同治"、"补肺泄胆"法,用指导鼻-鼻窦炎的治疗,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肺肾同治法治疗小儿哮喘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肺肾同治的方法,以益气养阴,宣肺补肾为组方原则治疗小儿哮喘,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纯宣肺理气中药,常规西药治疗分别作比较.目的:观察肺肾同治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小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肺肾同治的方法,药用黄芪、麦冬、熟地、细辛、山药、莱菔子、玉竹、百合、甘草;对照Ⅰ组采用单纯治肺方法,药用黄芪、桑白皮、杏仁、半夏、苏子、款冬花、白果、甘草;对照Ⅱ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消炎、平喘、解痉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远期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结论:肺肾同治法治疗小儿哮喘,有调和阴阳,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鼻衄一般多从清泄肺热、清胃泻火、清肝泻火及补气摄血等法着手。按常规方法治疗,不仅疗效差,且易反复。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多数鼻衄痼疾的患者,有便秘或溏而不爽、腹胀等腑气不通的证候,根据“脏腑互为表里”的理论,采用“肺肠同治”法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病例选择:选择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鼻衄痼疾(不包括肿瘤和血液病所致的衄血)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71  相似文献   

6.
"异病同治"反映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刘云鹏教授根据妇女自身特点及多年临床经验创立了养肝和胃方,此方具有养肝、和胃、安神功效。本文介绍刘教授通过辨证论治,运用养肝和胃方进行异病同治的经验,对其治疗绝经前后诸证、妊娠恶阻、妊娠鼻衄、经间期出血进行总结及分析。  相似文献   

7.
鼻渊为儿童时期的多见病、常发病,病情易于反复,往往失治误治,严重影响儿童的心身健康。"肺开窍于鼻",顾敏勇主任医师指出,鼻病其本在肺,从"鼻肺同治"角度出发,可为小儿鼻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该文介绍顾敏勇主任医师应用"鼻肺同治"法治疗小儿鼻渊经验,并举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肺肾同治结合针刺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收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按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取针对性的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肺肾同治结合针刺法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呼吸困难指数、六分钟步行距离、肺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虽然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FEV1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都延缓了患者肺功能的进一步加重。结论:肺肾同治结合针刺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异病同治"是指虽然病种不同,症状不一,但只要病因、病机、病位等相同,就可采用同一治法进行治疗.该法本源于<黄帝内经>,而发展于张仲景.为了进一步探讨"异病同治"在<伤寒论>中治疗疾病的规律,兹就其用法略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异病同治在《金匮要略》中应用十分丰富。文章通过全面归纳分析《金匮要略》中"异病同治"的证治规律,笔者认为仲景"异病同治"相当于"一方多治"。张仲景"一方多治"的证治规律不仅包括异病、同证、同机、同治法;异病、异证、同因、同机、同治法;异病、异证、同位、同机、同治法;同时也包含同病、异证、同机、同治法。"异病同治"治略之思想关键在于疾病的病机,病机决定证候,病机为疾病治疗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滋阴清热、交通心肾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等失眠症。根据肾阴不足、心火亢盛的病机,应用黄连阿胶汤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包括鼻衄、鼻槁、喉瘖、慢咽痹、口疮、耳鸣耳聋等,取得较好的效果,扩大了经方的应用范围,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治法。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7,(4):730-731
临床上,"培土生金"法常用于治疗肺部疾病。然而因为肺与脾与其他脏腑官窍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与影响,"培土生金"可以用于治疗许多肺外疾病,不仅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也拓展了"培土生金"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鼻衄,即鼻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血液不循常道,上溢鼻窍,渗于血络外,渭之鼻衄.一般以少量出血称"鼻衄",严重出血不止称"鼻洪".点推迎香治疗鼻衄简便易行,无痛苦,无副作用.笔者应用点推迎香穴等治疗鼻衄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利大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从神经肽角度探讨COPD"从肠论治"的效应机制。方法:采用熏烟联合气管注射脂多糖复制COPD大鼠模型。50只雄性大Wistar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分别用治肠药(生大黄)、治肺药(生石膏、苦杏仁、瓜蒌皮)、肺肠同治药(生大黄、生石膏、苦杏仁、瓜蒌皮)灌胃,连续7 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中SP、VIP含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SP表达较强,而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表达较弱;VIP在正常大鼠支气管上皮表达较强,模型组表达明显减弱,各治疗组VIP表达明显增强。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SP在模型组肺组织中含量明显升高,VI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肠组、治肺组、肺肠同治组肺组织SP含量均明显降低,VIP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治肺组相比,肺肠同治组肺组织SP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利大肠或治肺基础上增加通利大肠,可调节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神经肽SP、VIP的含量,这可能是COPD"从肠论治"的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完带汤为《傅青主女科》中治疗脾虚失运、湿浊下注之白带的名方,组方严谨,疗效确切。笔者通过完带汤治疗鼻衄、乳泣和泄泻等杂病的验案,分析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思想。  相似文献   

16.
周芹 《四川中医》2005,23(12):91-91
目的:探讨鼻衄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滋阴潜阳法治疗鼻衄60例.结果:治愈56例,占93.33%;好转4例,占6.6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滋阴潜阳法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鼻衄,收效快,疗效确切,丰富了鼻衄的辨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肺脾同治法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27例张晓春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南宁市园湖路2号关键词急性肾小球肾炎;小儿;肺脾同治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时期的多发病,多属于中医“水肿”、“阳水”的范畴。近年来,笔者运用肺脾同治法治疗该病27例,效果较...  相似文献   

18.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 治疗"[1],"同"指的是治法相同,"异"指的是疾病相异.异病同治的基础是证同治亦同,证是决定治疗方法 的关键.骨质疏松症、动脉硬化均是衰老相关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二者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病机肾虚血瘀,故治疗时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均可应用补肾活血法获效.  相似文献   

19.
贾英杰治疗前列腺癌验案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英杰教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务,2012年被评为"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贾师从医30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现将贾师运用"标本同治"、"脾肾同治"法治疗前列腺癌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6):793-795
目的:整理并总结米烈汉主任医师运用"益肺化痰汤"治疗肺系疾病临症经验,探索米老师辨证用药规律,病异证同治亦同,从而体现中医学"异病同治"治疗原则。方法:通过临床跟师门诊病历整理,进行学习与研究,探索米老师临诊辨证思维和遣方用药规律。结果:米烈汉主任医师临床运用益肺化痰汤治疗多种肺系疾病,其临症病机符合肺脾气虚、痰湿内阻者,临床用之,每获良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