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从肝论治”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医脏腑相关理论出发,结合现代医学对肝与糖尿病发病的认识,提出了糖尿病“从肝论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仲琴  王旭 《四川中医》2012,(1):28-30
传统的糖尿病辨证方法不足以适应现代要求,分析肝脾与糖尿病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提出疏肝理气、益气健脾的治疗方法,从而倡导从肝脾论治糖尿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Ⅱ型糖尿病从肝论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古今医藉文献中 ,论述了 型糖尿病病机为初期肝郁脾虚 ,中期化火灼津 ,后期阴阳两虚致血瘀阻络 ;并依各期病理表现於以论佐。提出了初期舒肝调气 ,中期滋肝泻火 ,后期气阴双补、佐以活血通络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肝的生理病理、与糖尿病的发病关系及治疗方药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了从肝论治糖尿病的可行性,使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有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男科疾病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培海 《新中医》2004,36(11):3-4
肝司阴器,与男性生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男性的生理、病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肝气郁结、肝经湿热、寒凝肝脉为男科疾病的重要病机。疏肝理气、清肝利湿、暖肝散寒为男科常用治法。而柴胡疏肝散、逍遥散、龙胆泻肝汤、暖肝煎则为其代表方剂。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从肝论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肝在中医学中的含义、功能出发,探讨肝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结合辨证论治及具体病案,强调DM“从肝论治”的重要性,突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为完善DM脏腑辨证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肝论治肝源性糖尿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床表现以高血糖,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肝源性糖尿病有原发肝病的表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腹胀及肝功能异常等,而"三消"症状并不显著.肝源性指肝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谢异常性肝病、酒精性及药物性肝损伤等肝脏疾病[1].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麻、凉、痛、痿四大特征。中医认为其发生、发展与肝有着密切关系,从肝论治DPN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其病机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DPN的治疗寻找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从肝论治的治疗方法。方法:以肝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以及肝与其他各脏腑的关系为基础,阐述肝与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和作用,并把从肝论治糖尿病用于临床治疗。结果:从肝论治可使患者肝气条达,气血、阴阳调和,而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目的。同时再给患者以精神安慰,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糖尿病从肝论治有切实的理论依据,符合中医理论特点,与现代医学研究结论也相吻合。故临床从肝论治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应注重从肝论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从肝论治的历史源流①源于《内经》《内经》最早认识到肝与糖尿病的发病关系。如《索问·痹论篇》云:“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灵枢·本脏篇》有“肝脉微小为消瘁”,“肝脆则善病消瘴易伤”的记载,在认识到饮食不节、劳倦律伤能导致糖尿病的同时,提出了情志郁怒、,思虑过度等情绪失调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如《灵枢·五变篇》云:“怒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故为消瘅”。②始于金元唐宋时期医家对糖尿病的认识多承《内经》的“肾虚内热”观点,金元时期,肝与糖尿病的关系受到诸医家的重视。在《内经》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应注重从肝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中称之为“消渴”,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为主次,分为上、中、下三消,认为其病机性质与肺、胃(脾)、肾有密切联系,从临床实际来看,肝脏与糖尿病发病也有着内在联系,临床应注重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13.
调肝法论治糖尿病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芬  何华亮 《陕西中医》2004,25(10):907-909
目的 :探讨调肝法治疗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方法 :调肝法采用疏肝解郁法、平肝潜阳法、滋补肝肾法 ,清肝疏泄法 ,组方遣药。结论 :此法可促进肝脏对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 ,促进肝脏对糖原的合成储存 ,减轻胰岛负担。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从肝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永添 《新中医》2002,34(8):28-28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临床上多根据本病“三多一少”症状的孰轻孰重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笔者认为,本病不仅与肺、胃(脾)、肾三脏有密切联系,与肝脏亦有着内在联系,故应注重从肝论治。《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曰“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说明肝气不舒,气结郁滞,情志失调,易引发糖尿病。从肺、胃(脾)、肾与肝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肝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肝升太过而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肝火犯肺,肺热灼津,津液耗竭,表现为渴而多饮的上消;胃气以下降为顺,而…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由于胰岛素缺乏和(或)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糖代谢紊乱,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并可并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等多脏器的慢性损害。WHO认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又包括长期的精神紧张或心情抑郁。美国医学博士约翰·考尔维尔认为:精神紧张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情志因素多为中医肝之所司。该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其基本病因病机是素体阴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欲过度。1机理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从肝论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玲 《吉林中医药》2004,24(8):11-12
中医学重视情志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而情志与脏腑关系密切。肝失疏泄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情志失调则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且焦虑、忧郁等情绪往往贯穿着糖尿病的整个过程,加速糖尿病的进展,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影响着糖尿病的治疗。因此,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重心理调节,并根据临床辨证加用疏肝解郁、清泻肝火、养肝化瘀、柔肝熄风、滋肝补肾等方法,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方法:通过查阅及参考相关书籍及文献,发现肝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重要作用,结合临床经验,从糖尿病及肝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探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发生机制。辨证用药时分肝胆湿热、肝郁气滞、肝血亏虚、肝肾阴虚四个证型。结论:从肝论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与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吻合的,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河南中医》2021,41(12):1939-1944
  相似文献   

19.
水肿从肝论治的机理来自肝主疏泄之生理功能、肝与肺、肾之关系。具体治法有升肝降肺利水法、泄肝培土利水法、养肝滋肾敛精利水法、疏肝理气利水法、清肝解毒利水法、疏肝和络利水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糖尿病从肝论治的观点。认为情志失调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病因,肝失疏泄是糖尿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从历代文献的论述和现代实验研究方面,证实了肝在糖尿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临床中从肝论治糖尿病可分为8型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