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途径输注液体(血液及其他液体),对救治血容量骤然减少的病人,有起死回生之效。这一医学上的伟大贡献为苏联学者所首创。别里劳氏(Бер(?)лло)於1937年第一次将动脉输液应用於人类。近年来这一先进经验在我国各医疗单位相继採用。在儿科范围内使用动脉输液的文献报告尚少。作者用这种方法救治小儿急性脱水酸中毒的病者,获得初步成效,愿将点滴经验加以介绍,供诸同道参考。小儿与脱水酸中毒水是稳定机体内在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水的需要量与新陈代谢率相适应。小儿年龄愈小,发育愈  相似文献   

2.
根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指导输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壮 《辽宁医学杂志》2000,14(3):119-121
50~60年代腹泻病为我国小儿常见病,因腹泻引起脱水、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常并发低血容量休克,预后严重。为便于迅速纠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儿科专家们配制了适于不同类型脱水常用的混合液体,如1∶1含钠液体(1/2张)、4∶3∶2含钠液体(2/3张)、2∶1碱性含钠液体(等张)、3∶2∶1含钠液体(1/2张)。并根据脱水性质制定了补液原则,即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含钠液体,等渗性脱水补1/2~2//3张含钠液体,等渗性脱水补1/3~1/4张含钠液体及输液量与速度,纠正酸中毒、补钾等,构成了小儿液体疗法的主要内容。1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指导输液进入80年代随着…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登燕  周早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67-1867,190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DKA患者应立即进行抢救,现将具体措施综述如下: 1补液 DKA患者常有严重脱水及低血容量,液体损失通常可达4000~8000ml。补液不仅能补充血容量、增加组织微循环灌注,而且有利于胰岛素进入组织间液发挥生物学效应。最初血糖水平下降主要是由于血容量扩张、高渗缓解以及肾小球滤过增加致尿糖丢失的结果。因此,输液是抢救DKA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DKA患者应立即进行抢救,现将具体措施综述如下: 1补液 DKA患者常有严重脱水及低血容量,液体损失通常可达4000~8000ml。补液不仅能补充血容量、增加组织微循环灌注,而且有利于胰岛素进入组织间液发挥生物学效应。最初血糖水平下降主要是由于血容量扩张、高渗缓解以及肾小球滤过增加致尿糖丢失的结果。因此,输液是抢救DKA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儿难治性脱水、酸中毒4例病因分析王文英,石艳芬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婴幼儿感染性腹泻是引起小儿中、重度脱水及酸中毒的常见原因,一般在控制感染的同时,正确应用小儿液体疗法,均可使患儿转危为安。本文报告4例严重水电失衡患儿,按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6.
龚煜 《吉林医学》2010,31(13):1893-189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代谢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加重、脱水严重外,常伴有上腹痛、恶心、呕叶等消化道症状。若并急性胰腺炎时,由于两者的临床表现重替,极易使急性胰腺炎漏诊、误诊。现将我科自2006年~2009年诊治的201例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输入过速较之24小时內输入液量增多,更易形成小儿输液过多,从而引起周围水肿、肺水肿、心脏代偿能力丧失,以及死亡。通常的安全输液速度是每小时输入33毫升或每分钟10滴,但有休克时,则开始输液时应根据需要而尽可能地迅速输入。输入之液量完全取决于病儿情况及脱水的程度。有一作者认为,手术后静脉內的每次输入量,不宜超过每磅体重10毫升,惟对严重脱水小儿的输液标准,作者则未提及。对于先前并无脱水的小儿,其24小时内的身体维持需要量可按每磅体重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小儿科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在伴有重度脱水,休克的婴幼儿,肥胖儿、新生儿等,静脉穿刺时有一定难度。要求在为小儿输液时必须具备过硬的穿刺技术。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1头皮动静脉的鉴别 1. 1患儿一般状态较好,以血管是否有搏动来鉴别动静脉。 1. 2伴有休克或严重脱水患儿,若清楚可见的血管常是动脉,隐隐约约与皮肤仔细辨认的才是静脉。 1. 3动脉回血速度快,除严重缺氧者外,血液是鲜红色的。 1. 4若误刺入动脉推药时阻力较大,局部迅速可见一片树枝样苍白色,有反应的患…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静脉输液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晶  高岩 《河北医学》2002,8(2):165-16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静脉输液是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抢救措施。本文谈谈在DKA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1 静脉输液的速度及量DKA的治疗原则是静脉补液、补充胰岛素和治疗原发病 ,只有补充水分才能有效地改善组织灌注、充分发挥胰岛素的生物效应 ,有效地逆转严重的代谢紊乱状态。输液治疗前 ,首先区分非脱水型DKA还是脱水、低血压型DKA ,评估补液速度和 2 4h的补液量。无心力衰竭DKA患者 ,开始输液速度应较快 ,一般 2h内输入 10 0 0~ 2 0 0 0ml,以便较快地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由头皮静脉向体内补充液体及供给营养和直接静脉给药的方法;此法有固定牢稳之优点,所以多用于小儿。二、适用情况: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方法适应于一切脱水症患儿及因患急慢性疾病而不能摄入饮食者,造成营养不良等;需静脉给予营养的或直接静脉给药的以及大手术前后补充血容量等;都适应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腹泻酸中毒治疗后综合征是经输液治疗腹泻所致的脱水酸中毒后,出现一种以抽风、心脏和呼吸功能紊乱、出血和水肿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如能在输液治疗时,采取预防措施,即可避免其发生或于早期发现后,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亦可避免其严重的后果。本刊近期收治4例,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2.
脱水是小儿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严重脱水可致串儿死亡,因而合理有效地预防及纠正脱水是治疗小儿腹泻的重要措施.我国最新的腹泻病诊 断治疗方案亦将预防及纠正脱水列为治疗腹泻的首要原则.预防及纠正脱水的方法即液体疗法,液体疗法主要包括口服补液治疗(ORT)及静脉补液治疗(IVT),ORT主要用于预防及纠正轻、中度脱水,对重度脱水疗效差,IVT主要用于严重呕吐、ORT有困难及重度脱水患儿.ORT有不良反应少,经济实惠、患儿容易接受等优点,实践证明它能代替静脉输液治疗小儿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但我国不少地区仍习惯于IVT,甚至存在滥用静脉补液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13.
小儿腹泻是一种儿科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高秋季节多见,它严重威胁着小儿的健康和生命,是造成小儿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 既往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大多根据60年代提出的治疗原则,即禁食、静脉输液和使用抗生素等。近年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创导下,世界各国对腹泻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原则: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和合理用药。 预防脱水为小儿一开始腹泻,家长就要给患儿口服比平时更多的液体来预防脱水。常用液体为,米汤500m1 细盐1.75g,也可在上述液体内加白糖10g。  相似文献   

14.
1991年时,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美国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联合学术会上对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脓毒症(sepsis)做出了定义,脓毒症成为危重病医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或低血压。灌注不良包括乳酸酸中毒、少尿或急性意识状态改变。脓毒性休克系指严重脓毒症患者在给予足量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纠正的持续性低血压,常伴有低灌流状态(包括乳酸酸中毒、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应用酒饼散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收到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材料和用法:酒饼丸研成粉末,以酸醋调成糊状敷脐部,外加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8小时后去掉。结合禁食,视小儿营养情况,持续5-8小时。有脱水及酸中毒者,应给予输液及纠正酸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1滴速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体液的总量也逐渐减少,细胞内液处于脱水状态。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但在异常情况时,特别是感染伴有高热或导致中毒性休克时,因机体有效血容量的不足,各重要脏器及组织严重脱水则需补充液体。然而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储备力及心排出量降低的老年患者,即使是轻微的内外因素刺激,也有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可能,而输液时滴速不当,又常为诱因之一。故对才年患者输液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7.
输液反应一般因静脉注射液体不洁或配药各环节无菌操作不严格所致,多为护理方面因素。一般以畏寒、寒战起病,典型表现容易识别,但小儿输液反应变化快、不典型。现将笔者所见3例特殊类型输液反应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王某,男,8个月,以婴儿腹泻共中度脱水酸中毒收...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更需要及时补充液体和药物。但如果选择注射部位不恰当,就会给患者造成或轻或重的后果。现就2000~2008年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输液引发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静脉输液是小儿科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也是主要的给药方法之一。由于小儿静脉细小,加之不易取得合作,穿刺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在技术上要熟练准确,助手密切配合,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静脉和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一、目的 1.补充液体及营养,增加循环中的液量,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常用于不能进食、腹泻、呕吐、脱水、酸中毒、硷中毒及大手术后和休克、大出血等患者。输入液体常用有林格氏液、5~10%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醣酐、5%碳酸氢钠等。  相似文献   

20.
1 滴速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体液的总量也逐渐减少,细胞内液处于脱水状态,这在正常情况下,是可以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的.但当机体发生异常情况时,特别是感染伴有高热或导致中毒性休克时,因机体有效血容量的不足,各重要脏器及组织严重脱水则需补充液体,否则可导致昏迷危害患者生命.然而对患者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储备力及心排出量降低的老年患者,即使是轻微的内外因素刺激也有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可能,而输液时滴速不当.又常为诱因之一.从以上病理生理的特点看来,为老年患者输液时,应根据其心肾功能和具体病情来控制滴速,才能既有利于治疗又可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