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燮  李峰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50-1751,F0003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下肢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术前采用Doppler探测小隐静脉走行方向、腓动脉穿支点及其走形方向并标记,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为蒂、带腓肠外侧神经的皮瓣,修复足跟电击伤4例,踝部慢性溃疡3例,小腿远端胫腓骨骨折术后骨钢板外露2例。结果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1年,皮瓣质地良好,功能、外形恢复满意,保留了足背外侧、足跟的感觉功能。结论小隐静脉-腓肠外侧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血运可靠,成活率高,保留了足背外侧、足跟的感觉功能,是修复下肢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腰椎骨折脱位后马尾神经损伤修复的临床效果,对三例骨折脱位马尾神经损伤全瘫的患者手术整复骨折脱位后吻合马尾神经.观察马尾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腰椎骨折脱位马尾神经损伤修复后,大腿肌肉有所恢复,小腿肌肉没有恢复,感觉无任何恢复,为提高马尾神经功能的恢复,腰椎骨折脱位后马尾神经的损伤应给予修复,马尾神经吻合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探讨在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预防和诊治中的护理.方法结合腓总神经的解剖特点,分析下肢创伤(除外创伤自身造成的损伤)医源性腓总神经在诊治过程中损伤的因素.结果发生在治疗过程中的11例腓总神经损伤,经及时解除(腓骨小头外后侧)局部挤压后,病人出现的小腿、足背皮肤麻木,足、趾背伸无力等症状消失或好转.结论在下肢创伤病例护理中,了解并及时发现腓总神经损伤的相关症状,可以防止局部或长时间挤压而导致的腓总神经损伤及不可逆损伤的发生,有效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2例手背软组织缺损患者给予游离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4%。其中,痊愈9例,比例为40.9%;显效7例,比例为31.9%;有效3例,比例为13.6%;无效3例,比例为10.6%。术后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均为Ⅰ期愈合,术后6-14 d,1例患者出现远端表皮坏死,经及时换药治疗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远端表浅坏死,经修复愈合。术后8-20 d出现皮瓣远端坏死患者4例,1例患者经植皮修复愈合,1例患者二期缝合愈合,1例患者出现感染,创面未愈合,皮瓣移位修复后愈合,供区的植皮全部成活。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8±0.7)月。术后均无明显肿胀和淤血,肌腱损伤患者未出现粘连,骨折患者愈合良好。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质地优良,操作简便,恢复效果好,外形美观,供血可靠,为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之一,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腓肠神经移植桥接吻合骶神经根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及初步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段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7例患者,选择截瘫平面以上最近位2条正常的肋间神经,完整游离后移位到腰后,显露骶2、3神经根起始部,选择性切断每条神经根的大部分神经束;取同侧等长度的带血管腓肠神经;行2股电缆式移植桥接吻合移位的肋间神经近端与骶2、3神经根远端,每股缝合2~3针,吻合肋间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腓肠神经血管与臀下动脉。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分钟,平均15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350~550ml,平均400ml;住院时间10~14天,平均12天;随访8~12个月,平均9个月,1例术后12个月有排尿、排便反射及主动排尿功能的恢复,但仍存在轻度的尿失禁,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右提睾反射恢复,2例术后10个月有排尿便意改善,1例术后9个月出现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1例术后6个月无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带血管腓肠神经移植吻合骶神经根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控性排尿功能是可行的和有效的,重建的排尿功能最接近生理性,可能是目前重建弛缓性膀胱功能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马尾神经损伤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马尾神经损伤25例进行分型、治疗和随访,分析致病原因,术中所见及治疗效果。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损伤好发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多次发作、多次损伤患者。术后恢复优7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多次发作、多次损伤者,马尾神经损伤机会增加,对此类患者应避免腰部损伤,发现马尾神经损伤者即应作手术治疗,避免马尾神经进一步损伤,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36-38+42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神经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8~11月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例DPN患者进行神经电图检测,比较足底内侧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的电生理特点。结果检测360条感觉神经,足底内侧神经异常率86.7%(104/120),腓浅神经异常率73.3%(88/120),腓肠神经异常率46.7%(56/120),足底内侧神经及腓浅神经异常率显著高于腓肠神经异常率(足底内侧神经vs腓肠神经P=0.000,腓浅神经vs腓肠神经,P=0.000),足底内侧神经异常率高于腓浅神经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例患者腓肠神经及腓浅神经检查正常,足底内侧神经显示异常。有临床症状患者39例,足底内侧神经与腓浅神经的检测异常率均显著高于腓肠神经(足底内侧神经vs腓肠神经,P=0.000,腓浅神经vs腓肠神经,P=0.001),足底内侧神经与腓浅神经的检测异常率无显著差异;无明显临床症状的21例患者中,足底内侧神经异常率显著高于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P=0.004,P=0.000)。结论足底内侧神经检测对DPN尤其是无症状性的早期DPN诊断有重要价值,进行DPN诊断时如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检查正常应增做足底内侧神经检测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神经肌电图对坐骨神经损伤的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肌电技术在坐骨神经损伤的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4例患者共 2 4根腓总神经和19根胫神经损伤进行术中电生理功能评价 ,研究与术前电生理诊断间差异 ,并作预后随访分析。结果 术中与术前的电生理诊断结果间存在差异。术中损伤近端存在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ompoundmuscleactionpotential,CMAP)和远端存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的损伤神经总体恢复较好。手术前后比较 ,胫神经预后较腓总神经好。结论 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能完善术前对神经受损程度的诊断 ,术中能检测到SEP和CMAP的损伤神经 ,术后能达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马尾神经综合征涉及一系列病理过程,包括神经细胞坏死凋亡、组织水肿和神经纤维华勒变性,从而导致相应的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临床手术治疗往往只能解除马尾神经的压迫,减少继发性损伤,为马尾神经的功能恢复提供有限的空间环境,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基础研究将有可能改变这一局面.神经科学的发展改变了既往神经损伤后轴突不可再生的观点,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拓宽了新局面,细胞移植技术、分子技术的引入为高效修复马尾神经损伤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动物模型、神经损伤修复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一种重建外伤性截瘫患部分感觉、运动和大小便功能的方法。方法:8例外伤性截瘫患。游离损伤平面以上2条带血管的肋间神经,远断端切断,通过皮下隧道引至脊髓损伤处,将肋间神经外膜纵行切开后与脊髓损伤处上下段两侧面切开的脊髓外膜侧侧缝合,远断端经处理后埋入马尾神经丛。结果:随访1-2.5年,6例患感觉平面均较术前平均下降2-3个节段,大小便功能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且随时间延长逐步提高:2例无效。运动功能均无明显恢复。结论:带血管的肋间神经转位与脊髓、马尾神经侧侧缝合,可以重建外伤性截瘫患的部分功能,提高患的生存质量,对有条件的患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