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纳干法配合针刺敏感点治疗肩周炎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6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肩关节运动功能、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根据纳干法配合针刺敏感点治疗肩周炎患者,并对其临床疗效作出客观的评价。结论:研究表明,不论是纳干法配合针刺敏感点治疗肩周炎还是常规针刺治疗肩周炎,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在同样疗程情况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症状减轻所需时间亦明显较对照组短,同时,在缓解肩周炎疼痛、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的运动功能以及肩关节的活动度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运用推拿联合后溪透刺合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加合谷后溪透刺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肩关节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愈显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合透刺的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在临床疗效、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推拿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手法推拿结合传统疗法治疗肩周炎(冻结期)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国红 《中医药导报》2005,11(10):42-43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结合传统疗法治疗肩周炎冻结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冻结期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封闭疗法、功能锻炼及结合中药口服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的上加用手法推拿,观察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及总体疗效,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大肩关节活动度,但治疗组肩关节活动度及总体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法推拿结合传统疗法更能有效改善肩周炎冻结期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推拿、运动疗法缓解肩周炎疼痛、提高肩关节活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两组均连续治疗4w。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患侧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1.7%,相比于对照组的76.7%升高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推拿、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能显著缓解肩周炎的痛感,提高肩关节功能活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及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肩周炎患者70例,治疗组(A组)35例,对照组(B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肩关节松动术加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配合功能锻炼。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参照《肩关节周围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评定肩关节功能。A,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疼痛和肩关节功能都有所改善,而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及肩关节功能锻炼可迅速有效地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肩关节运动功能和疼痛。  相似文献   

6.
张华琳  陈敏  张燕 《河南中医》2023,(5):730-734
目的:观察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联合针刺对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门诊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1.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后伸、前屈、内收、外展、外旋等方位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各方位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及肌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药物注射疗法联合针刺能缓解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朱琏抑制Ⅰ型针法联合触发点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朱琏抑制Ⅰ型针法联合触发点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患肩疼痛程度,Brunnstrom等级评定量表评估肩关节活动度,采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定肩关节功能水平;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结论]朱琏抑制Ⅰ型针法联合触发点疗法可缓解肩袖损伤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屈、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展度均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治疗组肩关节屈、肩关节外展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陈健林 《新中医》2022,54(18):128-132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联合易罐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脑卒中肩关节疼痛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2组均采用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加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微针刀联合易罐法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评分、M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VAS评分均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Fugl-Meyer评分、M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微针刀联合易罐法治疗脑卒中肩关节疼痛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热奄包配合推拿及功能锻炼,对照组予曲安奈德注射阿是穴及功能锻炼,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能改善疼痛症状,促进肩关节活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阴陵泉穴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阴陵泉穴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只单独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每疗程6 d),治疗组治愈22例,愈显率为90.0%;对照组治愈13例,愈显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肩关节上举外展、外旋、后伸内旋以及疼痛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对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阴陵泉穴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地干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促进其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12.
王会丽  刘瑞芳  马爱琴 《陕西中医》2019,(10):1457-1459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弧刃针疗法治疗肩周炎及对肩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肩周炎患者,以随机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弧刃针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疗效更为优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均有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弧刃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且对肩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具有较好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选用推拿手法结合微波和局部阻滞两种治疗手段进行比较,观察2组手法治疗肩周炎的观察指标,从而对2种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结合微波治疗组和局部阻滞对照组。观察并分别记录2组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肩关节疼痛度、功能及活动度评价量表评分、皮肤表面肌电RMS检测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25%。推拿结合微波治疗组临床疗效较优于局部阻滞对照组。结论推拿手法结合微波疗法治疗组与局部阻滞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方法对肩关节疼痛度、功能及活动度评价、皮肤表面肌电RMS检测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在后期随访中推拿结合微波组临床疗效比局部阻滞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好。说明2种手法对肩周炎患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推拿结合微波治疗对比与局部阻滞治疗远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臂丛神经阻滞下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臂丛神经阻滞下针刺配合推拿疗法,对照组使用单纯的针刺疗法,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疼痛,运动功能,活动度等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肩关节疼痛,运动功能,活动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应当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整脊治疗肩周炎非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肩周炎非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整脊手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经Mann-Whitney U检验,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外展、前屈、外旋、内旋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肩关节外展、前屈、外旋、内旋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疗法与推拿均能有效治疗非急性期肩周炎,在推拿基础上应用整脊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肩关节活动范围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6.
王盈  高雪芬  林伟斌 《新中医》2024,56(7):139-143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温通膏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将98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温通膏外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 功能量表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 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低 于治疗前(P<0.05),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维度(日常生活活动、疼痛、关节活动度、肌力) 评分 及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低于对照 组(P<0.05),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度高于对照 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联合温通膏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疗 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增大肩关节活动度,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杨佐琴  吴勇  刘艳琴  李淑英 《新中医》2020,52(11):105-107
目的:观察平衡针联合运动罐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肩周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平衡针联合运动罐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2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PRI、VAS、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日常功能活动、关节活动度、疼痛、肌力评分及总分治疗后均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功能活动、关节活动度、疼痛、肌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针联合运动罐法能有效减轻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肩关节活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5年至2009年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康复组120例和中药离子导入组120例,观察肩关节综合功能,采用目测类比法(VAS)评价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等级以及临床疗效等级进行比较。结果:对肩关节综合功能、肩关节功能等级及疼痛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显著优于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针灸结合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3.3%,中药离子导入组为70%,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说明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肩周炎在改善功能,缓解疼痛方面疗效均显著优于中药离子导入组。  相似文献   

19.
郭辰 《河北中医》2016,(5):758-761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黄芪杜仲汤加减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应用推拿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杜仲汤加减治疗。2组均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指标、肩关节功能活动指标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指标、肩关节功能活动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程度降低,肩关节功能活动增强;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指标、肩关节功能活动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推拿联合黄芪杜仲汤加减治疗肩周炎,能够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肩关节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有肩关节周围炎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6天为一个疗程,共二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症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3.33%),治疗组的治愈率为(3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愈率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肩周炎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并且可以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运用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肩周炎整体疗效上优于常规针刺法治疗肩周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