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学生抑郁和焦虑患者家庭环境、认知倾向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认知倾向问卷(CAOT)对205名中学生抑郁、焦虑患者(研究组)及115名健康对照进行测查,比较两组差异,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1)家庭环境量表中研究组在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组织性、控制性等八个因子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t=2.34~7.26,P<0.05或0.01),其中差距最大的是亲密度因子(5.7±2.6/7.5±1.8),差距最小的是控制性因子(3.0±1.8/3.4±1.9);而研究组矛盾性得分(4.4±2.5)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P<0.05)。(2)认知倾向量表中乐观因子(8.2±3.2)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2±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3,P<0.01)。悲观因子分男性(7.2±2.2)高于女性(6.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P<0.01)。(3)抑郁、焦虑与乐观因子、家庭亲密度等因子呈负相关(r=-0.37~-0.59,P<0.01)。(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乐观因子、亲密度、情感表达等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家庭环境、认知倾向与中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其中认知倾向可能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发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考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从四川省南充市3所普通中学随机抽取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各班,共500名,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儿童显在焦虑量表进行测评,并进行有关的统计分析。结果:①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抑郁、焦虑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较高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有助于缓解初中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②回归分析表明,家庭亲密度对初中生的抑郁和焦虑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适应性则是预测初中生无助与孤独感、绝望与无价值感和对人不安的重要变量。结论:这一结果为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抑郁以及焦虑情绪与其手术后疼痛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7月收治于我科的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做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实施手术前,让患者完成SAS、SDS量表与改良口述疼痛程度分级评分量表(VDS),按照SAS评分结果将100例患者分为非焦虑组和焦虑组,按照SDS评分结果将入选对象分为非抑郁组和抑郁组,实施手术3个月后,再次让患者完成VDS量表,分别对非焦虑组和焦虑组、非抑郁组和抑郁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非焦虑组和焦虑组、非抑郁组和抑郁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非焦虑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焦虑组,非抑郁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抑郁组。结论术前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的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不良情绪会对术后的疼痛症状的缓解程度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对该类患者实施术前的情绪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不良情绪的干预,以便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亲子亲密度与儿童焦虑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儿童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亲密度量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儿童心理一致感量表对734名小学生间隔一年进行两次数据收集。结果:(1)儿童焦虑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上升,其中女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独生子女的亲子亲密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亲子亲密度和儿童焦虑随儿童年龄增长保持中度以上的相对稳定性。(2)亲子亲密度、儿童心理一致感分别与儿童焦虑显著负相关,亲子亲密度与儿童心理一致感之间显著正相关。(3)亲子亲密度显著负向预测一年后的儿童焦虑,但儿童焦虑不能显著预测一年后的亲子亲密度;儿童心理一致感在亲子亲密度与儿童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7.70%。结论:亲子亲密度既可以直接影响儿童焦虑,也可以通过儿童心理一致感间接影响儿童焦虑。  相似文献   

5.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家庭环境及是否留守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从铜梁县3个中学各随机抽取2个班,共6个班,有效问卷296份,其中男生129人,女生167人。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 SSMHS)同时施测。结果初中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M SSMHS各因子与FES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有着显著负相关。其中抑郁、焦虑、敌对与亲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77,-0.262,0.275;P0.01);强迫症状与情感表达(t=-0.143,P0.01),情绪不平衡(t=-0.211,P0.01);学习压力与情感表达(t=0.181,P0.01);抑郁与娱乐性(t=-0.275,P0.01);情绪不平衡与娱乐性(t=-0.299,P0.01)。M SSMHS各因子与FES的矛盾性有着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敌对、偏执、心理不平衡与矛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48,0.241,0.288,P0.01)。男女在抑郁(t=-2.75,P0.01)和焦虑(t=-3.36,P0.01)两项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而在学习压力(t=-2.51,P0.05)、适应不良(t=-2.26,P0.05)以及总分(t=-2.02,P0.05)上有显著差异。是否为"留守孩"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与家属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情绪状况,为抑郁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家庭干预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6~9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95例及共同陪伴的直系家属95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CV)、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结果1患者的家庭亲密度得分与国内常模一致(P>0.05),但适应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焦虑、抑郁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家属的家庭亲密度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适应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家属的焦虑得分与国内常模一致(P>0.05),但抑郁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2家庭模式分型构成比:中间型47.9%,平衡性26.3%,极端型25.8%。患者的家庭"拱极模式"以"僵硬—松散型"居多,家属则以"自由—缠结型"居多。3家庭亲密度与患者的家属的文程化度有关,相关系数范围(r=0.21~0.26,P<0.05)、与家庭人数呈负相关(r=-0.21,P<0.01);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范围(r=-0.30~0.37,P<0.01);家庭适应性与患者的年龄(r=0.28,P<0.01)、文化程度(r=0.34,P<0.01)有关。与家属的年龄(r=0.26,P<0.05)文化程度(r=0.22,P<0.05)有关。与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范围(r=-0.30~-0.42,P<0.01)。结论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患者和家属的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情绪有关,家庭亲密度与患者的家庭人数有关,家庭适应性与患者和家属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患儿父母焦虑抑郁的调查和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父母的情绪抑郁和焦虑障碍,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国际公认并具有我国常模的家庭环境量表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期间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白血病患儿的父母进行问卷测评,分三个阶段分别调查了初诊组、心理干预组和未干预组父母的家庭环境特征和情绪改变情况.对患儿父母的干预方法有个别心理治疗、小组治疗和家庭系统治疗.共收回可分析量表353份,其中初诊组138份、干预组103份、未干预组112份.结果:①白血病患儿父母在娱乐性、成功性、文化性、情感表达等因素上得分均低于常模[如,娱乐性得分常模为(4.9±2.0),三组父母分别为(3.0±2.3),(3.2±2.3),(4.1±2.1)],而在矛盾性、道德宗教上得分则高于常模[如,矛盾性得分常模为(2.2±1.9),三组父母分别为(3.9±2.6),(3.1±2.1),(3.6±2.3)].②初诊白血病患儿父母的焦虑和抑郁分分别高于临界值38.4%和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③白血病患儿治疗6月后未干预组父母在文化性(4.9±1.9)、娱乐性(4.1±2.1)和独立性(5.9±1.3)上得分均高于初诊组[(4.0±2.0),(3.0±2.3),(5.3±1.5)],接近常模分值水平;干预组父亲的矛盾性得分(3.0±2.3)低于未干预组父亲(4.4±2.3).④治疗6月后患儿家长的焦虑(9.5±4.3)和抑郁(7.6±4.3)分值已降到临界值水平.结论:白血病患儿的诊治过程严重影响患儿父母的心理情感,初诊白血病患儿父母抑郁和焦虑情绪严重、家庭矛盾性上升;绝大多数白血病患儿父母通过及时、有效的人文关怀即能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专业心理干预对家庭矛盾性的降低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抑郁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92名农村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单、双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F=3.05,P0.05)、家庭适应性(F=2.88,P0.05)、积极情感(F=12.19,P0.01)和生活满意度(F=4.66,P0.01)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一般儿童,抑郁(F=8.42,P0.01)、社交焦虑(F=11.48,P0.01)的得分则显著高于一般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与其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家庭亲密度对生活满意度(β=2.78,P0.01)、家庭适应性对积极情感(β=2.59,P0.01)有正向预测效应。结论:留守儿童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可能是影响其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权力启动条件下权力感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采用经验启动操纵权力,对480名大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量。实验二采用角色扮演启动操纵权力,对388名大学生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量。权力特质采用个人权力感量表测量。结果:实验一发现,低权力特质女生在高权力启动后,其一般性抑郁、快感缺失、焦虑唤醒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而在低权力启动后,其快感缺失得分亦显著高于控制组;高权力特质女生在高权力启动后,快感缺失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实验二发现,高权力特质者在高权力启动后,其一般性抑郁和焦虑唤醒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低权力启动组,低权力特质者在高权力启动后,其一般性抑郁、快感缺失、一般性焦虑和焦虑唤醒水平均显著高于控制组或低权力启动组。结论:在经验启动条件下,权力启动和权力特质共同影响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在角色扮演启动条件下,权力启动对个体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存在着权力特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农村地区中学生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流行状况、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为进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农村地区2060例初、高中学生,针对焦虑、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症状评定。结果①中学生焦虑障碍的阳性率为33.1%,抑郁障碍的阳性率为19.3%;②女生焦虑障碍阳性率高于男生(χ2=14.940,P=0.000),而男生抑郁障碍的阳性率高于女生(χ2=14.046,P=0.000);③初二年级的抑郁障碍阳性率高于初一、初三年级(χ2=6.637,P=0.041)。高中阶段焦虑障碍阳率性随年级升高而降低,变化显著(χ2=8.253,P=0.016);高中生的焦虑障碍阳性率显著高于初中生(χ2=10.843,P=0.001);④多元log istic回归表明,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与性别、民族、年级、健康状况、学习成绩有关。结论女生易感焦虑障碍,男生易感抑郁障碍,初二和高一是抑郁和焦虑障碍易感的年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易感焦虑、抑郁障碍,这些人群需要得到学校、家庭的关注和恰当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摘要目的比较大中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差异,探析社交焦虑者的心理特征。方法抽取大学生365人,高中生259人,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分别进行社交焦虑量表和其他相关量表的自我评估: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人际交往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孤独量表、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生,社交焦虑者在人格问卷的N分以及孤独、抑郁、害怕否定评价等分高于非社交焦虑者,而E分显著低于非社交焦虑者。结论在大中学生中,男生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生;社交焦虑者一般具有内向、不稳定、孤独、抑郁、害怕否定评价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影响城市中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中学生学习成绩优差与性格、焦虑、家庭及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 ,抽出合肥市四所中学 1 0 69名在校中学生 ,用自编家庭环境因素问卷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及与DSM -IV配套的焦虑诊断量表 ,对学生、家长及班主任老师进行调查 ,并对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习成绩优差与性别、神经质、焦虑、奖惩情况、父母关系、管教一致性、父母期望、学习环境及辅导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 0 0 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学习成绩主要与奖惩情况、遵守纪律、父母期望、辅导及掩饰程度有关。结论 :中学生学习成绩女生好于男生 ,成绩优的学生神经质、焦虑分值低 ,常受到奖励、遵守父母管教一致性、期望值较高。学习成绩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家庭环境与学习障碍儿童行为、自我意识、个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 (learningdisorders ,LD)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与儿童行为、自我意识、个性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 -CV)、Rutter儿童行为问卷 (父母问卷 )、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儿童版 )和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分别对 110名LD和 110名学习优秀 (对照 )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资料齐全的LD组儿童 91名 ,对照组 98名。LD组儿童的家庭在FES量表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矛盾性则高于对照组 (P <0 0 1) ;LD组儿童的行为和自我意识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0 1) ,在EPQ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P <0 0 5 ) ,内外向得分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FES的某些环境因素分别与LD和对照组儿童的行为、自我意识、个性特点有关。结论 :LD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 ,家庭环境因素对LD组和对照组儿童行为、自我意识、个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军校心理咨询来访者所在群体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军校心理咨询来访者所在的主要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根据学校心理咨询来访者资料记录 ,确定来访者所在的主要人群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与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对其进行测试。结果 :EPQ结果示女学员的P、N量表分都显著低于男学员 ,而E量表分则高于男学员 ;SCL -90调查结果中除恐怖因子高于男学员外 ,女学员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焦虑因子分低于男学员 ;(2 )非独生子女EPQ结果中的P量表分高于独生子女 ,而其E量表分则低于独生子女 ,SCL -90显示非独生子女的抑郁、恐怖、精神病态因子分高于独生子女 ;(3 )地方委培学员的P、N量表分都显著低于军队学员 ,而E量表分则高于军队学员 ,地方委培学员的SCL -90调查结果中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军队学员。结论 :学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差异 ,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男学员和军队学员在来访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小 ,提示有一些需要心理帮助的学员可能并未来寻求咨询  相似文献   

15.
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环境对学习不良儿童的影响。方法 按配对研究设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286名学习不良儿童及286名对照组儿童家庭特征进行调查。结果 学习不良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学习不良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心理环境中。提示对学习不良儿童在提高学业成绩时,要注意家庭心理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考试焦虑及其与人格特征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 Zung氏自评量表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医学院学生进行测查 ,结果显示 ,1 88名医学生中 1 0 .1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其中专科生的 SAS得分高于国内正常成人。专科生 SAS得分显著高于本科生。男女 SAS得分差异无显著性。SAS得分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SAS得分与 EPQ的相关分析表明 ,情绪越不稳定者 ,倾向于有更严重的焦虑。  相似文献   

17.
34名沉缅电子游戏儿童的心理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的心理、行为及家庭环境特点。方法 :选择用艾森克问卷(EPQ)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 ,家庭环境量表 (FES)分别对 3 4例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及 3 4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在EPQ量表的P分、L分 ,CBCL量表的社交情况、学校情况、退缩、焦虑 抑郁、社会问题、违纪问题、攻击性行为、内向性行为问题、外向性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总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FES -CV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在家庭的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有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 ,某些家庭环境因素可能是儿童电子游戏依赖性的原发和促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广泛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免疫学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广泛焦虑障碍(GAD)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免疫学特点及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研究组为30例GAD患者,对照组为25例抑郁性神经症(DN)患者及32例健康人。所有样本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测评生活事件应激,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定应对方式,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人格特征,测血清白介素-2(IL-2)浓度,自然杀伤细胞(NK)及CD3 细胞比率测定。比较GAD与DN、正常对照组(NCG)二组的差异,并对GAD内部有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GAD组患者LES评定中,负性事件数及LEU值水平小于DN组,生活事件发生的总件数、负性事件数、负性事件LEU值均大于正常组。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维度少于正常组,消极应对维度多于DN组及正常组。EPQ评定中,无论男女N分均大于正常组,与DN组无显著性差异。IL-2大于DN组及正常组。CD3 及NK比例与其它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IL-2与生活事件总件数、EPQ中L分呈负相关,与NK呈正相关。结论:GAD患者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应激、消极的应对方式、情绪不稳定,存在着部分免疫功能异常。心理社会因素对免疫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汽车驾驶员疲劳综合征与焦虑抑郁情绪及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汽车驾驶员疲劳综合征与个体情绪状态及人格特征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疲劳综合征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状态问卷、EPQ量表测评心理状况,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292名职业驾驶员中76例(26.0%)存在疲劳综合征症状,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χ2=6.028,P0.05);105例(36.0%)存在焦虑情绪,女性明显高于男性(χ2=38.652,P0.05);72例(24.7%)存在抑郁情绪,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别(χ2=2.826,P0.05);分析疲劳综合征、焦虑抑郁情绪与EPQ的关系发现,分量表中N分呈正相关关系、抑郁情绪与E分呈正相关关系(r=0.711,P0.05);焦虑、抑郁情绪与P、L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汽车驾驶员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这些情绪与其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家庭环境与交往焦虑、惧怕否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对初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交往焦虑及惧怕否定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交往焦虑量表(IAS),惧怕否定量表(FNE),对507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 家庭成员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得分高,则FNE、IAS评分低;而成功性、控制性、矛盾性的高评分影响独生子女IAS、FNE评分增高,道德宗教观的高评分使女性初中学生FNE、IAS评分增加;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低评分则增加非重点中学学生IAS、FNE得分。结论 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性别的初中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导致交往焦虑、惧怕否定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